编辑: 时间:2024-02-11 23:55:01
灭火器维护保养方法如下:
一、灭火器的检查与维护保养
1、日常检查
(1)检查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2)检查保险销有无锈蚀,转动是否灵活,铅封是否完好。
(3)灭火器压把、阀体、顶针等金属件有无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
(4)检查喷粉管有无老化、蜘蛛网。
(5)检查筒体有无变形,底部有无锈蚀,有无蜘蛛网。
(6)检查干粉是否结块。
(7)检查灭火器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4kg干粉灭火器10年;35kg干粉灭火器12年;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8)推车式灭火器车架上的转动部件是否松动,转动时是否灵活可靠。
(9)检查铭牌标注的项目是否清楚齐全。
2.日常维护
(1)经常对表面、喷粉管及保险销进行清洁整理。
(2)定期对活动部位进行润滑保养。
(3)定期对筒体进行适当的晃动,防止干粉结块。
(4)当压力低于规定的范围或干粉严重结块时应申请维修或更换。
(5)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出厂充装灭火剂五年后须进行水压试验,以后每隔两年进行一次。达到报废年限时应及时申请更换。
二、灭火器操作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使用前先上下颠倒几次,站在上风口,与燃烧物保持5m间距,去掉铅封,拔开保险销,手持喷粉管,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开始左右扫射。
注意事项:扑救液体可燃物火灾,应对准火焰根部;当燃烧物呈滴状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时,不能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飞溅;用磷酸钾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应对准火势最猛烈处上下左右喷射。
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操作方法两人操作,站在上风口,与燃烧物保持10m间距。一人取下喷枪,展开软管,对准火焰根部;另一人拔出保险销,迅速开启灭火器的开启机构。
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操作方法先拔保险销,然后一手开启压把,另一手握住喇叭喷筒的手柄,紧握开启压把即可喷出。
注意事项:扑救液体可燃物火灾,应对准火焰根部;当燃烧物呈滴状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时,不能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飞溅;用磷酸钾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应对准火势最猛烈处上下左右喷射。
火灾报警系统故障维修及处理方法:
1、火灾报警系统里的报警设备报火警后,警铃、声光报警器为何不动作?
可能原因有:
a、请检查消防主机面板上的指示灯是否被点亮;
b、主机上是否有该警铃或声光报警器的故障信息;
c、警铃或声光报警器现场是否有24v电源;
d、警铃的控制模块类型是否被设置为远音或声光报警器;
e、在联动设置中是否有警铃/声光报警器的输出。
2、消防主机报火警后,有设备请求动作,但为何现场设备没有动作?
设备的反馈信号需要有控制监视类模块返回,可能原因有:
a、现场设备状态没有选择自动状态,不能受模块控制而没能启动。
b、设备已经启动,但设备反馈信号线脱落。
3、某回路为何不停地报故障或反馈,然后又自动消失?消防主机回路故障
不停的报故障,如:设备类型不符或反馈,多为回路线上有较高的干扰,因报火警有较复杂的算法,故不会乱报火警。此时可用“操作”菜单点测试功能可以看到单点测试的5条曲线均较大幅度的波动。通常为回路信号线对地绝缘情况不好,可使用万用表正、反向测量回路对地电阻,正常情况下应大于5m。
4、某回路报警时为何只能联动一次,后火警或反馈再也报不了?
发生此类问题通常为,探测器/模块的回路线与控制类模块的输出发生有短路现象,在模块没有动作时回路动行似乎很正常,当一但模块发生动作后回路即受到影响,故设备一经动回路就再也不能报火警了。
为何主机既报主电故障,又报备电故障?
可能原因有:
a、检查消防主机电源反馈电缆否连接良好;
b、主机“电源设置”菜单内电源反馈类型是否与使用电源相符。
5、哪些故障可以隔离,哪些故障不可隔离?
按面板上的“隔离”键时可隔离所有联网主机上正在报警(火警、请求/反馈、故障)的所有探测器和模块;在探测器/模块设置菜单内仅能隔离本机任意探测器和模块。隔离功能不能隔离主机的系统故障如:主机通信故障、主机电源故障、接口板通信或回路故障、打印机故障、复示盘故障等。
6、主机为何既不报火警又不报故障但探测器、模块巡检灯还在闪烁?
可能原因有:
a、此现象多为线路上有干扰信号,如果信号线接到天花金属但不接地,此时可用“操作”菜单点测试功能可以看到单点测试的5条曲线均较大幅度的波动,解决办法:断开线路,一段一段接入系统,查处线路问题所在。
b、有模块或探测器正负极性接反也有此现象,测试方法:从主机上拆下回路线,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量线路,正常时量线路,正相1800左右,反相400左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0479.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