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时间:2024-02-12 04:25:01
答:首先这样的方式肯定不是有效的维修方式,这样的方式说法是我们维修人员表现出的一种无奈调侃或独有的幽默,另外确实是存在以前早起的电器维修案例中。
我们做维修的人都知道,以前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几乎全靠经验总结去攻克故障,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候为了一个故障,很可能挑灯熬夜到天亮,有时候反复的烧管子,把自己备用的几只三极管都快用完的时候,真的是弹尽粮绝了,真的渴望它出现奇迹。这时候,当我通电前,总是要拍拍它,给与它一种暗示吧,恰恰这个时候故障排除;为什么这个时候就故障排除了呢?是因为我们当时维修的时候都常采用排除法,我们自己前面每一次失败,都在缩减故障范围的原因。
“用手拍一下”,确实存在的说法我记得我自己也有这个习惯,因为当时我是在组装维修收音机的基础上自学的维修黑白电视机,在老家的电视机一般是成都牌的,几乎是引脚式电子元器件,且当时的电路板封装全是人工焊接,所以极容易出现脱焊和虚焊;电视机通过长途汽车的颠簸来到镇上,然后才是用背篼背回家,很多人刚背回家的电视机,都有可能开机不正常或声音不正常,要不是就是图像不对,有时候用手啪啪的拍几下,就会恢复正常。
另外是,以前的电视机除了是人工封装的原因以外,电路板的质量确实很差劲,电视维修技术也不是很全面,常常是一台电视出现一个故障先在李师傅这里修一次,由于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和收费不一样,下一次故障又在王师傅那里修,所以一块电路板被搞得惨不忍睹。这些人的焊接技术说实话也很差,所以就很容易造成焊点虚焊的现象,有时候拍一拍,电视就好了。
最后是,在彩色显像管时代,家里有一台电视是一种经济的象征,所以元器件的老化引起的接触不良问题,也是我们维修人员不自觉的就会先拍一拍看看。
现在的电器还适合“用手拍一下”吗?答案是绝对不行!
现在的电路板都是高集成电路,采用贴片焊接,元器件几乎没有引脚,自然与电路板接触就不会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另外现在的电路板封装全是机器一体化,可以说比人工的效率安全性高出千里。所以现在的超薄电视、电脑一定要轻拿轻放,不要去“拍一拍”,谨防产生新的故障。
所以,在维修中的线拍一下看看的说法,是成立的,它是在早起电子技术的时代下,大家总结的一种经验吧。但是现在的电子技术已经不是那样的情况了,我们现在的维修更加要严谨科学的去分析故障、判断故障范围进行处理,切不可这样去盲目操作。
1、电流检测法
(1)断开点火开关,拆下蓄电池负极接线,把万用表调到电流表(1 A档),再取用两根导线,将两导线一端分别接万用表正、负表笔,另一端分别接负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观察电流表数值。将测得的电流值与维修资料对照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若测得的电流值过大,则说明车辆有漏电故障。
(2)故障排除方法:将熔断丝逐个拔下,查看数值变化。当拔下某个熔断丝时电流值变小,则说明漏电部位是通过此熔断丝的电路或用电器。确定故障范围后,可以通过查阅电路图或查看线路走向,顺线路查找出损坏部位进行修理。如果拔遍所有熔断丝,电流表数值依然很大,则说明故障点在熔断丝之前的线路上,应重点查看熔断丝之前的线路有无搭铁短路现象。
2、电阻检测法
(1)断开点火开关,拆下蓄电池负极接线,使用指针式万用表,黑表笔接蓄电池正极,红表笔搭铁。将其调到欧姆档(1档),以此测量全车总电阻:若表指针不动,阻值很大,则说明正常,无漏电现象;若表指针偏转,显示为几欧姆或十几欧姆,则说明不正常,有短路现象存在。
(2)故障排除方法:将熔断丝逐个拔下,观察指针变化。当拔下某个熔断丝时指针不再转动,则故障点是通过此熔断丝的电路或用电器。同电流检测法一样,通过查阅电路图或查看线路走向,顺线路查找出损坏部位进行修理。
3、经验检测法
(1)断开点火开关,拆下蓄电池负极接线,然后将接线与蓄电池负极柱碰触,观察火花强度。火花越强,漏电现象越严重。
(2)故障排除方法:若火花较弱,则说明有小电流存在,应重点检查室内小灯、行李厢灯等是否存在虚接常亮现象;若火花较强,则说明有大电流存在,应着重查看是否有用电器在一直工作或线路是否有破损搭铁现象。
4、先进仪器及资料分析检测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汽车检测仪器随之出现,只要正确使用漏电检测仪器对车辆漏电故障予以检测,并根据所得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相信会很快找到故障点。
扩展资料:
检测注意事项
1、因为现在的汽车电控技术较成熟,涉及到电控单元保持数据的记忆功能,因此在停车断开点火开关后,会有小电流供电以维持电控单元工作需要,所以存在小电流是正常的。各品牌车辆有所不同,通常来说,用电设备越多暗电流便会越大,只要在厂家规定的电流值范围内就可以说是正常的。
2、现在一些中高级汽车有音响锁死功能,因此,在没有相关设定仪器及解锁密码条件下,不要轻易拆下蓄电池接线。
3、经验检测法并不适应于所有漏电故障的检查,只能粗略地检测一般漏电故障,因此处理此类故障最好还是借助于仪表、仪器。
4、检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检查蓄电池本身是否有自放电的现象存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0584.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