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壁挂炉 > 文章正文

一个产品的从0到1的全流程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03:07

《一点书摘》这款产品是我跟几个小伙伴的一个创业试水项目,之以是决定做这个项目是源于无意中创造的一款类似的产品,同时我平时也喜好看看书,以是以为是个挺故意思的事情。

但是不论是BOSS还是产品经理决定是否做一个项目,不可能取决于这个东西挺故意思就拍脑门往里冲,大部分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一个产品的从0到1的全流程

以是,当我们有了一个比较好的idea时,就须要进行一些市场方面的调查,来看看这个东西是否具有做的代价,未来是否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当然最主要的便是否能带来可不雅观的收益。

由于这个项目是我可以说是真正的从0到1了,从最初的idea、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剖析、定义需求、设计、开拓、测试到末了的产品成型上线,全体一个流程都是我推进卖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也碰着不少的一些问题,从这段经历中,让我又发展不少,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
此文,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复盘的过程。
个人认为只会定需求、画原型是远远不足的,这个阶段相比拟较低级。

下面紧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至于团队搭建就不做详细阐述了)

确定产品定位(我们要做什么,办理用户什么问题);市场调研(市场前景如何);竞品剖析(机会如何);用户调研及剖析(用户的痛点及希望能有个什么样的产品);产品需求确定及文档编写;原型设计;开拓、测试、上线;反思;

产品的定位

《萝卜书摘》我是在创造了这款产品之后,以为很故意思,以是在通过一些调查之后,决定做《一点书摘》的,它们的定位是社交类App,社交属性比较重,通过用户发布的书摘,来创造跟自己有共同喜好或者有趣的用户。
以是既然做,那一定要走些不一样的路线,经由一些稽核,我们决定,我们的方向是重工具轻社交,做一个更加专业的管理读书条记的App。

实在这里面涉及到了市场调研、竞品剖析还有用户剖析的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研后,才终极确定了我们的方向。
下面的内容会详细详述市场调研、竞品剖析等内容。

市场调研网上的各种干系调查报告(最直不雅观的数据展示)

既然是做跟读书干系的项目,那自然是要稽核海内现在人们的读书情形,紧张是纸质书用户。
通过查看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亚马逊2016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等

以下所示数据截图来自:亚马逊2016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以下数据来自: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办法的打仗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
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可以大致理解一些市场状况,大家对付读书的激情亲切。
当然除了这些,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能逐渐感想熏染到。

日常生活中的创造(间接办法,须要我们多把稳)

近一年来人文类的综艺节目非常火爆,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再到《朗读者》无不受到人们的热捧,虽然与我们要做的项目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现在没有联系不太表往后没有联系,只要大方向上是同等的),但是这类的节目正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让更多的人对阅读产生兴趣。
包括现在也算是一个付费阅读、知识付费的元年。
以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可以大概确定阅读类市场是非常广阔的,大家该当也能感想熏染到阅读类App现在确实也比较火。

从这一系列侧面反响涌如今的人们对付知识较以往渴求度越来越高。
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管,或许也是由于现在科学技能、社会发展的态势愈加迅猛,如果不去给自己充电学习的话很随意马虎就会被淘汰。
在这种大形势下,大家阅读的积极性相对更高了些,不论是看纸质书也好、还是电子书也罢。

数据源自百度指数

下面的图只是为相识释“读书条记”的一个关注热度,有一个更加直不雅观的认识,虽然并不是一个类型的东西,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不过是共享经济了。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办法可以理解你所在行业、产品的干系数据。
大家都可以多去花些心思,多做一些作业。
通过上面一些数据显示,用户读书时做条记的习气是有的,并不是一个伪需求,同时,在一些社交媒体上例如:百度贴吧、兴趣部落、豆瓣等都能或多或少的创造用户是有真实的需求的。

以是,当我们准备踏足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些市场方面的理解,对付现在市场的趋势、未来的前景都要有一定得认识。
哪怕是拍脑门做的一个决定,也要验证下这个idea是否可行,是否具有一定得市场。

竞品剖析

当我们在稽核完市场、做了一些调研后,以为这个东西可以一试的时候,下面就须要理解在这个领域有多少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

如何找到干系竞品?

通过利用搜索引擎、或AppStore,搜索干系关键词,就可以大概找到干系的竞品。
当然创造它们之后我们还要去理解它。

如何剖析竞品?

我一样平常利用ASO100可以比较全面的理解竞品的干系情形,什么时候推出的产品、迭代的情形,大概的下载量,排名情形等,现在也已经支持查看安卓真个干系数据了。
类似的平台还有App Annie。
通过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对干系的竞品有一个大概的理解。
心腹知彼才好作出应对的策略。

除了对数据层面的理解,我们还须要实际利用一下他们的产品,理解他们产品的利害势,产品的调性、特点等。
(这里不做详述)

如何更全面的理解一个竞品?通过查看他们的版本迭代记录,从初版到最近的这一版,每个版本记录迭代的内容、上线的功能等可以大致创造他们产品的发展路线及产品的定位。

通过各种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我们创造做这块的公司很少,也没有很大的公司,好多运用都是个人、小团队做的项目,竞争力不是很大。

用户调研及剖析如何找到目标用户群?

当时我想的办法是,既然有干系竞品那就直接找竞品的用户,他们是你的最直接目标用户群,用户精准而且他们的见地与建议也是最有代价的,后来我就潜伏进了他们的QQ群。
在里面不雅观察用户里的互换的问题,并实际参与个中与他们互换谈论,碰着非常有代价的用户就会单独和他们沟通并培养成种子用户。

当然除了这个还可以在一些社交网络上去探求,并直接与他们互换沟通。

产品紧张针对的是读书人群,紧张是纸质书用户,读书过程中办理看到好的段落须要手抄或者直接就在书上标记的麻烦。
爱书的人很少乐意在自己的书上直接涂画。
而且事后在去翻阅查找自己的条记实在也是很未便利的。
以是我们的切入点便是书摘。
利用现在很成熟的OCR技能,用户拍照识别书中笔墨,很方便的就能记录书中的笔墨,事后也能很方便的检索、查找自己的条记。

对付这种新技能、新鲜产品,年轻的用户接管程度或许要高很多,在进行了一些用户剖析后实在我们也创造了这一点,尤其高校用户比重比较大。
精准的用户定位是非常主要的,对付往后产品设计方向是至关主要的。

用户什么样的

一样平常很多公5司也会采取用户画像,对付目标用户群做一个详细的画像,好更加的理解他们,以便做出最准确的产品设计。
一样平常小公司可能并不会做这些事情,我们也是大略做了些用户剖析,对付用户的年事段、用户平时喜好、场景、目标/动机等做些基本剖析。

我们大致得出我们的目标用户群大概为:

年事:18 ~ 32岁旁边(较年轻,个性普遍张扬,渴望表达得到认同,尤其93后);喜好:平时喜好看书、运动、喜好文艺范、清新的事物,对生活有一定的追求,常常逛知乎、豆瓣等网站,对新事物接管程度较高。
分布:学生比较多,二三线城市比重相较大些,平时空隙韶光比较充裕,有较多韶光看书。
场景:看书的时候创造好的段落,拿起手机拍照,识别出笔墨,点击发布,大略便捷。
目标/动机:笔墨识别要精准、方便快捷,便于事后检索查找,最好能云同步,防止记录的条记丢失;

详细的用户画像纬度要多一些,例如:家庭状况、收入、用户的个性等。
由于一些条件限定,以是没有做的那么全,不过上面那些基本差不多能知足我们的须要了。
当然我们在设计产品过程中也犯了一些缺点,这些问题在事后上线运营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文末有反思)

通过跟一些用户互换可以确定用户的问题及希望获取什么样的产品,但是有时我们并不能一味的、通盘接管用户反馈的内容,有些见地可能并不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以是我们也要有些判断的能力,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不能被用户牵着鼻子走,同时也要能准确的识别出用户表达内容后面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不要被表象所欺骗。

例如:我们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当时由于参考了萝卜书摘这个App,他们的模板做的确实挺好看,我们当时在做用户调研的时候,由于是在他们的群里潜伏着,互换的用户很多也都是他们的用户,以是很多用户在跟我们互换时就跟我们说希望设计要好看,有模板可以选择。
以是我们在产品设计的时候,被影响很大,虽然如此,我还是知道他们的那种形式是有比较多的弊端,在检索查找条记的时候是很未便利的,以是这块我们是做了些调度。
但仍旧是到一些影响,结果在设计上及技能方案上花了比较多的韶光。

实在,现在想来,用户真正须要的并不是多么好看的模板,最实质的需求还是记录条记,在这个根本上再去考虑都雅、模板的问题,若何记录更方便,查找更便捷,安全性更高。
模板是一部分人的需求但并不是很主要的。
如果之后来调度的话,我肯定把模板这个给弱化,在专业度这方面花更多的韶光,在这些完善了之后再去考虑如何做模板的问题。

产品需求确定及文档编写

在上面的事情基本都确定了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设计产品,定义需求,写需求文档之类的了。
实在我们一开始想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切入点是书摘。
然后往后再这个方向上进行扩展。
以是,眼下最核心的功能便是记录书摘。
利用OCR技能拍照识别书中的笔墨。

当我们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就做的非常完美、完善,韶光上不许可。
互联网产品不像传统的实体产品,制作本钱高,生产出的一个产品如果有问题没法想移动运用这样的产品再发一个新版本去修复问题。
造成影响比较大。
所需的功能也必须一次就要做好,以是韶光周期长,利用者改换本钱也高,以是卖出去一件产品就赚了一件钱,我们常日称其为“客户”,一锤子买卖。

但是互联网产品不一样,开始功能可能并不完善,乃至有些毛病,但是核心功能一定是要担保的,利用者也不需什么太高本钱花点流量就能获取了(这里指的是软件类产品),当紧张的功能知足利用者的需求的时候,利用者可能就会一贯利用,并期待逐步完善。
当然利用者也有极低的本钱去放弃它,并不会造成什么丢失。
以是互联网产品更加看重利用者的体验。
我们称其为“用户”。
用户是伴随着我们一起的,从产品的初期、中期到后期,用户利用韶光越长对我们创造的代价就越高。

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是特殊主要的功能能剪就剪、能放到后面上的就放到后面的版本,只管即便用最快的韶光上线产品,网络用户的反馈,并持续改进。
以是,当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须要综合考虑,在韶光、人力、物力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下,作出一个权衡,不要什么都想着上,延误上线韶光,古人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流程设计上,我们做了很多简化,只管即便让用户在最短的韶光里完成,提高用户效率[/

需求文档最紧张是给技能职员看的,至于形式怎么快、看起来方便,随意马虎理解就行,至于用什么写实在都无所谓 我个人觉得。
流程图可以梳理梳理,对付运用全体流程的理解、业务的梳理会有更细致、全面的理解。
(关于流程图的技巧有篇专门的文章讲述)

数据采集需求

单独提一下,便是由于它实在比较主要。
PM在写需求文档的时候,数据采集方面的需求也一定要写明,由于一样平常你要不写的话程序员一样平常是不会给你加上的,尤其是些小公司、创业公司,数据对我们往后产品的迭代会起到很主要的浸染。

原型设计

在画产品原型的时候,很多人喜好做些动效。
逼真度也非常高,这个效果自然很好,但是我们要考虑韶光本钱的问题,如果确实须要的话,那自然不可避免,否则的话,设计、技能能看懂即可。
原型+笔墨描述效率会更高些。
我一样平常用Axure去画原型,墨刀也非常方便,比较傻瓜式的,制作原型很方便、效率也挺高,发给别人时可以直接手机上运行,这点还是很人性化、便捷的。
Axure也可以但还是没有墨刀那么方便。

部分内容

开拓、测试、上线;

这块实在没有什么太多要说的了,有些公司可能会有项目经理,专门去卖力监督进度方面事情。
只是一样平常公司都是没有这个职位的,基本还是须要产品经理去把控。
以是,作为产品经理并不是产品设计完了,做好了需求、写好了干系的文档之后交给设计、技能就没有事情了,还是须要不断的去把控、监督,折衷各部们的事情,担保项目按时、按质的完成,达到既定的目标。

以是,沟通折衷各方的事情,也是作为产品经理很主要的一个能力。

反思

当时在做这个App的时候,受了竞品的影响较大,有很多地方能看到他们的影子,现在想想这方面确实是犯了一个很大的缺点。
我们总想跟他们做的不一样,但是却处处受限。

实在我们对自身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楚的,便是一个重工具+轻社交的一个定位,在读书管理上要比萝卜书摘更加专业好用,由于我们也研究了很永劫光萝卜书摘(竞品还有很多,但基本都是个人产品功能相对大略,没有太多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决定做这个得一个很主要的缘故原由),它自有它的亮点,社交方面做得也挺不错,以是,在读书管理的专业度方面一定会有些降落。
它更像是一个已读书为兴趣的社交产品。

以是我们希望做得是更加专业的读书记录产品,在这个根本上用户可以对某本书、某段摘录进行谈论互换,增加用户的生动度。
由于本身我们的用户群便是相比拟较年轻的,他们长于表达、渴望表达,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我以为这个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形去出发。

社交属性的加入,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精力做内容审查,也没有足够的资源、精力来运营,以是,并没有调动用户社交的积极性,平台内容的质量也无法担保,这点还是比较失落败的,现在想想实在该当还是从工具切入,重心放到工具上,其他不必要的功能都该当放下,等条件较为成熟后,在引入社交元素。
当你的条件、资源不许可时只管即便不要焦急加社交,反而可能会有些不好的影响。

在推广方面我们也吃了一些比较大的亏,实在是有个很好的关键词,拿它做产品的名称将会为我们带来很多免费的流量,之前没有太多把稳,现在我也在学习一些关于ASO方面的知识。
这对新产品推广还是很主要的。
作为产品经理我个人以为知识面一定要广一些。
除了你本应知道的是一些行业知识外,多一些扩展比如:生理学、市场营销、推广策划、商业方面,这些知识的增加,将很有助于我们做产品。

由于项目是业余韶光做得,全体周期相对偏长,而且由于现在大家都挺忙,以是现在已经结束了,实在还是有很多功能是没有上的,等那些都完善了,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不要看目前受众很窄,书摘仅仅只是一个切入口,实在我们真正想做的并不但有这些。

有些地方写的可能不是很细,大致就把从0到1的这一全体过程做了一个梳理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欢迎大家和我互换。

作者:夏祥全,现在准备换事情,欢迎引荐。

本文由 @夏祥全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11653.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