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11:07
简介
使晶体管和二极监工作的构培养是PN结。
常日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结的方法是热扩散(diffusion)或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用热扩散,掺杂材料被引入晶圆顶层暴露的表面,范例的是通过在顶层二氧化硅的孔洞。通过加热,它们被散布到晶圆的体内。散布的量和深度由一套规则掌握,解释如下。这些规则源自一套化学规则,无论何时,晶圆被加热到一个阈值温度,这套规则将掌握掺杂剂在晶圆中的任何运动。在离子注入中,顾名思义掺杂剂材料被射入晶圆的表面,进来的大部分掺杂剂原子静止于表面层以下。此外,扩散规则也掌握注入的原子运动(拜会下图)。因此,本节以谈论半导体的结开始,进行到扩散技能和规则,以描述离子注入工艺结尾。
用扩散法形成掺杂区
扩散掺杂工艺的开拓是半导体生产的一个主要进步。扩散,是一种材料通过另一种材料的运动,是一种自然的化学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扩散的发生须要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一种材料的浓度必须高于其余一种材料的浓度。第二,系统内部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使高浓度的材料进入或通过另一种材料。气相扩散的一个例子便是常见的充压喷雾罐(拜会下图),比如房间除臭剂。按下喷嘴时,带有压力的物质离开罐子进入到附近的空气中。此后,扩散过程使得气体移动分布到全体房间。这种移动在喷嘴被按开时开始,并且在喷嘴关闭后还会连续。只要前面的喷雾引入的浓度高于空气中的浓度,这种扩散过程就会一贯连续。随着物质阔别喷雾罐,物质的浓度会逐渐降落。这是扩散过程的一个特性。扩散会一贯连续,直到全体房间的浓度均一为止。
一滴墨水点入一杯水中时,展现的便是液态扩散的另一个例子。墨水的浓度高于周边水的浓度,于是立即向杯中的水扩散。扩散过程会一贯连续直到整杯水有相同的颜色为止。这个例子还可以用来解释能量对扩散过程的影响。如果杯中的水被加热(给予水更多的能量),墨水会更快地散布在杯中。
当掺杂的晶圆暴露打仗面比晶圆内杂质原子浓度更高时,会发生相同的扩散征象,称为固态扩散。
扩散形成的掺杂区和结
扩散工艺掺杂后的晶圆中杂质的检讨,显示了掺杂区和结的形成。初始时的情形显示不才图中。显示的晶圆来自p型晶体。图中的“+”号代表单晶成长过程中引进的p型杂质。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片晶圆中。
晶圆经由热氧化及图形化工艺后,氧化层上面会留出孔洞。在扩散炉管里,晶圆在高温条件下暴露于一定浓度的N型杂质中(拜会下图中的“一”号)。N型杂质透过氧化层上的孔洞扩散到晶圆内部。
对晶圆不同深度处发生变革的检讨,显示了掺杂在晶圆内部引起的变革。扩散炉管中的条件设置使得扩散到晶圆内部的N型杂质原子数量高于第一层中p型原子的数量。在此演示中,N型原子比P型原子多7个,从而使其成为N型导电层。
扩散过程随着N型原子从第一层向第二层的扩散而连续(拜会下图)。同样,第二层中N型杂质的数量高于P型,使第二层转变为N型。下图中显示的是每一层中N型与p型原子的计数这个过程会连续到晶圆更深处。
11.3.1 NP结
在第4层中,N型与P型原子的数量恰好完备相同。这一层便是NP结的所在。NP结的定义便是指N型与P型杂质原子数量相同的地方。把稳在结下方的第5层只有3个N型原子,不敷以将该层改变为N型。
NP结的定义指出掺杂区中N型原子的浓度较高。PN结意味着掺杂区域中P型杂质的浓度较高。电流利过半导体结的特色行为造成单个半导体器件的分外性能表现。本系列的重点放在晶圆掺杂区的形成与特色上。
11.3.2固态扩散的目的
扩散工艺(热扩散或离子注入)的目的有三个:
在晶圆表面产生详细掺杂原子的数量(浓度)。2.在晶圆表面下的特定位置处形成NP(或PN)结。
3.在晶圆表面层形成特定的掺杂原子(浓度)分布。
11.3.3横向扩散
上图中的扩散掺杂工艺显示外来杂质原子竖直进入晶圆。实际上,杂质原子朝各个方向运动。精确的截面图(拜会下图)会显示一部分原子进行了横向的运动,在氧化隔离层下面形成了却。这种运动称为横向(lateral)或侧向(side)扩散。横向或侧向扩散量约为纵向扩散结深的85%。不论扩散或离子注入,都会发生横向扩散征象。横向扩散对电路密度的影响在离子注入的先容部分进行谈论。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35244.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