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壁挂炉 > 文章正文

从湖南第一个“个体户”到时代“弄潮儿”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25:10

曾佑桥,1952年7月生,湖南邵东人。
高等经济师,现任湖南省曾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湖南第一个“个体户”到时代“弄潮儿”

与兄弟联合组建曾氏集团。
曾担当全国工商联第八届、第九届执委,中国光彩奇迹促进会第三届理事,贵州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湖南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长沙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永州市第一届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湖南省工商联第十届、第十一届副会长等。
2000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
曾主编出版《笃亲追远,丕振家声》《泽流大国》《父亲的足迹》《超过大洋》《波折》等书本

“孵化器家当园须要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互换互助,共享资源、共同孵化、共同投资,提升各自的创业孵化能力与绩效,家当孵化是创业孵化的一大发展方向,更多孵化器聚焦某一个家当,更多孵化业务给创业者供应一个完善生态链,降落新创企业进入家当的门槛。
”4月12日,湖南曾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佑桥在接管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表示。

日前,曾氏企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曾氏企业被称为湖南第一家个体私营企业。
曾佑桥本人曾出任湖南省总商会副会长,湖南曾氏企业有限公司多次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曾氏企业的发展进程,映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家筚路蓝缕、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是新中国改革发展和经济腾飞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湖南第一个“个体户”

湖南曾氏创办企业,始于曾敬章1938年创办“曾氏祥记店铺”。
曾敬章虽是田舍出身,但深悟“无商不富”的道理,从前从湖南省邵东县流泽镇仁让堂迁到积福街开设商铺,取名“曾氏祥记店铺”,从事屯子所需的百货、日用品等零售业。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氏祥记店铺”以公私合营的办法并入供销社。
到六十年代初期,当地屯子实施“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政策,触动了曾敬章的创业激情。
他率领百口规复店铺,安排儿子们学习编织手艺,磨炼做生意本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往后,曾敬章更是带领一家人大张旗鼓地走上了做生意办厂的兴业之路。
1980年,他的宗子曾小山和合资人筹资承包了新泉综合厂,得到了初步成功。

此时,26岁的曾佑桥在大队综合厂从事篾业编织和单车、板车、喷雾器等五金修理事情,他觉得浑身有劲却无法施展。
第二年,曾敬章发起曾佑桥兄弟等创办十字铝制品厂和十字化工厂。

据媒体宣布,这是湖南第一家个体私营企业,而曾佑桥则成为湖南第一个“个体户”。

只管最初的规模不大,但曾敬章和他的儿子们能够从数千年小农经济的不雅观念中解脱出来,亦农亦商,这种意识的觉醒为曾氏祥记店铺逐步向曾氏集团的腾飞超过,奠定了根本。

1988年,曾佑桥、曾左桥两兄弟在冷水滩市投资购地,建立了冷水滩电子元件厂和冷水滩压力锅厂。
随后曾小山投资50万元,再次购地建成了年产钢材3000吨的冷水滩轧钢厂。

1992年,改革开放吹起了新一轮东风。
在湖南省委和零陵地委、邵阳市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之下,1993年4月,曾氏企业集团在冷水滩市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曾氏企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曾敬章认为,企业要做大规模,必须学习前辈的管理履历,于是提出了与国企互助的新理念。

1995年开始,曾氏兄弟赴省城长沙发展,创办了益湘铝业,并与沈阳国企双喜压力锅公司互助,生产双喜牌压力锅,以质优价美的产品投向市场,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1999年,曾氏第三代新生力量曾超懿和曾超毅等人走出湖南,在湖北省郧西县创办了湘鄂有色金属冶炼厂,并在贵州等地稽核投资新兴项目。
为连续扩大投资规模,曾氏集团把生产电解铝作为家当强项,1999年和2000年先后在贵州六盘水和安顺市建立了两个年产5万吨的电解铝厂。
至此,曾氏集团的家当已运行得风生水起。

曾氏家族的创业精神赢得了各级领导切实其实定和社会赞誉。
在1985年湖南省家庭工业和联户企业代表漫谈会上,时任湖南省委布告毛致用、省长刘正接见了曾氏兄弟,并付与“致强盛人”的称号。
之后,曾佑桥当选长沙市十一届人大代表,贵州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第八届、第九届执委,并连续三届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和湖南省总商会副会长。
1998年开始,连续10年,曾氏集团被评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并且年年名次靠前。

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的缩影

曾氏家族的创业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奋斗的缩影。

改革开放伊始,曾氏兄弟们虽然创办的只是一家只有一条铸造生产线的企业,却是曾氏企业的出发点。
此后他们逐步在全国多地创办铝业公司,打造出一个有名遐迩的“铝业王国”。
由此,曾氏集团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并涉足金融等多个领域,拥有多家股权投资企业及资产管理公司。

随后,改革开放的大潮从沿海开始涌向要地本地,经由几年的奋斗,曾佑桥建立起一个占地10亩,拥有固定资产30万元,年产两万只的压力锅厂,并将产品注册为“迎乐”牌,年产值达到近100万元。

当时民营企业的实力还比较弱小,单靠自身积累发展,成功之路极为漫长。
于是,曾氏兄弟“三上”沈阳,凭着自己的诚意和韧劲,成功说服了沈阳国企双喜压力锅公司赞许与他们联合办厂。
这次互助匆匆成了曾氏企业发展方向的计策转移。

迁居长沙后,曾氏企业快速发展。
到1998年,全体曾氏企业集团已经拥有10个经济实体,年产值达到2.1亿多元,利税达到2075万元,首次成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曾佑桥因此得到了“中国精良民营企业家”的称号。

2000年,国家开始履行西部大开拓计策。
为相应国家号召,曾氏众兄弟决心走出湖南,将广袤的西部作为自己的“新沙场”。

多年后,曾佑桥回答为什么要选择偏僻的贵州投资时,他说:“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相应国家的号召,把创造社会效益和实现自身代价放在同一个平台上。

转型升级迈向新征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后,环保理念逐渐深入民气。
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曾氏企业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

2010年,曾佑桥开启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对旗下大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并向高新技能家当转移。
为更好地做好家当转型升级,2013年,曾佑桥和长沙高新技能开拓区、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正式签订三方互助协议,在长沙高新区购地210亩,投资培植湖南三和聪慧家当园。
同时,还打造了高新技能家当基地——曾氏麓谷工业园,专门针对湖南生物医药、医疗东西、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小微企业进行孵化,为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供应科研园地、技能转化等公共举动步伐,降落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曾佑桥表示:“曾氏麓谷工业园为创业者供应平台,吸引小微企业落户,这个项目未来10年内园区年产值可望达到100亿元。
”2014年至2015年,曾氏企业先后得到了长沙市市级孵化器和湖南省省级孵化器资质,2016年获评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和火炬操持项目支持。
2020年底曾氏企业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曾佑桥每天必看新闻,他知道新时期对企业家有新的呼唤和哀求。
他说:“转办法、调构造是民营企业康健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这样,就有可能被淘汰。
”2010年,曾佑桥对自己的企业开始进行“转办法、调构造”的计策大调度,履行“两条腿走路”:一是抓大放小,对大企业进行节能降耗的改造,对污染大的企业进行关停;二是向高新技能家当转移。

曾氏企业集团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浴火洗礼后,终于发展为竹苞松茂的“金凤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时期的到来,曾氏集团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国家经济系统编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康健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康健发展。
新时期“两个康健”先行区的创建,为非公有制经济注入了“强心针”,只有勇做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弄潮儿”,非公有制企业才能更加发展壮大。

曾佑桥说:“未来我们将连续以科技孵化创业为引领,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创新业务模式,扩大市场辐射力,在经营发展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雕琢前行,肩负起振兴曾氏集团企业的义务和担当,为繁荣我国民营经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本报章勇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39790.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