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28:02
[编者按] 日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对涉房资金进行精准调控,先后启动银行自查和监管核查,一场围堵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流入楼市资金的行动在全国开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对涉房资金进行精准调控,围堵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流入楼市的资金。截至3月24日,北、上、广、深四地检讨的初步结果均已发布。
部分银行存在审核不严格问题
多地发布的通报信息显示,部分银行在发放个人经营贷、消费贷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审核不严格的问题,与此同时,存在中介机构“推波助澜”,教唆客户包装企业,并通过多次流转的办法规避银行监控的征象。
——贷款审核不严格。对成立企业韶光与购房日期附近、持股韶光短、企业办公场所无实际经营迹象、未有可覆盖与贷款规模相匹配的企业经营性流水证明、短期内有购房记录、购买抵押房产资金来源可疑等情形,部分银行未能在贷款审核中从严把控,亦未严格核查资金流向。
——宣扬展业不规范。部分银行业务职员在展业时,营销话术不规范,乃至存在变相勾引客户违规利用信贷资金嫌疑。个别员工与贷款中介机构私下互助,在网络、电话等渠道无序宣扬营销,扰乱市场秩序,造成负面社会影响。
——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涉嫌违规的操作办法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由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多个地区在通报的同时还公布了范例案例。深圳通报的一范例案例显示,安然银行深圳分行客户钟某于2020年3月16日通过全款一次性付清办法购买房产,越日设立企业,持股100%,持有房产刚满六个月即向安然银行深圳分行申请房抵经营贷,贷款金额226万元,资金受托支付至张某在农业银行的个人账户。当日,张某向刘某等16人合计支付资金217万元,个中支付至刘某178.77万元,经核实为代钟某购买某住宅楼尾款。深圳市Z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为钟某购房、成立企业、贷款咨询等环节供应“一条龙”做事。
多地表态:严明查处 违规贷款要收回
多地银保监局、多地公民银行分支机构均表示,进一步强化经营贷业务审核与管理,持续戒备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对付已经创造的违法违规行为问题,将严厉查处,对违规贷款进行收回或制订清收操持。
北京银保监局表示,目前已经启动对4家银行的行政惩罚备案程序和调查取证事情。后续,将根据调查取证结果,对贷款“三查”不到位的银行或未履职尽责的事情职员依法依规进行严明惩罚。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将对违规贷款进行收回或制订清收操持,对各项检讨创造的信贷资金问题建台账、列清单,明确整改方法、任务人和完成时限;在信贷管理系统内设置用场风险提示,建立风险预警监控管理平台;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建立客户风险量化得分体系。
公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及时理解国家“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及干系贷款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戒备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合法合规申请和利用贷款,避免形成不良记录和造成经济丢失。
严查已扩围至“新一线”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相继启动检讨之外,杭州、成都、西安等热门城市也相继被监管部门督导。日前,住建部干系卖力人带队到成都、西安调研督导,哀求管控资金风险,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从源头上稳定预期。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纳方法,精准、风雅调控,严明查处房地产中介、助贷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武断遏制投契炒房。
浙江已发文哀求浙江各金融机构对2020年以来发放的房地产开拓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消费类和经营类贷款以及“冻资”等业务进行全面自查。据悉,浙江监管机构将把各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政策实行情形作为宏不雅观谨严评估、金融机构综合评价、监管评级的主要内容,对房地产贷款增速过快、占比过高的金融机构强化政策约束。同时,严格实行审贷标准,强化借款人资格审查。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转按揭”“加按揭”业务。 新华社
关键词 中介信用
广州中介做事机构 去年6家列为“失落信” 裕丰、链家、德诚行投诉量排前三,全市已为4088家中介做事机构和11万多名从业职员建立信用档案
3月23日,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央和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联合发布《2020年度广州市房地产中介信用白皮书》(以下简称2020年度《信用白皮书》)。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州市已有4088家中介做事机构和115907名从业职员建立信用档案。
2020年,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央和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受理的“12345”及投诉案件共计1129宗,个中因“中介做事不到位”导致投诉的情形较2019年增加明显,达到239宗。
19家中介做事机构信用“优质”
据悉,这是《信用白皮书》连续三年发布。2020年度《信用白皮书》显示,广州已有4088家中介做事机构,2611个分支机构,115907名从业职员建立了信用档案。
从6699个备案门店分布来看,天河区有1476个,数量仍为全市最多;越秀区以1368个位居次席,但同比是全市唯一低落的区域;别的各区备案门店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个中黄埔区新增95个,增量为全市之最,一定程度上与2020年黄埔区二手住宅市场交易的快速发展正干系。
中介做事机构的信用等级是大众最关注的信息之一。99.75%的中介做事机构信用等级是“诚信”和“暂定诚信”及以上。等级为“优质”的中介做事机构数量有19家,同比持平,信用评分最高的前五家分别为广东合富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广州越秀兴业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周遭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广东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广州市世联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良好”的数量6家,同比减少22家。
信用等级为“预警”的机构有4家,为广东古格控股株式会社、广州福业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市金发物业代理有限公司、广州仁荣房地产发卖代理有限公司。
“失落信”等级机构共6家,为广州市邦际房地产中介有限公司、广州市锦荣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有一家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淘房投资有限公司越秀分公司、广州市捷邦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富王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失落信”的中介做事机构同比2019年减少8家。
信用等级为“诚信”的从业职员超8成
2020年,在115907名建立信用档案的从业职员中,信用等级为“诚信”的从业职员共计100197人,占86.45%,信用等级为“暂定诚信”的共计13795人,占11.90%。详细来看,信用等级为“优质”的从业职员共647人,“良好”共计1256人,“预警”“失落信”分别有9人和3人。
值得指出的是,2020年广州房地产中介行业信用等级为“优质”的从业职员较2019年增加524人,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逼迫或捆绑发卖”投诉量减少
得益于主管部门对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房屋状况解释书”的实行和线上查册系统等便民做事功能的上线,因“未核查或遮盖交易房屋真实情形”或“收费项目标准不透明,逼迫或捆绑发卖”导致投诉轇轕发生的情形较2019年分别减少34宗和23宗。
从被投诉中介做事机构/品牌来看,1129宗咨询及投诉案件共涉及201家中介做事机构。个中投诉案件量前10的中介做事机构与品牌,共计被投诉620宗,占投诉总量的54.92%。裕丰地产以206宗的投诉总量居第一;广东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与德诚行地产分别以117宗、100宗的投诉总量分居第二、第三位。
根据投诉量与2020年度二手住宅网签量打算交易投诉比打算,广州市祈安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与裕丰地产分别以0.33、0.23的交易投诉比分列一、二位,而广东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和广东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交易投诉比均为0.01(即100宗交易中仅有1宗涌现投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培植局对广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共计作出28宗行政惩罚及行政处理,同比2019年减少11宗,个中行政相对人为从业职员与中介做事机构的分别有13宗、15宗。
被惩罚最多的三种环境分别是:匆匆成签订买卖条约前未对交易房屋产权查册、为违反法律和政策的房屋交易供应做事、未依法查验并书面奉告当事人。
一号楼事情室出品 采写:南都 莫郅骅
关键词 楼市乱象
户口、社保、婚姻限购都可“定向爆破”专横獗的中介消耗调控成效
想买房,但没有购房资格,怎么办?
花点小钱,就有中介供应落户、代缴社保、寻人结婚等做事。中介机构“明码标价”,“定向爆破”,各种招数层出不穷,有的乃至违背社会道德底线。
——交钱落户规避限购。为应对外地来渝“炒房热”,重庆市现行楼市调控政谋划定在渝无户籍、无企业、无事情的“三无”个人,购房不得贷款,并需缴纳0.5%的房产税。
——代缴社保养“房票”。设置社保缴纳年限,已成为限购政策的标配。尤其是在落户较难的一线城市,缴纳社保是获取“房票”的主要办法。从北京到深圳事情的张女士,一方面不愿舍弃北京社保和购房资格,但又渴望在深圳买房。把户口落到深圳后,她于2021年初找了一个中介公司代缴深圳社保,每月支付10%的做事费。她说:“这样,三年后,我就有资格在深圳买房了。”
——“假离婚”“假结婚”破解限购限贷。楼市限购、限贷政策履行后,在重点限购城市,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普遍须要支付七成首付,且贷款利率需上浮,禁购第三套住房。为了获取购房资格、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方面优惠,增加购房杠杆,一些夫妻通过“假离婚”办法,将夫妻房产转移给一方,另一方购置房产后再复婚。
来自苏州的魏女士,为了在深圳买房,经中介先容,2020年上半年与在深圳有购房资格的一名男子结婚,买完房后,立时离婚,婚姻关系仅坚持了约一个月。她见告,中介报的“假结婚”收费标准是“单签(对方只在办理婚姻关系时具名)3万元,双签(对方在办理婚姻关系和银行贷款时都具名)5万元。”
户口、社保、婚姻……险些跟购房资格干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曾经存在或者目前仍旧存在违规操作的漏洞。在利益使令下,中介做事越来越“多元化”。各地政府只好“见招拆招”,不断升级楼市调控方法。
近期,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都在不断通过“打补丁”的办法强化限购政策落实。2020年7月,深圳发布调控新规,将购房门槛从“落户”提升为“落户+三年社保”。为了封堵“假结婚”乱象多发,今年年初,深圳出台政策,规定夫妻买房只能登记在具有购房资格者名下。夫妻离婚并将房产分割登记给无购房资格一方名下的,另一方自离婚之日起,3年内不得在深圳市购买商品房。
据中原地产统计,2021年以来,各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已经超过百次,政策不断加码抑制楼市过热。 新华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40731.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