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58:27
那么,真实情形如何?或许理解机票价格呈现给消费者的机制,就能够有个清晰的判断。
第一,航空公司的航线收益管理员团队确定机票价格,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价格会根据每条航线上座率等条件随时改变。
第二,航空公司将运价数据录入GDS,即“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环球分销系统。这是机票界的“大库房”,专门帮航司供应库存、运价和订单的管理。
第三,OTA平台从“库房”抓数据——即在GDS系统查询舱位及价格,并将结果展示给用户。但如果每一次搜索都去抓一遍数据的话,本钱会很高。以是纵然是用户没有查价的时候,OTA也会“多跑几趟”GDS,定期查询,获取最新票价,并将获取的数据做一个缓存。当用户打开OTA页面看到的价格,并不一定是航空公司的实时定价,而是OTA最近一次从GDS上得到的报价缓存数据。
第四,当用户经历了数次搜索的过程,终极决定下单时,OTA须要再次与GDS确认最新票价和库存,并将末了用户须要支付的价格展示出来。
由于有缓存,就会导致涌现“同一用户支付和搜索时的价格不一致”“短韶光内搜索同一航班价格不同”等所谓“杀熟”征象。因机票定价权节制在航司手里,当航司因供需关系、上座率等成分,决定临时调价,那么上述每一步都将重新再来一遍,这一过程可能几分钟,也可能几秒钟。呈现在消费者端,就可能看到前后搜索票价不一的情形。
某OTA平台人士表示,尤其在暑期航运高峰,机票价格变动更为频繁,加剧了这一征象产生的概率。对付被消费者认为是平台杀熟,他表示,OTA平台没有“杀熟”动机。机票价格由航司定,OTA平台收取的代理费是固定的,一张机票不论是数千元,还是数百元,平台得到的代理费都是一样的,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杀熟”。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4710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