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11:07
试点项目用上可识别芯片“电子标签”
9月12日,合肥市装置式建筑不雅观摩暨2023年建筑行业“质量月”活动成功举办。从活动现场获悉,全市装置式建筑正从保障房加快向商品房领域拓展运用,安徽首家利用RFID芯片和构件质量可追溯技能的装置式住宅“落户”合肥高新区后,正抓紧推进施工,培植更多居民满意的好屋子。
在孔雀台路与云飞路交叉口,高新区时期星河二期项目拔地而起。该项目包括23栋装置式住宅,采取设计、施工和采购一体化模式,装置率达到50%以上,是合肥装置式建筑从保障房向商品房领域拓展运用的新典范。时期星河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总方案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为目前合肥市在建最大的装置式商品房项目。
这里,还是安徽首家利用RFID芯片和构件质量可追溯技能的住宅。建造装置式建筑犹如造汽车,须要把加工好的建筑构件运至工地现场“组装”。因此,墙板、楼梯等各种预制构件就相称于汽车的零部件,质量把控好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该项目装置式建筑预制构件中,率先试点嵌入可以“扫一扫”识别的RFID芯片,领悟了物联网、自动化采集等前辈科技。操作专用的读写器,就可以快速读取每块构件唯一的信息,形成预制构件专属“身份证”。通过扫码,可以理解该构件的“前世今生”,包括构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运往哪个施工项目,施工质量如何保障,信息还将同步上传至培植部门的监管系统中,从而实现从生产、出厂、装置、掩护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而且,埋入构件的芯片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保存韶光可达50年。
“各类新技能、新举措的运用,可以有效办理传统住房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比如随意马虎渗水漏水、墙体保温层脱落等常见病,显著提升人居品质。”安徽建工三建集团项目技能卖力人先容。
近年来,为提升城乡培植绿色发展质量,合肥市大力发展装置式建筑,实现装置式建筑规模年均增长达45%,助力城乡培植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
合肥已相继获批首批国家住宅家当当代化综合试点城市、首批国家装置式建筑示范城市,“合肥‘1+5’建造模式”等多项创新举措更是被住建部列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履历。
目前,全市装置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从原来不敷8%,已经达到40%以上。截至8月尾,全市在建装置式民用建筑项目239个,建筑面积达2693.63万平方米。今年以来,仅高新区新开工的装置式建筑面积就有133万平方米,个中装置式民用建筑占比达72%。
下一步,合肥将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装置式建筑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聚焦建筑性能和利用功能,培植百姓满意的好屋子、好小区和好社区。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 吴奇 通讯员 徐强 黄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51242.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