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壁挂炉 > 文章正文

新能源车企倒闭 用户若何索赔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01:56

目前,我国车市有148个汽车品牌,个中114个是本土品牌,34个是外国品牌。
行业供大于求久矣,不少车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新能源车企倒闭 用户若何索赔

对付消费者而言,如果干系品牌退出市场,可能面临维修无门的局势。

而根据我国《汽车品牌发卖管理履行办法》干系规定,车企纵然退出市场,仍要确保10年的配件供应,并需供应相应的售后做事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供应售后做事。

类似情形已有案例可循,在萨博和欧宝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后,通用接手了其售后做事;当西雅特品牌停滞在中国发卖业务后,售后由大众汽车接手;讴歌退出后,广汽本田供应后续做事……可以看出,那些背靠大型企业集团的车企,纵然退市了,集团也会指定其他品牌处理干系后续事宜。

比较传统燃油车企的“家大业大”,造车新势力的车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由于大多企业宣告破产前已资不抵债,理论上很难有汽车品牌或第三方会接手这类车企的售后业务。
即便有人接手,由于保有量基数小,或存在配件不适配的情形,对车主来说,售后做事大概率难以有效保障。

除保有量成分外,汽修后市场的成熟度也对新能源汽车稍显不利。
传统燃油车汽修的原厂件基数大、拆车件供应充足,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能相对通用且成熟;而新能源汽车由于涉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维修门槛较高,修理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和软件程序的人才十分有限,维修难度大、本钱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维保高发期,售后做事需求增长与售后做事能力不敷的抵牾正日益凸显,诸如主机厂垄断配件和软件数据,售后做事标准不健全、分歧一,各品牌做事差异大等难题亟待办理。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干系部门可以考虑出台相应政策方法,保护汽车消费者权柄。
结合汽车市场发展阶段、构造性趋势性变革以及面临的紧张风险,宜更多关注汽车“包修、包换、包退”权柄的范围,提升“三包”做事便利度,简化消费者享受“三包”的条件,优化消费者获取修理者信息的办法。

其次,消费者应优先选购保有量大、口碑技能与保值率水平俱佳的汽车品牌厂商。
中国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大浪淘沙的残酷竞争中,只有具备品质精良、质量过硬、本钱可控的百口当链能力的汽车企业,才能持续供应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做事。

末了,干系企业倒闭后,车主若与车企或经销商沟通无果,涌现“无人管”的情形,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的规定,要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度,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投诉,也可以向公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车主合法权利受到危害,有权向车辆的发卖方哀求赔偿;若由于车辆存在毛病造成人身危害或财产丢失,车主不仅可向车辆发卖方索赔,也有权要求生产商进行赔偿。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67912.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