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35:37
拆封后就不能退货 网购的电子产品只能“隔空查验”?
今年1月,张女士在网上买了一台MacBook Air条记本电脑,在开机查询电脑的硬件信息时,她创造电脑的保修期只剩7个月,而不是新机的一年,这不禁让她疑惑自己买到了翻新机。
随着各大购物平台以满减、发放优惠券来刺激消费,很多人都习气在网上购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但信网把稳到,在不同的电商平台以及同一平台的不同商家,对付电子产品拆封后还能否享受7天无情由退货,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则。
以256G的iPhone 15手机为例,淘宝的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可以算是“无条件”支持七天无情由退换,即便手机已经拆封、激活、利用,只要没有人为破坏,都可以享受7天无情由退货。华为、小米等品牌自营的网上旗舰店也都实行这样较为宽松的退货政策。而淘宝平台的其他商家,如百亿补贴官方频道、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等均不支持拆封或激活的产品申请7天无情由退货,缘故原由都是拆封激活后会造成产品代价的贬损。
在京东平台上,最受消费者相信的要数京东自营的店铺,但Apple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华为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的产品都不支持拆封后7天无情由退货,而且这几家店铺的客服均表示由于店铺是京东自营,京东针对自己的消费者供应的售后办法有别于其他渠道,详细的还须要联系京东平台客服咨询。
随后,信网以消费者的身份给京东平台客服发送了私信,讯问京东自营的手机拆封后能否7天无情由退货,客服则明确答复:“一次性包装破损不支持。”
详细退货规则还得先私聊 “影响二次发卖”是普遍情由
实际上,目前市情上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有着好几层包装,除了最外层的塑封,包装盒上一样平常还有防伪签、封条等设计。从消费者社交平台的验机步骤来看,如果只是查看外包装上的产品序列号,是无需拆开最外层的透明塑封的,但如果要核对包装上的序列号与产品保修卡上的序列号是否同等,则必须要打开包装才行,乃至如果要查验产品内置信息里的序列号,还须要开机才行。但如果按照一部分平台和商家的规则,即便是完成这些最基本的查验步骤,就即是放弃了7天无情由退货的权利。
“包装是很主要的,手机等电子产品都是易碎品,拆封后会影响二次发卖,确实是不支持的,但如果产品有瑕疵的话可以申请售后进行换货和维修。”京东平台的客服表示,自营店铺的退换货规则已经标注在了产品页面上,但信网创造并非所有商品都写清了一次性包装破损就不能退货——例如,华为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在Mate 60 RS手机的产品页面上明明有“7天无情由退货”的字样,但实际上京东自营在产品一次性包装破损后就不支持退货,而这一规定消费者必须在售前与客服私信讯问后才能得知的。
信网咨询了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多个线上购物平台,对付电子产品拆封后不能退货的缘故原由,客服的答案都是会影响二次发卖。“电子产品7天无情由的退换规则详细要以商家的规定为准。一样平常来说,平台也因此商品是否拆封以及是否影响二次发卖为标准来判断的。”淘宝客服给出了这样的阐明。而苏宁易购的客服则表示,如果商品拆封后未激活也未插电利用的,可以联系售后上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支持7天无情由退货。
最高院早已明确规定:消费者拆封进行必要查验不影响退货
一边是消费者查验商品真伪以及外不雅观的实际须要,另一边是商家要避免影响二次发卖带来的丢失,买卖双方从各自的利益考虑是否能拆开商品外包装,也是各有道理。对付这一因线上购物兴盛而产生的新问题,最高公民法院在2022年的315消费者权柄日就给出了答案。根据《关于审理网络消费轇轕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规定(一)》中第三条的规定,消费者因检讨商品的必要对商品进行拆封查验且不影响商品无缺,电子商务经营者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主见不适用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无情由退货制度的,公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北京浩天(青岛)状师事务所刘乔乔状师认为,在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下,商家仍坚持拆封往后不得退货,属于无效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管做事的时候,有权利哀求商家供应合格的产品和做事。当这些产品不符合商家宣扬或承诺的标准,或者说上述产品或者做事存在质量问题的,大胆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干系权利。”
刘状师表示,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享有知情权,有权要求商家将其购买产品或者做事的详细情形进行解释。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自主公正的选择想要购买的这个商品,商家涌现变相强买强卖或者霸王条款都是无效的。
刘状师还提醒消费者,随着新业态发卖模式的发展,线上购物的渠道也在逐步扩大,除了线上购物平台,直播购物也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直播的即时性,一些消费者不把稳保留主播在发卖商品时的承诺,也会留下隐患,“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购物平台还是直播间,消费者都要保留好交易记录。如果涌现相应问题,乞助消费者权柄保护机构参与进行调度,协商不成的情形下,通过法律路子掩护自己的合法权柄。”
如果您遭遇过或者正在为消费维权而烦恼,可以通过以下办法联系信网,我们一起守护安全、畅通消费。
1 拨打信网新闻热线:0532-80889431
2 通过信网官方微博:@信网
3 通过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信传媒(xinwangquanmeiti)、有好信儿(qd-yhxin)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179242.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