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4 23:52:24
【环球时报宣布 倪浩 杨舒宇】近日,媒体盛传“台积电将上调3纳米制程的芯片代工价格,或带来芯片一轮涨价潮”。但业内人士剖析认为,台积电客不雅观上确实存在价格上调的逻辑,但作为商业信息大概率不会对外公布,且对终端用户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媒体渲染台积电代工价格上调
台积电上调3纳米代工价格的甚嚣尘上,6月18日台积电台北股价跳空高开,盘中再创历史最高记录,连续坚持近期的强势表现。
台湾《工商时报》6月17日透露,台积电3纳米产能供不应求,已被苹果、英伟达、超威半导体等七大客户经办,订单估量已排至2026年。基于兴旺的需求,台积电或将3纳米代工价格上调5%以上,前辈封装明年年度报价也约有10%-20%的涨幅。
宣布还称,知情者透露,高通骁龙8 Gen 4将采取台积电3纳米制程中的N3E技能制造,较上一代报价上涨25%,且不用除引发后续涨价趋势。
《环球时报》创造,台积电上调价格的在上周就已见诸台湾媒体。当时的宣布称,美国操持进一步限定中国得到前辈人工智能(AI)架构技能,加上三星3纳米传出良品率不佳的,业内人士认为,台积电3纳米技能在环球享有“霸权”,产能供不应求,因此上游企业开始传出涨价的。
台积电在业界传出涨价前,就已暗示或将上调代工价格。据台媒宣布,6月4日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台积电新任董事长魏哲家首次以新身份面对媒体,当时他就表示,台积电产品非常省电、良率又比较好,如此来看台积电产品堪称便宜,并暗斧正考虑提高芯片代工做事的价格。他表示,考虑到英伟达芯片的价格,以及台积电在其生产中的主要浸染,调涨生产用度再正常不过。台湾业界不雅观察人士林宏文6月16日撰文称,魏哲家并非是溘然这样说的,这是他直接表达自己的代工太便宜,接下来就只有涨价,这是对市场及客户开释出来的重大信息。
台媒引用国际投行高盛的不雅观点认为,台积电常日在每年10月确定明年的芯片代工定价,在此之前与客户进行会谈约2-3个月。
台积电为什么上调价格?
奇谱科技创始人罗国昭5月尾至6月初在台北参加了英特尔技能峰会和台北国际电脑展。罗国昭向《环球时报》表示,那时就已传出台积电涨价的。日本、韩国、中国喷鼻香港和台北当地的从业人士剖析认为,随着英特尔下一代客户端平台Lunar Lake两个核心模块(tile)采取台积电代工,各家芯片大厂的新一代高性能芯片产品也陆续交由台积电代工。正逢英伟达在AI热潮下,市值和盈利再上新高,且其下一代AI芯片Blackwell也将采取台积电的工艺,这些均是台积电可以趁势涨价的情由。
台湾《先探投资周刊》6月13日宣布称,台积电涨价得到了其紧张客户英伟达的支持。根据宣布,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表示,台积电的“做事”价格太低,且它对天下及全体家当的贡献在其财务数字中并未被充分展现,会支持台积电在芯片代工、CoWoS(前辈封装)上的报价。
林宏文对此剖析认为,当最大客户之一的英伟达都赞许台积电涨价,显然台积电涨价已完备没有障碍;其余,目前环球芯片代工业的供需关系上,台积电做的是“孤门独市”的买卖,如果不给台积电生产,别的地方也拿不到芯片。
罗国昭见告,由于供不应求,台积电客不雅观上确实存在涨价的逻辑。但是目前台积电官方并没有明确涨价。
而对付是否会由于产能太抢手而涨价,借此“反响代价”,台积电回应称,定价策略始终以策略导向,而非以机会导向,会持续与客户紧密互助以供应代价。
罗国昭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履历认为,媒体宣布的涨价与家当链间的价格上调,是两个层面上的事情。他说,供应链之间的价格调度从来不会张扬,乃至会作为商业机密而被严格保护。尤其是台积电面对几大客户,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分配,涨价更是不会向外透露。而此时放出涨价信息,是一种市场策略,有制衡几大客户的意图。罗国昭剖析称,“涨价”的压力,对付中小型前辈芯片设计企业更大。由于投产规模和资金有限,企业只能选择将更多的制造环节,一并交由代工厂完成,如台积电着力打破的前辈封装环节。对台积电来说,掌控客户的更多制造流程,对拴住客户、拿到好收益更为有利。
涨价会不会传导到消费端?
台积电3纳米制程紧张订单来源包括苹果、高通、英伟达、超威半导体这四大客户,紧张运用在尖端手机芯片和AI芯片中。中关村落信息消费同盟理事长项立刚18日见告《环球时报》,理论上上游代工涨价,将传导到芯片价格上,导致苹果等产品价格上涨。但由于苹果手机定价高,溢价率也高,不会因此而上调价格,由于这会抵消苹果今年以来低价匆匆销的市场效果。
罗国昭持相同的不雅观点,他认为消费者不必担心手机涨价的情形发生。首先是苹果整机价格比较高且包含大量的零部件,芯片代工本钱只占全部本钱的很小一部分。纵然代工本钱上涨,由于苹果规模化的采购,其本钱也会被无限分摊,反响在终端手机上则微乎其微。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小米等国产手机。
其余,罗国昭认为代工价格上涨也不会影响到英伟达、超威半导体等AI芯片企业。但是可能会影响到中国AI芯片、自动驾驶芯片的价格,紧张是由于这些企业的采购量有限,没有足够的市场话语权。
罗国昭称,虽然在美国的打压下,中国半导体3纳米制程的发展已受限,但除此之外,在成熟制程的芯片制造上,中国企业基本上已悉数拿下,且已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相称的实力。他说,“在芯片制造领域,我们不能只盯住3纳米这些金字塔尖,还要看到普遍运用于机电产品、汽车等的芯片,这些才是市场的大头。”
6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也在例行会上表示,在走出周期性低谷后,电子产品需求正在逐步规复增长,一季度手机、条记本电脑环球出货量分别增长约10%、4%,复苏回暖势头明显。在终端产品需求带动下,5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入口金额分别增长34.8%、22%。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34169.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