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59:45
各车间需制订本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包含特种设备、润滑、设备巡检、记录、保养及非常情形处理等)。
2、设备的盘车
设备应把稳防尘、防潮、防冻、防堕落,对备用迁徙改变设备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联轴器上要有盘车线,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盘车线规定:分为红(单日)、白(双日)两色线,对称(180度),卧式机泵当日盘车线必须向上,立式机泵当日盘车线必须指向南方。
盘车规定按照各车间详细哀求实行。
盘车韶光为上午10点前,分外机泵按照各车间制订的规定哀求实行。
机泵备用设备盘车:
环境温度≥2度时每24小时盘车一次;
≥-10<2度每4小时一次;
低于零下11度时各车间根据机泵保温预热等情形,调度检讨力度;
每次盘车不得少于3圈。
在迁徙改变外露部位(如轴头、联轴器等)应有明显的盘车标记。
无法盘车备用机泵,如:屏蔽泵等根据机泵操作法,可采取点动的方法来检讨是否无缺,哀求机泵随时可以开启投运,点动前要确保机泵内介质无冻凝、气化征象,但不宜多次连续点动。
做好掩护保养、防冻、清洁和防腐事情;对车间封存、闲置机泵应定期掩护保养。
机泵护罩必须完备覆盖联轴器连接螺栓,不能外露。
3、设备的定期切换
各车间根据公司生产负荷、电器规定,制订机泵切换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并有完全详细的切换记录(需包含切换机泵的韶光、数量、工艺编号,非变频泵运行韶光、切换情形、是否备用等)。
有备用泵,双台为变频泵、非变频泵切换韶光不超30天。
大型机组有备用机的不超过60天切换一次。
双台机泵,主泵利用机泵变频的,也必须切换到备用泵上(不含变频),非变频泵切换后运行韶光不低于24个小时;
往来来往压缩机备用机、备用主风机、增压机、大型泵类等大型机组润滑油站,必须每月启用循环一次,韶光不低于2个小时。
机泵切换时,必须关照维修专业到场。
不能正常切换、盘车机泵,必须上报设备处审批赞许备案。
车间设备员必须现场复查切换情形。
间断运行机泵达到切换周期后切换备用机泵运行,以此交替运行。
遇操持停车或其它分外情形,在用机泵可适当缩短或延长运行韶光。
紧张机泵切换,车间必须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下发各岗位实行。
备用机泵切换投入运行,应达到规定的运行周期,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对因故障切换下的机泵应及时检修。
切换后的机泵车间应根据机泵特点及工艺哀求等,进行清理及掩护保养事情,确保备用机泵随时能切换。
切换时应把稳。
切换后车间操作职员必须不雅观察机泵的运转状态,在其正常运转半个小时后,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离开,并在《交卸记录本上》中表示出切泵情形。
备用机泵要有可靠的电源,能随时接通启动,润滑、冷却水良好,安全附件良好。
备用泵预热不得倒转。
备用机泵及辅机和其它附属举动步伐等在备用期间内必须定期进行掩护保养。
各班操作工应将本岗位的备用、闲置机泵的检讨事情列入巡回检讨内容中,并在交卸记录中做好记录,进行交卸。
备用机泵要实施定期切换,杜绝超期疲倦利用和不出问题不切换的操作办法。
紧张机泵及部分机泵的切换影响连续性生产等,车间视情形决定,必须特殊注明。
切换韶光由车间根据公司电网和运行实际情形确定;如因故障进行检修,则从检修投用后起按照切换周期进行切换。
4、设备故障与维修管理
各车间设备管理职员逐日一次对所属设备进行定点检讨,创造问题及时组织职员进行处理,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毛病,组织有关职员制订预防方法。
操作职员创造设备有非常情形,应立即检讨缘故原由,及时同有关职员联系。
在紧急情形下,应采纳果断方法立即停车,及时上报和关照有关岗位。
不查清缘故原由、不用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毛病应记录在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卸清楚。
设备维修必须严格办理交卸手续。
操作职员卖力设备达到维修条件,维修职员卖力办理必要的票证,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检讨,确认达到维修条件后方可进行。
设备维修后的交卸验收由利用单位在检修容许证上具名认可。
因操作、维修等缘故原由造成设备事件的,按事件管理制度处理。
A类设备:
1、实施操持性维修管理:根据设备的利用情形、检修情形,制订设备的维修周期,并按照维修操持韶光进行维修;
2、A类设备实施严格的日检、联检、维修;
日检:专业掩护职员每天至少巡检一次,利用单位每小时巡检一次;
月检:公司设备管理职员每月至少一次现场巡检;
3、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故障剖析,建立设备非常台账,对重大故障进行报告,并组织履行技能改造;
4、培训:培养专业的掩护职员,加强三懂四会的培训;
5、维修:对设备的运行情形,维修记录进行梳理,确定各设备各配件的改换周期,并对设备运行情形履行监测,开展预防性、操持性维修,确保设备一贯处于可靠的状态;
B类设备:
1、实施操持和预知性维修相结合:制订年度检修操持,进行操持保养得同时根据日常的检讨和监测,对设备涌现自检报警、监测非常等情形判断设备的故障,并组织检维修;
2、B类设备实施严格的日检、月检:
日检:专业掩护职员每天至少巡检二次,利用单位每小时巡检一次;
周检:公司设备管理职员制订相应检讨表实施每月巡检至少二次;
联检:每月一次,利用车间职员、公司设备管理职员联合检讨;
3、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掩护台帐。
加强日常的掩护,填写由设备管理职员供应的设备润滑、检讨保养表。
4、培训:培养专业的掩护职员,加强三懂四会的培训。
5、维修:对设备的运行情形,维修记录进行梳理,确定各设备各配件的改换周期,并对设备运行情形履行监测,开展预防性、操持性维修,确保设备一贯处于可靠的状态;
C类设备:
1、实施故障性维修。
故障性维修:故障性维修是在设备涌现了检修预知旗子暗记后,加强对设备的监护,待设备达到检修的哀求后,履行检修;
2、检讨:
日检:严格落实C类设备的日常检讨保养、定期检讨保养,设备管理职员为维修、生产操作职员制订详细的检讨表,生产操作职员实施每小时检讨,专业掩护职员每天至少二次;
3、台帐:对每台设备进行掩护台帐。
加强日常的掩护,填写由设备管理职员供应的设备润滑、检讨保养表
4、培训:培养专业的掩护职员,加强润滑防腐培训、日常检讨保养培训;
5、设备档案管理
车间统领设备一机一档,设备、工具档案、台帐内容完好、符合。
动、电气、仪表、计量设备电子档案更新内容:检修韶光、缘故原由、改换配件明细及型号、检修内容、验收结果等,不得漏写或填写不规范。
设备技能档案更新韶光哀求:日常检修:每周汇总,每周五放工前更新完善;装置大检修期间在装置检修完成验收20天之内完成。
静设备电子档案:填写紧张内容包括:检修缘故原由、详细参数变动、改换零部件明细(材质、生产厂家)、内、外部检讨记录、设备检修及改造记录、检修施工军队、验收及投用情形,内容务必详细、规范。
设备技能档案更新韶光哀求:日常检修在完成后72小时内完成;装置大检修期间在装置检修完成验收20天之内完成。
非常台帐:每周五放工前更新完成,设备利用车间卖力。
设备月报:按照报表哀求填写,在每月26日放工前完成,必须表示上月26-当月25白天设备运行情形。
不能迟报、漏报或填报内容与实际不符合。
设备台帐:车间新增(车间领用)、封存、转移、报废、停用等情形时应在手续完成后48小时内及时修正本车间设备台帐,并将设备台帐发送至设备处备案。
设备台帐、档案、固定资产变更手续、外委维修等,必须干系领导批准,应急维修等情形,应在完成实际作业后48小时内补全手续。
设备转移、报废,经有关部门审批办理手续后及时销帐,不列入正常利用台帐统计范围内,单独建帐。
6、设备的日常掩护
设备(备用)保持设备整洁,设备本体无明显污物、见本色。
及时肃清设备跑、冒、滴、漏,泄露点能办理的必须及时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必须挂有泄露点标示牌,达到处理条件时予以处理。
各种设备标示、工艺编号规范、完好,且与设备台帐符合。
各种设备的附件必须完好,且灵敏准确。
设备防腐、保温完全规范。
日常掩护详细内容:
(1)清洁设备内外,油孔等处无油污,设备周围的切削,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2)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征象,油压正常,油路畅通,油质符合哀求,油窗油杯清洁。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利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完好可靠,及时肃清不屈安成分后方可利用。
7、设备的运行管理
7.1、机泵不准超负荷和低于机泵最小流量运行,保持在机泵设计参数及性能曲线内高效运行。
热油泵预热温升每小时不超50℃,在预热中,每隔15~20分钟盘车180(分外机泵除外),备用热油泵保持温度:过流部分与介质温度温差在40-60℃。
7.2、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利用单位定时检讨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形,担保其灵敏可靠。
7.3、对付带有变频器调节运行的机泵,不许靠得住变频器频繁调节,变频器日常调节不准涌现大幅度调度,最大单次调节范围不能超过10%。
对付非常情形调节,必须现场调度。
7.4、机泵设备严格实行《设备切换、盘车制度》,对付备用泵为非变频器运行的机泵,必须每个月进行一次实验性运转,运转韶光不得低于24小时。
7.5、日常检修后的机泵:
(1)C类机泵必须进行不得低于24小时运转考察;
(2)A、B类机泵必须进行72小时运转考察,车间、维修专业必须专人卖力监护,记录运行状态。
必须经由以上考察性运转,无问题后,利用单位方可具名接管。
7.6、电动机运行时不准超过其额定电流,三相电动机额定运行时三相电流最大值与均匀值之差不应超过均匀值的5%。
7.7、机泵轴承严格掌握利用温度,不许可超温运行。
7.8、A、B类动设备联锁掌握系统必须全部投用,不得擅自变动设置。
装置联锁必须全部投用,不得擅自修正参数。
7.9、当A、B类设备发生故障时,装置必须及时调度加工量,坚持低量生产,增加操作弹性,等故障肃清后,逐步规复到正常生产。
7.10、计量设备运行标准:
衡器计量必须在规定的量程范围内称重,不准超量程计量。
7.11、所有装置及设备联锁自保系统,未经批准严禁私自切除。
8、设备润滑管理
各车间应根据《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体例本车间内部润滑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三级过滤”、“五定”原则,并组织操作职员培训学习,使全部岗位职员闇练节制设备润滑知识,设备要有设备润滑记录,设备利用单位要负责、工致、逐项填写记录内容。
润滑油房必须张贴润滑油管理制度、润滑指示表、利用规定,油箱、加油工具清洁,地面卫生清洁,不能存放其他杂物。
三级过滤:
“三级过滤”是为了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纳的净化方法。
从领油大桶到储油桶是一级,滤网是60目
从储油桶到加油壶是二级,滤网是80目
从加油壶到加油点是三级,滤网是100目
五定:
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
各车间应严格实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做到“三级过滤”和润滑“五定”。
操作职员必须节制本岗位设备性能、各润滑点部位、用油名称、牌号、润滑方法、加油标准洗濯换油韶光。
加油一定要坚持三级过滤,把稳油品质量,严防油品变质、乳化、含水、混入杂质,不得乱用、混用、错用,及时记录用油情形和数量。
掩护好润滑用具,严格做到专油专具,定期清扫,并纳入交卸班紧张内容。
负责做好运行、备用设备的检讨,做到无油不启动,低油位不开车。
按时检讨滤网、油位、油压、油温和油质,创造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
常常检讨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形,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
对自存自用油品要班班检讨,负责交待,对固定式油桶应按时脱水。
常用阀门丝杆螺丝之间,要定期注油润滑,不常用的要用油脂封闭。
润滑油品库房应防雨、防晒、防尘、防冻、干燥清洁,透风良好,并有完善的消防方法。
润滑油储油罐应采取箱体等形式,且罐体及附件应防锈。
润滑油储油罐应定期洗濯。
装有润滑油品的容器应按种类规格分组存放。
每组要有油品标记,注明油品名称、牌号、生产厂家、入库韶光及鉴定韶光,不许可混放。
入库润滑油品必须有合格证,库存3个月以上或倒罐时应考验。
不合格油品应及时处理,直到再次考验合格为止。
应严格节制装油容器装油的安全容量,除留出温度变革的空间外,只管即便装满。
对储存期较长而装油不满的容器要应时合并。
储油罐应定期排污、排水。
容器换装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油品,必须按规定彻底置换干净,经考验合格后,方可改装别的油品。
润滑油的保管,应备有如下资料:
a.各种润滑油质量指标;
b.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c.油品合格证及化验剖析报告单。
润滑用具要按统一规格、标准进行购置或制作,并按岗位须要进行发放。
基本用具有;固定式油桶(箱)、提油桶、抽油桶、油壶、接油盘、过滤漏斗、黄油桶、油铲、油枪。
各润滑用具应标记清晰,专油专用,定期清扫。
润滑油过滤等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其他设备如有分外哀求,应按分外规定及设备利用解释书中哀求进行利用和化验剖析。
设备必须按照《设备润滑用油指示表》规定哀求用油,不得任意滥用和混用,不合格油品不准利用。
因操作条件改变或规定油品缺少,需变更油品时,应报设备处审批,各用油单位不得随意变动。
润滑油品代用必须符合同等质量或以优待劣的原则。
如须要改换不同型号的润滑油品或油品经检讨不合格需改换时,应先将原油品打消干净,然后再加入新油品。
新上、大修等第一次投入运转的一样平常设备应在15-30天内改换一次新油;正常运转时,换油周期应根据事情条件而定,大型机组润滑油根据剖析报告。
具有独立润滑油系统的机组检修后,润滑油循环一定韶光,经考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试车。
A、B类设备润滑油应每月至少考验一次。
润滑油剖析项目一样平常包括“粘度”、“酸值”、“水分”、“杂质”、“闪点”等项目。
1、各单位应采纳积极方法,负责做好废油品的回收、再生和处理事情。
2、各单位应按照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处理废油,避免摧残浪费蹂躏。
9、员工培训
新员工进厂后,严格实行公司规定的三级培训。
进入车间后,哀求车间必须针对装置内部紧张设备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教诲。
经由车间培训后,新员工能熟知并牢记车间内部紧张设备的位置、位号及紧张参数。
新员工进入班组后,哀求班组针对车间内的紧张设备情形制订韶光节点,新员工必须在各个韶光节点内分别节制紧张设备的事理、性能、构造、用场,通过该学习过程,使新员工达到会操作、会保养、会打消一样平常故障,让员工真正地节制“四懂三会”紧张内容。
新员工顶岗考试时,试题内容必须包含到各车间内紧张设备的“四懂三会”内容。
新员工必须闇练节制紧张设备的紧张参数、事理、性能、构造、用场,针对统领内的设备会操作、会保养、会打消一样平常故障。
否则,不许上岗。
在每个月的技能提升考试中,内容将包含各个车间紧张设备的“四懂三会”内容。
各车间每月组织至少两次设备知识培训,对本装置设备理论、实践操作方面进行培训。
培训后,并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成绩存档。
车间设备知识卡,车间每月对知识内容更新,组织班组学习。
设备处不定期针对设备操作掩护职员进行设备知识提问,不合格的列入考察。
严格按照岗位任务制的哀求,会利用:看、摸、听的方法办法进行巡回检讨,主动肃清:脏,漏,缺,锈,乱的征象。
严格实行润滑制度。
设备操作时必须熟习理解每一个步骤,做到严格操作,安全开停机。
非常情形处理不慌、按照步骤与内操联系按照指示准确操作调节或停机。
附录:
四懂三会: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布局、懂设备事理、懂工艺流程。
“三会”是会操作、会掩护保养、会打消故障。
看:循环水畅通情形,润换油颜色,油位,油压,机封泄露量,设备运行指标(压力,风压等)。
摸:设备是否震撼,轴承温度是否偏高
听:设备声音是否正常
10、设备防冻、防凝
各单位在每年10月尾之前完成防冻、防凝方法的落实和问题的整改。
防冻凝方法详细实行至次年3月上旬(以环境气温在零上为标准)。
10.1、在用机泵设备的防冻防凝
(1)当环境温度靠近0℃及以下时,应增加机泵冷却水系统的检讨次数,防止冷却水中断或管路堵塞断水。
(2)在低温及寒流期间,当冷却水溘然中断时,当班操作职员应及时采纳方法,防止水套结冰。
(3)对运送低温易结霜介质的设备,其保温(保冷)举动步伐应保持完好、完全无损。
(4)对易受低温寒流侵袭的无保温设备,在低温及寒流期间应采纳临时防寒方法,比如:蒸汽伴热、电加热等。
10. 2、备用机泵设备的防冻防凝
(1)保持冷却水系统畅通,并保持适当水量,在低温及寒流期间,应适当增大水量。
(2)一样平常机泵可以开泵进出口阀,使液体略有倒流,流量以液体不冻凝、转子不倒转为原则。
热油泵必须保持预热温度达到预热哀求。
(3)有保温(保冷)的设备,其保温(保冷)层必须保持完全无损。
(4)每班检讨、盘车一次,创造有盘不动车或其他问题时应及时采纳方法。
分外景象车间根据自行制订制度加大检讨盘车频次。
10.3、停用机泵设备的防冻防凝
(1)关闭冷却水进出泵阀门,或使冷却水系统与泵体脱开,放净泵体及水套中的存水。
(2)打开冷却水进出口阀门,使冷却水系统保持畅通。
(3)关闭泵进出口阀,如阀门内漏,则需加盲板隔离。
(4)设备低点排凝放空,用风吹扫,放净设备腔体内的积液与积水。
吹扫时必须详细理解设备事理构造,避免存在去世点,造成冻凝。
(5)放空点标高高于泵体最低点的,要拆卸结合面放液。
(6)联系机修专业松开填料密封或机器密封。
(7)每班盘车至少一次,在寒流期间应增加盘车次数。
10.4、在用管道的防冻防凝
(1)凡哀求保温的管道必须保持保温层无缺无损。
(2)保持管道内介质处于流动状态,间断利用的管道,在低温和寒流期间应采纳保持常流或临时伴热等方法;水系统低点放空阀在低温和寒流期间要疏水,担保管道不凝。
(3)在低温和寒流期间,如遇溘然断水,应迅速处理管道内积水,或采纳临时伴热方法。
(4)凡有伴热的管道,必须保持伴热线畅通,在管道的去世角或盲肠处,要常常导流或排凝。
(5)对易凝管道,各车间要明确检讨韶光,加强检讨,把防凝事情列入巡检内容。
10.5、停用管道
(1)对暂时停用的易冻易凝管线,应适当加大伴热线的蒸汽量,以担保管线内介质不凝。
(2)凡停用或长期停用的管线,应在停用后彻底处理干净,并有检讨点,以确保运行管线的介质不窜入停用管线之中,并做好记录。
(3)对不用的水线甩头、低点放空等阀门,在降温期间,要做到细水长流,其量以不凝为原则,并将阀门保温。
10.6、塔、容器、冷换设备的防冻防凝
(1)及时打消设备上的积雪、积水和冰棱。
(2)及时打消扶梯、平台上的积雪、积水。
(3)凡需保温的设备,必须保持保温层完全,对易冻易凝介质,有伴热线的必须保持伴热线畅通。
(4)停用的塔、容器、冷换设备必须割断进出口,并放净设备内的存液,打开放空阀和低点排凝。
特殊要把稳标高高于主线阀门的要将主线阀门前后的存液排净。
(5)装置内的净化风罐和非净化风罐要定期排凝,在寒流期间每班应排凝1-2次。
10.7、阀门的防冻防凝
(1)各种介质的铸铁阀门必须保温并保持保温完全。
(2)高空风口的阀门必须有保温或防冻举动步伐。
(3)处理设备、管线中存液时,必须与阀门一起处理。
(4)现阀门有冻凝征象时,要用温水逐步加热阀体,使其化开,再进行开关操作,严禁强扭硬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gl/7204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