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36:01
世间万物,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污染。废水便是个中之一。
为了处理每天大量排出的工业废水,人们也是蛮拼的。物、化、生齐用,力、声、光、电、磁结合。本日笔者为您总结用“电”来处理废水的电化学水处理技能。
电化学水处理技能,是指在电极或外加电场的浸染下,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的过程。电化学系统设备相对大略,占地面积小,操作掩护用度较低,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反应可控程度高,便于实现工业自动化,被称为“环境友好”技能。
电化学水处理的发展进程
1799年
Valta制成Cu-Zn原电池,这是天下上第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
1833年
建立电流和化学反应关系的法拉第定律。
19世纪70年代
Helmholtz提出双电层观点。任何两个不同的物相打仗都会在两相间产生电势,这是因电荷分离引起的。两相各有过剩的电荷,电量相等,正负号相反,相互吸引,形成双电层。
1887年
Arrhenius提出电离学说。
1889年
Nernst提出电极电位与电极反应组分浓度关系的能斯特方程。
1903年
Morse和Pierce把两根电极分别置于透析袋内部和外部溶液中,创造带电杂质能迅速地从凝胶中撤除。
1905年
提出Tafel 公式,揭示电流密度和氢过电位之间的关系。
1906年
Dietrich取得一个电絮凝技能的专利,专门有人和公司对电絮凝过程进行改进和改动。
1909年
Harries(美国)取得电解法处理废水的专利,它是利用自由离子的浸染和铝作为阳极。
1950年
Juda首次试制成功了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流膜,这匆匆使电渗析技能进入了实用阶段,奠定了电渗析的实用化根本。电渗析首先被用于苦咸水的化,而后逐步扩大到海水淡化和制取工业纯水的运用中。
20世纪50年代
Bochris等发展的电极过程动力学,为今后半导体电极过程特性研究和量子理论阐明溶液界面电子转移过程的研究打下理论根本。
1956年,Holden(英国)利用铁作为电极来处理河水。
20世纪60年代初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解法开始引起人们的把稳。传统的电解反应器采取的是二维平板电极, 这种反应器有效电极面积很小,传质问题不能很好地办理。而在工业生产中,哀求有高的电极反应速率,以是客不雅观上须要开拓新型、高效的电解反应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从俄克拉荷马大学研究去除略带碱性的水中盐分开始,Y.Oren等研究了电吸附和电解吸附技能的根本理论、参数的影响和对多种候选电极材料的评价。
1969 年
Backnurst等提出流化床电极(FBE) 的设计。这种电极与平板电极不同,有一定的立体构型,比表面积是平板电极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电解液在孔道内流动,电解反应器内的传质过程得到很大的改进。
1972年
Fujishima和Honda宣布了在光电池中光辐射Ti02可持续发生水的氧化还原反应,标志着光催化氧化水处理时期的开始。
1973年
M.Fleischmamm与F.Goodridge等研制成功了双极性固定床电极(BPBE)。内电极材料在高梯度电场的浸染下复极化,形成双极粒子,分别在小颗粒两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每一个颗粒都相称于一个微电解池。由于每个微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间隔很小,迁移就随意马虎实现。同时,由于全体电解槽相称于无数个微电解池串联组成,因此效率大大提高。
20世纪七十年代
前苏联科研职员将铁屑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从此微电解法开始运用到废水管理中。
1976年
Asovov等人(前苏联)利用电絮凝法处理石化废水。1977年,Osipenko等人(前苏联)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
20世纪80年代
为战胜传统芬顿法的缺陷,提高水处理效果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能——电芬顿技能问世。
1983年
Weintraub等人(美国)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
20世纪90年代
电极材料选择及电极构造设计的核心技能打破。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利佛莫尔国家实验室、Mark Andelman等进行了除盐试验的中试事情,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电吸附技能在海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陈福明、尹广军等1999年宣布了用多孔大面积电极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并对电吸附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21世纪以来
2002年,Cardia(澳大利亚)取得去除放射性核素和氰化物的专利。电絮凝技能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强家当化的过程,包括办理电化学反应槽的设计、电极除污、能给、操作条件、供应最佳配套举动步伐等关键问题。
电吸附技能模型处理和系统化运用。Sang Hoon等建立了电吸附模型,研究了电吸附模块的吸附潜能,并对模块的设计参数和运行中的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Wegemoned等建立了一套实验室模型。用该模型处理TDS(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为1000mg/L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出水TDS达到10mg/L。
电化学水处理技能包括电絮凝-电气浮法、电渗析、电吸附、电芬顿、电催化高等氧化等技能,种类繁多,各自都有适用的工具和领域。
01
电絮凝-电气浮法
电絮凝法,实际上便是电气浮法,由于絮凝的过程也伴随着气浮的发生,因此可合称为“电絮凝-电气浮法”。
该法通过外电压浸染下,产生的可溶性阳极产生阳离子体,阳离子能够对胶体污染物发生凝聚效应。同时,阴极在电压浸染下的析出大量氢气,氢气在上浮的过程中能够将絮体上浮,电凝聚法就这样通过阳极的凝聚和阴极的絮体上浮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水的净化。
以金属为溶解性阳极(一样平常为铝或铁),在电解时产生的Al3+或Fe3+离子天生电活性絮凝剂,来压缩胶体双电层使其脱稳,以及吸附架桥网捕浸染来实现的:
Al -3e→ Al3+或 Fe-3e→Fe3+
Al3++3H2O→Al(OH)3 +3H+或4 Fe2++O2+2H2O→4 Fe3++4OH-
一方面形成的电活性絮凝剂M(OH)n,被称为可溶性多核羟基合营物,作为混凝剂能快速有效地凝聚污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细微油珠和机器杂质)并“架桥”联接,凝成 “大块”而加速分离.另一方面胶体在Al盐或Fe盐等电解质浸染下压缩双电层,因库仑效应或凝集剂的吸附浸染,导致胶体凝聚而实现分离,发生电絮凝剂。虽然电活性絮凝剂的电化学活性(寿命)仅几分钟,但对双电层电位差影响极大,即对胶体粒子或悬浮微粒的凝聚浸染极强。因而,其吸附能力与活度,比加入铝盐试剂的化学方法高得多,且用量少,本钱低,不受环境、水温及生物杂质的影响,亦不会发生铝盐与水的氢氧化的副反 应,因而所处理污水的酸碱度范围就较宽。
其余,阴极表面开释出的眇小气泡加速了胶体的碰撞和分离过程.阳极表面的直接电氧化浸染和Cl-转化成活性氯的间接电氧化浸染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有很强的氧化能力,阴极开释出的新生态氢和阳极开释出的新生态氧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
因此,电化学反应器内进行的化学过程是及其繁芜的。在反应器中同时发生了电絮凝、电气浮和电氧化过程,水中的溶解性胶体和悬浮态污染物在混凝、气浮和氧化浸染下均可以得到有效转化和去除。
02
电沉积水处理技能
利用电解液中不同金属组分的电势差,使自由态或结合态的溶解性金属在阴极析出。电沉积水处理法根据这种事理,能够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这种无害的反应收回,非常绿色环保。通过电沉积法进行污水处理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电势。无论金属处于何种状态,均可根据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大小,由能斯特方程确定电势的高低,同时溶液组成、温度、超电势和电极材料等也会影响电沉积过程。因此,电沉积法水处理设备的核心每每在于设计合理高效的新型电极构造电解槽。这样,就能够水体中的不同污染物和不同生产状况,选择不同的电解槽进行处理。
03
电化学氧化
广义的电化学氧化实际上便是指电化学的全体过程,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事理,在电极上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将污染物从废水中减少或去除。
而狭义的电化学氧化是特指阳极过程,在电解槽中放入有机物的溶液或悬浮液,通过直流电,在阳极上攫取电子使有机物氧化或是先使低价金属氧化为高价金属离子,然后高价金属离子再使有机物氧化的方法。常日,有机物的某些官能团具有电化学活性,通过电场的逼迫浸染,官能联络构发生变革,从而改变了有机物的化学性子,使其毒性减弱以至消逝,增强了生物可降解性。
电化学氧化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两种。直接氧化(直接电解)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而从废水中去除,又可分为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阳极过程便是污染物在阳极表面氧化而转化成毒性较小的物质或易生物降解的物质,从而达到减少、去除污染物的目的。阴极过程便是污染物在阴极表面还原而得以去除,紧张用于卤代烃的还原脱卤和重金属的回收。
这一阴极过程,又可称为电化学还原,是利用不锈钢阴极或Ti基镀Pt电极付与电子,相称于还原剂将Cr6+、Hg2+等重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出来。高氧化态离子还原为低氧化态(六价铬变为三价铬);含氯有机物还原脱氯,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提高生物可降解性:
R-Cl +H++e →R-H + Cl-
间接氧化(间接电解)是指利用电化学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作为反应剂或催化剂,使污染物转化成毒性更小的物质。间接电解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媒介电化学氧化)是指氧化还原物在电解过程中可电化学再生和循环利用。不可逆过程是指利用不可逆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如具有强氧化性的Cl2、氯酸盐、次氯酸盐、H2O2和O3等氧化有机物的过程,还可以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中间体, 包括溶剂化电子、HO、HO2(超氧化氢自由基)、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降解肃清水中的氰、酚以及COD、 S2-等污染物,终极转化为无害物质。
对付阳极直接氧化而言,如反应物浓度过低会导致电化学表面反应受传质步骤限定;对付间接氧化,则不存在这种限定。在直接或间接氧化过程中,一样平常都伴有析出H2 或O2 的副反应,但通过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势掌握可使副反应得到抑制。
电化学氧化法对付海洋油田废水、印染废水、高浓度的渗滤液、富含氨氮和氰的废水等有机物浓度高、组分繁芜、难降解物质多、色度大的废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电化学氧化技能借助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阳极材料,能有效形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既能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并转化为无毒性的可生化降解物质,又可将之完备矿化为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
04
微电解法水处理技能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科学事情者把铁屑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从此微电解法开始运用到废水管理中。而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的工艺也日趋成熟。在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技能中,微电解技能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运用。
微电解法事理同样比较大略,是利用金属堕落事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工艺。该法利用废铁屑为质料,无需花费电力资源,具有“以废治废” 的意义。详细来讲,微电解法的内电解柱内的每每利用废铁屑和活性炭等材料作为添补物,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较强还原性的Fe2+离子,能够将废水中某些具有氧化性子的身分还原;其余可以利用Fe(OH)2絮凝性进行水处理;活性C具有吸附浸染,可吸附有机物及微生物;因此,微电解法便是通过铁-碳构成的原电池产生微弱电流,对微生物的成长和代谢具有刺激浸染。内电解水处理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消耗能源,而且该方法能够将污水中的多种污染身分和色度去除,同时能提高难降解物的可生化性。微电解水处理技能一样平常作为其他水处理技能的预处理法或者补充方法结合利用,从而提高废水的可处理性和可生化性。但与此同时,微电解水处理法也有缺点,最大的缺陷是反应速率比较慢,反应器易壅塞,处理高浓度废水比较困难。
铁碳微电解技能作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手段最初运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余在对造纸废水、制药废水、焦化废水、高盐度有机废水和电镀废水、石油化废水、农药废水及含砷含氰废水的管理等浩瀚富含有机物的废水处理中也有大量研究与运用。在有机废水的处理当中,通过新生态的亚铁离子还原有机物中的氧化性基团有吸附、絮凝、络合和电沉积等浸染,微电解法不但可以去除个中有机物、还可以去除COD及提高可生化性,为进一步处理创造条件。
在实际运用中,铁碳微电解法表示出了其较大的上风,前景较好,但同时也存在板结、pH 调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限定了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这须要环境事情者做进一步的研究,为铁碳微电解技能处理大规模的工业废水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05
电渗析水处理技能
电渗析(ED)是在直流电场浸染下,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透过膜定向迁移,从水溶液和其他不带电组分等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对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的目的。目前电渗折技能己发展成一个大规模的化工单元过程,在膜分离领域霸占主要地位。广泛运用于化工脱盐,海水淡化,食品医药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在某些地区已成为饮用水的紧张生产方法,具有能量花费少,经济效益显著;预处理简便,设备耐久耐用;装置设计与系统运用灵巧,操作维修方便,工艺过程清洁,药剂耗量少,不污染环境,装置利用寿命长,原水的回收率高(一样平常能达到65~80%)等优点。
常见的电渗析技能有添补床电渗析(EDI,又称电分开子法);倒极电渗析(EDR);液膜电渗析(EDLM;高温电渗析;卷式电渗析;无极水电渗析技能等。
电渗析可用于电镀废水、重金属废水等的处理,提取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等,既能回收利用水和有用资源,又减少了污染排放。万诗贵等低廉甜头离子膜电解槽研究了铜生产过程中钝化液处理的可行性,结果创造,不仅可以回收个中的铜和锌,而且将Cr3+氧化成Cr6+,再生了钝化液。K.N.Njau则利用膜电解从镀镍废液中电沉积出镍。电渗析法与离子交流法结合从酸洗废液中回收重金属和酸的工艺已在工业上运用。王方设计的以阳树脂为主的阴、阳树脂分层添补的电去离子装置,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可以实现重金属废水的回收和利用,达到闭路循环和零排放。电渗析还可以用于碱性废水及有机废水的处理。污染掌握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采取离子膜电解法对处理环氧丙烷氯醇化尾气碱洗废水进行了研究。在电解电压5.0V时,循环处理3h,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8%,废水中碱回收率可达73.55%,为后续生化单元起到良好的预处理浸染。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利用电渗析法处理高浓度复合有机酸废水,浓度为3%~15%,无废渣及二次污染,得到的浓溶液含酸20%~40%,可以回收处理,废水中含酸量可降至0.05%~0.3%。川化株式会社采取分外电渗析装置处理冷凝废水,最大处理量为36t/h,浓水中硝酸铵体积百分比含量为20%,回收率达96%以上,合格淡水排放水中氨氮质量分数含量≤40mg/L。
06
电吸附
电吸附技能 (EST),又称电容性除盐技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理论研究,90年代末逐渐运用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能,它是基于电化学中的双电层理论,利用带电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来实现水中离子的分离,进而去除的目的。
电吸附技能水处理过程中,水中的盐大多因此阴阳离子(或称正负离子)的形式存在。所谓“电化学中的双电层理论”,就相称于在水中安装一个平板电容,通过施加外加电压形成静电场,两个电极板分别带正负电荷,逼迫离子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板上移动,阴离子向正极板移动并聚拢,阳离子向负极板移动并聚拢,这样使水体本身盐度降落,实现了除盐的效果。
电吸附事情事理
原水从一端进入由两电极板相隔而成的空间,从另一端流出。原水在阴、阳极之间流动时受电场的浸染,水中离子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迁移,被该电极吸附并储存在双电层内。随着电极吸附离子的增多,离子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终极实现盐分与水的分离,得到淡化的水。
电吸附技能在水处理行业,可以用于以下领域:
1、生活饮用水深度净化处理——去除过量的无机盐类,如钙、镁、氟、砷、钠、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乃至使一些因无机盐类超标的水源得以有效利用;
2、市政或工业污水回用途理——对付COD及含盐量较高的工业废水,传统的水处理技能因COD高而影响盐分的去除,电吸附技能抗污染性能较强,表现出一定的去除COD的能力,故可以不受其影响,撤除污水中的高盐分;
3、工业用水除盐处理——纺织印染、轻工造纸、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都须要大量的除盐水或纯水作为工艺用水);
4、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预处理——降落补水含盐量,可以改进水质,以利进一步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减少补水量和排污水量;
5、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再生回用——经由除盐处理的排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替代新鲜补水,可以减少新水花费和污水排放量,进一步提高循环水的循环利用率;
6、苦咸水淡化等领域,苦咸水淡化乃至海水淡化将是EST技能的下一个更加诱人的运用领域。
07
光电化学氧化
光化学氧化法运用可降解污染物的路子,包括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参与的光化学氧化过程。前者多采取氧和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后者又称光催化氧化,一样平常可分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两种类型。非均相光催化降解中较常见的是在污染体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同时结合一定量的光辐射,使光敏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引发产生“电子-空穴”对,吸附在半导体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与“电子-空穴”浸染,并储存多余的能量,使得半导体粒子能够战胜热动力学反应的樊篱,作为催化剂利用,进行一些催化反应,产生•HO等氧化性极强的自由基,再通过与污染物之间的羟基加和、取代、电子转移等使污染物降解。
光化学氧化法包括光敏化氧化,光引发氧化,光催化氧化三种工艺,光化学氧化法是在化学氧化和光辐射的共同浸染下,使氧化反应在速率和氧化能力上比单独的化学氧化、辐射有明显提高的一种水处理技能。光氧化法可以用紫外光为辐射源,同时水中需预先投入一定量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或一些催化剂,对染料等难降解而具有毒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极佳,光氧化反应使水中产生许多活性极高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随意马虎毁坏有机物构造。
08
电芬顿技能
电芬顿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设备紧张基于芬顿(fenton)催化氧化技能事理,是一种高等氧化技能处理工艺设备,紧张用于高浓度、有毒、有机废水的降解处理。
芬顿试剂法是法国科学家Fenton在1894年发明的,芬顿试剂反应的本色是H2O2在Fe2+ 的催化浸染下天生羟基自由基(•OH)。电芬顿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为了战胜传统芬顿法的缺陷,提高水处理效果而发展起来的电化学高等氧化技能。电芬顿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持续产生Fe2+和H2O2,两者产生后立即浸染而天生具有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使有机物得到降解,其本色便是在电解过程中直接天生芬顿试剂。电芬顿反应的基本事理是溶解氧在适宜的阴极材料表面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H2O2),天生的H2O2能够与溶液中的Fe2+催化剂反应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通过芬顿反应产生OH的过程已被化学探针测试以及自旋捕获等光谱技能所证明。实际运用中常利用OH无选择性的强氧化能力达到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O2+2H++2e→H2O2;
H2O2+Fe2+→[Fe(OH)2]2+→Fe3++OH+OH-,
电芬顿技能紧张适用在:垃圾渗滤液原水、浓缩液以及化工、制药、农药、染料、纺织、电镀等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可与电催化高等氧扮装备联用,在去除CODCr的根本上,大幅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垃圾渗滤液原水、浓缩液以及化工、制药、农药、染料、纺织、电镀等工业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可直接将CODCr降至达标排放水平,并可以和〝脉冲电芬顿设备〞联用,降落整体运营本钱。
+ 电化学法水处理运用 -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水的处理技能
对付造纸、印染、制药等行业废水,含有机物浓度高、组分繁芜、难降解物质多,这些物质的处理较为困难。电化学水处理技能可有效提高难降解物的可生化性。
处理过程中阳极表面能起到吸附、催化、氧化等多种转化功能。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能够乃至能够使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高效的将其转化为无毒的、随意马虎讲解的物质。该方法还能够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彻底天生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
在实际运用中,考虑到废水电导率很低,为了增强溶液导电性,一样平常还须要加入强电解质(如氯化钠、硫酸钠),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2. 酚类污染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能
炼焦、炼油、造纸、塑料、陶瓷、纺织等工业产生的酚类有机污染物废水中含苯酚和其衍生物等芳香族化合物,处理一样平常较为繁芜,且效率不高。同时含酚废水的来源广、污染重。通过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技能,能够对这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影响含酚废水的处理的成分包括苯酚初始浓度、废水pH值、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种类等。周明华等以经氟树脂改性的-PbO2为阳极,处理含酚仿照废水,在电压为7.0 V,pH值为2.0的条件下,其COD可降至60mg/L以下,挥发酚可完备去除。
3. 硝基苯类化合物污染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能
医药、农药、染料、炸药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废水。硝基苯类化合物属于生物难降解物质,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难度。提出用电化学催化系统处理此类废水,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样平常以形稳性阳极(金属阳极),对仿照硝基苯废水进行处理。在已有的干系实验结果中可以创造,在选择得当的电流密度为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非常客不雅观,乃至能够达到90%以上。因此,利用电化学法对此类污水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4. 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电化学法处理
重金属紧张指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锌(Zn)、钴(Co)、镍(Ni)等。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是水体中紧张的人为污染源。重金属在食品链中的过量富集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康健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一贯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电化学法在此类废水的处理领域也有较多的探索和运用,紧张的运用方法是电沉积法。电沉积法的三维电极与传统的二维电极比较具有明显的上风,三维电极能够增加电解槽的面体比,同时增大物质传质的速率,提高电流效率和处理效果。在实际中,利用三维电极处理含铜离子和汞离子污染的重金属废水取得过较好的效果。
5. 电化学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方法
电化学水处理法同样能够与其他方法结合利用,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质量,这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较多的紧张是电化学法与生物法结合后的污水处理技能。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后,水中的多种污染物能在生物技能和电化学技能的共同处理中,被有效的降解和处理。值得一提的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微弱的电流,能够有效刺激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促进生物处理的效率。因此,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在处理难生物降解污水、电解不彻底的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x/123098.html
上一篇:“中国货”热销俄罗斯!手机销量翻倍深圳开运俄铁新路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