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02:39
在一次偶尔看报纸时,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创造,截止2018年,中国高铁养护技能被一家奥地利的外国企业垄断,李军旗当时就想,能否利用本企业已节制的技能办理该难题?
依托近十年在精密工具领域布局的材料、涂层、高端装备、精密智能制造加工等核心技能及团队研发能力,只经由数个月的攻关,就成功研发出“智能钢轨铣刀”,办理了这个“卡脖子”技能。
“实在,修铁轨和造手机壳的性子是相通的,当我们快速转到新领域,就不用再为材料配方、工艺、装备而苦恼,一个领域的打破对其他领域是会有带动浸染。”李军旗说。
富士康园区一景
9月25日,富士康在进入大陆30多年来历史性地举办媒领会晤会,南方日报、南方+深入园区,创造一个与外界印象不同的智能制造企业。这给中国制造业一个若何的启迪?
打通三大制造业的根本要素
富士康向智能制造迈进的迁移转变点在2007年,伴随着苹果划时期的智好手机的涌现。
反响在生产环节,便是塑胶键盘被大屏取代,金属手机壳取代了塑胶壳。仅仅一个外壳,就要用到100多款工具。
富士康研发出了足以“削铁如泥”的刀具,直到把一个铁块变成一个带有婴儿皮肤般触感的手机壳。
李军旗举了另一个例子:在给客户做的铝合金抛光产品中,粉尘随意马虎爆炸,当时就差点出一个小事件:一位操作员在清洁铝合金的粉末时,气枪掉到水泥地上溅动怒花,吓了周围人一跳。
“我们意识到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样没办法大规模生产。有两个方法办理,一个是全自动的生产线,另一个是用超精密纳米加工。以是2012年第一个熄灯工厂从铝板进去到产品出来,全体产线超过一公里,这是一条全自动的生产线。”李军旗说,这是用汽车航空业的技能在做电子行业。
工业富联展厅
智好手机技能不断迭代,用材从不锈钢到铝合金,再到玻璃和陶瓷等等,需求也在倒逼全体制造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富士康对材料的研究又再进一步,在工业富联展厅,有一组材料引人关注,钨矿、仲钨酸铵、邬粉、碳化钨粉排成一排,这表明对钨材料的研究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
展厅内,从钨矿到钨粉排成一列
“除了采矿环节不涉足,我们对钨材料都有深入的研究。”事情职员先容说,在一些3D打印中,粉末的均匀程度对品质有主要影响,同样是金属用材,小数点后面4个9和5个9的纯度,都很不一样。
不同于电子行业,汽车航空业用材是碳纤维,重量非常轻,孔非常多,这又迫使工业富联深入研究更多材料。
有了工具和材料,加工过程中,装备又面临新的问题。传统制造转型必须联网,但是买其他家设备,在读取数据时就会受限,以是从零部件到元器件再到整机都是自主开拓。
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计策转型中,工业富联总结出来有三硬和三软的基本要素,装备、工具和材料等“三硬”,构成了全体制造业共通的根本要素。
口罩生产折射制造核心技能
对装备、工具和材料等的重视,在关键的时候让富士康凸显了应对寻衅的韧性。
在疫情初期,口罩紧缺,对富士康而言,生产面临结束,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口罩供应。在2月初,工业富联决定口罩自产,仅用三天就实现了。这是全国第一家转产口罩的企业。
口罩虽小,也须要三样东西:材料、工具和装备。首先,要办理装备的问题。
疫情初期,李军旗托两名在日本的博士,拉几台口罩生产的设备过来。两名博士去到稽核后答复说,熔喷布的设备非常贵,1亿日币以上一套,交期18个月。
李军旗进而问,那能不能拿到模具,由于做熔喷布的熔喷头,是塑胶融化了后通过一个模具做出来,但这样一套模具要2000万元,于是工业富联决定做模具的团队自己干。
工业富联花了将近两三个星期的韶光,终于把做熔喷布的设备办理了。
其次是工具的问题,口罩须要超声波工具压出来,李军旗惊异的是,这种工具本来也不是个难题,但一下子涨价10倍还买不到。
再次是办理材料的问题,做口罩的材料是熔喷布,原来2万块钱一吨,一个月之内涨到了50万一吨还买不到。工业富联花了大概一个月旁边把熔喷布加工办理了。
“为什么须要这么久?现在我们的熔喷布跟国外比还是有差距的,便是过滤效率。”李军旗先容,熔喷布上熔喷头的直径,日本做到最细的是80微米,海内能做到只有直径0.2、0.3毫米。这是由于设备精度不足,这关乎超精密加工。
“就像做手机,须要有三样东西;做口罩也一样,如果布办理不了,布的设备也办理不了,布的工具也办理不了,没有核心技能,谈智能制造、谈工业互联网都是空的。由于你连个口罩都做不出来,更别说芯片。”李军旗感慨说。
像拼图一样补短板
经历了这次疫情,李军旗一贯在想,缺了什么要怎么补,买不到了怎么办?他的答案是,必须节制核心技能,这就要回归到对根本研究的打破。
在材料领域,工业富联不但对钨有研究,李军旗说,半导体材料中,过去是硅级的,一下个可能是碳级的,而目前已经在布局钻石,这是由于金刚石切割工具要用到。
此前,富士康联合清华大学组建的富士康清华纳米中央,研究的材料便是碳纳米管,这种材料有高强度热传导性,研究了持续18年后终于在最近创造,有很多可以用上的地方。
工业富联展示的各种刀具
对材料的深入研究,还可以在其它领域快速推广。以航空为例,一架飞机涉及100多万个碳纤维的孔,钻孔的刀具是个很大问题,但工业富联研发的切不锈钢、切铝合金的刀具,就可以在碳纤维中发挥很大浸染,如,用激光切钻石做出来各种异形的刀子,可以钻碳纤维的孔,办理航空中比钢铁还硬、不好配的碳纤维。
工业富联研发出的“智能钢轨铣刀”
这正是根本研究的美妙之处:仰望科学星空的打破之举,即便无法立时投入运用、实现商业和社会代价,但也为未来发展供应无限可能。比较之下,很多企业认为,自己研究材料投入太大而受益又无法在短期内看到,“造不如买”也让企业错失落了更多可能。
“环绕你的计策方向,像拼图一样一步一步实现。”李军旗说,我们还缺什么,缺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我们没搞过建材、汽车零组件,搞轨道交通去修铁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就投资并购,把我们的长项和他们的履历联合起来,这个跨领域跨行业就出去了。
【手记】
工业富联对中国制造业启迪:从材料、装备、工具入手破解“卡脖子”
故意思的是,同样是高端制造业,我国集成电路家当也同样须要三大计策根本支撑,分别为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装备和材料,外界把关注度多聚焦于芯片制造环节,而三大根本支撑却存在明显短板,例如,全国所有EDA公司历年研发累计投入不及国外一家公司一年的投入。
信息化发展进程更是如此,比如一部手机,背后实在都是根本研究的事理,包括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等,而材料、加工等根本研究,才是后续行业运用、提升生产力的基石。
过去几十年,我国成为“天下工厂”,在技能运用层面环球领先,但在底层的核心技能研究,包括材料、制造装备等领域,仍与国外有差距,原始创新力不敷。当下,更急迫的是谋划从底层构建开始构建自己的技能家当生态,正如最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频频拜访高校,呼吁从根本研究入手,破解“卡脖子”难题。
【】郜小平
【出品】南方家当智库
【作者】 郜小平
南方家当智库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代价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x/132365.html
上一篇:深圳电子厂最多的在哪个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