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25:48
项目延期,意味着产品没有准期投入市场,意味着要开始加班加点赶进度,意味着可能加班加点赶出来的产品存在大大小小的BUG,你原来设想的XX功能,XX体验没办法实现,你的KPI可能会有危险,你的年终奖可能泡汤。。。
为什么会延期呢?除掉人力资源和开拓资源等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客不雅观缘故原由之外,我以为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前期需求谈论,UI评审韶光过长,压缩了后续开拓韶光
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对某个需求细节、UI细节的反复谈论。特殊是在UI评审的时候,对付设计大家都有各自审都雅,有的人喜好留白,有的人喜好紧凑一点,有的人以为页面丰富一点好,有的人以为简洁干净一点好。众说纷纭,好不容易确定下来了,韶光也没有了。留给开拓的韶光自然就变少了,但是事情量可一点都没变。开拓们也是人,再怎么加班加点也不可避免涌现延期和代码质量低落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产品或者设计师该当要:
首先,提高自己的专业度。这是你的领域,你要展现你的专业说服他人,而不是被老板或者其他人带着走。你要有自己清晰的认识,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准备多套方案,解释你个人最推举的方案是什么?次推举的方案是什么?最不推举的方案是什么?一定要有理有据,如果有数据支持,就展示你的数据!
其次,要有严格的截止韶光点。任何的谈论如果没有韶光限定,那就不会有结果。你组织评审或谈论的时候,明确地见告大家我们一定要在某个韶光点达成同等,如果没有达成同等,那就利用我的推举方案;
第三,明确重点,不要在细节上过多纠结。有的功能或者设计点,并不是最主要的,对用户影响比较小,我们就不要在这个上面摧残浪费蹂躏韶光。集中力量放在重点流程和核心页面上。有些时候,你留白多少,用户实在并没有感知。那为什么我们要在这样的事情上去纠结呢?我一贯认为在这些问题上,只要不影响用户对产品的利用流程,不会让用户在利用过程中产生歧义或者误解,没有必要去纠结。如果你的老板一定要这样改,那就改。我们的焦点该当始终放在产品的核心流程上。
2)实际开拓过程中前松后紧
这个问题在实际事情中也常常碰到。在开拓周期的评估时候,节奏安排不当。前面慢悠悠,后面创造哇靠韶光没有了,冒死赶进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是技能出身,但是开拓同学互换下来,觉得有两个缘故原由:一是对风险点评估不充分,二是开拓职员专一只关注自己的任务,没有考虑干系模块的开拓韶光。
对风险点评估不充分,这个和需求理解程度,个人能力都有关系。没有充分理解需求或个人履历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是不会或者很难预见风险点的。我的建议是开拓在评估开拓周期的时候,可以:
将需求拆解成细化的用例。便是开拓完成这一个需求,须要涉及到哪些开拓事情,须要涉及哪些后端接口,须要涉及到哪些模块联调,须要测试如何测试等等。拆解成这样的用例,既可以把开拓周期更细化,也可以创造一些风险点;
各自评估,集中谈论。将需求拆解成用例或故事要点之后,开拓同学可以按照各自情形提出自己的估量韶光。如果同一个功能,A的工期是1个事情日,而B可能以为要5个事情日,两者之间相差较大。那这时候就要进行谈论,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风险点没有创造?还是谁的技能方法有问题?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理解彼此的想法,相互填补自身的思考盲点;
3)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不仅对付程序员来说是一种痛楚,对付产品经理来说也是。我们都希望需求确定之后不要再变更,但是现实总是很骨感。毕竟市场和需求可能是变动,毕竟前期调研再充分也可能存在误区,现在变更总比开拓完成之后再改来的好。
但是变更需求极有可能影响原定的操持,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第一,镇静地判断变更需求的优先级。这和我们评估需求优先级一样,不主要不影响用户利用的就延期安排;主要的自然往前排。这点就不赘述了;
第二,探求得当的办理方案;和开拓同学充分谈论,实现新需求的方法有哪些?找到能办理问题同时时间本钱最小的方案,只管即便将延期影响压到最低;
4)只关注自己的任务,
这实在是很要命的一点。只关注自己的任务,忽略了高下游干系业务模块的联系。吭哧吭哧开拓完了,创造和XX模块对接不上啊!
这个接口设计前端用起来很麻烦啊!
于是乎,我们又一起重新写一遍。延期的赤色警报又要响起来了。
办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试试:
阅读需求文档时,请不要只看自己卖力的模块,把所有需求都过一遍,理解需求的高下逻辑关系;提前和相应的同事沟通技能方案。这一点全靠自觉,毕竟不这样做末了返工切实其实定有自己。
开拓卖力人可以在正式开拓之前组织大家集中花一个韶光段,把需求疑难点,须要彼此合营的拿出来谈论。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会让大家后面事情的更有效率。
每天站立会议沟通开拓进度,就说自己做到哪里了,有创造什么风险,须要哪些同事或者模块来合营?也不要发什么日报,便是每天面对面沟通一下,这个比什么效率都高。日报只是起一个总结和申报请示的浸染,冷冰冰的几句笔墨比不上同事之间面对面的互换。这点对小团队来说特殊主要,就那么几个人你还非要搞那么多流程,何必呢?
#专栏作家#
肥寒,微信公众年夜众号:chanpingdog,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九年产品经理。做过数字阅读,电商,社区,目前致力于在线教诲。
本文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x/176020.html
上一篇: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如何确定?附电子齿轮设定工程实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