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冰箱 > 文章正文

童年中的那些卡片总有一款你汇集过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44:20

但这套卡片和日本人真有那么一点渊源。
听说最早是由于统一集团的少爷收了一套日本画师正子公也的绘卷三国志,感到爱不释手,但又酸心于中国文化被日本人发扬光大。

童年中的那些卡片总有一款你汇集过

当时正子公也打算出一套绘卷水浒传,于是他向老爸建议调集画师自己出一套水浒英雄卡,和正子公也的画集反抗,于是有了这套作品。

卡片整体质量不错,但很随意马虎看得出个中一些角色是参考了其他作品,例如呼延灼和孟康参考了侍魂里的服部半藏和首斩破沙罗,而林冲干脆模拟的便是正子公也绘卷水浒传里的林冲。

值得一提的是,统一集团当时资助了日本动画片中华一番的播出,取名中华小当家,然后把剧中角色的称呼改成了旗下产品的名字,主角刘昴星叫作小当家(小当家干脆面),女主角周梅丽叫作嘟嘟(嘟嘟喷鼻香肠),女主的父亲周瑜叫作及第师傅(及第水饺),主角的好友唐三杰叫作阿Q(阿Q桶装面)。
得亏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换现在搞这种操作估计得被网友骂去世。
不过由于该版动画在大陆影响力太高,二十年后中方出资制作了重制版动画,虽然角色改回了原版名字(估计很多人看了这版之后才知道他们本来叫什么),但动画依然起名叫作厨神小当家,这波该当是统一的胜利。

中华小当家的角色很多都取材自水浒传,反派的外号干脆就来自梁山豪杰,例如一丈青向恩和锦毛虎洛可。
而且作者丰川悦司也是正子公也的粉丝,乃至在作品里致敬过绘卷水浒传,天下限收束了属于是。

卡片推出时央视版水浒传影响力非常大,但该套卡片参考的更多是原著,毕竟央视版水浒传缺的情节太多。
排行第四的入云龙公孙胜拥有非常酷炫的造型,而且攻击力高达95,以是我很好奇电视剧里他长什么样,结果从头到尾都没瞅着。
武松攻击力是88,以是我看电视剧里西门庆和武松打得有来有回的时候,以为西门庆的攻击力估计有85。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混世魔王樊瑞,由于地煞里少有攻击力能上80的,但排名第61的樊瑞攻击力居然达到了90,是最强的几个角色之一。

听说除梁山豪杰外,该套水浒卡里还有六大恶人,但不知道是由于出得太晚还是我呆的地方太偏僻,从来都没买到过这几张。
当时统一集团的小当家以及小浣熊都在出这套卡,小当家是小卡,小浣熊是大卡,双份骗钱。
小浣熊还在央视投放了广告,刚上小学的我曾经拿出广告里的那几张卡对着电视摆造型,现在想来真是耻辱无比。

三国卡

这个算是和水浒卡师出同门,同样是小当家和小浣熊在出。
每张卡的背后附有角色先容和能力值,包含攻击力、防御力、智谋力以及阵形、兵种适性,卡片作者该当是光荣三国志系列的粉丝。

比较水浒里连地煞都画得狂拽酷炫,三国这边的报酬差距极大,紧张角色不但造型霸气,每人都有不止一个形象,次要角色就画得随便多了,小角色则画得极其猥琐。
个人十分喜好曹操对酒当歌的造型,前年我在做三国人物各自眼中的形象套图时,就给曹操眼中的自己用了这张图。

这个系列的作者估计是赵云的粉丝,由于关羽和张飞的攻击力都是3400但赵云的攻击力是3500,而且赵云的形象非常特殊,居然是白发造型外加双持装备,左手拿枪,右手拿青釭剑。
当时PS1游戏吞食天地2赤壁之战在我们镇特殊火,第五关的boss是淳于导和晏明,这俩人都是在长坂坡上被赵云秒杀的大众脸,但在游戏里实力非常刁悍(血条都是好几行)。
我在抽到淳于导和晏明的卡之后迫不及待翻看能力值,创造攻击力只有1900,作者果真是尊重原著的......

这个系列网络的人不多,也没出太久,后来在网上看到许多当时从没见过的卡片,算是有点遗憾。

此外当时还出过西游记和封神榜的卡片,我也网络过一段韶光。
四大名著里只有红楼梦没出过卡,果真这玩意在小学生里没有市场吧......

金庸卡

网络过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两个系列。
笑傲江湖是真人卡片,当时01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正在全国热播,这是张纪中第一次监制金庸剧,估计是所有金庸剧里投入力度最大的一部,由于是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是引发了全国公民的追剧热潮。

出这个系列的是小虎队干脆面,卡面全部用的是电视剧剧照(多数没版权),全体系列一共只有40张。
这套卡片估计采取的是电视剧设定,例如令狐冲的攻击力居然不如岳不群。

天龙八部则是卡通卡片,用的是港漫造型,和三国卡一样部分角色有不同形象。
当时03胡军版的天龙八部还没播出,但97黄日华版已经家喻户晓,包括我那死板的老父亲都看过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和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

由于网络尚未遍及加上网络传输旗子暗记问题,那时大家紧张都是在电视上追剧,其次便是费钱租碟,由于小孩子被严格管控不雅观看韶光,以是很多剧都是看一点漏一点,互相交流才知道自己没看的部分讲了些什么。
而我很多时候都是靠着看卡片上的人物先容才知道许多角色的干系经历以及末了的结局,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和现在的孩子刷抖音有那么一点像。

实在那会还有偶像剧流星花园的卡片,但紧张是女生在网络,男的网络这个一样平常会被当成是奇行种。

天下杯卡

这个是在02年韩日天下杯前后盛行的,那是中国队第一次进入天下杯(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涌现举国欢腾的盛况,到处都有主教练米卢代言的产品,堪比一线明星,卡片自然也没落下。

这个系列分为球星卡和球队卡,我网络到的唯一一张中国球星卡是范志毅。
小伙伴里最火的两张卡是巴西队和中国队,但大家拿到卡之后创造巴西队的排名居然不是第一而是第三,排第一的是法国队。

这个系列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美国队的卡面里显示其国际足联排名是第24位,参加过6次天下杯,最高拿到过第三名,这让我在很永劫光里都误以为美国队是强队。
后来才知道天下杯是把南美和北美分成两个赛区,美国所在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区有三个名额,那想进天下杯也确实没啥难度......

拳皇卡

这个系列是和其他卡片一起套卖的,例如神奇宝贝。
由于引进版权和播放电视台的问题,宝可梦动画当时在海内搞得比较混乱,有的版本叫宠物小精灵,有的版本叫神奇宝贝,玩家里还有口袋妖怪的叫法,而我所在的四川地区很难收看到播放这两版动画的电视台,导致小时候对宝可梦不太感冒。
但有一个同学却非常喜好宝可梦,于是我忽悠他去买这套卡片,然后我把宠物小精灵卡送给他,他把拳皇卡送给我,实现双赢。

其余刚才提到的那位说林冲这天本人的邻居哥哥也特殊喜好网络卡片,他的拳皇卡险些全部网络齐了,然后把重复的卡片送给了我,以是我的卡也比同学齐得多。
但我读的班严格禁卡,一次邻居在学校送卡给我时被人报告给了班主任,然后当场GG。

这些拳皇卡有的采取的是森气楼为SNK画的官方插画,有的是港漫截图,导致画风截然不同,连当时的我都看得出这些卡面来路不一。
有的卡背后是个人数据,有的又是剧情先容,数据是SNK官方供应的,剧情却是来自港漫(拳皇便是喷鼻香港译名),于是当时的我对“八神庵和草薙京抢女人”这种瞎几把编的狗血故事笃信不疑。

里面的翻译也是港漫的翻译,例如特瑞叫作泰利,卢卡尔叫作怒加,比较寒的是草薙京被写成了草稚京......部分名字还被张冠李戴,例如大蛇写成了古力查利度,克里斯写成了李喷鼻香绯。

虽然喜好宝可梦那位哥们帮我网络到不少卡片,但我末了还是比较讨厌宝可梦,缘故原由是由于拳皇卡的受欢迎程度不如宠物小精灵,以是老板很快就不再进拳皇卡的货而是专门进宠物小精灵。
直到小学六年级的暑假在点播台看了一百来集神奇宝贝之后,终于对这系列的动画有所改不雅观。

游戏王卡

重头戏来了。
游戏王大约是02年旁边开始在本地的点播台播出,估计当时已经在其他地区火了,所以是以强推姿态涌现的,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供应点播,而且常常自动播放。
游戏王是最早给我带来版权意识的作品,由于该动画直到决斗者王国篇都是正版台配,而从决斗者都邑篇开始便是盗版商自己找人配的。

这种盗版配音的不雅观感非常糟糕,不但录音效果差,配音水平业余,而且估计是由于配音员少的缘故,为了给角色之间做出区分,部分角色的声线极其浮夸,加上没有官方供应的音轨,每到角色说话时还会特殊关掉背景音乐和音效。
我在租盗版碟不雅观看亚特兰蒂斯篇时由于实在受不了这种盗版配音,利用VCD切换声道的功能直接播放原音不雅观看,现在想来那是我最早看的日配动画。

游戏王卡片差不多是和点播台动画同期涌现的,得说学校门口的商家实在太会捕捉商机了,末了自然毫无悬念地大火。
当时的卡包分为三种,售价分别是两块、五块、十块,两块的卡包里有40张,而十块的则是两百多张。
小当家干脆面是五毛钱一包,我当时的零费钱也是每天五毛,以是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让我以为心疼的,我在顶峰期间网络了大约两千张卡片,用了两个鞋盒来装。

由于日本方面在漫画连载期间就推出了游戏王卡片,而且经历了数次改版,以是我开始网络游戏王卡片时已经改了多少个版本。
但动画一开始的卡片版面是依照漫画里画的,导致卡片的模板设计以及怪兽造型都和我在现实里买到的卡片不一样,这让我在很永劫光里以为自己买到的卡“不正宗”。
加上当时买卡片还会附赠游戏解释以及漫画册,而漫画内容和动画差距太大,也被我以为是商家自己编的,谁知道两者的差距本来就这么大......

黑魔导是动画早期设计,其他卡片是后期设计

其余还有一个乌龙则是由于游戏王卡牌背面比较难画,以是漫画和动画里都直接简化成了一个圈,于是我以为一个圈才是精确的画法,不理解为啥市情上的游戏王卡要把背面画成那样。
这些困惑一贯到亚特兰蒂斯篇里动画也采取了最新版本的卡片模板以及有一集里主角游戏站在一张巨大的卡片背面才被解开,由于这张有一扇门那么高的卡片显示了完全的卡牌背面,这时我才创造自己网络的卡片画法没问题。
再到后来我又听说大陆的游戏王卡片实在是盗版商ZZ少年馆印制的,以是转完一圈回来,我手上的原来还是盗版。

提及这个,游戏王卡片到底怎么玩对大家而言也是个难题。
我那会自己组了个卡组,并且按照动画前期的剧情规则加上卡面先容和人玩了几把,常常用千年眼卡片让对手每回合说自己接下来打算干什么,基本都是赢,自以为是高手。
但众所周知,漫画和动画前期的规则近似于口胡,后期进行了大量改动,但官方对这些改动后的规则又进行了反复订正,而我完备没照着这套来。

然后我走出自家附近的几个小区,屡次向河对岸的高手发出寻衅都被回绝,终于在一次停电后大家无事可做时得到这个机会,然后一上来就懵了。
啥,召唤青眼白龙和黑魔导居然还要用祭品,动画里不是随便召唤么?啥,一回合只能攻击一次,而且先手不能攻击?啥,快乐羽毛扫帚一个卡组只能有一张?然后我开场两分钟不到就被KO了......

那次失落败让我全体人都有些疑惑人生,不过也理解了很多卡片为啥要这么设置,例如青眼白龙如果可以随便召唤了,那谁还没事在卡组里放牛头战士啊。
而在知道自己和高手的差距之后我也不敢再去找人寻衅了,成了一个低调的收藏家。
当时我很不理解同学为什么喜好扇卡片玩,他们不玩也不收藏,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就像是在赌场里光赌筹码不换钱一样,只能说每个人的乐趣不一样吧。

游戏王卡片的生命力很强,上初中后市情上还出过GX里的英雄系列,而且该卡片作为集换式卡牌游戏分开于动漫独立运营,出了不少游戏版本,例若有名的城之内话痨版。
去年游戏王手游引进海内时一个初中同学沉迷个中无法自拔,让我随着他一起玩,青眼白龙卡拍出八千万天价的新闻也让很多人感叹“爷青回”。
但就像刚刚提到自己小时候网络的都是盗版卡,正版游戏王卡片直到我上大学之后才引进海内,但多数人恐怕也并不在意吧。

动漫卡片

首先想起的是数码宝贝卡片,我网络过两种版本的数码宝贝卡片,一种是玄色边框,另一种是蓝色边框。
蓝色边框的卡片背面是蓝绿相间的图案,非常有科幻感,当时万代还在PS1上面推出了一个数码宝贝对战游戏,我和同学常常去玩,该图案常常作为读取画面涌现,两者该当是相互绑定的企划。
我还记得这种卡片里数值最高的是金刚武神兽。

说到这里,由于动画里天女兽出场不多的缘故,我并没有太过在意她的穿着,而等到网络数码宝贝卡片时才创造穿得非常色情,从此奠定了我心中数码第一女神的地位......

第三部里由于带有暴龙机抽换卡片的设定,以是当时市情上三代暴龙机是最火的,男生险些人手一个,大家都喜好模拟动画里卡片抽换的动作。
但说实话,由于译名分歧一,加上作品本身设定过于繁芜,数码宝贝卡里的角色大部分都让人有一种疏离感,加上无人讲解规则,以是从来没人拿这些卡片来真正玩过。

除数码宝贝和神奇宝贝外,当时还有部动画片叫作魔力宝贝,也出过卡片。
这部作品原名叫作歹魔之子,是主机游戏真女神转生的动画版,引进方还把主角霎时和未来翻译成了小光和美奈。
虽然当时很喜好这部作品,但它实在没有引起很大反响,我创造这部作品和真女神转生有关是前些年看女神异闻录3的动画版时创造了魔力宝贝里出场过的角色冰霜杰克。
这种和喜好的作品早在良久之前就已经产生关联的觉得实在是很美妙。

龙珠卡和火影卡的引进韶光稍晚于数码宝贝,从卡面标志来看,龙珠卡该当出自动画版权方东映,而且有专门的玩法。
虽然龙珠当时很火,但由于电视台只引进了第一部,而该卡牌里涌现的大部分都是龙珠Z里的角色,以是很多都不认识。
该卡片利用的是港版翻译,例如贝吉塔叫作比达,特兰克斯叫作杜拉格斯。

回过分想想,从拳皇到数码宝贝再到龙珠,当时这些卡片估计很多都是广东的盗版商翻录的喷鼻香港货。
但由于多数人听不懂粤语的缘故,当时海内几家碟片发行公司引进的日本动画又因此台湾配音为主,像数码宝贝在电视台播出的是大陆配音版,在点播台播出的是台湾配音版,大陆版里管第二章的boss叫猩猩兽,台湾版里却叫悟空兽,很多人都在不同译名中缭乱着。
例如我最早网络卡片时,看到的译名是比达,租碟片时成了达尔,后来看漫画时又变成了贝吉塔,切实其实是每到一个点位换一个马甲。

火影的这套卡片个人疑惑是出自万代,而且发生过更新迭代。
个中一个版本的右下角带有一种四位密码,第一位是查克拉属性,后三位是地支。
当时十分盛行万代在PS2上出的对战游戏木叶英雄2,个中一个模式里可以输入四位密码,于是我有一次专门带着这些卡片去了游戏厅,然后把上面的密码输进了游戏,结果涌现千篇一律的卡面,并且得到了游戏中的褒奖。
这些密码我已经险些不记得,唯独还记得“水亥酉卯”,由于这个密码的效果是当场解锁所有角色,奉告大家这个秘密的是一个来自城里的孩子。

火影的这套卡片也有对战规则,但由于设计得极其繁芜,我到末了也没能闹明白。
其余既然提到木叶英雄2,顺带说下这游戏的事,游戏推出时动画刚出到三忍大战篇,而剧情是从中忍考试第三场开始的,这就导致游戏出场角色不多(乃至连雪姬忍法帖的反派都被拿进来凑数)而且剧情完备凑不足,于是后面两章的剧情是制作组自己原创的,讲述大蛇丸和兜封印了卡卡西的写轮眼,并且秽土转生出了白、再不斩、三代火影来打击木叶的事,估计制作组当时也没想到岸本后来真的把他们几个给秽土转生了.....

在这之后我由于进入了高年级,也就很少再网络卡片了,至于上高中后买盗版三国杀、三国杀铁盒版、三国杀国战版、三国杀桌游志限定卡,那又是其余的故事了。

实在当时和动画干系的玩具周边非常多,卡片也远不止这几种,有很多卡片是厂家自己设定剧情故事,例如有个科幻战斗题材系列叫作终年夜了,还有能让六老师年夜怒的魔改版科幻西游记。
除开家喻户晓的四驱车和战斗陀螺,我乃至在买零食的时候网络过天下名作戏院的小册子。
现在想来这些作品的制作者大都是那个时期隐蔽的去世宅大佬和创作高手,而我说不定从那时就很有成为去世宅的天赋吧。

虽然很想把这些收藏品翻出来拍张照,但上高三时家里把镇上的屋子卖了,搬家途中又把这些卡遗失落不少,剩下的都存放在屯子的老家屋子里。
大学时拍过几张照,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x/67160.html

上一篇:文山光伏板收受接收

下一篇:返回列表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