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冰箱 > 文章正文

措手不及!Kindle 宣布在中国停止运营「泡面盖」终成回忆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2:17:25

就在大家还为 618 购物节要买点什么而纠结的时候,亚马逊中国溘然发布了一条出乎所有电子书爱好者猜想的公告—— Kindle 中国将要大调度,包括停息电子书发卖和 Kindle 电子阅读器大供货。

措手不及!Kindle 宣布在中国停止运营「泡面盖」终成回忆

亚马逊发布的详细公告称,亚马逊从即日起会停息给经销商供货 Kindle 电子阅读器。

Kindle 中国的电子书做事还会坚持为期 1 年的运营和 2 年的下载做事,到期后将无法再从云端下载内容,已购买 Kindle 电子书的用户可以按照 Kindle 电子书退货政策申请退货。

从长远来看,Kindle 要在中国停滞运营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2013 年入华的 Kindle 中国还未等来 10 周年纪念,就要先行一步离开中国市场,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电子书市场的一次地震。

猜想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Kindle 在中国停运的发布后,电子书爱好者们思念 Kindle 的动态很快就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

虽然平时大家都调侃 Kindle 是吃灰的「泡面盖」,但如果真要废掉它的武功,成为一个只能阅读的「板砖」,大部分读者还是于心不忍。

只是,大家心里也都很清楚,Kindle 中国停运的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一些思念 Kindle 的读者表示,直到看到 Kindle 中国停运的的那一刻,才想起自己家里的某个角落还有一台早已没电的 Kindle,至于上一次用它看书、买书是什么时候,早已想不起来了。

见证了 Kindle 入华进程的乔纳森何表示,从 2 年前开始他就很少在 Kindle 中国商店上买书,逐渐转移到微信心书等电子书平台阅读。

而他放弃 Kindle 的缘故原由也很大略,Kindle 中国的电子书排版、体验总会比 Kindle 外洋或者其他本地平台要掉队一步,很难说清这是这到底是亚马逊在中国的水土不服,还是其对中国市场不足重视。

在今年一月,网络上就有称 Kindle 全线缺货,疑似要退出中国市场,当时亚马逊中国回应称这只是厂家短缺生产的芯片,统统运营正常,让消费者们安心。

只是这颗定心丸服下还没够半年,Kindle 便要正式停滞中国区域的做事,至于缘故原由为何,亚马逊目前还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阐明。

Kindle 中国的停运,印证着「Amazon + Kindle」的软硬件发卖模式在中国正式告败,未来在中国既没有「Kindle」,也没有「Amazon」。

在此之前,这种依赖硬件、发卖内容做事的模式帮助亚马逊创立了一个弘大的电子书帝国,16 年来牢牢霸占着环球第一的市场份额。

构建了海内电子书的基本规则

Kindle 在推出之初提出过「将把书店放入口袋」的理念——消费者购买 Kindle 得到的不但是一个阅读器,更主要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在亚马逊云商城得到书本。

就和「iPod + iTunes」一样,消费者买单的是这一套完全的做事,这也是亚马逊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在电子书市场初期迅速崛起的成功法则。

Kindle 在 2006 年发布后迅速在美国走红,席卷了美国数字出版市场,掀起了一场真正的无纸化革命。
5 年后,亚马逊带着同样的成功法则来到了中国,此时中国的电子书市场仍是一片荒漠,亚马逊想要在中国复刻 Kindle 的成功,最紧张的任务便是先树立起市场的规则。

「卖电子书」要比「买电子书」繁芜太多,由于这意味着线上书商与线下出版社、渠道商、作者之间要环绕利益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对决,这是新旧两股势力之间不可调解的抵牾。

在亚马逊之前,没有一个厂家能够在繁芜的利益链中取得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平衡点。

先于 Kindle 推出电子阅读器的索尼就曾由于不能制订出一个合理的发行方案,导致出版商和作者都对推出电子书版本持着抗拒心态,让索尼阅读器落得空有硬件却无书可看的尴尬了局。

这是传统出版物转向数字出版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从 CD 变成 mp3、DVD 变成流媒体,还是实体书转变成电子书,都要经历一次艰辛的拉锯战。

而将中国电子书市场坎坷之路「烫平」的,还是亚马逊。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意识到电子书市场的火热。
2007 年 Kindle 发布之后,其在大洋彼岸的对手很快就呈现了出来,汉王、方正、纽曼等公司纷纭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并且开始构建自己的内容平台。

只是构建平台的难度远远超过了这些厂商的想象。

根据第一财经的宣布,汉王在 2010 年曾宣告投资 3000 万搭建电子书城,与出版商达成二八分成的互助,终极消费者对稀少的内容资源并不买账,汉王照样以陷入连续两年的亏损。

而像当当、京东这些图书在线零售巨子虽然高举图书电子化的大旗,但缓慢的转型步伐始终未能掀起太大的波澜,一些纸质脱销书久久都得不到电子化,归根结底还是在留恋旧时期。

可想要放下旧时期又谈何随意马虎?正如前面所说,这个中涉及太多分散的利益主体,想要把他们整合起来,共同为了图书电子化而放下兵戈,须要这个整合者拥有强大的渠道、足够多的资金和强势的精神,而这对当时确当当、京东又或是盛大书城显然是道超纲的难题。

到了 2011 年,Kindle 中国团队入华后,传统出版社对数字化浪潮才开始逐步产生变革。

Kindle 团队入华后,首先去拜访了中信、外研、华商和商务印书馆四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出版社,其意在于肃清传统出版社对付数字出版的戒心,证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该当是共生共长的关系,而非此消彼长。

Kindle 中国运营的一个主要的市场策略,便是推动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步发售,以平息出版商们对纸质书业务会遭到冲击的忧虑。

很快 Kindle 在中国就得到大量出版商的支持,当 Kindle 正式发售国行版时,已与超过 200 家出版社建立互助,这为海内图书向电子化转变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动力量。

根据《2012-2013 中国数字出版家昔时度报告》的数据,海内的电子书收入达到了 31 亿元,比拟上一年的 16.5 亿元增幅达到 87.9%,电子书行业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

也是在 Kindle 入华后,掌阅、小米等品牌开始搭建起具备一定规模的电子书城,电子书逐渐脱去了「盗版书」的帽子,消费者对付电子书读物的接管度也开始逐步提高。

《2021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数字阅读家当总体规模达 415.7 亿元,人均电子阅读量为 11.58 本,电子书已从过去的小众选择变成了全民阅读需求。

但这时,作为拓荒者的 Kindle 已不再是电子书的代名词,人们得到书本的办法变得越来越便利,数字书店到底来自于哪一家,已经变得不再主要。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是一个发生过无数次的商业故事。
Kindle 就像是远去的雅虎、MSN、Airbnb、Uber 那样给我们带来了数字做事便利的启蒙,为一个全新的市场树立商业规则。

当这些做事在中国生根萌芽后,自然会演化出一套新的、更适应本土化市场规则,一旦这些拓荒者跟不上这套新规则,留给它们的便只有黯然离场。

商业总是残酷的,Kindle 就像 10 年前赶走线下实体书那样,被更新、更好的电子书做事赶走了。
只是,当我们当再次捧起电子书时,作为挖井人的 Kindle 不应该被我们忘却。

From kindle,Fire is born.

就像 Kindle 广告语说的那样,点燃星火燎原已是这位挖井人与中国相遇的最好印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bx/77481.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