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54:18
话说前两天有朋友在群里问,我们公司的产品从进货到出货,有十几道工序,还有无数个小工序,全部都做FMEA剖析,精力与韶光都不足,有什么好的建议?有人认为,过程流程图、PFMEA、掌握操持的过程步骤要保持同等,当然工厂所有的过程都须要PFMEA剖析;有人却认为,实际工厂的精力和韶光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将精力集中在一些优先度较高的过程上。
先说我的不雅观点,我认为之以是会涌现这样的辩论,还是没搞清楚FMEA中定义范围的浸染,工厂的过程可能包括数百个过程步骤或详细操作,很少有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在每个操作上都精确地实行PFMEA剖析,工厂应审核所有的过程,末了决定剖析哪些过程,定义范围的目的是将资源集中在优先级最高的过程上,工厂应在原有PFMEA的根本上,根据新产品的工艺过程,识别变革点,针对变革的过程列入PFMEA的重点或范围,其它的过程直接引用根本FMEA,以是针对新项目或新产品,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进行PFMEA剖析。
原则上,为了担保过程流程图、PFMEA、掌握操持的关键的信息贯穿同等,所有的过程和过程步骤的信息保持同等,从进货、制造、出货所有的过程都须要PFMEA剖析,但我们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假设在原有根本和产品族PFMEA的根本上,结合新的变革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风险的过程上。
PFMEA剖析的机遇,应在工艺过程发生变革的条件下履行,可以考虑履行PFMEA的三种基本情形,每一种都有不同的范围或重点:
第一种情形:新产品、新过程、新工厂布局、新机器或新加工技能。PFMEA的范围是受影响的制造或装置过程。
第二种情形: 对现有工艺的修正(假设现有工艺有PFMEA)。PFMEA剖析的范围应集中于工艺修正的部分,或由于对制造或装置工艺的修正而产生的交互浸染。修正包括去除或增加加工操作,或改变工装或设备,以实现过程功能或产品特性。
第三种情形: 现有过程的新运用,在新环境、新园地或新运用中利用现有工艺(假设现有工艺有PFMEA)。PFMEA的范围是新环境、场所或运用程序对现有过程的影响。
以上三种情形,为识别重点与范围供应了一些辅导, 然而,还应考虑其他成分,如售后现场质量问题、产品监视过程创造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
参考SAE-FMEA标准,第一步准备阶段中,先做一个初始风险剖析,便是在FMEA之前做个风险剖析,用于确定哪些过程的优先度较高,然后再投入资源。
根据初步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哪些过程须要剖析,并落实PFME明确产品须要哪些过程或工序?无需分解到过程步骤与详细操作上(下图是用于初步风险评估的过程流程图,挡风玻璃雨刮器装置工序布局的示例,只将产品分解到核心的工序或过程上,从OP05到OP60七个大的工序)。
2. 制订PFMEA项目评价的标准,可以参考的标准包括:
-潜在的安全问题
-新技能程度
-设计或运用变革的程度
-重大领域问题的历史记录
-制造或装置问题的历史
-新工装或产品繁芜
-潜在的主要监视问题
-供应商能力
-其他风险标准,如可追溯性、繁芜性、包装、供应商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干系的软件功能等
3.对付每个过程或工序,利用量化评分的办法(如高3分、中2分、低1分)进行评估。初步风险评估标准可以自己根据公司的独特需求进行调度,优先级是各个评价成分的乘积。
4. 基于此评估,团队可以选择对所有流程进行PFMEA,也可以选择得分最高的流程。但SAE并没有指定一个详细的分数,这个由企业自行定义就好了。
下图是雨刷系统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的示例。
初步风险评估矩阵的纵向是各个过程或工序,横向是各个评价成分,然后对每一个评价成分进行评分,求得优先级,然后末了一列,用于确定是否须要进行PFMEA剖析。案例中OP30,OP50是本次新产品PFMEA剖析的范围及重点。
在雨刷初步风险评估示例中,操作30和50被确定为须要PFMEA剖析。然后,PFD过程流程图, PFMEA和CP掌握操持将更关注OP 30,50的部分。
PFMEA的优先次序应强调根据初步风险评估的结果,履行剖析的范围是新产品风险最大的过程或工序。项目团队根据优先次序确定哪个优前辈行PFMEA,并定义顺序。但是,客户的哀求可能会反对该决定,并哀求所有过程都进行PFMEA剖析。
综上所述,鲜老师认为工厂的所有的过程包括了数百个操作或过程步骤,对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详细的进行PFMEA剖析是不实际的,那么应进行初始风险剖析,确定哪些是高风险的过程,将资源集中优先度较高的过程上,其它过程直接引用或评审根本FMEA,以是针对新项目,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进行PFMEA剖析。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ktwx/129457.html
上一篇:SMT贴片加工质量要若何把控?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