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空调维修 > 文章正文

华阳集团研究申报:汽车电子核心企业打造智能座舱全生态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37:02

能源-运动-交互,华阳集团为交互真个核心布局企业。
展望未来汽车,大致可以分为底盘之上及底盘之下,底盘之上是智能座舱下人机交互的实现场景,细分居当链为“芯片-系统-运用-显示”,屏幕、HUD、玻璃、车灯等均有望成为核心交互产品。
底盘之下紧张为智能电动和智能驾驶,智能电动集成三电系统,作为整车运动的核心能源支撑;智能驾驶紧张是基于“传感器-打算平台-自动驾驶算法”浸染到实行层面,实现横向和纵向的运动掌握。

华阳集团研究申报:汽车电子核心企业打造智能座舱全生态

总结而言,未来智能汽车整车端核心三要素即能源、运动、交互,个中交互端从智能座舱五感交互方向重点升级,比如视觉(HUD、中控屏、娱乐屏)、触觉(座椅加热、无线充电)、听觉(扬声器、功放)等,华阳集团是交互端核心企业之一。

华阳集团:作为汽车电子自主龙头,华阳集团业务真个核心看点在于汽车电子(营收占比超 60%),而汽车电子产品的核心看点在于智能座舱(HUD、液晶仪表、中控、座舱域掌握器)、智能驾驶(车载摄像头、360 环视系统、APA、自动驾驶域掌握器)。

复盘华阳集团发展路径,从大单品到集成化,从后装到前装,从自主到合伙,量增(拓客户)、价升(高附加值产品)是贯穿华阳集团客户和产品的核心逻辑。
1)价升:华阳深耕汽车电子业务,从传统的车载音视频播放器产品,向高附加值座舱新品(HUD、中控、液晶仪表)升级,大屏化的趋势带动了双联屏等产品的运用,集成化的运用衍生出座舱域掌握器产品,五感交互催生出车载声学系统(功放)、车载喷鼻香氛系统等的运用。
此外华阳也加码智能驾驶,在自动停车、360环视、摄像头的根本上加速研发驾驶域掌握器产品。
产品矩阵的不断丰富,也带动华阳汽车电子产品单车代价量持续提升。

2)量增:华阳和长城互助多年,座舱产品在自主品牌(长安、广汽等)均有运用;新势力突飞年夜进的环境下,积极开拓新势力客户,2021 年承接了蔚来、威马、金康赛力斯、零跑的新项目。
其余公司也积极实现从自主品牌向合伙品牌的打破,汽车电子产品后续将在东风本田、越南 Vinfast 等客户得到运用。

之以是能实现汽车电子丰富产品多点着花,根源在于公司的厚积薄发:

1)研发能力:公司凭借多年在电子家当的积累,在汽车电子、数字多媒体、智能信息与掌握、精密工程技能、光电子、驱动电源等方面拥有核心技能,拥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精益制造水平。
2021 年产品研发成果包括建立了三个平台的域掌握器产品, W-HUD 大幅升级,AR-HUD 规模化量产,承接了高难度的压铸零部件项目,延伸了镁合金产品线。

2)制造工程能力:公司在各个业务板块中的制造工程能力均达到了海内前辈水平,包括产品工艺设计、自动化生产、制程工艺、模具技能、产线测试等方面,是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本钱竞争力的主要根本。
公司稳步推进数字化聪慧工厂的培植,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3)发卖网络:在海内,公司建立了强大的发卖团队,遍布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全国紧张市场;国际市场方面,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出口至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核心企业,古迹高速增长

核心:华阳集团作为海内汽车电子龙头,受益于从精密电子到汽车电子业务转型带来的高速发展,2021 年营收增速 33%,归母净利润增速65%。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电子(66%)、精密压铸(21%)、精密电子(8%)以及LED 照明(4%)四大领域,汽车电子、精密压铸为公司发展的主要业务,个中以HUD 为代表的汽车电子新品市占率稳居海内前三,目前汽车电子的配套客户包含新势力、头部自主和合伙品牌。

公司概况:积极转型、快速发展的汽车电子龙头

深耕 20 余载,覆盖汽车四大业务板块。
华阳集团(全称惠州市华阳集团株式会社),成立于 1993 年,2017 年 10 月在厚交所上市,致力于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汽车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系统供应商。
近年来公司重点环绕汽车智能化、轻量化进行产品布局,集团业务板块涵盖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精密电子部件以及LED照明等。

多年研发日益精进,铸就汽车电子海内龙头,HUD 市占率海内第二。
公司凭借多年的家当积累和研发履历(2021 年研发用度率 8%),在智能座舱显示(包括HUD)、智能座舱域掌握等方面拥有核心技能。
目前公司的汽车电子客户涵盖新势力(蔚来、威马、华为金康赛力斯、零跑)、头部自主(长城、长安、广汽、吉利、比亚迪等)和合伙(长安福特、北京当代、东风本田等),汽车电子核心产品HUD海内市占率排名第二(2021 年市占率 16%)。

复盘公司发展进程,积极向汽车电子转型为贯穿公司发展的核心特色。
2000-2010年,多媒体行业由磁带向碟片转换,华阳集团不断升级换代产品,从CD、VCD再到 DVD,成为视盘机精密零部件行业的龙头。
2010 年开始,多媒体行业由视盘机迭代到数码时期,视盘机市场萎缩,华阳集团的视盘机干系精密零部件业务低落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自 2001 年开始开展华阳车载电子整机业务,凭借华阳通用和华阳多媒体两大子公司,通过引进汽车电子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推动原有员工的技能和思维转型两手抓,积极向汽车电子业务进行转型,2014 年,包括车载影音播放器、车载影音导航系统和车载音频播放器等在内的汽车电子业务占年营收的比例达 56%,超过精密电子部件成为新的主营业务,其余精密压铸快速增长(2012-2014 年营收 CAGR22%)精密压铸业务迅速发展,LED 照明营收占比由2012年的 2%增至 2014 年的 5%,华阳集团以汽车电子为主的4 大板块业务基本成型。
2018 年车市首次负增长的环境下公司中控类产品配套的部分车型销量低落的影响,2018 年公司营收呈现负增长。
2020 年至今,伴随公司以HUD、液晶仪表、中控屏等为代表的新产品量产,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高速发展期,带动公司古迹向上增长。

主营业务: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为紧张业务,互助自主、新势力和外资品牌

华阳集团的紧张产品可分为汽车电子(66%)、精密压铸(21%)、精密电子部件(8%)和 LED 照明(4%)四大类,配套客户包含自主、新势力和外资品牌。

1)汽车电子的产品早期以传统信息娱乐系统为主,包括车载音视频播放器、车载影音导航系统、汽车空调掌握系统等。
近年来公司集中发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领域,个中智能座舱产品线包含座舱域控、液晶仪表、HUD、流媒体后视镜、信息娱乐系统、数字声学系统、数字钥匙、无线充电等,产品集成了软件、硬件和生态资源,领悟触控、智能语音、视觉识别、智能显示等功能,实现多模态交互;智能驾驶产品线包含传感器(摄像头)、车内感知(驾驶员监测系统 DMS)、驾驶赞助系统(ADAS 警示、 360 环视、领悟视觉自动停车APA、盲区监测 BSD 等)、智能驾驶域控,实现丰富的场景感知;智能网联产品线涵盖T-BOX、FOTA 等,并搭建了丰富的生态互助平台。
配套的下贱客户紧张为汽车厂商或汽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紧张采取与客户同步研发模式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发卖,客户涵盖新势力(蔚来、威马、华为金康赛力斯、零跑等)、自主(长城、长安、广汽、吉利、比亚迪等)、外资(Stellantis 集团等)、合伙(长安福特、北京当代、长安马自达、东风本田等)。
2021 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前期已承接的新项目新订单逐步量产并上量,实现营收 29.5 亿元,同频年夜幅增长40%,营收占比66%。

2)精密压铸板块紧张生产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精密压铸件,目前拥有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 3C 电子部件及工业掌握部件等产品线,公司专注“高精尖”领域,产品运用从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延伸至新能源三电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汽车电子零部件(HUD、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
公司汽车精密压铸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研发、模具及工装设计制造等,经客户验证批准后,依据客户生产订单进行生产,配套客户有大陆、日本电产、采埃孚等外洋零部件巨子,2021 年,公司成功导入比亚迪、大陆、博格华纳、采埃孚、海拉、泰科、联电、纬湃、大疆、速腾聚创等客户的新项目,个中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HUD、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干系项目订单持续增加。
2021年精密压铸业务营收 9.4 亿元,同比增加 48%,营收占比21%。

3)精密电子部件紧张生产与光盘运用干系的产品,拥有机芯、激秃顶及组件等产品线,干系产品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
激秃顶及组件等产品紧张为国际有名企业代工,机芯类产品为公司自主研发,并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配套客户包含外洋的日本日立,以及海内的天誉飞歌、深圳高美福电子等。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能的遍及和替代存储技能的发展,光盘业务市场规模持续萎缩,光盘业务的干系上游家当也相应萎缩,2021 年精密电子营收 3.4 亿元,同比减少12%,营收占比8%。

4)LED 照明板块拥有 LED 封装、 LED 照明灯具等业务,紧张产品包括智能照明、工程照明、商业和工业照明灯具,LED 电源、封装产品等,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配套客户有外洋的飞利浦、LED Group、Fumagalli 等,以及海内的乐金电子、飞乐音响等。
2021 年 LED 照明实现营收 1.6 亿元,同比增加15%,营收占比4%。

财务剖析:智能座舱催化下古迹迎新的增长机遇期,高研发保障产品竞争力

智能座舱业务势头迅猛,2021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5%。
由于公司视盘机为主的精密电子业务持续萎缩,叠加 2018 年车市首次负增长的环境下公司中控类产品配套的部分车型销量低落的影响,2018 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营收同比-17%,净利润同比-94%)。
2019 年公司新项目陆续量产、中控类产品配套的新车型增多,汽车电子业务好转带动公司古迹改进明显(营收同比-2%,净利润同比+348%)。
2020 年至今,受益于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带动,公司经营古迹持续向好,2021 年,中控、HUD、无线充电、数字仪表等汽车电子智能座舱产品订单和精密压铸业务订单的大幅增加,2021 整年实现营收44.9 亿元,同比增加33.0%,高附加值产品订单的良好走势和公司通过本钱抵减消化部分原材料涨价影响的积极举措也带来利润的大幅增加,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9 亿元,同比增加 64.9%,实现自 2019 年以来的三连增。

公司近年毛利率坚持在 22%以上,高研发支出保障公司汽车电子竞争力。
2018年受中控类产品配套部分车型发卖的影响,毛利率、净利率双双探底。
2019年开始公司盈利能力逐渐回升,毛利率规复至 22%以上,净利率2020 年至今稳定在5%以上且呈上升趋势,2021 年达到 6.6%。
用度率方面,公司的发卖、管理、财务用度率稳中有降,研发用度率坚持高位(8%以上),比拟汽车零部件车机、轮胎、玻璃、车灯四大细分赛道可以创造,车机由于更新迭代快、叠加智能座舱和驾驶域对研发哀求更高,因而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的研发用度率明显高于其他细分领域的龙头,德赛西威智能驾驶的高投入使其研发用度率2021 年最高(10%),华阳集团研发用度率为 8%。
此外,华阳集团专利数近年来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拥有专利 714 项,个中发明专利 250 项,在智能座舱显示(包括HUD)、车内感知、智能交互、智能座舱域掌握、赞助驾驶、精密模具及智能照明等方面拥有核心技能。
随着智能座舱稳步发展,汽车电子 HUD 等新产品逐步放量,高附加值的中控类产品配套的增加,未来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步入新的发展机遇期。

汽车电子业务霸占超 60%的营收和毛利,精密压铸业务霸占超20%的营收和毛利。
从营收角度来看,华阳集团汽车电子(66%)、精密压铸(21%)、精密电子(8%)霸占 95%的营收,个中汽车电子的营收占比由 2017 年的59%增至2021 年的66%,精密压铸营收占比由 2017 年的 10%增至 2021 年的21%,华阳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精密压铸。
此外由于光盘业务(包括激秃顶、机芯)所处的细分市场持续萎缩,公司的精密电子业务营收占比由 2017 年的22%缩减至2021 年的8%。
从毛利占最近看,华阳集团汽车电子(65%)、精密压铸(25%)、精密电子(3%)占了 92%的毛利,汽车电子的毛利占比坚持在 60%以上。

拆分公司产品看,营收占比超 60%的汽车电子是拉动公司古迹增长的核心产品,营收占比 20%的精密压铸为主要业务。

1)汽车电子:2018 年车市销量首次负增长,中控类产品配套的部分车型销量低落,叠加产品价格调降以及新项目进度延迟影响,汽车电子业务同比低落25%至18 亿元。
近年来,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持续开拓新产品(数字仪表、HUD等),公司的 HUD、液晶仪表等产品从 2020 年开始进入主流车厂并量产,销量高增长,2021 年,公司汽车电子营收 29.5 亿元,同比增长 40%。
近年来汽车电子毛利率坚持在 20%以上,2021 年为 21.2%,同比降落 1.9pct,紧张系司帐准则变更(运费计入业务本钱)、原材料涨价所致。

2)精密压铸:公司的精密压铸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从2017 年的4 亿元增至2021 年的 9.4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 23%。
2021 年,成功导入比亚迪、大陆、博格华纳、采埃孚、海拉、泰科、联电、纬湃、大疆、速腾聚创等客户的新项目,实现业务收入 9.4 亿元,同比增长 48%。
公司 2017-2020 年精密压铸毛利率基本坚持在 30%以上,2021 年同比下滑 5pct 至 25.7%,紧张系铝价上涨、国际运费上涨所致。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华阳精密压铸产品深耕铝合金、锌合金,2021Q3 收购江苏中翼,扩充镁合金产品线。
公司铝合金、锌合金 2016 年营收分别 1.48、0.99 亿元,在精密压铸业务营收占比分别 55%、37%。
其余铝合金、锌合金的毛利率逐年提升,个中铝合金的毛利率从 2014 年的 19.6%提升至 2017Q1 年的 31.5%,锌合金的毛利率从2014年的18.4%提升至 2017Q1 的 29.4%,毛利率提升的紧张缘故原由在于:1)公司发卖的锌合金和铝合金压铸产品市场上认可度逐步提升,产品单价逐年提高;2)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公司生产工艺履历积累,单位成本相对稳定。
江苏中翼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汽车镁、铝合金压铸零部件,紧张客户为博世、蒂森克努伯、华为等,华阳集团在 2021 年第三季度以 1.92 亿元公民币购买常熟市沙家浜村落级联合置业有限公司、李娟持有的江苏中翼 90%股权,扩充镁合金产品线,进一步提升精密压铸业务综合竞争力。

股权构造:股权较集中,五家控股子公司业务布局完善

公司股权较集中,八名实控人间接掌握华阳集团。
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为江苏华越投资有限公司(原惠州市华阳投资有限公司),截至2022 年5 月5 日持股比例为57.05%,其余第二、三大股东分别为中山中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珠海横琴中科白云股权投资基金合资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 7.66%、4.7%。
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为南京市越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江苏华越投资76.31%的股权,同时,公司的八名实际掌握人邹淦荣、李道勇、张元泽、吴卫、孙永镝、陈世银、李光辉和曾仁武共同持有南京市越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67.31%的股权,均为公司的董事或高等管理职员。

董事长带领公司在低谷期转型,八名实控人经营理念附近。
华阳集团董事长邹淦荣毕业于机器制造和设备自动化专业,1990 年在信华精机事情,卖力建立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2001 年开始带领团队做汽车多媒体,带领公司成为视盘机精密零部件行业龙头,2007 年被股东票选为华阳总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推动原有员工技能转型来带领公司业务从精密电子向汽车电子业务转型,从售后向前装转型,目前邹总的紧张工重点在于产品升级、提升竞争力、新业务的延伸。
根据公司官网信息,公司实际掌握人包括邹总在内共有 8 个人,碰着见地不一致,8名实际掌握人会投票,按照持股比例少数服从多数,一旦表决,必须同等行动,邹总表示,“这是一个制度上的安排,实际上我们没用过,由于还没碰到末了见地不一致的情形。
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少的事情 15 年以上,多的有20 多年,理念上很附近。

华阳集团共有 5 家全资子公司,业务布局全面。
华阳集团5 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华阳光电(照明灯具等)、华阳多媒体(HUD 等汽车电子产品、自动扮装备、精密电子)、华阳通用(中控屏等智能座舱产品、智能驾驶)、华阳数码特(车载后视摄像头、行车记录仪)、华阳精机(精密锌合金/铝合金压铸),控股子公司业务布局全面覆盖汽车电子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精密电子部件及LED 照明等四大领域。
2021 年,华阳光电、华阳多媒体、华阳通用、华阳数码特、华阳精机的营 收 分 别 为 1.65/6.42/25.72/1.81/8.6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3/0.38/1.06/-0.03/1.15 亿元

智能座舱及HUD 行业:产品品类丰富,千亿市场规模可期

核心:座舱智能化时期,智能座舱已经从视觉(HUD、中控屏、娱乐屏)、触觉(座椅加热、无线充电)、听觉(扬声器、功放)等多维度开始升级,以“中控屏+液晶仪表+HUD+座舱域掌握器”为代表的智能座舱紧张产品,单车代价量合计在 5500-6500 元之间,中期维度(2025 年)存在超1200 亿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可期。
目前,以中控屏、液晶仪表、座舱域掌握器为代表的座舱产品,外洋tier1市占率领先,海内以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为代表的本土tier1 大多以车机系统产品起身,从后装转前装,比较外洋 tier1 具备本钱上风、快速相应能力,配套客户从自主向合伙延伸,有望实现入口替代。
其余华阳集团HUD 业务表现亮眼,市占率位居海内第二(16%),有望持续受益于 HUD 行业快速放量。

智能座舱: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且持续升级,市场空间超千亿

从空想 L9 座舱配置,展望智能座舱未来发展

汽车座舱即车内驾驶和乘坐空间。
智能座舱是指配备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复盘汽车座舱进化史,可概括为机器式-电子化-智能化三阶段。
2022年3月,空想 L9 展示其智能化配置,梳理其智能座舱配置后可以创造,智能座舱已经从视觉(HUD、中控屏、娱乐屏)、触觉(座椅加热、无线充电)、听觉(扬声器、功放)等多维度开始升级。

由此去展望未来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可以分为对车智能(车内/外环境感知)、对人智能(五感交互)和对路智能(车联网):1)对车智能(车内/外环境感知),即为通过时驾驶员监测系统(DMS)、360 环视等实现对车内驾驶员、车外路况车况的感知;2)对人智能(五感交互),可基于人的觉得细分为视觉(HUD、中控大屏、液晶仪表、流媒体后视镜、后排娱乐系统、车灯、玻璃等)、听/说觉(语音助手、扬声器、功放)、嗅觉(车内喷鼻香氛、空气净化)、触觉(方向盘、座椅、无线充电)等,硬件层面的存量为中控屏、液晶仪表、方向盘、扬声器,个中中控屏和液晶仪表朝着屏幕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的方向进化,其余增量硬件包含 HUD、流媒体后视镜、后排娱乐系统、车内喷鼻香氛系统、功放等;3)对路智能(车联网),通过 V2X 对道路、拥堵状况等信息进行感知和网络,并将数据传输给云端进行打算和路线方案。
目前,华阳集团在HUD、液晶仪表、中控、流媒体后视镜、DMS、360 环视、车内喷鼻香氛、无线充电、数字声学系统等领域均有产品布局。

从产品进化维度来看,座舱电子电气架构会朝着集中域式发展,集成度更高,智能座舱域掌握器产品应运而生。
传统座舱域是由几个分散子系统或单独模块组成,这种架构无法支持多屏联动、多屏驾驶等繁芜电子座舱功能,因此催生出座舱域掌握器这种域集中式的打算平台。
智能座舱的构成紧张包括全液晶仪表、大屏中控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举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等,核心掌握部件是域掌握器。
座舱域掌握器(DCU)通过以太网/MOST/CAN,实现HUD、仪表、车机等部件的领悟,不仅具有传统座舱电子部件,还将进一步整合智能驾驶ADAS系统。
域掌握器拥有强大的硬件打算能力与丰富的软件接口支持,将更多核心功能模块集中于域掌握器内,系统功能集成度大大提高,加之数据交互的接口标准化,更方便实现零部件标准化,从而降落零部件开拓/制造本钱。

主流座舱产品的渗透率和市场空间:

智能座舱产品目前的渗透率情形若何?

我们从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网爬取 2010-2021 年海内上市车型的智能座舱配置数据,并利用“当年搭载该配置的车型数/上市车型总数”来打算渗透率。

整体来看,车载 CD/DVD 市场萎缩明显,中控屏的渗透率相对较高,受益于智能化的大趋势,以液晶仪表、HUD 举头数字显示为代表的智能座舱新品渗透率提升明显。
智能座舱时期,车载 CD/DVD 被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控屏)替代,市场持续萎缩,渗透率由 2010 年的 82.7%大幅下滑至 2021 年的2.7%。
中控彩色液晶屏承载了打造座舱科技感的主要属性,渗透率由 2010 年的20.7%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 81%。
智能化大趋势下,以全液晶仪表盘、HUD 举头数字显示为代表的增量产品近年来渗透率有明显提升,个中液晶仪表的渗透率由2013 年的1.3%增至2021年的 36.1%,HUD 的渗透率由 2011 年的 0.2%增至 2021 年的8.1%。
此外,以流媒体后视镜、内置车内喷鼻香氛、后排液晶屏幕为代表的增量新品目前渗透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0.8%、2.2%、1.5%,后续发展可期。

分新能源类型看,电动车和燃油车均加码智能座舱配置布局,渗透率表现不相上下。
经由统计后可以创造,无论是电动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在主流的座舱产品配置渗透率差异不大,单品渗透率差距 4%以内,渗透率差异最大的为全液晶仪表,2020 年电动车(23.7%)的渗透率超过燃油车(19.4%)4.3pct。
此外,以中控屏、后排液晶屏为代表的的产品,燃油车的渗透率超过电动车2pct 旁边。
也便是说,在主打产品表现力与差异化竞争力的时期,燃油车的智能座舱布局力度不输电动车,智能座舱安全标准哀求较 ADAS 哀求更低,因而无论传统车还是电动车均有条件能快速落地干系产品。

分产品看,智能座舱市场目前中控屏占主导地位,未来的核心增长看点向液晶仪表、双联屏、HUD 乃至更高真个座舱域掌握器转移。

1)中控屏即中控台上的显示屏,紧张显示音乐、导航、车辆信息、倒车影像、WIFI、蓝牙等内容,交互办法从物理按钮-屏幕触控-语音交互进行升级。
从渗透率角度来看,中控屏在所有座舱产品里面渗透率最高(81%),新势力、外资品牌基本标配中控屏,其余合伙和自主品牌 10 万元以上的车型中控屏的渗透率也在80%以上。
未来中控屏的发展逻辑在于增量端向低端车的渗透,以及存量真个车型更新更换及产品升级。

对付车内屏的产品升级方向,可以概括为单屏尺寸的扩大,以及由中控屏向双联屏/三联屏的产品跃迁。
复盘中控屏发展,屏幕尺寸由过去的8 英寸向15英寸以上扩大。
在智能化推动下,双联屏或贯穿式三联屏成为热点,通过虚拟机以及芯片等软硬件及技能支持,仪表和中控等成为互联的整体,代表车型有长安CS75PLUS双12.3英寸双联大屏、天涯ME7搭载12.3寸液晶仪表+15.6寸中控触控+12.3寸副驾驶娱乐屏、空想 One 的三联屏等,配套的单价也由过去的几百元增至2000元以上。

定量来看,我们对 2019-2022Q1 乘用车销量 TOP40 的车型中控屏和液晶仪表分尺寸进行了统计,总体来看,大屏化为核心趋势。

1)中控屏:10-15 寸占比从2019年的 19.4%提升至 2022Q1 的 49.9%,15-20 寸占比2022Q1 达到9.5%。
2)液晶仪表:10-15 寸占比从 2019 年的 28.1%提升至 2022Q1 的35.2%。

2)液晶仪表为渗透率排在座舱端第二且涨幅最明显的新品,配置于驾驶员前方,显示驾驶有关的信息(比如车速、转速、车身紧急报警信息等),液晶仪表也呈现出大屏化(10 英寸以上)的趋势,参考高工智能数据,10 英寸及以上液晶仪表上险量为 116 万辆,同比增长 98%。
渗透率自 2017 年的7%开始加速,四年韶光内渗透率翻 5 倍增长,2021 年渗透率达到 36%,进入高增长发展期。
目前新势力和外资品牌液晶仪表渗透率在 80%以上,自主和合伙品牌在中低端市场仍旧存在着广阔的空间。

3)HUD 作为智能驾驶显示的核心单品,伴随上游原材料本钱下行及消费需求的增加,自 2020 年以来 HUD 市场爆发,渗透率由 2019 年的2.86%增至2020 年的3.8%,冲破 2019 年以前 1%-2%的渗透率平稳期。
2021 年伴随装载HUD 的车型陆续量产,HUD 前装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 8.1%,比较 2020 年翻倍提升。
分车型来看,HUD目前在新势力 40 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配置率超 40%,自主和合伙品牌30 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配置率在 15%以上。
展望未来,伴随着HUD 的规模化量产运用,渗透率仍将持续上行。

智能座舱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缘故原由在哪?

之以是智能座舱产品的渗透率能够持续且明显的提升,我们认为缘故原由无外乎需求真个消费升级以及供给真个产品升级带来的量利双增。
供给端,智能座舱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以及产品升级带来的ASP 提升,在增强车企车型竞争力的同时,也将增厚其以及配套 tier1 的盈利能力。

需求端,年轻群体成为座舱智能化的消费主力,对多联屏最感兴趣,对HUD的支付意愿强。
参考亿欧智库的统计信息,2021 年首购和增购/换购的用户中,超过70%的用户会考虑购买智能汽车,超 18%的用户表示一定会购买智能汽车。
细分用户画像,25 岁以下、25-35 岁、36-45 岁、46-55 岁、55 岁以上的用户中,分别有 64%、79%、72%、64%、42%的用户将座舱智能化作为购车的参考成分,也便是说年轻群体看重个性化需求与表达,已经成为智能座舱的消费主力。
其余用户对付多联屏的感兴趣程度高达 63%,对付 OTA 升级、语音助手、HUD 等存在超30%以上的支付意愿。

智能座舱产品的市场空间测算

1)中控屏:单车代价量在 1500 元旁边,2021 年渗透率为81%,估量2025年渗透率为 92%,对应的环球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729 亿元增至2025 年的896亿元,CAGR 为 5%。

2)液晶仪表:单车代价量在 1000 元旁边,2021 年渗透率36%,伴随着多功能性的运用,2025 年渗透率有望达到 55%,对应的环球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28亿元增至 2025 年的 357 亿元,CAGR 为 13%。

3)HUD:目前 W-HUD 单车代价量在 1000 元旁边,未来HUD 将朝着AR-HUD升级,估量 2025 年 HUD 单车代价量将超过 1200 元,HUD 作为快速放量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由 2021 年的 8%增至 2025 年的 40%,对应的环球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48亿元增至 2025 年的 316 亿元,CAGR 为 60%。

4)座舱域掌握器:单车代价量在 2000-3000 元之间,渗透率目前约4%、2025年有望达到 20%,对应的环球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60 亿元增至2025 年的325亿元,CAGR 为 53%。

总体来看,以“中控屏+液晶仪表+HUD+座舱域掌握器”为代表的智能座舱紧张产品,单车代价量合计在 5500-6500 元之间,中期维度(2025 年)存在超1800亿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可期。

竞争格局:海内 Tier1 龙头有望逐渐入口替代,华阳HUD 市占率位居第二

拆解智能座舱家当链,上游紧张由硬件原材料(PCB、显示面板、座舱芯片等)与底层软件(车载导航、车载语音、操作系统等)供应商组成,中游为关键核心部件(液晶仪表、中控屏、HUD、座舱域掌握器等)的系统集成商,下贱为主机厂。
整体来看,以中控屏、液晶仪表、座舱域掌握器为代表的座舱产品,外洋tier1市占率领先,海内以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为代表的本土tier1 大多以车机系统产品起身,从后装转前装,比较外洋 tier1 具备本钱上风、快速相应能力,配套客户从自主向合伙延伸,有望实现入口替代。
其余华阳集团HUD 业务表现亮眼,市占率位居海内第二(16%),有望持续受益于 HUD 行业快速放量。

1)中控屏(即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行业整体分散,海内企业有望依赖本钱上风实现入口替代。

从市占率来看,目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零部件巨子和外资电子厂商为主导,海内供应商凭借本钱上风、快速相应能力有望实现入口替代。
参考盖世汽车数据,环球市场上,哈曼、阿尔派、博世、爱信精机、电装前五大厂商2019 年的市占率为 51%,个中哈曼以 14%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海内德赛西威市占率为3%;海内市场上,零部件巨子安波福市占率排第一(11%),其余以德赛西威、航盛电子、华阳集团为代表的本土厂商海内市占率分别为 10%、8%、5%,海内厂商虽然起步晚,但比较外资厂商具有价格上风、相应客户速率快、产品升级快的上风,随着海内厂商产品竞争力增强,有望实现入口替代。

从配套客户情形来看,博世、大陆紧张为欧洲整车厂配套,紧张业务分布于欧洲;电装、松下、先锋、三菱、爱信精机等紧张为日系车企配套,紧张业务分布在亚洲;德尔福、伟世通紧张为美国车企配套,业务分布较均匀;中国市场上,以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为代表的供应商积极供货,比如德赛西威为空想ONE 配备四联屏,华阳集团为长安 CS75Plus 配备双联屏。

2)液晶仪表:环球市场被外洋巨子霸占,本土供应商从自主往合伙客户突围

环球市场方面,主流的液晶仪表供应商集中于外洋头部零部件厂商,比如大陆、日本精机、电装、伟世通、博世、马瑞利等,霸占环球超80%的市场份额。
海内市场方面,参考高工智能数据,2019 年海内自主及合伙品牌液晶仪表(10英寸及以上)供货商中,外洋巨子博世、伟世通、大陆、马瑞利的市占率位居前四,共同霸占海内近 80%的市场份额,此外,以德赛西威、东软、华阳集团等为代表的本土供货商海内市占率分别为 4.3%、1.4%、0.8%,本土供应商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力叠加本钱上风,为自主品牌和部分合伙品牌供货。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HUD:以华阳集团为代表的海内供应商伴随自主品牌崛起而开始崭露锋芒

此前,HUD 前装市场被精机、大陆、电装、伟世通等国外巨子垄断,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超 95%。
近三年,海内智能驾驶技能商业化落地加快,不少自主品牌供应商开始崭露锋芒,以华阳综合实力最强(市占率16%)。
分客户看,日本精机、电装、大陆紧张为宝马、奥迪、奔驰、通用等中高端品牌配套。
本土供应商有华阳集团、江苏泽景、怡利等,紧张做事海内自主品牌,包括吉利、红旗、长城、蔚来、东风等。

4)座舱域掌握器:伟世通入局早,海内 Tier1 加速落地产品并配套主流自主品牌

供给层面,整车厂、Tier1、软件厂商均钻营融入座舱域领域,Tier1 供货给主机厂为主流模式。
对付整车厂来说,由于座舱功能在中短期难以成为定制化付费,自研座舱域掌握器的急迫性不如自动驾驶,寻求第三方软件互助伙伴、实现软硬件解耦或为潜在选项,中科创达为代表的的软件公司顺势崛起。
目前给整车厂供应座舱域掌握器的供应商仍集中于以伟世通、安波福、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为代表的 Tier1,个中伟世通、安波福、佛吉亚、东软、德赛西威、华为等Tier1的智能座舱域掌握器产品已实现量产,大陆、松下、博世、华阳集团也纷纭加速推出智能座舱域掌握器产品。

竞争格局层面,国外巨子布局早,个中伟世通目前是智能座舱域掌握器领域的佼佼者,海内厂商近年来加码布局并落地干系产品。
伟世通SmartCore 早在2018年通过搭载于奔驰 MBUX 系统上实现量产,采取伟世通Smart Core 方案的厂家最多,Smart Core 中高端支持语音助手、车内感知、驾驶员监控、AI 集成驾驶员康健、360 环视等,未来,操持将 SmartCore 座舱域与DriveCore 驾驶域结合成智能座舱办理方案。
此外,德赛西威、布谷鸟、华为、华阳集团等本土供应商也纷纭推出座舱域掌握器产品,配套主流的自主品牌客户。

HUD:C-HUD 到 W-HUD 再到 AR-HUD,量价双增

考虑到前一部分我们已经就 HUD 的渗透率、市场空间、竞争格局进行详细论述,因而此部分我们将紧张就 HUD 的前瞻技能、发展趋势及后续有望快速渗透的底层逻辑进行剖析。

复盘 HUD 发展,从飞机到汽车,从安全到智能

复盘 HUD 的发展之路,从飞机到汽车,从安全到智能。
HUD 最早运用于战斗机中,为了避免翱翔员频繁的通过仪表查看翱翔数据,分散把稳力,HUD 系统应运而生。
1988 年通用汽车在其旗下的 Oldsmobile Cutlass Supreme Indy 500 PaceCar上采取了 HUD 举头显示器,作为天下首款采取 HUD 的汽车,显示信息有限且颜色单一;1997 年通用 Corvette 首搭彩色 HUD,此后 HUD 逐渐装备在跑车和高档轿车中,显示信息变丰富(含路况、导航等);2020 年,奔驰S 级发布AR-HUD,AR-HUD结合 ADAS 功能,可实时进行道路危险警示和预报路况,提升驾驶安全性。
2020年至今,以北汽极狐阿尔法 T、长城哈弗为代表的的自主品牌开始装置HUD,HUD被大众逐渐认知。

HUD 的全称是 Head Up Display, 即平视显示器,其浸染是把时速、导航等主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风挡玻璃上,让驾驶员只管即便做到不低头、不转头就能看行车信息。
汽车运用 HUD 的原始驱动力是驾驶的安全性,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无需将视线转移到仪表盘或者中控上,因此,HUD 所投影的信息紧张是汽车的行驶状况指标,比如仪表盘上所显示的车速、油量等信息。
进一步,设计职员希望通过 HUD 实现智能驾驶的目标,HUD 往智能化延伸,授予其更多的功能,包括导航、短信、电话、邮件等,乃至加入大略的互动,让汽车成为类似智好手机的移动终端;智能驾驶时期,AR-HUD 除导航功能外,还可以结合ADAS功能,运用于车道赞助、自动跟车、变道赞助、停车赞助、行人识别等场景,在安全根本之上彰显 HUD 的智能化功能。

HUD 分品牌分车型运用及渗透率提升的底层逻辑

从外资到自主和新势力,从高端车到中端车,HUD 自2020 年至今爆发力明显。
HUD渗透率由 2011 年的 0.24%提升到 2019 年的 2.6%,由于价格高昂(HUD 选配价格介于 6000-19000 元之间),长达 9 年的韶光里 HUD 处于缓步爬坡状态,标配HUD的车型集中于售价 50 万元以上的外资品牌。
自 2020 年开始,以长城哈弗H6、哈弗大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以及以蔚来 ES6、EC6 为代表的新势力装置HUD,并将标装置 HUD 的车型价格从此前外资的高端车型(30 万元以上)下沉到中低端车型(30万元以下),HUD 开始彰显产品力,渗透率于 2020 年达到3.8%,个中外资(16.9%)>新势力(12.7%)>合伙(3.7%)>自主(1.1%)。
2021 年,自主和合伙品牌的走量车型(吉利博越、广丰雷凌等)纷纭装载 HUD,提升消费者对付HUD 认知,其余走量车型对 HUD 的运用也进一步推高 HUD 渗透率至8.1%,个中外资(30.5%)>新势力(11.9%)>合伙(7.6%)>自主(3.8%)。

市场认知度与高本钱为压制 HUD 长达十余年运用缓慢的核心缘故原由。
一方面,因配置率低且多数呈现在高档车中,普通消费者对这一技能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由于开拓本钱和材料本钱较高,HUD 选装价格较高(大多在1 万旁边),此外,之前的 HUD 存在重影、分辨率低等问题,在非刚需的情形下,装置HUD 并未大面积铺开。
之以是近两年 HUD 市场爆发,究其根源,在于供给端原材料本钱下探、以及需求端消费者对 HUD 的认知提升。
1)供给端,HUD 核心光学原材料LED、LCD等价格近年来持续低落,装置 HUD 的车型数变多,HUD 走上规模化量产之路。
其余 HUD 的显示技能升级(显示内容增加、图像变大),HUD 产品力提升;2)需求端,用户对 HUD 的付费意愿超 30%,其余对付存量已购买HUD 车型的车主,超90%的表示再购车会优先选择 HUD 车型,反响出 HUD 的用户粘性大。

HUD 的成像事理、分类及技能趋势

HUD 的成像事理可概括为图像天生器产生 HUD 的虚像,再由后续的一系列光学部件经由反射来显示图像。
HUD 的虚像由图像天生器产生,图像天生器包含光源和显示器,光源供应一定亮度的光,通过显示屏产生图像,将图像投射到第一壁折叠镜中,经由第一壁折叠镜的反射,投影到第二面可旋转非球面镜上,经由非球面镜的发射,光芒透过举头显示器的盖板终极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使得驾驶员在视野和区域可以读取到投影间隔以外的虚像。

HUD 的紧张零件可分为上盖、光学零件(含挡风玻璃)以及图像天生器(即PGU)三部分。
1)上盖:包括杂光阱和炫光阱,用于防止太阳光的直射与反射,防止阳光倒灌引起 HUD 内部高温,同时阻挡太阳光进入举头显示器内部造成驾驶员炫目;2)光学零部件(包括挡风玻璃):包含举头显示器的非球面镜、平面镜、轴承组合,可以定义举头显示器的平视角和下视角、虚像尺寸、投影间隔以及举头显示器的体积;3)图像天生器(PGU):包括显示屏和背光组合,显示屏定义了举头显示器的比拟度和分辨率,光源定义了举头显示器的色域、亮度和均匀度。

图像天生器 PGU 是 HUD 最核心的部件,本钱占比 50%旁边,可分为TFT-LCD、DLP和 MEMS 激光投影三种技能。
由于技能成熟、本钱较低、显示效果基本知足现阶段需求,因此 TFT-LCD 目前是主流成熟技能方案;DLP 拥有更好亮度、比拟度显示效果,且与 AR-HUD 匹配上风突出,但领悟算法等技能哀求较高,本钱较高;激光投影技能毛病比较明显。

HUD 紧张分为 C-HUD、W-HUD、AR-HUD 三类,W-HUD 为主流方案,AR-HUD为未来发展趋势。
C-HUD 由于安全性不高,成像效果一样平常,逐渐被边缘化;W-HUD技能相对成熟,目前是主流方案;AR-HUD 虽技能难度较大,但成像尺寸、投影间隔等性能指标突出,并且更适宜加入 ADAS 信息和高等导航信息,知足未来自动驾驶发展需求,为未来发展方向。
据 TI 官网先容:“真正的增强现实”须要至少10的广角视野以及至少 7.5m 的长虚拟投影间隔。
AR 背后的事理是在现实天下的根本上叠加数字信息,从而提高驾驶员的情景意识,并改进驾驶体验。
为了与驾驶员视野进行故意义的交互,视野越大、虚拟视像越长就越好。

从 AR-HUD 搭载情形看,2020 年 9 月,除奔驰 S 级高端车外,大众ID 系列、一汽红旗、长城 WEY 等也推出搭载 AR-HUD 的量产车型,广汽GS8 与华阳互助的AR-HUD于 2021Q4 首次搭载在量产车型中。
从技能方案看,迄今量产的AR-HUD 基本采取TFT、DLP 技能,由于 TFT 本钱更低,因此国产车型多方向采取该技能。

交互端,智能座舱,屏类、HUD、座舱域掌握器为中短期维度主要增长点

从传统产品到新产品,华阳集团横向多品类,纵向集成化(域掌握器)。
对华阳放器/车载影音导航系统、车载音频播放器,均匀单价分别900-1200元/件、200-300 元/件。
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新产品,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维发力,横向多品类(HUD、液晶仪表、中控屏、APA、摄像头、数字功放等),纵向集成化(智能座舱域掌握器、自动驾驶域掌握器)。

我们认为,华阳汽车电子产品的核心看点在于智能座舱(HUD、液晶仪表、中控屏、座舱域掌握器、数字声学系统)、智能驾驶(车载摄像头、360 环视系统、APA、自动驾驶域掌握器)。

总体来看,华阳集团的智能座舱业务,看点之一在于大单品,以HUD、中控屏、液晶仪表、双联屏等为代表的单品类表现出色,配套客户从自主(长城、长安、广汽、比亚迪)、新势力(蔚来、威马、华为金康赛力斯、零跑)向合伙(长安福特、东风本田等)延伸;看点之二在于集成化,公司已推出搭载高通、瑞萨、芯驰等多种芯片方案的座舱域掌握器产品,已得到多个项目定点。

HUD:产品布局全面,配套客户从自主向合伙延伸

HUD 方面,从后装到前装,华阳 HUD 产品布局全面。
华阳多媒体于2012年对HUD进行开拓,从 C-HUD 到 W-HUD 到 AR-HUD,已经成为海内浩瀚车厂互助伙伴。
C-HUD紧张采取半透明的树脂板来反射出虚像,由于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容有限、成像间隔近,位置较低等问题,C-HUD 逐步被边缘化;W-HUD 直策应用挡风玻璃反射成像,可将车辆行驶、车辆状态、导航路径和娱乐等信息随时投射在驾驶员面前,可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更远的投影间隔,因其技能已经成熟,目前成为市场主流;AR-HUD 可进一步分为 TFT 和 DLP 方案,同样投射于挡风玻璃上,相较W-HUD的投影面积更大、投影间隔更远,可通过增强现实算法,将眼、虚像、实景三点保持一线,为驾驶员供应实景领悟的效果,将信息从伶仃显示变成指引性显示(智能眼球跟踪、BSD 盲区监测、车道偏离预警、前向碰撞预警等),并结合于实际交通路况中。

从产品配套情形看,华阳 HUD 的配套客户涵盖头部自主和合伙品牌。
公司W-HUD已搭载东风日产启辰、长安、长城多款车型量产,AR-HUD 搭载广汽车型量产。
目前已得到自主(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比亚迪、东风)、新势力(华为金康赛力斯)、合伙和外资(东风本田、越南 Vinfast)等车企客户的定点项目,订单大幅增加。
同时公司 HUD 进入了多家国际品牌车企的供应商体系。

2021 年,搭载华阳 HUD 产品的长城多款车型销量表现亮眼,搭载华阳AR-HUD的广汽传祺 GS8 上市。
HUD 产品的主要客户长城哈弗H6 和长城大狗2021 年坚持亮眼的发卖表现,带动公司古迹增长。
个中,哈弗 H6 在2021 年的销量为37万台,2022 年 1-4 月销量为 9.3 万台,连续多个月得到 SUV 销量冠军;哈弗大狗于2020年 9 月上市,销量快速增长,2021 年销量达 10 万台,2022 年1-2 月销量为1.5万台,上市至今累计销量为 16 万台;2021 年 12 月,搭载华阳“W-HUD 举头显示”、“车载无线充电”等产品的哈弗神兽上市,上市至今累计销量2.8 万台;2021年12 月,全新第二代广汽 GS8 上市,华阳为广汽传祺全新第二代GS8 供应AR-HUD产品,广汽 GS8 上市至今累计销量 1.6 万台;2022 年2 月,搭载华阳W-HUD的长安 CS75 PLUS 上市,2-4 月累计销量 3.9 万辆,有望贡献主要古迹增量。

中控屏和液晶仪表:顺应大屏化、一体化趋势推新品,配套走量脱销车型

公司汽车电子屏、仪表类产品包含中控屏、多联屏、液晶仪表、数字后视镜等产品。
1)中控屏方面,公司可供应多联屏/超长屏/曲面连屏等多样品类,从6.75寸到 15.6 寸的显示屏,从收音机到智能联网影音娱乐,涵盖了导航定位、音视频及图片播放、手机互联、智能语音掌握、车联网运用等功能,华阳为客户供应多功能的定制化信息娱乐产品。
此外,公司可供应座舱从10.25 到27 寸多尺寸组合一体化显示屏办理方案,即 OLED、折弯双联屏、窄边框、一体黑等新技能运用的多款产品,所有高清显示屏都具备亮度自适应、防反射、防眩光、防指纹等特点。
2)液晶仪表方面,顺应仪表向着大屏、多联屏、高清方向发展的趋势,华阳本可为客户定制多套不同风格的 3D UI 主题,供应高性价比的一体化办理方案。
3)数字后视镜方面,公司可供应 9.2 寸全液晶宽屏设计,分辨率达1920384、亮度达1700 cd/㎡,采取 200 万像素摄像头,同时具备自动防眩光功能,使得屏幕画面时候保持清晰、舒适,视频传输低延时,实时还原车辆后方路况,为驾驶者行车保驾护航。

公司的中控屏、液晶仪表类产品已经配套长安、长城、广汽、华为金康赛力斯、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中,个中以长安 UNI-T、长安CS75 PLUS 等走量脱销车型有望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贡献主要增量。
1)长安:2020 年6 月,公司为UNI-T配备仪表+10.25 寸液晶大屏,2021 年 8 月,公司为 UNI-T2022 款配备仪表+双12.3寸液晶大屏,长安 UNI-T2021 年销量 8.4 万辆,2022 年1-4 月销量2.0 万辆。
2022年 2 月,公司为长安 CS75 PLUS 配备双 12.3 英寸一体化曲面屏+液晶仪表,脱销车型的配套将持续贡献主要古迹增量。
2)长城:2021 年1 月,搭载华阳中控大屏和车机的哈弗 M6 PLUS 上市,5 月,配备华阳 12.3 英寸液晶中控大屏+主机的哈弗赤兔上市,该车型 2021 年销量为 3.1 万辆,2022 年 1-4 月销量为2.1 万辆。
3)广汽:2021 年 6 月,传祺 GS4 PLUS 上市,华阳为其供应10.1 英寸中控液晶显示屏。
4)新势力:2022 年 2 月,华为金康赛力斯问界 M5 上市,华阳为其供应10.25寸高清液晶仪表,2-4 月,问界 M5 销量 0.8 万辆。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座舱域掌握器:供应多种芯片方案,部分项目将于2022年内量产

在华阳布局座舱域掌握器的过程中,其在汽车电子领域丰富的技能累积起到了主要支撑浸染。
从单一的产品到多产品领悟,华阳冲破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技能壁垒,实现多屏互动及信息交互,并对智能座舱办理方案进行了多次升级,其用于第四代智能座舱的域掌握器应运而生。
目前,公司已推出搭载高通、瑞萨、芯驰等多种芯片方案的座舱域掌握器产品,产品通过虚拟化技能实现一芯多操作系统,可实现多屏互联及跨屏显示等,为用户供应更丰富的交互体验、更优的性价比。
截至目前已得到长安、长城、北汽等多个客户的定点项目,部分项目将于年内量产。

华阳第四代智能座舱中的域掌握器以高算力 SoC 芯片为根本,将多个不同操作系统和安全级别的功能领悟到一个平台上,可充分知足车企“一芯多操作系统”研发需求,实现仪表、信息娱乐、副驾屏、AR-HUD 等多屏互联及跨屏显示。
详细来看,该产品有以下几大亮点:1)能充分知足车企“一芯多操作系统”研发需求,降落繁芜功能开拓难度和整车电子本钱:以硬件 Soc 芯片为根本,支持多个主流芯片平台,以及 QNX、Android、Linux 等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基于Hypervisor虚拟化,让软件支配变得更灵巧、安全和高效。
其余,该产品还支持多LCD、Camera、Audio,集成度高。
2)支持多屏互动互联:包括中控主屏与副屏的音源分开输出;双屏之间的音视频资源共享;第三方运用双开,多用户独立利用;仪表与中控、导航音乐信息实时同步等。
3)助力提升车辆行驶安全:集成了多项ADAS驾驶赞助功能,保障行车安全。

华阳开放平台(AAOP),助力行业分工互助。
从 2020 年发布AAOP 1.0,到2021年发布 AAOP 2.0,华阳基于硬件抽象封装、数据和做事接口标准化等核心技能,打造了分层分列架构的华阳开放平台(ADAYO Automotive Open Platform)。
一方面,分层实现了开放平台对底层硬件和上层运用的解耦,既可以灵巧配置多类芯片,又可以自由选择多种运用生态、智能生态。
另一方面,分列可以实现对浩瀚主机厂定制需求的解耦,即开放平台为主机厂供应了第三方适配接口。
华阳开放平台(AAOP)实现了软硬解耦,办理了当前多样化硬件与软件生态适配事情量不断加大、效率低的难题。
AAOP 聚焦智能座舱,从中控信息娱乐到智能座舱域掌握器,打造了一个车规级、开放的平台,助力行业生态分工互助。

华阳通过拓展开放平台,不断拓展朋友圈,产品已适配当前主流硬件及软件生态,如 HUAWEI HiCar、梧桐车联 TINNOVE、IFLY AUTO 飞鱼、腾讯TAI、仙豆智能、百度 Duer OS、地平线多模交互等,已有多个客户项目量产。

运动端,智能驾驶,车载摄像头、360环视系统、APA 等产品陆续量产

华阳集团智能驾驶产品包括传感器(摄像头)、车内感知(驾驶员监测系统DMS)、驾驶赞助系统(ADAS 警示、 360 环视、领悟视觉自动停车APA、盲区监测BSD等),实现丰富的场景感知,将连续推出新产品。
经由多年的技能升级及产品迭代,华阳推出的 360 环视系统、自动停车系统、“煜眼”技能等已在多款车型中运用。
公司与地平线互助,未来双方将打造自动驾驶域掌握器平台。

360 环视:AVM 市场持续扩充,华阳发布智能座舱360 环视方案

行业端,拥堵行车场景下对 360 环视需求增加。
道路上的车辆变多,特殊是在狭隘拥堵的市区和停车场,随意马虎涌现碰撞和刮蹭情形,不少车主依赖于可视画面来赞助行车。
从前装市场新车配置情形看,也有越来越多的车型出厂标配360环视系统,根据盖世汽车数据,AVM(即 360 环视)海内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165万套增至 2025 年的 261 万套,CAGR 为 12.1%。

公司端,华阳积极布局 360 环视系统,发布智能座舱360 环视方案。
360环视系统是通过安装在车身的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传感器相互协同合营,并利用算法进行视频合成处理,行车车身周围 360 度的视频图像效果,让驾驶员视野更开阔,行车更安全。

自动停车:“煜眼”技能办理自动停车痛点,搭载于威马汽车

行业端,2020 年 APA(自动停车)装置率 11.5%,同比增长4pct。
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0 年海内乘用车 APA 装置率为 231 万辆,比较2019 年的159 万辆增加46%,装置率也由 2019 年的 7.4%增至 2020 年的 11.5%,装载率提升的背后,紧张源于自动停车功能较完备自动驾驶技能难度低、场景繁芜度低,且停车场景并不是在公共的道路上,法规干系限定较小。
个中,具备APA 功能且销量较多的车型紧张来自奔驰、宝马、别克等国外品牌。
自动停车APA、远程遥控停车是智能停车系统当前的紧张落地方案,中高端及豪华车型中开始考试测验预装L3 的影象停车和L4 级的自主代客停车功能。

公司端,华阳推出“煜眼”技能摄像头,实现了在线快速内参标定及保存,办理自动停车系统便很难做到“一把倒到位”的痛点问题。
自动停车系统紧张有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两种传感器系统参与,这两种传感器要能够把物体角度、深度等信息表示出来,结合算法,形成准确的路径方案,终极做到快速准确地将车停到相应的位置。
然而现实情形却是在利用过程中,由于超声波雷达的方向性不好,以及现阶段光学摄像头很难做到高同等性,偏差率较大,因此易对算法的实现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自动停车系统中,对地面上的停车线须要通过摄像头来识别定位等运用处景,以百万像素的 180 度全景摄像头为例,对7 米远的地上目标,3 个像素的偏差,就有可能造成 0.5 米的误判,当摄像头装得越低,偏差会越大。
针对摄像头同等性难题,华阳数码特重磅推出了“煜眼”技能,该技能具备准确、快速、运用处景可拓展的特点,该技能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多家车企的订单,并于 2020 年在新宝骏 E300 上正式迎来规模化量产,公司煜眼摄像头与百度互助陆续在威马、广汽车型上量产。

华阳最新一代自动停车产品采取的是基于 360 环视系统感知和超声波雷达感知领悟的自动停车系统,即多传感领悟方案的代表办理方案。
由于其覆盖场景多达90%以上,能办理大部分的停车困难,在硬件方面,ADAYO 华阳自动泊系统拥有12个超声波雷达、4 个高清摄像头,因此能够对道路、车辆、行人、障碍物等进行精准识别,并实现多场景车位探测。
量产车型方面,2020 年9 月15 日,威马汽车发布了与百度共同开拓的 AVP 自主停车技能,并亮相了首款搭载AVP 自主停车技能的全新量产车型,该车于 2021 年初上市,华阳数码特一同参与了此项目的开拓,并在全体系统中供应关键的传感器 —— 带华阳数码特独占的“煜眼”技能的摄像头:一个前视及四个环视摄像头。

自动驾驶域掌握器:互助地平线,打造打造自动驾驶域掌握器

2021 年 4 月 19 日,ADAYO 华阳与汽车智能芯片引领者地平线签署计策互助协议,正式发布双方达成长期共赢的计策互助。
在这次上海车展期间,双方基于地平线征程 2 汽车智能芯片打造的 DMS 产品正式亮相,华阳基于地平线征程2推出的DMS 产品将搭载车机在 2021 年内量产上市,基于地平线征程3 的多模态交互产品正在开拓中。

精密压铸业务稳健发展

汽车轻量化是大势所趋,轻量化是完成“双碳”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手段。
铝合金是轻量化的紧张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碰撞吸能、耐堕落等特点。
电动化对汽车轻量化有更高的需求,以提高续航里程,会进一步提升渗透率,铝合金压铸业务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方案,车辆整备质量在未来将快速降落,单车用铝量和用镁量快速上涨。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0 年车辆整备质量相较 2015 年将减重 10%,单车用铝量达到190kg,单车用镁量达到 15kg;2025 年车辆整备质量相较 2015 年将减重20%,单车用铝量不低于250kg,单车用镁量不低于 25kg;2030 年车辆整备质量相较2015 年将减重35%,单车用铝量不低于 350kg,单车用镁量不低于 45kg。

铝合金按照在汽车行业不同运用形态分类,可以分为压铸、挤压和压延,用量占比分别约 80%、10%、10%。
从全体汽车的布局来看,压铸件可分为大型压铸件和中小型压铸件(即精密压铸件),大型压铸件包含发动机缸体、变速箱、悬臂架等,中小型压铸件包含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电子掌握系统中常用的大量精密压铸零部件。

从竞争格局来看,车用铝压铸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参考中国度当信息网数据,2018年环球铝压铸 CR4 为 27%(Nemak11%、Ryobi 利优比9%、Georg Fischer 乔治费歇尔 4%、Ahresty 阿雷斯提 3%)。
根据中国铸造协会数据,我国有3000 多家压铸企业,CR5 为 11.6%(广东鸿图 4.2%、爱柯迪 3%、文灿股份1.6%、派生科技1.55、旭升股份 1.3%),全体铝压铸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目前,车用压铸件龙头的压铸产品多以大件生产为主,华阳集团专注于精密压铸件,华阳精密压铸业务比较生产大件的龙头虽然营收体量较小,但华阳的精密压铸毛利率(26%)较高,我们认为,缘故原由或为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产品为依据客户特定的技能参数设计并生产的非标产品,精度越高,加工难度、耗用的人工及加工用度相应越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较大。

2014-2017Q1,华阳精密压铸前十大客户占精密压铸营收比例超70%,客户构造较为稳定,大陆、威伯科、博格华纳、东莞恩斯克、安诺费等公司长期居于前五大客户中。
整体来看。
华阳精密压铸配套的前十大客户集中于汽车零部件或精密电子零部件的跨国企业,华阳成为该等客户供应商并扩大供应量需较长期间,2014年、2015 年部分客户因小规模部件采购中互助良好,增加了对本公司的采购订单。
近年来华阳精密压铸持续深化阿米巴经营管理,持续推进工厂低本钱智能化改造、专项品质提升等事情,提高精密压铸业务的综合竞争能力,成功开辟了海拉、法雷奥、飞利浦电子、采埃孚、速腾聚创等新项目,有望不断增厚公司古迹。

竞争层面:依赖HUD 有望突围国际汽车电子巨子

核心:我们对环球 HUD 业务市占率最高的几家汽车电子龙头业务进行梳理,创造华阳的竞争上风紧张在以下几点:1)华阳的发卖净利率行业领先(华阳6.6%、大陆 4.3%、电装 5.2%、精机-2.0%、伟世通 1.8%、怡利3.9%),毛利率行业领先(华阳汽车电子 21.2%、大陆 22.9%、电装 14.5%、精机16.2%、伟世通9.2%、怡利 26.7%),表示出公司产品利润率及本钱管控能力相对较强。
2)研发投入近年保持在 8%以上,处于行业中上水平,超过精机。
3)汽车电子业务高发展性,2021 年营收增速(40%),远超大陆(-27%)、电装(12%)、精机(4%),低于怡利(52%),以中控屏、HUD 为代表的产品配套的新车型增多。

考虑到华阳集团 HUD 业务的上风地位,海内布局 HUD 业务的除了华阳集团以外多为非上市公司,比如江苏泽景、未来黑科技,因而此部分我们紧张对环球HUD业务市占率最高的几家汽车电子龙头业务进行比拟剖析,电装和精机作为HUD市占率最高的两家汽车电子厂商(21H1 前装 HUD 市占率分别30%、30%),配套客户集中于日系的丰田、本田等,大陆、伟世通集中于通用、戴姆勒、福特等美系、欧系品牌。
华阳集团作为中国本土不断发展的供应商,HUD 市占率位居第二(16%),配套客户也从自主(长城、广汽等)往合伙(东风本田等)延伸。

ROE 水平处于汽车电子行业中位,发卖利润率行业领先。
与环球主流汽车电子企业比较,华阳集团 ROE(8%)处于行业中游水平,与环球龙头的差距紧张表示为权柄乘数较低,财务杠杆较小,反响出公司负债水平比较较低,经营业务更多依赖自有资金,我们认为这与公司当前相对守旧的财务政策干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管理和风控能力的增强有望持续改进。
与此同时,公司关键财务指标发卖利润率行业领先(华阳汽车电子 6.6%、大陆4.3%、电装5.2%、精机-2.0%、伟世通 1.8%、怡利 3.9%),表示出公司产品利润率及本钱管控能力相对较强。
此外,从关键盈利指标毛利率比拟来看,华阳的毛利率也处于行业相对领先的水平(2021 年华阳汽车电子 21.2%、大陆 22.9%、电装 14.5%、精机16.2%、伟世通9.2%、怡利 26.7%)。

华阳研发用度率 8%,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整体来看,汽车电子行业国际龙头大陆和电装研发占比较高(10%以上),华阳研发占比处行业中上水平(8%)。
横向来看,最新财年中大陆汽车业务研发占比 13.2%,电装总体研发占比9.9%,精机汽车业务研发占比 1.7%,怡利总研发占比 9.7%,华阳总研发占比8.5%。
纵向来看,大陆和怡利的研发占比先上升后在 2021 年有所下滑,华阳的研发占比从2015年的 5%持续提升至 2018 年的 10.5%,之后坚持在 8%以上。

从汽车业务营收增速角度来看,华阳汽车电子业务具备高发展性。
2021 年华阳汽车电子营收增速 39.9%,远超大陆(-27%)、电装(12%)、精机(4%),低于怡利(52%)。
华阳的汽车电子业务自 2019 年开始,由于前期研发的项目陆续投产,中控、HUD 等高附加值产品配套的新车型增多,汽车电子业务进入增长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利用干系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ktwx/179720.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