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8:55:17
回归之后,近十年以来,喷鼻香港创科发展成绩斐然,在中心政府的支持及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正朝着国际创新科技中央的目标稳步迈进。
喷鼻香港在全体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主要浸染,国家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据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3107亿个,同比增长19.6%;入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而2020年喷鼻香港的贸易均匀额占中国芯片入口总量的38%,可见喷鼻香港在中国芯片供应链中的主要地位。
近些年喷鼻香港屡屡被人提及金融、地产等领域,但大概很多人不知道,上世纪80年代末喷鼻香港也曾是半导体芯片家当发展重镇之一,在亚洲四小龙之中名列前茅。借此机会,我们也来回顾一番喷鼻香港电子家当的兴衰史。
萌 芽
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能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喷鼻香港芯片家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乃至比台湾还要早。在那个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是环球半导体家当最为集中的国家,大陆全体电子元器件行业基本都是苍白状态。
喷鼻香港电子家当为何能先于大陆抽芽,还得从一台收音机提及。
《六十年代喷鼻香港乐队潮流》中有句话是这么描述的:“记得1959年,我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手提原子粒(晶体管)收音机,当时我七八岁,能拥有私人收音机,不知道多少人倾慕。”可以说,“收音机”承载了一代喷鼻香港人的影象,也是喷鼻香港电子工业抽芽的开始。
(60年代原子粒收音机广告)
1959年,日本索尼通过一家喷鼻香港公司在当地开设了第一家收音机工厂,专学临盆晶体管收音机(当地称为“原子粒收音机”)。该厂由本地工业家胡孝清创立,工程承包索尼的制造合约,每月可以生产4000部收音机。收音机的风靡让越来越多贩子嗅到了赢利的气息,也让喷鼻香港的电子家当就此着花。
1960年,喷鼻香港有三家收音机工厂;时隔一年,增长至12家;到了1962年,增加到14家。这种早期的电子制造行业不像现在这么繁芜严苛,只要几名工人每天就可以装置数以百计的收音机。
由于喷鼻香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自然也就成为了美国、日本考虑半导系统编制造外移的首选地域。在60年代初,各大著名的外国电子公司纷纭到喷鼻香港设厂,最开始来喷鼻香港投资的家当环节紧张环绕制造、封装、组装和测试等。尤其是早期电子产品的着花落地,让不少电子公司到喷鼻香港设厂,装置分立组件,如磁芯存储组件、二极管、晶体管和电容器等,推动了喷鼻香港电子业的极速发展。
但最开始,外企来港投资的家当环节紧张环绕制造、封装、组装和测试,涉及技能深层次的研发活动等尚未来此。继培植封装厂承接半导体的部分生产制造之后,许多跨国零部件制造商在喷鼻香港设立市场部门,从事该地区的发卖,分销和采购活动等,内地的电子元器件供应紧张都是经由喷鼻香港由国外入口。
当然,在这期间,喷鼻香港也并非仅仅依赖收音机制造,也曾为外洋生产过一些国防用的电子产品,装置过有线无线两用电视机,火箭发射零件和雷达装置等。
崛 起
70年代,可以说是喷鼻香港崛起的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喷鼻香港实行经济多元化方针,喷鼻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而更主要的,还是从50年代起履行的工业化,到1970年,喷鼻香港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喷鼻香港已从纯挚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喷鼻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型为以电子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为重心,因此一跃而成“亚洲四小龙”之一。
也正是在70年代间,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电脑、电子表产品迅速增长。越来越多外资在喷鼻香港设厂,用于装置集成电路、电子表、音箱器材、打算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前辈技能和设备也开始落地喷鼻香港,使喷鼻香港电子工业有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在上文提到,喷鼻香港最初只有几家电子厂,直到1970年,喷鼻香港电子厂的数量已经变成了230家,雇佣工大家数也从183人增至3.8万人,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而飞跃式增长的紧张缘故原由有两点,一是当时劳动力低廉,二是吸引外资在喷鼻香港设厂。由于用大量人力作业,不须要置办昂贵的自动化妆备,因而本钱低,利润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出口总值增长迅速。数据统计显示,1975年,喷鼻香港电子产品出口总值为27.57亿港元;1978年则增加了一倍多,为64.64亿港元;1981年,又比1978年增长一倍旁边。
爆 发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大批喷鼻香港制造企业开始转战内地,内地有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更便宜的地皮,更廉价的劳动力,喷鼻香港制造企业得到了更为丰硕的利润。当时喷鼻香港电子工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喷鼻香港电子工业要连续发展,更新产品是关键成分。电子工业是反应科技发展最敏感的行业,因此,喷鼻香港的电子产品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革而迅速更新换代。只有这样,才能扩大电子产品的市场。
(早期飞速发展的电子通讯行业)
在过去老话说“喷鼻香港黄金各处”,对付喷鼻香港而言80年代也确实是电子行业爆发的黄金时期。
1981年,喷鼻香港电子产品出口不再仅限于收音机,还有彩色电视游戏机、彩色电视机、电视零件和电脑零件涌现大幅度增长。在当时,美国市场的电视机、收音机、唱机和电子表已基本饱和,而录像机、大屏幕投影电视、高等唱机的需求量仍旧很大。于是喷鼻香港电子家当先后在大埔工业村落引进美日技能和设备,兴建了兴华、爱卡、华科三家生产集成电路的工厂。
1989年,喷鼻香港电子生产厂达到2009家,出口值达到558.18亿港元。也开始不知足于大略的收音机、录音机、电子表、打算器等产品制造,瞄上了微型电脑、个人电脑、多层次线路板、电脑外围设备、高等通讯器材、音响等产品。
壮盛期间的喷鼻香港是什么样呢?在90年代前期,喷鼻香港GDP相称于全体大陆的五分之一,达到弗成思议的历史最高比值。此时的喷鼻香港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连文化影响力都非常大,尤其是当时的港风影视剧以及歌曲,在环球都有着一席之地。
也正是这个期间,少数国际巨子如摩托罗拉等才开始在喷鼻香港设立研发中央。喷鼻香港的电子家当也从初期的中低端化开始朝着高端化发展。《百年沧桑,喷鼻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喷鼻香港:“一个新电子产品的制造韶光,美国要8个月,日本要5个月,而喷鼻香港均匀不到3个月。”由于喷鼻香港是自由港,进出口不课税,报酬优惠;其次是渠道多,灵通;再加上小厂多,大厂都是外资,这些灵巧性,帮助喷鼻香港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极大上风。
动 荡
在上文提到,喷鼻香港半导体家当的灵巧性上风曾帮助其得到极大上风,但也成为了后来发展的弊端。大多数电子厂虽然灵巧,但规模迟迟难以做大,导致资金软弱,不能长期开拓新技能。此外,喷鼻香港产品收益基本靠出口,其产销直接管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再加上喷鼻香港电子技能人才极度缺少,随着通货膨胀,厂房租金和劳工本钱不断提高,元器件价格不断上涨,以前的竞争力也逐渐成为了压力。
随着重量级的企业迁离,喷鼻香港在90年代后期错过发展半导体家当的好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半导体行业不是民间作坊,它是一个非常须要政府支持引领的家当。
业内认为,由于喷鼻香港政府长期缺位对半导体家当与研发的长远方案和资金政策扶持,导致喷鼻香港集成电路家当日渐衰落。加之在大陆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和工业用地都更为廉价,并且从中心随处所都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喷鼻香港的电子制造环节逐步北上,留下的企业在勉励竞争下,大多选择在细分市场探求机会,或者紧张卖力研发、产品设计和开拓、管理、物流增援以及市场推广等。
有专家认为,如果喷鼻香港要重新发展半导体家当,不单止不能走“积极不干预”的路线,由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均有大量补贴,更该当做的反而是积极出台支持政策,这样才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但事实是,中国改革开放了,喷鼻香港老板也纷纭关掉在港工厂,转移客岁夜陆,利用廉价劳动力,这实在并没有违背市场逻辑。那为什么曾经风光一时的喷鼻香港半导体家当,还会在如今成为过往云烟呢?
有人认为,同为亚洲四小龙,韩国以三星为代表的的财团们开始大规模进军高科技家当,而喷鼻香港还热衷于炒金融、炒楼市,对付须要费心费力、沉着发展的电子制造业已经不感兴趣了。也便是说,是港英当局在移交期间遗留的经济陷阱,排挤了其他投资。
回 归
可以看到,回归祖国25年间,喷鼻香港先后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911”事宜、非典疫情、2008年美国次贷危急,直至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环球性灾害冲击磨练。喷鼻香港内部也见证了一次次风浪的起起落落,在风雨过后再见彩虹。
近十年,喷鼻香港创科发展成绩斐然。在中心政府的支持及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正朝着国际创新科技中央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喷鼻香港的主要性也加倍凸显。
以近两年芯片行业发生的“缺芯”事宜来看,有人称“华强北离不开喷鼻香港,就像西方离不开耶路撒冷”,喷鼻香港像是一只吞吐芯片的巨兽,源源不断地将华强北的芯片出口,又将天下各地的芯片聚拢到华强北这片热土,近两年来喷鼻香港疫情日趋严重,很大程度冲击到华强北芯片人紧绷的感情。
要知道,喷鼻香港是环球自由贸易港,而华强北地处深圳,又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家当集中地。据芯世相宣布,喷鼻香港疫情给国产芯片贸易带来的影响紧张有两个:交期时长和交易本钱。
从交易时长来看,以前只须要1天报关、运输,越日到达;而现在由于喷鼻香港疫情带来的不可抗力,清关从1-2天,拉长到3-5天,乃至一周,时效大不如从前。再加上缺货车、缺司机,中途还要卸货消毒,静置24小时等,这一起都是重重磨练。一旦报关延期,客户的交货韶光只能延期。
从交易本钱看,一单的本钱变成了多单的本钱。比如来回深圳和喷鼻香港的快件因疫情防控开始了限重,以前正常小批量的芯片也可能须要分拆成多个单子。拆单后,价格会从以上的总价翻倍,多出来的本钱,究竟是贸易商承担了统统。
如今,喷鼻香港虽然不再是芯片制造/芯片设计的主要基地,但依然在芯片贸易中扮演着极为主要的角色。大家选择将芯片贸易通过喷鼻香港中转。一是能在贸易入口上节省税务本钱,在出口上芯片类产品也能享受到丰硕的退税政策;二是资金结算便利;三是海关效率高,以芯片这类走快件渠道的货色来看,喷鼻香港到深圳大多以快件形式报关,不用操心繁杂的手续,不仅手续大略还有税减优惠,海关虽然收取清关费,但不会征收增值税;四是电容等一些无单证的元器件,只能以退运入口、退运返修等办法报关,从喷鼻香港清关到海内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以上的上风都让大陆不少芯片企业及终端企业的贸易选择走喷鼻香港渠道。哪怕疫情影响再大,喷鼻香港对付大陆半导体家当的地位依然如此主要,不仅是环球的半导体贸易中央,也是环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出口地。
“芯” 机 遇
半导体芯片作为强周期性行业,哪怕是碰着了严重的“芯片荒”,也会让国产半导体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机会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一员,喷鼻香港也跟深圳、珠海、澳门一样,紧抓机遇,深入布局,加速造就“芯”力量。
“十四五”方案中,中心支持喷鼻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央。在国策支持下,喷鼻香港的科技人才可以在大湾区拥有更多机会,贡献国家的同时藉此造就本地人才。喷鼻香港当地政府也在近些年在将军澳及元朗设立前辈制造业中央和微电子中央,个中微电子中央估量于2023年落成。科技园兴建微电子中央的目的,则是希望支持半导体研发莅临盆的中间环节,即”中试”阶段的小批量生产,以支持企业得到客户,并为大批量生产铺路。
本日是喷鼻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性时候。如今,喷鼻香港正站在“一国两制”实践的历史新出发点上。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祝福喷鼻香港,祝福祖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ktwx/204478.html
上一篇:电商价格战刺痛河北家当带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