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0:06:54
用着用着,创造厂商没了。
撰文 | 毕安娣
编辑 | 赵晋杰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又一个电纸书产品不干了,近期,QQ阅读电子书设备/口袋阅(以下简称“口袋阅”)宣告停运。
在只有4778个成员的“口袋阅吧”,一些人发帖讯问:大家也都收到短信了吗?
网友发布的截图显示,来自“阅文集团”的短信关照中,用户被奉告口袋阅将于2022年10月26日停滞运营。
届时,口袋阅将不支持新书的购买,但可以连续阅读已经下载的书本和自己存储的文档。此外,已购书本信息和余额资产,与QQ阅读App和出发点读书App同账户互通。
早在2020年底,就有用户在网上发帖称创造口袋阅的天猫店铺关了,疑惑其要“跑路”,到了今年6月,又有人创造口袋阅的“官微关了”。
好在末了口袋阅的退场还算体面,多名用户表示,口袋阅的客服建议他们末了再进行一次升级,升级后将支持第三方运用的下载和利用。
口袋阅的产品介于手机和阅读器之间,一方面支持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等功能,另一方面利用的是半封闭的系统,第一代仅支持QQ阅读,第二代支持QQ阅读、微信心书等。
好端端一个电纸书设备,却被厂商单方面“拔网线”。设备变“孤儿”,用户自救,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就在3个月前,6月2日,亚马逊发布公告表示,将于一年之后的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滞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在此之后,用户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已经购买的电子书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并持续阅读。
用过Kindle的人都知道,这款在中国有百万用户的设备不存在什么第三方软件,可以看作Kindle运用软件的三次元实体呈现,而Kindle也没有如口袋阅那般好心,临走前给用户开个第三方软件下载的“后门”。
彼时Kindle用户都在积极自救,要么满天下找Kindle的替代产品,要么准备“换区号”连续利用设备。
买个电子书阅读器,那些低刷新率、高延迟、闲置率高档常常被吐槽的问题,眼下都不敷为惧了,用着用着厂商没了,恐怕得是用户要面临的更大风险。
从2013年亚马逊Kindle正式进入中国开始,消费领域的墨水屏产品经历了从狂热到冷却的颠簸期,如今墨水屏产品究竟没有在C端实现“代替纸书”的野心,沦为了小众玩具。
但这一玩具的市场却一点也不生僻,在Kindle预报了自己的退场之际,各个厂商彷佛都在捋臂将拳想要吃下空缺,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就连华为也在强势入场。
2018年,亚马逊公布了Kindle在中国的销量,累计达数百万台,电子书销量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近10倍。这也是亚马逊唯一一次公布Kindle中国干系数据。
也是在那一年,时任亚马逊设备高等副总裁David Limp表示,Kindle在电纸书领域已经霸占了65%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那也是Kindle在中国的末了一次顶峰。国产电子书阅读器的不懈追赶,和海内免费阅读App的兴起,都在逐步蚕食Kindle的中国市场。
腾讯正是个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2015年,腾讯的微信心书App上线,依赖“全场免费阅读”和社交打法迅速盘踞了用户心智。次年,阅文集团和腾讯互助,推出QQ阅读App。
2019年,亚马逊喊出“盖Kindle,面更喷鼻香”的自嘲广告语。同年,腾讯推出了第一代口袋阅。
就像亚马逊发布第一款Kindle时所说:Kindle卖的不是设备,是一项做事。口袋阅走的也是一样的路子,第一代产品仅支持QQ阅读,成为该App的实体延伸。营销手腕上,口袋阅则善用打卡返利的活动:连续阅读150天,全额返还购机款799元。
彼时口袋阅还有一个关键亮点——海内首款支持运营商网络的电子阅读器,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利用浏览器,再加上QQ阅读功能,以及其手机大小的尺寸,口袋阅勉强算得上半部小灵通。
不过这样的亮点没能坚持多久的竞争力,口袋阅发布几个月之后,海信就推出了单屏墨水屏智好手机,和Kindle或口袋阅的“卖做事”为核心不同,以海信为代表的厂商重点还是在硬件,采取开放的安卓系统,用户想安什么软件就安什么软件——当然了,也可以安QQ阅读。
为了增强竞争力,2020年口袋阅发布的第二代产品,更开放了一些,支持QQ阅读之外的微信阅读和Kindle,但为时已晚:同产品形态上打不过真正的墨水屏手机,同“卖做事”理念阵营中又打不过产品线丰富的掌阅阅读器。
当下口袋阅的停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只管没了Kindle和口袋阅,但环绕电纸书市场的竞争,海内其他玩家仍在酣战。
今年上半年,海内市场电子阅读器新品密集上市,据爱集微宣布,阅读器干系产品在第二季度销量实现了19.8%的环比增长,智能办公本在第二季度实现了60%以上的环比增速。
不过,个中销量最好的依然是Kindle,其后是文石和掌阅这两个老玩家。
在Kindle进入中国两年后,掌阅正式入局,于2015年推出iReader。而文石是中国第一批电纸书品牌,于2009年就推出首款产品,比Kindle进入中国早了4年。
同样是老玩家,在Kindle进入中国洗牌市场之后,汉王的地位却已经大不如前。在洛图科技统计的2022年第一季度线上市场品牌销量中,汉王只排到了第8位,乃至不如年初刚刚冲进跑道的华为。
论资历,汉王是中国最早的电纸书品牌之一,与文石首款产品同年推出的“汉王电纸书”。一度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汉王也在次年上岸厚交所。但其后,短缺内容和产品创新,使得汉王在盛大文学、掌阅等入局之后败下阵来。
墨水屏电子阅读器产品并不高的入局门槛,让新玩家开始借助更多科技创新,进一步搅动着市场竞争。
销量不俗的科大讯飞便是一个范例代表。2018年科大讯飞和盛大文学互助,在盛大文学的电纸书产品Bambook中加入讯飞智能语音技能。到了2019年,科大讯飞自己推出了采取柔性墨水屏的智能办公本,售价将近5000元。在智能办公本里,科大讯飞将手写、录音、语音实时转笔墨、翻译等功能一股脑塞进去,这款产品也连续三年景为京东和天猫618、双11的电纸书品类发卖冠军。
另一个标志性的事宜,是今年华为的入场,推出MatePad Paper,售价2999元起。和科大讯飞类似,华为的墨水屏产品更像是采取墨水屏的平板电脑,试图打破所谓“阅读器”“电纸书”的产品边界。
对付掌控内容资源的腾讯来说,虽然口袋阅退场,但其仍以另一种办法生动于电子阅读器的天下。这个中最不容忽略的,便是地位相称强势的微信心书App。
在阅读类App中,微信心书是头部玩家,但并不是第一名。根据易不雅观千帆2021年11月的App月活数据,月活人数第一的是番茄免费小说,为6202万人,QQ阅读以6116万月活人数紧随其后,然后是七猫、掌阅、宜搜,微信心书排名第六,月活用户数1532万。
但凭借微信心书App的强大影响力下,掌阅、科大讯飞、小米多看等封闭或半封闭系统的电纸书,都对微信心书App亮起“绿灯”。去年,掌阅iReader开始支持微信心书App;科大讯飞最新款R1Pro,也内置了微信心书App,除此之外,暂不支持其他第三方软件的下载。
比较之下,微信心书自家的阅读器是最纯粹的那个,不管是与主打开放系统的文石在2021年互助推出的第1代产品,还是在今年亚马逊Kindle退出之后又发布的第2代非文石互助产品,微信阅读器支持且仅支持微信心书,即无法下载其他阅读App,也无法通过浏览器下载其他资源,乃至也无法通过USB连接电脑传文件,或者通过网络推送到阅读器。
你们都支持我,我只管我自己,微信心书的强势地位可见一斑。只管口袋阅退场,微信阅读器表现低调,但腾讯的枝蔓,借助阅读软件,早已覆盖到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各个角落。
参考资料:
1. 台湾经济日报:《电子纸:下一个“百亿赛道”?》
2. 智通财经:《2022年环球电子纸整机市场规模超65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3. 当代商业新语:《微信心书阅读器2.0很好,但未必适宜你》
4. 逐日经济新闻:《在线阅读还“在线” 电纸书为何已纷纭“下线”》
5. 中国经营报:《巨子扎堆“墨水屏”再热 家当探索“破圈”之路》
6. AI财经社:《被Kindle和苹果吊打,昔日“电纸书老大”今何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ktwx/38765.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