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0:15:28
据媒体宣布,近日,浙江杭州一男孩家里发生了失火,据理解,动怒缘故原由为科学玩具里的电池发生短路引燃书包里的书本。
科学玩具是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科普教诲产品,旨在通过直不雅观的实验操作,让孩子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这类玩具常日包含多种科学实验器材,如化学试剂、物理道具、生物模型等,因其意见意义性和科学性受到广大家长关注。
有媒体调查创造,儿童科学实验玩具在小红书、京东、天猫等平台受到热宠。某有名玩具品牌的“科学风暴”实验玩具月销量超过了1万件,然而,这类热门玩具却潜藏风险。
“法老之蛇”
危险:火星四溅
“法老之蛇”实在是一种化学反应,原版实验须要用到一种叫作“硫氰化汞”的剧毒物质。硫氰化汞被点燃后,会受热分解,开释出烟雾和一条长长的灰烬,宛如一条凭空天生的巨蛇扭动着身体从地底下钻出。
包装简陋的“法老之蛇”套装,里面的化学药丸和固体燃料直接用透明袋装包装。
网上流传的“法老之蛇”实验属于改良版本,将剧毒物质“硫氰化汞”改为了白糖、小苏打和酒精等看似无害的物品。传授教化视比年夜部分只有短短几十秒,并未解释各种实验材料的详细配比,实验职员也未戴手套进行点火等操作,期间为了拍摄效果,还一直用手迁徙改变正在燃烧的实验器皿。如果光看网上视频,彷佛以为这个实验并没有任何风险。
但真的没风险吗?一起来看一组测试:将白糖、小苏打稠浊堆放在固体酒精上后,用打火机点燃酒精。随着火焰燃烧,蛇状的灰烬果真天生,并扭动着缓缓增长。但会一直有火星和灰烬迸射出来。测试职员在间隔实验器皿约半米远外,还是险些被迸射出的火星和灰烬“击中”身上的羽绒服。
市情上许多科学实验小套装粗制滥造,材质低廉,不少家长收到的实验用品有明显破损。
而在用另一款材料包做“法老之蛇”实验时,实验器皿中窜出的火苗,竟将隔热手套上的棉线点着,手套着火了。
简陋透明塑料袋装导致里面的化学内容物状态十分不稳定,乃至实验前就已经变性。
风险提示:
“法老之蛇”实验过程中需点燃酒精为白砂糖和小苏打加热,会形成二氧化碳气体,一旦操作不当,酒精极易着火乃至烧伤实验者。
“大象牙膏”“火山爆发”
危险:药水泄露
“大象牙膏”这一网红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材料包是两个装有液体的小瓶被放置在一个写有“大象药水”字样的密封袋内,但到底是什么材料,却并未标明,息争释书上标出的实验橡胶手套不同,从实验套装中取出的是一副薄薄的一次性塑料手套。
由于药瓶密封不严,“大象药水”已经漏得到处都是,连用于防护的一次性手套上都沾满了药水。实验还没开始,测试职员手臂上就已经喷溅上了泄露的药水,随着阵阵刺痛,手臂被喷溅上药水的部位逐渐被堕落变成白色。在用大量净水冲洗约十几分钟后,手臂上的“白点”转成赤色并凸出肿起,直至数小时后才逐步规复正常。
“大象药水”已洒出
而在用小苏打和白醋等常见材料考试测验进行“火山爆发”实验时,测试职员未佩戴手套的手指无意间碰触到小苏打和白醋稠浊溶液,手指又在未冲洗干净的情形下打仗到面部,眼周皮肤急速泛红刺痛。经大量净水冲洗、涂抹修复面霜约20分钟后,皮肤才终极规复正常。
风险提示:
“大象牙膏”实验中所利用的“大象药水”实为双氧水,高浓度的双氧水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灼伤,引起疼痛,并在皮肤上形成白痂,乃至留下红肿或水疱,需立即用净水冲洗。
“火山爆发”实验虽然反应本身和产物均无毒,但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泡沫打仗到眼鼻口等部位,随意马虎引起刺激不适。
类似的“网红实验”还有很多,如“人造雪”“水晶栽种”“点水成冰”“碘钟化学灯塔”等等,而商家售卖的实验套装不但材质低廉,所含内容物身分也标注得十分模糊,缺少必要的安全风险警示,对实验内容物无详细阐明,很随意马虎让实验者只知其然不知其以是然,或产生误解,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科学玩具存在的安全隐患
未明确标注材料的化学身分
不少科学玩具套装的广告语侧重宣扬“XX种材料,可做实验XX次”,在宣扬页面上只展示实验名字,对付所含详细材料和化学身分只字不提。
一款号称“200多种材料,可做实验1500次”的科学玩具列出部分实验项目内容,比如悬浮鸡蛋、邪术水塔、练瑜伽的易拉罐等,将600项实验目录用笔墨逐一列出,但对付套装内的材料身分没有任何标注。
未明确标注适用的年事段
一款名为“滴水成冰实验”的科学玩具,在宣扬页面上并未注明适用年事,其核心材料为醋酸钠,商家声称“它是由食用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天生,以是安全可靠”。实际上醋酸钠虽然不是易制爆的物品,但是如果碰着高温或强氧化剂等易燃物质,可能会发生燃烧爆炸,因此利用时须要把稳安全。
多数商家未供应检测报告
虽然多款科学玩具在宣扬页面有展示检测报告,但内包庇约不清。当某媒体向客服提出查看检测报告时,仅少数商家发来检测报告,大多数商家表示“我问问看”“等你下单购买后会有完全的”,以各种情由推脱,迟迟未发检测报告。
部分玩具材料存安全隐患
某款科学玩具的实验清单包含小苏打、造雪粉、明矾、高锰酸钾、激光笔等实际上对儿童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小苏打是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
造雪粉采取的聚丙烯酸钠可能是工业级,如果不慎进入眼睛或误食,会对人体有害;
明矾如过量摄入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
高锰酸钾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破坏,溅落眼睛内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如误食会造成胃黏膜溃烂;
激光笔如永劫光打仗眼睛或皮肤,会对视力或皮肤造成损伤。
防护装备不全
许多科学玩具套装在防护方面只配有一个护目镜。对此,专家表示这显然不足。“手套是必须的,除了PE手套外,碰着有堕落性的化学试剂还该当再戴一层乳胶手套保护皮肤。碰着有粉末状的试剂,还该当佩戴能防护PM2.5的口罩以及白大褂,防止不慎吸入颗粒或者掉落在日常穿着的衣物上。”
有老师表示,科学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依赖于玩具,更须要家长和学校的勾引、教诲,其建议“家长可以亲手制作科学玩具,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例如,制作纸风车,既可以加强亲子互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勾引孩子理解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提升科学素养。
针对科学玩具的选购和利用,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出温馨提示。
选购提示
科学玩具的质量利害和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儿童身体康健,消费者在购买科学实验玩具时,应把稳以下几点:
1.通过正规渠道选购科学玩具,选择具备威信认证和品牌信誉好的产品,把稳辨识产品标识信息,不要购买没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等信息的“三无”产品。
2.选择适宜儿童年事和发展阶段的实验玩具,选购前应关注产品标注的适用年事、安全标注、警示信息和急救信息等内容物清单及利用解释书,确保购买的科学玩具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
3.选购产品包装上标注实行标准的玩具产品
(1)化学实验玩具实行标准紧张有GB 6675.13-2014、GB 26387-2011等,实行GB 26387标准的产品,最低适用年事为10岁(特定情形下仅适宜12岁以上儿童利用)。
(2)电实验型玩具实行标准紧张有GB 19865,并且包装上应有“仅供8岁及以上的儿童利用”“内有给家长的解释书,必须仔细阅读”等警告内容。
利用提示
利用科学玩具过程中,进行有效实验防护,可以大大降落操作过程中可能涌现的意外,利用时需把稳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产品解释书和操作哀求。家长和孩子在利用科学玩具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解释书,理解玩具包含的内容物、用场和操作方法,并根据产品解释选择得当的实验场所,比如:化学实验玩具应选择透风良好,阔别餐桌、厨房等饮食位置,实验的桌面应稳固耐热。
2.家长应尽到监护责任。打开和玩耍化学实验玩具时,要有成人监护,特殊把稳化学物品中的酸、碱和可燃性液体等危险物,以及加热设备、电设备、反应设备等。如果玩具本身未供应防护用品,应该自行准备,家长最好能理解干系紧急救护知识。
3.实验过程中做好防护方法。严格按照产品或警示解释哀求佩戴好护目器和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化学试剂打仗眼睛或嘴部,避免实验材料污染家中食品、水杯造成误打仗或误服。其余还要做好家中其他幼儿和宠物的监护,防止发生意外。
4.实验结束后做好后续扫尾事情。未利用完的产品要盖紧瓶盖,按哀求保存,将实验玩具存放在儿童不可触及的地方。及时处理、洗濯实验容器、设备、桌面和地面,实验后要及时洗手,改换被污染的手套、衣物等。
来源:北京应急、北京商报、北京市场监管、 南方都邑报、应急知事、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能研究院、北京日报、河北新闻网、南方都邑报、N视频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ktwx/41418.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