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报价 > 文章正文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04:26

微信这个永久吃不饱的胖子,无处不在地彰显著自己的神通广大,看到智能硬件的这么大块喷鼻香饽饽,怎能放过?而运动关乎康健 ,康健涉及医疗,那么医疗康健+智能硬件,到底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医疗可穿着规模大,市场混乱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2014年可以说是智能硬件的爆发之年,彷佛一夜之间智能可穿着涌如今大街小巷,手上、头上都是可穿着。
身上没有一件就不足潮流,尤其是苹果Apple Watch 上市后,各种攀比涌现。

CWCISA(中国可穿着打算家当技能创新计策同盟)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可穿着设备市场规模为22亿元,估量2016年中国智能可穿着设备市场规模将增加到228亿元。

而据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表明,医疗是可穿着设备最具前景的运用领域。
医疗康健管理类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各种手环、腕表等可穿着设备涌现。

由于无论是运动康健类还是医疗监测类设备都与康健干系,而人的身体康健是最基本的需求。

同样的,在2014年医疗领域也发生着重要的变革,移动医疗得到快速发展。
据干系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1亿,同年增长52%,估量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打破200亿,进入高速发展期。

有数据估量,2015年我国可穿着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元,2016年估量达到23.7亿元。
既然如此,移动医疗和智能可穿着都有相称大的市场规模,又相互需求,二者的结合大概会产生更多的可能。

新的结合,带来新的需求,不只是大批的创业者涌入了医疗可穿着这一细分领域,就连传统医药企业和科技巨子也都相继进入。
仁和和九安医疗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产品,百度推出Dulife智能康健设备平台,华为有TalkBand系列手环。
根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的统计,在2014年医疗可穿着引领互联网医疗投资走向,海内得到融资企业有28家,公布融资额有1.9亿美元。
而目前海内可监测身体状况的医疗康健可穿着设备已有148款,企业玩家有103家。

从产品设计上来看,市情虽然有各种琳琅满目的产品,但基本上处于同质化竞争阶段,硬件设计相似,软件开拓缺少创意。

从产品功能上看,目前可穿着设备已经具有康健监测、医疗、运动、娱乐、办公、学习、定位等多种功能。
比较国外的15个监测种别,在海内的种别分布中有13个,以运动居首,占到了32.9%的市场份额,随后是就寝、体温监测,涌现了产品分布不均,多的太多,少的太少的情形。
从侧面也反应出了,目前医疗可穿着产品还处在低级运用阶段,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利用,智能可穿着产品还没有深入地做事于医疗。

医疗可穿着设备如果以康健为紧张目的的话,大体可分为运动康健类和病患监测类。

运动康健类,紧张功能是用来监测运动量、花费热量、心率、就寝,紧张有手环、腕表、智能鞋、贴片等一些可穿着小设备。
比如:小米手环、乐心手环、咕咚手环、华为的TalkBand系列手环、Apple watch、华为腕表等。

病患监测类,紧张功能是用来帮助慢性病患者监测血压、血糖、脑电,紧张有iHealth血压计、倍泰多参数生理监测仪等产品。

作为用户,我为什么要选择可穿着设备?由于我须要通过运动来增强身体本色,最好有设备可以准确监测身体数据,帮我供应体质;由于我身体不适,有慢性病,须要有方便好用的设备来帮助我监测身体状况,而不用再总是来回往医院跑。

市场上的医疗可穿着设备是五花八门,都号称可以用大数据来监测身体状况,保障身体康健,作为小白用户看着也是眼花缭乱。
事实上,在经历了炙手可热的火爆之后,医疗可穿着设备却是略显尴尬,明知道有很大市场,却总是抓不住用户。
要不便是没捉住用户痛点,要不便是没有办理好痛点。

德国消费调研公司(GFK)在2014年10月份发布的一份有关可穿着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有1/3的可穿着设备用户在买到产品后6个月内就将其“丢弃”了。
美国《连线》杂志也撰文指出:超过半数的美国健身跟踪设备客户已经不再利用可穿着健身设备,1/3的客户利用不到六个月,就把这些设备扔进抽屉,或者送给朋友。
当然在可穿着刚刚兴起的中国也不例外,乃至持续利用率会更低。

为什么用户不会长期利用医疗可穿着设备

1.从产品上来说:

(1)首先,在硬件产品设计上,外不雅观不好看,佩戴不舒适,同质化征象严重,影响用户购买希望和持续利用的希望。
同时这些可穿着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电池续航能力,作为随时随身的穿着品,像手机一样常常性地充电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

(2)其次,在智能数据上,主打康健数据监测的这些产品,很多都会涌现数据不准确,乃至数据造假的征象。

(3)然后,大部分智能设备上只供应数据,却不供应办理方案。
比如某品牌手环上,只帮用户记录了一大堆运动、就寝状况的数据,乃至有些数据都分不清楚,也不供应数据剖析,帮用户找办理方案。
不知道这样一个套在手上的环子有什么用?还不如买一个手串,还能装一下大师。

2.从用户角度来说:

(1)首先,是用户习气还没有养成。
对付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虽然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对康健养生也开始关注,但还是对如何提高康健水平,担保养生质量没有清楚认识,也还没有养成这方面的消费习气。

(2)其次,产品的社交化驱动。
就像前面提到的微信推出的“微信运动”,通过“行走的力量”这样的排行榜来粘住用户,用户通过在朋友圈的分享来驱动其长期利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交化的驱动,用户很难永劫光去利用产品,同样用户周围有没有人在用类似的医疗可穿着产品,也是其能否长期利用的参照。

(3)然后,用户目标需求无法知足。
对付一款医疗可穿着设备来说,有的用户可能不但是需求记录康健数据,可能更须要能够供应医疗办理方案,有的用户可能不但是须要监测就寝数据,还须要监测血压、血糖等数据或者还须要一些娱乐功能,而当用户这些需求无法得到知足时,用户也会放弃产品。

医疗可穿着设备平台化,形式大于内容

基于大数据的移动医疗,实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据的采集,通过一些医疗可穿着设备完成;第二阶段是数据剖析与整合,如苹果刚推出的Healthkit移动医疗运用平台,帮助用户来整合数据;第三个阶段是医疗做事,年夜夫通过这些设备得到的数据来进行诊疗做事。

以是很多拥有康健监测数据的医疗可穿着设备厂商,就以硬件为入口,考试测验自己培植大数据平台,或者找第三方平台互助完善自己的做事,来帮助用户供应医疗办理方案。

(一)硬件+云+软件。
医疗可穿着设备厂商,自己开拓可用于监测康健数据的硬件设备,同时还供应云做事,再通过自己开拓的移动运用软件来连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剖析,形成医疗办理方案。
海内的老牌医疗企业九安医疗,旗下就有腕表、血压仪、血糖仪等智能产品,并且有自己的移动APP,以B2B2C的模式形成完全的商业模式。
个中,九安旗下的ihealth产品得到小米2500万美元投资,推出了iHealth血压计,想要复制移动医疗领域的小米模式。

(二)与第三方医疗平台互助,为他们供应康健监测数据。
对付大多数小的硬件创业公司来说,他们没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可以像九安医疗那样建立自己的云做事和数据平台,以是他们只好选择与一些第三方的医疗平台互助,为他们供应康健数据,从而可以得到一定分成。
海内的春雨年夜夫作为医患互换交易平台,在去年开放了医疗做事平台,增加了电子康健档案模块,整合平台上超过4万名的年夜夫做事能力,为各种医疗可穿着设备供应基于硬件数据的医疗做事。
目前接入平台的有益体康便捷式心电监测仪、宜诺腕表等医疗可穿着硬件厂商,他们的设备监测到的用户数据接入春雨年夜夫后,平台上的年夜夫通过查看数据,剖析数据,为患者供应康健办理方案。

但是,供应了数据,有了平台,就可以办理问题了吗?远远还没有那么大略,医疗可穿着设备平台化,更多时候是形式大于内容。
要知道医疗是一个相称繁芜的行业,包括医院、年夜夫、医药企业等参与者,医疗技能又受环境、设备资源等的限定,要想办理医疗问题就要整合各方关系和资源,当然还有政府政策的限定和监管。
虽然有春雨年夜夫这样的综合平台,但也存在一个问题便是信息安全。
用户的康健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被可穿着设备商采集后,再交给第三方平台,这中间就会存在很大的信息安全问题,平台能否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就显得格外主要。

而对医疗可穿着企业来说,他们盈利的模式又相对缺少,除了低价竞争收取用户的设备费外,有的还可以从医院、第三方平台拿到很少分成,赢利的很少,赔钱的不在少数。
设备的都没人买,更何谈做事了。

医疗可穿着设备极大地促进了移动医疗的发展,同时为消费者供应了方便、快捷又新鲜的体验,可以为消费者的身体康健保驾护航。
但是医疗可穿着设备也存在着市场混乱,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急须要用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
2015年1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简称FDA)发布了两份关于互联网伊丽莎白的辅导草案。
FDA详细规定了低风险的平台医疗康健产品的确定标准,并对医疗第三波配件的风险评估提出了根本性建议。
而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出台。
如果能够尽快出台像美国类似的医疗可穿着设备标准,将会很大的规范这一市场,从而促进移动医疗更快、更康健的发展。

同时,对付这些医疗可穿着企业和干系移动医疗平台来说,不仅要把着眼点放在产品上,更要供应相应的配套做事,只有做事真正落地了,才能增加用户粘性,让用户有长期利用的希望,很好地知足其医疗需求。

作者:亦凡 | 来源:iDoNews专栏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112097.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