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55:18
文章的要点如下:
现有对Web3理解,更多是基于Web2涌现的各类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憧憬。普遍共识认为,在Web3,大家需拥有统一的身份认证、数据确权与授权、无须信赖以及冲破垄断。业内普遍共识是,现有的Web3项目,大部分还不是真正的Web3。
2021年大火的《觉醒年代》,让Jax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认识。《觉醒年代》中,陈乔年、陈延年兄弟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为探求出路,一起做了个实验——俭洁食堂。实验的表示形式为互助社俭洁食堂,期间参与者提前制订了如“没有私产”等规定,作为相互之间的约束。
看到这段剧情时,Jax想到了Web3:“这个组织关系类似于DAO(去中央化自治组织),他们在考试测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所有决定通过投票权表决,然后通过共同劳动获取褒奖,再分配下去。”
Jax现在是一名Web3产品经理,自2019年3月入职杭州一家做公链的区块链企业后,其事情便一贯与token、DeFi(去中央化金融)、NFT、元宇宙、Web3等火爆的观点有着直接关系。
“到现在,我还是认为它是一场社会化实验,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落败。”Jax说。
2021年下半年,Web3这一观点开始被广泛谈论后,个人、企业、组织均在抢滩,一时成为风潮。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资人朱啸虎购买了游戏StepN的跑鞋,并评价其经济模式称“有机会跑通,未必是旁氏”;激进的风险投资新势力a16z(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先后投资的Web3领域公司或项目数量超过了80个;今年1月至今,红杉成本截至目前至少投资了20家Web3公司。
除了新钱、老钱在涌向Web3外,技能、人才也向这里流动。阿里、腾讯、字节等企业的员工或高管被爆跳槽Web3领域;Meta、谷歌、亚马逊、推特、eBay等硅谷巨子们也开始探索Web3。
看起来,从业者比围不雅观者更理智。
“比如境外的NFT平台OpenSea,这个平台没有完备做到去中央化,只是一个交易系统,不是一个确权系统。而Web3的紧张特色便是可拥有。而可拥有的条件,便是须要一个跨平台的身份,才能实现确权,以是OpenSea间隔Web3也还有一定间隔。有人说它是2.5代,比Web2进一步,但也还没到Web3。”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朱幼平见告《中国企业家》。朱幼平的不雅观点也与Jax相似,海内目前涌现的大量的数字藏品,便是对Web3的一种探索,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说实话,对当前的各种Web3项目,我是持疑惑态度的,由于我理解的Web3必定是去平台化和项目开放互助共赢的,但从现状来看,很多项目都还是Web2思维,不仅没有用去中央化的办法去做项目,而且还在做各种跑马圈地,项目不足open,也很不Web3。”Jax见告《中国企业家》。
Web3是一座孤城,城外的人高喊着“这是未来”,带着人、带着钱想冲进来;城内的人则核阅着层出不穷的项目,担心水大鱼大之中,殽杂着的李鬼,侵害了他们的崇奉。
一、Web3陷在Web2里:想改变,却绕不开你
朱啸虎购买虚拟跑鞋的引发热议。人们谈论的焦点分为两类:一是身为互联网领域投资人的朱啸虎竟然拥抱了Web3项目;二是,他会不会被骗?
Web3领域中,投资人正大步入场。
除一贯激进的a16z外,红杉成本、桥水基金等有名投资机构也纷纭入场,多支专注投资Web3领域的新基金先后成立。据21世纪经济宣布,今年2月,红杉成本宣告推出一支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基金,资金规模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这支加密基金将紧张投资加密项目,包括已经在加密交易所上市和尚未上市的代币。
对付投资人入场这件事,在圈内人看来,是一种范例的“围城困境”。
无疑,成本的参与可以使Web3快速发展并借助老牌投资机构的背书,得到更多的信赖、达成更多共识。但Web3的“义务”是去中央化和确权,而投资,在他们看来,属于Web2时期的“传统玩法”。
正由于这个抵牾点,推特的创始人Jack Dorsey被自己的投资人拉黑。
2021年12月,Jack Dorsey揭橥推文批评Web3是风险投资公司的工具。有媒体宣布表示:Jack Dorsey之后,Musk也加入了批评Web3的行列,他责怪Web3观点的盛行只是一种营销办法。而a16z创始人和其他Web3的支持者也纷纭做出了回应和回嘴。
终极,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将他“拉黑”,而Jack Dorsey作为回应,同样拉黑了对方。
Jack Dorsey质疑的并不是Web3本身,而是投资办法的参与是否适宜——大量投资机构涌入,终极Web3可能是由成本而非公民所节制——这与Web3的初心背道而驰。除了作为杠杆的成本具备Web2属性之外,人才的思维惯性也是如此。
“刚才提到的对Web3的理解和描述,是一种空想中的状况,大家都在做自己善于的事情。而现在业内Web3涌现了一个情形,便是现在它的业态没有形成。”Jax以社交为例,举了个例子。
在Web3中,社交、关系布局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不同的团队都基于自己善于的,在做类似的项目,Jax见告《中国企业家》,“这些项目的产品经理大多都是从Web2中转职过来的,他们的思维还是勾留在要建立护城河,要形成差异化,我的数据不能让其他团队得到等。”
在Jax看来,这些打着Web3旗号,却依旧延用Web2思维的产品,没有办理去中央化和用户信息节制在个人手中两大问题,顶多算Web2.5。
Web3从观点到成熟的过程中,最大的壁垒不是技能,而是如何做出一块新蛋糕。如果没有新蛋糕的涌现,谁会原意降落目前享受到的效率。
STEPVR创始人、总裁郭成博士举了关于效率的例子,如一个普通的互联网利用者,现在让他上网速率降落30%,换取的是他也不知道往后在哪会表示的权柄,谁会乐意?他还见告《中国企业家》,提升效率与公正,是人类始终如一的主题。公正与效率,还须要在经济回报的框架之内。而目前吸引用户的经济回报,最普遍、最直接同时风险最大的便是发币。
郭成认为,目前行业中所说的没有落地点,紧张由于现在组织形式和权柄分配下,没有做出一块新的权柄。而过去的权柄已经被划分得非常细致且高效了。Web2虽然存在各种中央化的问题,但却将效率做到了极致。
“现有Web2产品,都是基于利用方便的事理去设计的,多点一步都是产品经理的噩梦,极有可能每多点一下流量就会丢失50%,那终极谁乐意去支付这部分的本钱呢?”郭成说。
若想发展成一个时期,Web3仅靠崇奉和共识,是远远不足的。
二、构筑一个乌托邦:他们要革互联网大厂的命
Web3并不是新观点。
2007年,一个名叫李宗恩的年轻人在《赢在中国》节目中,为马云、史玉柱等导师阐明什么是Web3。
“Web3是虚拟天下和真实天下的结合,可以剖析用户在虚拟天下里的行为,去勾引现实的消费。”那时的李宗恩认为,Web2基本上是互动的,内容是由利用者自己去改的。而Web1.0基本便是单向的,像阿里巴巴网站,不管它的利用者若何,有多少互动,都是一个以公司为核心来主导整件事情的平台。
在李宗恩这档节目中,马云在末了问了两个问题,个中一个是关于阿里巴巴的定位,“阿里巴巴是1.0啊?你用过阿里巴巴没有?”
对此,李宗恩尴尬表示:“我可能对阿里巴巴不太清楚。”
马云总结道:“对客户有用的话,哪怕是Web0.1也无所谓。”
2006年,也便是这场对话的一年前,马云参加了环球首届Web2.0大会,他是中国去的唯一一个代表。关于Web2、Web3的磋商由此开始。
2006年,万维网创建者Tim Berners-Lee提出了Web3的观点。目的很大略,便是基于当时已经看到的Web2,为下一个阶段做描述。那时的他认为语义网会是进化的核心关键。
当年《时期周刊》的年度人物是“你”,指的是利用用户分享网站的一众网民,副标题则是“没错,便是你。信息时期由你节制。欢迎进入自己的天下。”
这一期的杂志封面,则是一台镀膜贴片的电脑显示器中一个大写加粗的“你”,恰好可以映出读者自己。据媒体宣布,整本杂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先容2006年互联网的发展,特殊是Web2的发展,包括网络视频、博客、草根新闻等。
Web2被普遍接管和确认后,针对Web3的谈论也应运而生。但此时对Web3的理解是懵懂和初阶的。从李宗恩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当年对Web3的理解更像是元宇宙。直到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造者之一的Gavin Wood也再次提出了自己理解的Web3。
朱幼平向《中国企业家》阐明了目前比较通用的理解。Web1.0是可读互联网,就像过去新浪这类门户,读者只能去读。Web2不只可读,还可写可分享,范例的便是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都是Web2。而Web3则是可读可写还可以拥有,是建立在区块链(智能合约)之上的。在Web3之前的互联网时期,作为作品的创作者却没有实际拥有版权并享受其收益权。
郭成则将其观点精髓精辟地进行了概括。他认为,Web3是基于区块链技能,强调个人权利属性,强调每个人确权的分布式互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称。
朱幼平对Web3的理解,是基于Tim Berners-Lee,强调读者和平台的关系和权柄。而郭成给出的定义,则方向Gavin Wood,加入了确权、分布式、去中央、区块链等元素。
“Web3观点还在不断蜕变中。”朱幼平说。
正如尼采所说:
每一个观点都源自我们将并不相同的事物等量齐观。没有任何一片树叶与另一片完备相同,而“树叶”这个一观点的形成,是从个体差异中断然地抽象出来的,是通过人们忘怀不同之处达到的。——尼采,1873
Web3便是这样一个观点,每个人对他的理解都不完备相同,却又有相似之处。
《一本书读懂Web3.0》中则用了一句精髓精辟的话,概括了Web3的特点——知道了Web2.0的缺陷后,Web3的特色就清晰了。
三、Web3是一个经济征象
2006年就涌现的Web3,为何直到现在才成为风潮?
“Web3实际上是个经济征象,这一代的互联网的红利没有了,海内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利用人口不会再大幅增加了,打车、外卖、社交等大部分领域都已划分完毕,自然要涌现一个新的增长点。”郭成见告《中国企业家》。
在他看来,如果Web2还存在足够的增长和想象空间,现在也没Web3什么事了。
中国互联网发展二十余年,先后经历了社交、搜索、博客、电商、O2O、社交电商、短视频等流量变迁,也催生了淘品牌、抖品牌、快手品牌等多个依托流量平台而崛起的新锐品牌。面对增长的需求,每一次流量见顶时,挖掘或探求新的流量红利成为了一种惯性。
从搜索引擎、团购、打车软件、共享单车、短视频、电商直播,到社区团购,从一二线到下沉市场,巨子不断争夺用户利用场景、流量和时长,对近11亿网民进行了全面“围剿”。
“随着环球用户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长越来越长,能达到均匀每天5小时到10小时,撤除用饭睡觉上厕所,每人一天复苏可支配的韶光也就剩那么多。”郭成表示。
流量即人的把稳力,流量即人在平台的勾留韶光。流量争夺、流量增长的背后,是对人所拥有韶光的争夺和挤压。但每天只有24小时,这是不可变的定量。于是如何争夺用户的关注,便是互联网公司争夺的焦点。
“Web3一定是趋势,在腾讯、阿里、头条这类厂商争夺用户韶光和定制各种规则的背景下,Web3更像一股清流,它将规则交给社区定制,将用户的数据所属权交还给用户,以是Web3必将重塑全体代价体系。”Jax说,哪怕现在碰着了各种泡沫问题,但Web3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崇奉。
Jax心目中的Web3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去中央化,没有过去谁管理谁的逻辑存在;第二,所有人的代价或数据属于个人。这两点是Web3的根本核心。
而这些都是在基于过去几年区块链、DeFi(去中央化金融)、NFT、DAO等方向的探索上发展起来的。
今年5月,朱啸虎购买了一双虚拟跑鞋。体验后他发朋友圈表示:第一天跑步赚了30美金,能量一会就没了,鞋子的钱看来要3个月才能回本。而朱啸虎朋友圈的头像便是NFT的代表作品无聊猿。据Opensea数据显示,BAYC #9279被allenzhu.eth以170 ETH(以太坊)买入,而朱啸虎的英文名正是Allen Zhu。
Web3、以太坊、NFT、区块链的观点相互交织在朱啸虎的微信朋友圈中。
对付区块链、NFT、DAO、Web3等观点的差异,郭成见告《中国企业家》,区块链是所有这些分布式打算、分布式确权的一个根本技能。然后NFT是基于此技能上面进行确权的一个权利属性,类似日常生活中地契这种左券。
DAO是基于区块链上面智能合约的一种分散的组织办法。Web3是基于区块链技能,强调个人权利属性,强调每个人确权的这种类分布式互联网,也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称。元宇宙则是Web3、DAO、NFT、区块链落地的最佳实践场景。
《一本书读懂Web3.0》中的不雅观点与郭成相似,作者认为区块链是Web3的核心技能,NFT是Web3的基本构成元素,元宇宙是Web3的具象表现形式,DAO是Web 3的基本组织形式,Web 3实质便是生产资料共享。
如今,在探索发展中,Web3的轮廓正逐渐清晰。
四、一座崇奉与疑惑之城
将Web3定义成一场实验,意味着希望、未来,意味着容错率高,也意味着鱼龙殽杂。这时,就须要学会辨别,哪些是科技带来的机会,哪些是投契。
对付Web3,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坚信的,但对层出不穷打着Web3名义的项目,却又是疑惑的。
郭成在VR行业已从业10年,算得上中国最早一批做VR的人。他对付这类组织办法或根本观点类的东西,基本不会去疑惑,“由于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郭成见告《中国企业家》:“理性的态度是对具有未来想象力事上,不应该持疑惑态度。我们该当去谨严地看待它上面产生运用,比如VR领域。2015年、2016年涌现过一些项目,说手机插到一个纸盒子里,这个东西就能呈现,我们该当疑惑这件事。”
而在Web3风口期,也涌现了不少包装成Web3或区块链外衣的旁氏骗局,或借观点去割韭菜的项目——这是无法避免的。
《技能革命与金融成本》一书中提到,大技能革命带来的经济泡沫,具有相似的顺序:技能革命-金融泡沫-崩溃-黄金时期-政治动乱,大约每半个世纪就重新来一遍。
一场技能变革,一次社会实验,一定会伴随泡沫,而且浪越大,泡沫越多。对付普通人来说,如何避开大浪之下的“泡沫”,已经成了一项技能。
朱幼平将分辨这个项目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的技能总结为不断学习和理解:“多节制理解新事物的底层逻辑,包括技能逻辑、商业逻辑,明白它的团队和一些操作。那么我想,是不是资金盘,具有多少技能含量,都是很随意马虎看出来的。”
Jax与朱幼平的意见相似,李逵还是李鬼,理解是第一步。Jax总结了三点:第一,先把什么是Web3的根本观点弄明白;第二,不要贸然去投资一个Web3产品,可以去体验,去理解,比如你有100万,想投资Web3项目,建议你只拿1万元去;第三点,对付项目,只管即便多去理解一些其他信息,Web3项目虽然鱼龙殽杂,但头部项目可能就那么几个,只管即便参与头部项目,由于这些项目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
郭成则更加大略直接,“你永久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判断这事挺大略的,比如你去看看他自己真的实际在用这款产品么。”
在用户没有切实感想熏染到真正的改变前,现在的狂热和坚信,可能会反手给布道者一个大耳光。Gavin Wood在近期的访谈中给Web3做了一个袖珍的定义,那便是“更少的主不雅观信赖,更多的客不雅观事实”。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说:崇奉是座屋子,很多层,每层有很多空房间,每间空房间内都可能住着疑惑。而疑惑是有用的,它使得崇奉充满活力。
对付一场“实验”来说,在给予足够韶光的同时,还要客不雅观镇静看待手中的项目,这可能是下一个郁金喷鼻香泡沫,也可能是下一个互联网时期。
参考资料:《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a15a / 0xAres,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姚赟;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PXIc4ga8ZyKRVQYZyIdzQ
本文由@中国企业家杂志 授权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14603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