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14:56
—梧桐树下的光影流转—
点位地址:永福路52号
原 名 称:布哈德住宅
现 名 称: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
保护种别:上海市精良历史建筑
△永福路52号外立面
1
笔墨线索一
精良历史建筑
永福路52号原为布哈德住宅,1932年建造,由哈沙德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构造,是范例的西班牙式建筑。立面为鱼鳞状水泥拉毛墙面,平缓的筒瓦坡顶,有地下室。南立面底层入口设连续半圆拱券门廊;2层露台设有棚架。底层客厅有一对螺旋形石柱,顶棚为木框吊顶。
2
笔墨线索二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47年舆图上的永福路52号住宅
听说这幢豪宅最早的主人是美国人盘根。盘根早期在上海一家“华革和服鞋行”做推销员,紧张推销和发卖入口鞋袜。1924年,她与该鞋行的经理爱纶互助开办了“爱纶盘根洋行”,行址设在九江路69号的住友大楼内。听说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的“玻璃丝袜”对华发卖的大部分都是这家洋行代理的。同时,这家洋行还涉足外汇、股票经纪业务。1932年,盘根购进古神父路(今永福路)52号的地块,兴建了这幢住宅。住宅面向一个大草坪,草坪周围栽种着花草树木,尤其是一棵高大的喷鼻香樟树,四季常青,满园的鸟语花香。花园里还有一个宽敞洁白的拍浮池,在当时的上海滩洋房中极为罕见。
永福路52号盘根住宅设计图纸
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幢洋楼归上海电影制片厂所有,先是作为幼儿园,后来又成为上影演员剧团。白杨、张瑞芳、秦怡、王丹凤、赵丹、孙道临、陈述、刘琼等如雷贯耳的大明星在这里进进出出,常常会有一些影迷在门口翘首以待,想要和自己心仪的演员合影并索要署名。后来,52号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的办公处,建起了放映厅和创作楼。朴素简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楼当年是全国名导、名家的聚拢之地。上海电影制片厂拍过许多经典电影,个中有不少剧本就策划于52号的创作楼内,故52号被称为“佳片策源地”。《天云山传奇》《苦恼人的笑》《小街》《人到中年》《庐山恋》等剧本便是从这里出身的。当年52号内还有个电影沙龙,沙龙最浪漫的是周末舞会,艺术家们跳的是优雅的三步、四步交谊舞,竹苞松茂的客厅里张灯结彩、轻歌曼舞,创作火花在旋转的舞步中出身。这幢住宅就这样由外而内地浪漫着。
20世纪90年代,
永福路52号为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所在地
3
笔墨线索三
西班牙式花园洋房
住宅为南向,高2层,钢筋混凝土构造,是范例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立面均是鱼鳞状水泥拉毛米色墙面,平缓的筒瓦坡顶。住宅入口面向东北,券式门楣盖着赤色筒瓦,踏台阶、登扶梯,入二楼南旭日台,上方的葡萄架是按原样规复的,为了防雨,又增加了玻璃顶棚。底层大厅对称设置的4扇落地门与表面的拱廊相通,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铁花装饰,并有一对贵重大理石螺旋形石柱。天花顶棚为木框吊顶,古味浓浓。大厅北墙的东西两侧,4个小螺旋柱装饰的镂空墙洞,成为大厅最抢眼的陈设。大厅南接花园,东西连着书房和餐厅,北面由科林斯柱和铁皮雕花组成的门廊通向楼梯。
东面的接待室原来是书房,现在还能看到原来宽大的书架、壁橱和放物架,后来配置了沙发,原物灯具能与它们统一和谐。有地下室。南立面底层入口处,有连续半圆拱券门廊5座,气势宏伟。西南面的会议室原来是餐厅,顶部与四周墙壁的衔接处都有并列式的西班牙小券作装饰。底层门厅内墙立面中间,砌筑了一座花岗岩壁炉,其上的雕刻图案彷佛一个长着弯弯犄角的羊头。突出屋面一侧的烟囱,带有奇特的哥特建筑风格。
整幢住宅建筑内部设计、装饰与室外空间的形象特色均一脉相承。1999年被上海市公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精良历史建筑。20世纪90年代后期,利用单位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投资100万元对其重新装修,基本保持原貌。2018年,上海电影集团对其进行整体修缮,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创作、办公、艺术沙龙为一体的上影集团创作中央。
– END
资料:市历保中央
编辑:王思琲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往期精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152442.html
上一篇:工厂车间若何进行改进提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