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21:05
用“寄拍模特”刷单涉嫌虚假宣扬
李某是电商平台的商家,其店铺紧张发卖某品牌女装,最近销量减少,而平台上另一家同样发卖该品牌女装的店铺销量却激增。
现实生活中,这类情形并不少见。电商平台商家约请“寄拍模特”,虚构交易事实,“寄拍模特”穿上商家免费寄来的衣服拍摄照片并发布虚假评论,以此提高商品销量、店铺评分、信用积分或成交金额等,提升网店的销量和排名,从而吸引更多顾客。值得把稳的是,该行为可能会构成虚假宣扬,为电子商务法明令禁止。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认定传统虚假宣扬具备四个特色:(1)属于市场竞争行为,发生在商事活动过程中;(2)主体是供应做事或者发卖产品的商事经营者;(3)内容涉及做事或者商品的客不雅观要素,比如质量、性能、有效期限等;(4)能够产生误解效果。但随着互联网交易的多样性,上述虚假宣扬行为限定范围也在发生变革。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发卖状况、用户评价、曾获名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扬,欺骗、误导消费者。”上文提到的“寄拍”行为实质上便是刷单刷好评,商家利用不正当手段干预用户评价,属于虚假宣扬,有“寄拍”行为的商家已涉嫌违法。卖家通过“寄拍模特”发布虚假买家秀,实际上也是一种虚假广告行为,既危害消费者的权柄,也对其他经营者构成不正当竞争。同样,明知别人刷单而帮忙的行为,涉嫌违反我国《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干系法律法规。
法官提示
“寄拍”行为存在一定的暗藏性,大部分“寄拍模特”利用个人账号,监管机构难以查清详细情形。但是这种虚假宣扬行为严重毁坏经营秩序,同时还会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如果在网购时碰着大量商批驳价相同、文案相同的店铺,可以及时向电商平台举报。电商平台也应担负起干系任务,加强管理,通过建立举报等机制倒逼商家自觉遵法。此外,消费者如创造疑似“寄拍”刷单行为,可立即保存图片并向平台举报,哀求平台进行核查。
“兼职刷单”骗局再升级
今年3月,吴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条招募“寄拍模特”的广告,上面写明:只要成为“寄拍模特”后穿上免费寄去的衣服拍摄几张照片,就可以得到50元至80元。吴女士很动心,随后与对方取得联系。吴女士被奉告,完成任务不仅会优先得到寄拍资格,还能够从平台上得到提现和返利。但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是先行转账、垫钱。当吴女士完成任务后,碰着新问题。对方又设置了一系列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吴女士须要连续转账或垫钱。终极吴女士共转账37388元,而此时平台还是显示任务失落败。
这类“寄拍模特”的骗局大多是针对有兼职需求的年轻女性,利用她们想兼职赢利的生理诱骗其上当。按照我国《刑法》干系规定,诱骗罪是指以造孽霸占为目的,利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此种“寄拍模特”骗局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大略的刷单行为,对方以骗取模特钱财为目的,已经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诱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牵制,并处或者单惩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惩罚金;数额特殊巨大或者有其他特殊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惩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审查院《关于办理诱骗刑事案件详细运用法律多少问题的阐明》第二条规定,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履行诱骗,诱骗公私财物达到规定的干系数额标准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重办处。
“寄拍模特”骗局实际上便是常见“兼职刷单”骗局的升级版。在受害者等待发货的过程中,骗子勾引其进行小额转账,同时承诺快速返利,随后哀求受害者反复刷单转账进行终极的诱骗。同时,此类骗局属于“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履行诱骗”,若骗取数额达到干系规定的标准,则构成诱骗罪。
法官提示
随着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其所承载的经济活动更加多样,法律关系更为繁芜。互联网交易中的参与者要不断提高认识,对繁芜网络环境中的各种广告宣扬仔细分辨,切勿轻信有诱骗嫌疑的广告,对付统统哀求先支付“押金”“定金”的广告和宣扬要随时保持当心。若碰着此类骗局,消费者不要由于被骗金额较低就忍气吞声,几次再三妥协只会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会涌现更多受害者,应该及时固定证据,交易前留存好转账记录、谈天截图等证据,若创造被骗,立即采纳方法乞助。
“入职登记”可能致个人信息透露
“寄拍模特”骗局中,不法分子可能会在勾引他人刷单的同时,盗取他人信息。民众轻则被骚扰电话困扰,重则可能会遭遇电信诱骗、套路贷、敲诈打单等恶性事宜,导致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陈女士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则刷单兼职广告,随后便添加对方微信并下载某APP进行刷单。为完成任务,陈女士垫付3单共1万余元,却无法拿回本金和佣金,对方表示须要陈女士供应身份证和银行卡的照片才能完成任务。无奈之下陈女士将个人信息发送给对方,但终极也未能收回其垫付的资金。
类似骗局并不少见,一些不法分子乃至会哀求当事人在刷单前填写一份详细的“会员入职登记表”,包括身份证号、身份证地址、现居地址,本人、配偶、父母电话,IP地址的地理位置截图、QQ或微信上的位置截图等信息。而在当事人将所有信息毫无保留地填在那张“会员入职登记表”上时,个人信息已经透露无疑。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个人信息因此电子或者其他办法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康健信息、行踪信息等。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干系规定,个人信息处理核心原则为“奉告-赞许”,即在充分奉告条件下取得个人赞许,网络信息的范围应该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法分子利用刷单向受害者索要个人信息,如IP地址的地理位置截图、QQ或微信上的位置截图等,显然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利用刷单行为网络、贩卖个人信息可能承担刑事任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了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供应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惩罚金;情节特殊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惩罚金。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造孽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惩罚。”
法官提示
广大民众应阔别“寄拍模特”骗局,看重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主要个人信息。一旦创造自己的身份信息被透露,要第一韶光改换账号,变动主要密码,留存干系证据,同时立即报警,防止个人信息透露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来源: 山东高法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154476.html
上一篇:5大年夜“奇招”让你的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诱惑快乐成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