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报价 > 文章正文

有的人开书店是为了情怀但我主要想挣钱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9:21:36

前几天,嘉兴海盐的乌托邦书店在宁波重新开业。

有的人开书店是为了情怀但我主要想挣钱

我这家书店“活”到第6个年头,6年间,书店曾关门两次。

第一次关门,2020年2月25日,我在书店的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上发出通知布告:“我们实在无力前行,选择卒业。
”门店估量经营至5月1日,店里现有库存新书以“盲盒”形式出售,每个盲盒定价为99元,内含代价大约150元的书本。
卒业声明发出当晚,收成1万多阅读量,盲盒在网上卖了1000多份,当天收入10多万元。
后经媒体发酵,书店要卒业的事持续受到关注,盲盒越卖越多。
终极,2020年4月1日,乌托邦书店“复活”,规复正常运营。

第二次关门,在2020年12月尾。
这次我把书店搬到了宁波。
恰好那边有个朋友,有一家书店,店面、书架、水吧都是现成的,让我过去运营,每年给他一定的设备利用用度。
不过,“乌托邦”这个名字不能用。
这次开业,我从朋友的店里搬了出来,重新挂上“乌托邦”招牌,书店再次重生。

在宁波重新开业的乌托邦书店。

有的人开书店是为了情怀,但我紧张想挣钱。
书店是难做的买卖,是不划算的买卖,在当下,这险些成为共识。
反复关门又开业,我一度被折腾得心力交瘁,也埋怨过大环境不好。
不过,几年波折之后,我收成了一些书店“买卖经”。

我当年“入坑”,纯属冲动,与书店有关的履历为“零”,没做过任何市场调查,乃至没逛过书店。
之前,我做过建材、教诲培训、咖啡馆。
书店的前身便是咖啡馆。
卖咖啡要招聘店员,要购买新鲜的咖啡豆、牛奶等,一年亏损十几万元;而书店,不用请员工,不做饮料,在电商平台上买几百本不好卖的书,每本5元,大家找朋友过来一起坐着聊谈天,买卖就成了。
我猜想,如此开店,每年最多亏损5万元。

2016年,为了止损,“乌托邦”书店开业,开在海盐的古城路路口,2018年搬到绮园商业街。
独立书店都要讲究点调性,我学着别人的样子,选书偏爱社科类和小众的文学类书本,不卖脱销书,周边多是学校,我也不卖教辅。
有一段韶光,书店熙熙攘攘,但来来往往的人中,有小朋友繁盛热闹繁荣着打牌,有人外放音乐,还有人把书店当做图书馆,随便翻看。
我当时做了一件特殊“搞笑”的事情——书店实施门票制,15元一张,在书店消费可以抵扣。
假如现在听说别人开了家书店,进店收门票,我会以为实在莫名其妙。

自那往后,来书店的人少了大半。
一天下来,发卖额“挂零”是常事,每年都在亏钱。
我并非墨守成规的人,屡次考试测验自救。
翻修铺面,改换书架,大量购置新书,或者举办一些活动,我发起过众筹不雅观影系列活动、西西电影工坊系列活动、乌托邦民谣系列活动等,也有读者超过几百公里参加。
但无论怎么挣扎,都不挣钱。

有喜好书的人,看我们不随意马虎,差不多每年来一次,每次买两本书;还有人从来不买书,纯粹给钱支持。
不过没法长久。
到了2020年初,的确支撑不下去,人为发不出来,房租和水电交不了,只想把书卖掉,把欠别人的钱还了,赶紧关门。
网上盲盒能卖得这么好,太出乎猜想。
我大略算了笔账,均匀下来,盲盒售价比进价高不了多少,店里4个人每天打包12个小时以上,忙了1个多月,大概赚了3万元,也便是个人工费。

我曾经非常抗拒在网上卖书,并一度认为,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相互对立。
之前和连锁书店、出版社等互助,按照7折的价格进货,我为了担保利润空间,只能按照标签原价出售。
但各大电商平台上,卖到读者手里的书本很多只有5折,还常常搞满减活动。
电商平台挤占市场,价格处于劣势,实体店的书自然卖不动。
其余,由于卖得少,每个月发卖额只有3000元旁边,快递费都谈不下来。
如果单本包邮,书店根本没有利润;如果读者承担快递费,书本得手价格又太高。

2020年初,库存图书以盲盒形式发卖。

盲盒卖完之后,我想法变了,决定再试一次,全面拥抱线上发卖渠道,看书店能不能“活”过来。
通过网络吸引的粉丝,不少沉淀成稳定客户,线上渠道开辟出来,最少快递费能再商量。
为了跟其他网店竞争,我不得不探求新的进货渠道,把书的发卖价格降下来。
我放弃互助了几年的出版社,到全国各地找经销商谈,把进货的价格压到3折,这样一来,我卖4折就有30%的利润。
后来证明,改变进货办法极其关键,书的价格对销量的影响至关主要。
在海盐开店的末了几个月,书本全场5折,每天能卖出去30多本书,月发卖额最少3万元。

把店搬到宁波,又是一次冒险。
海盐是一个小县城,人口数量在50万旁边,我的店开在繁华的商业区,人流量依然有限。
既然有机会搬到更大的城市,何乐而不为呢?搬到宁波后,改变更大了。
比如,店里现在也卖普通读物,余华的《活着》,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只要有货,每天都能卖出去。
传统零售业业态大概原来如此,普通读物就像夏天的冰可乐,遍及度高,但凡进书店的人,80%都知道,自然卖得好。

我们现在的店面开在阛阓里面,出于丰富业态的需求,阛阓降落了书店租金,每年大概10万元,跟在海盐的时候差不多。
电费比在海盐的时候还省,每月大概600元,中心空调是阛阓的,耗电的只剩下电灯。
而发卖额每月能超过5万元,比在海盐买卖最好的时候还要多出一倍。
线上购书的订单更是没停过。

这几天我刚把仓库里将近30吨书整理好,把书一本本摆上书架的时候,我反思了很多之前的事。
书店买卖不好,我一度以为是现在的社会环境没有书店发展的土壤,后来才创造,自己踩了很多坑,比如,荒诞实施“门票制”,花过多精力在店铺装修上,进货渠道过于局限,商品价格卖得太高,等。
我现在以为,即便不讲情怀,把开书店作为一门挣钱的买卖做,大概同样可行。

整理:上不雅观新闻 巩持平

栏目主编:孔令君 笔墨编辑:孔令君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来源解放日报社 题图为开在嘉兴海盐时的乌托邦书店。

来源:作者:巩持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212972.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