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0:01:30
1990年末,上海电子仪表工业拥有集团性公司11家。电子打算机制造企业11家。从属于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系统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25家,电子元件制造企业31家,半导体器件制造企业23家,真空电子器件制造企业11家,电子仪器设备制造企业9家,广播电视制造业企业31家,通信设备制造业3家,雷达制造业企业2家,电工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28家,光学和剖析仪器制造业企业13家,以及研究所15家,各种学校29所。
本日,盘点上海带一、二等数字的无线电厂,一贯排到四十一,侬还记得伐?
上海无线电一厂上海无线电一厂位于光复西路475号,是海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骨干企业。1960年8月1日,由上海无线电元件一厂、二厂、十厂,中工电容器厂,金刚电器厂,鼎信棉纺织厂合并而成。产品利用三元牌牌号。
建厂后一年内,便改造成功碳膜电阻器、云母电容器、纸介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电子陶瓷5种产品的单机联动生产线。个中,碳膜电阻器生产线是海内第一家实现单机联动化,受到第四机器工业部的重视,1961年1月在该厂召开“双革四新”现场会议,肯定了独立重生的做法,誉其为“中国式的大型元件工厂”。
该厂在“找差距,赶前辈”活动中,从1960年到1963年,先后3次组成学习军队,到西南地区的第四机器工业部直属工厂进行对口学习,建立起技能管理系统编制和生产技能标准,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60年代,该厂大力拓展新品种,从纸介、云母电容器扩展到微调瓷介、玻璃釉、薄膜等电容器;从碳膜、碳质电阻器扩展到金属膜、氧化膜、热敏电阻器。与此同时,还开拓出装置瓷件、压电元器件、微膜器件及微波器件,初步实现阻容元件的小型化。70年代,该厂又开拓出高频、低频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一系列新型元件。
1981~1990年,该厂引进重大改造项目共8项,投资4574万元。从日本引进电阻基体,金属膜、碳膜、氧化膜釉电阻器,瓷片电容器,氧化铝基板等8项生产线设备和技能,使全厂5个车间得到了较系统的技能改造,产品、产量上了一个台阶。1986年10月,该厂正式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件质量评定体系认可的一家中国电子元件制造厂,为产品跻身国际市场具备了条件。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2103人,个中技能职员186人。工厂占地面积4.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404.9万元。产品有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电容器、压电元器件、无线电陶瓷5个大类、33个系列,年产量41027万只,工业总产值3997万元,实现利润191.3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厂
上海无线电二厂位于宜昌路96号。1960年7月,由上海申新第二棉纺织厂与利闻无线电机厂、上海高频电炉厂、王松记电镀厂合并组成。建厂初期,紧张生产收音机、扩音机,以及各种电讯变压器等。
生产的收音机采取飞乐、红灯牌牌号,除脱销海内市场外,在60年代出口喷鼻香港、东南亚、南美及非洲等地区。70年代,红灯牌收音机以格局新颖、音色悦耳,成为海内市场竞相争购的工具,产品供不应求。自1971年到1983年,共生产红灯牌711型电子管收音机185.5万台,创海内同类产品发卖量的最高记录。
该厂在发展收音机的同时,于1961年11月开始试制军工装备性产品,产品构造走向军民结合。先后开拓出7种军用通信机和地面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炮瞄雷达、舰载炮瞄雷达3种大型军用雷达,为国防培植作出了贡献。个中,炮瞄雷达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重大科技成果奖;HS—201型超长波收信机于1982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1974年,该厂把军工通信技能运用到民品生产上,发展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设备。1975年10月,747型无线电话机问世,这是海内第一批由部级定型的民用电台,被广泛运用于渔业、矿业、林业、交通等部门。
进入80年代,由于军用通信设备生产任务逐步压缩,该厂将生产方向进一步转到民品开拓上,陆续试制成功移动通信系统、400兆赫台式小电台、手持式小电台、双频双工固定台、无线铁路列车调度系统等产品。1985年11月11日,该厂投资兴建7000余平方米的通信机、收录机生产大楼竣工,还引进前辈无线电通信机生产设备及技能,形成年产各种通信机2.5万部的生产能力。
1989年,取得国家一级企业的光荣称号。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3151人,个中技能职员521人。厂房占地面积39182平方米,建筑面积56521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790万元。具备生产通信机、收录机、收音机、高档音响设备等门类产品的能力,年工业总产值17850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
上海无线电三厂
上海无线电三厂位于西苏州路65号,系机器电子工业部骨干企业。紧张生产收音机、录音机、通讯广播电视专业设备。
该厂于1960年8月,由永安第三棉纺织厂和上海无线电器材厂合并而成。1960年初,上海无线电器材厂生产的663—1—1型收音机在全国评比中获一等奖。同年,该厂试制成功5千瓦功率的黑白电视机发射设备。1961年,美多牌663—2—6型收音机在全国广播吸收机不雅观摩评比大会上获第一名。次年9月,又研制成功了海内第一台全部用国产元器件的美多牌28A型便携式中短波晶体管收音机。1964年5月,自行设计生产了海内第一台239型全晶体管短波通信机。
1970年8月,该厂研制成功海内第一台7.5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973年,又研制成功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977年8月,开拓了彩色电视差转系列设备。同年,试制成功470毫米集成化彩色电视机。1979年,试制成功春雷牌3L1型盒式交直流两用录音机。1979年,以引进技能作借鉴,经由消化接管,试制成功3LX1型VHS彩色盒式磁带录像机。1982年2月,国家投资119万美元在该厂建立录音机机芯生产线。1986年,试制成功分箱式立体声收录音子母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2947人,个中技能职员451人。工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314万元。年产通讯机6部,电视机5.3万台,录音机5.3万台,录音机机芯2.6万只,工业总产值5709万元,亏损1946万元。
上海无线电四厂
上海无线电四厂位于肇嘉浜路1001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骨干企业。紧张产品为电视机、船用导航雷达、汽车收音机、运用电视等,利用凯歌牌牌号。
1960年7月,由80余家小厂合并到开利无线电机厂,改名为上海无线电四厂,迁址斜土路414号,有职工584人,紧张生产五灯电子管收音机、电唱收音两用机等。
1961年10月,全国第三届广播吸收机评比中,该厂生产的593—2型、593—4型收音机分别得到第一名。1962年11月,上海仪表专用机器厂并入该厂,并迁到现址。
1963年10月,该厂开始试制舰船用导航雷达。1964年12月,制成751型船用导航雷达,补充海内空缺。同年,研制生产了4B3型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4262型电唱收音两用机、4B4型汽车收音机、4D1型电子管黑白电视机、4D2型工业电视等。
1966年,国家为了发展雷达工业,投资108.83万元,扩建雷达生产厂房,建立雷达封闭式装置车间,另设两个部件加工车间。并集中全厂技能力量,成立雷达产品设计科。至1990年,该厂共研制生产各种雷达15种,个中批量生产10种。船用导航雷达形成系列,产品属全国首位。此外,还研制生产导弹攻击雷达、三坐标鉴戒指示雷达。该厂共有6种雷达产品14次获市、部、国家优质产品奖,6种产品获市、部、国家科技进步奖。
70年代,该厂形成电视机、汽车收音机、雷达、运用电视4大类电子产品的生产格局。从1972年开始,试制生产4D4型23厘米晶体管黑白电视机,1974年产量打破1万台。同时自行生产电视机高频头、行输出等5大件。1975年,研制生产31厘米晶体管黑白电视机。1979年,又研制成功31厘米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同年,全国第二届黑白电视吸收机质量评比,4D4型23厘米晶体管黑白电视机获一等奖。该厂装备类电子产品有船用导航雷达和军用雷达,是第四机器工业部的定点生产厂。1972年,研制成功4G1型运用电视,五路遥控。1974年,研制成功4G4型X线运用电视,适用于医学方面。该产品于1979年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获重大科技成果奖。该厂汽车收音机是海内唯一的生产工厂,从1970年到1979年,先后研制生产4B9型系列9个品种。
1982年起,该厂进行技能改造和技能引进,自筹资金7825万元,扩建电视机、汽车收音机、雷达装置大楼,建筑面积达31937平方米。还建造了彩色电视机、汽车收放音机生产线。同时,从日本、英国引进电视机、汽车收放音机、雷达、运用电视4大类电子产品的技能和关键设备,实现了产品更新换代。该厂还在接管国外前辈技能的根本上,研制生产多制式、直角平面、红外遥控等多功能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1984年引进国外技能,研制生产供远洋轮利用的避碰雷达。
1987年,该厂先后承接了从黄山“小三线”返沪安置的井冈山机器厂、立新配件厂,在闵行开拓区投资5000万元,新建厂房面积33000平方米,设立了上海无线电四厂一分厂、二分厂,生产凯歌牌电视机、洗衣机。同年,上海微型电机厂洗衣机分厂并入,成立了上海无线电四厂三分厂,生产凯歌牌全自动洗衣机。
到1990年止,该厂有8个产品获国家质量银质奖,23个品种45次获部、市的优质产品奖。电视机类产品获上海市名牌证书。此外,该厂还分别得到电子工业部质量管理奖、企业管理精良奖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名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5847人,个中技能职员1070人。工厂占地面积1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141万元。年产电视机129.01万台,雷达211部,汽车收放音机12.18万台,洗衣机1.88万台,电子元件173.46万只,工业总产值83395万元,发卖收入74118.4万元,实现利润2057.39万元,上缴利税3817.3万元。
上海无线电六厂
上海无线电六厂位于光复西路419号,是海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骨干企业。原为上海无线电一厂的组成部分,1965年1月,上海无线电一厂一分为二,南区以生产陶瓷为根本的阻容元件,仍用名上海无线电一厂;北区以生产纸质、云母为介质的电容元件,定名上海无线电六厂。产品利用三叶牌牌号。
该厂于1966年开拓出钮扣式串心云母电容器。年末,首批厚薄膜稠浊电路投入生产,成为海内稠浊电路生产厂之一。1967年,研制成功漆膜电容器,补充了海内空缺。1969年,制成独石电容器。1973年,研制成功丝网印刷工艺。1978年,制成涤纶电容器,属海内创始。同年,云母电容器基本实现机器化、自动化。自1981年起,该厂先后从国外引进厚膜电路、多层陶瓷电容器、可焊性引线等前辈设备和技能,生产采取打算机掌握,促进产品更新换代。1982年,试制成功运算放大器、高频放大器、方波脉冲触放器需用的膜块电路。1984年,开拓出横式瓷介电容器,性能全部向国际标准靠拢。1988年,开拓成功新一代金属箔式多合膜瓷介电容器,使产品进一步趋向小型化。1988年底,该厂生产的稠浊电路占海内市场49.5%。
1990年,该厂形成非极性固定电容器、厚簿膜稠浊电路、可焊性引线3大产品系列、100多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个中,无感式聚酯薄膜电容器、聚丙烯薄膜电容器于1987年分别获国家质量金质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947人,个中技能职员188人。厂房占地面积38934平方米,建筑面积35277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987万元。年产电容器8385万只,工业总产值4942万元,实现利润347万元。
上海无线电七厂
上海无线电七厂位于欧阳路289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骨干企业,专业生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并辅以生产工业用氢气、氮气、氧气和专用半导体设备制造。产品利用上字牌牌号。
该厂前身由华德工厂演化而成。华德工厂1960年更名为上海电子管厂。1966年,上海电子管厂分厂建立上海无线电七厂,专业生产半导体器件,并逐步成为从材料、零部件加工、塑料封装、气体设备到半导体器件生产的全能型工厂。
建厂第一年,生产400万只锗二极管和三极管。并先后研制了砷化镓二极管、光激射管、霍尔器件、光敏器件、硫化铅红外器件、锗高频三极管等。60年代末,开始生产TTL数字电路,硅超高频小功率和高频低噪声大功率晶体管。1973年开始生产仿照集成电路,个中各种运算放大器和集成稳压器发展迅速,成为紧张系列产品之一。1979年研制成功ECL超高数字电路;1980年批量生产一套6块的P24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1981~1990年,分别从美国、日本引进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大功率管生产线各一条,形成年产400万块集成电路、100万只大功率管的生产能力。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744人,个中技能职员243人。厂房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849平方米,个中净化厂房面积达25%,固定资产原值5284万元。年产晶体管554万只,集成电路108.7万块,工业总产值2299万元,实现利润65万元。
上海无线电八厂
上海无线电八厂位于四川北路2246号,是海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重点企业。专业生产中小型继电器,牌号为沪工牌。
1960年7月,由中美无线电行演化而来的中国继电器厂与大陆金笔厂合并,组成上海无线电八厂。建厂初期,仅能生产电话继电器和韶光继电器,产品多系仿制。为此,该厂将紧张精力放在提高技能根本和智力投资上,采纳内外结合办法,对职工进行文化和技能的培训。1966年,自行设计试制成功超小型温度继电器,一贯沿用至今。60年代后期,该厂自行设计试制成功小功率密封、半导体韶光、2万伏高压、干簧等继电器新品种,补充了继电器系列产品的空缺。
该厂通过技能改造,改造了大量专用设备,有数控车床、多工位自动联合机、综合测试仪、自动封洗机等。同时,还推广运用复合触点、复合涂层、产品洗濯、塑封、移印等新材料新工艺。继电器产品已形成电磁、通用密封、干簧、线绕、韶光等10个大类、100多个品种。个中JZC—21F超小型电磁继电器,1988年在全国继电器行业中第一个得到国家安全标准的认证。产品不仅在海内享有荣誉,且进入国际市场,1981年出口小型继电器224万只。该厂1982年与美国PB公司,1988年与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分别签订互助生产协议,由对方供应技能和质料,产品全部返销。同年,该厂还与喷鼻香港大跃行、川沙施湾工业公司三方组建上海海格继电器有限公司,以来料加工办法生产继电器,大部销往国外。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669人,个中技能职员188人。工厂占地面积14047平方米,建筑面积27067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35万元。年产继电器995万只,工业总产值4396万元,实现利润90万元。
上海无线电九厂
上海无线电九厂厂址在肇嘉浜路62弄17号和393号两处,是海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重点企业。1960年7月21日,由上海无线电元件九厂、上海玩具二厂等4家企业合并而成。
建厂初,仅能生产为电子管收音机和一样平常仪表配套的大型电源开关、分头开关、胶板瓷板波段开关和电子管座等。60年代中期,为适应半导体技能的运用,开始研制印刷电路需用的各种连接器、插座,使接插元件率先向小型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并不断扩展为军工配套和小型化接插元件,补充了海内小型、圆型、短型、六角型、防水型开关和印刷电路插头座等空缺。70年代初,随着数控技能及打算机的运用,又开拓出指轮、打算机按键开关两大门类7个品种。同时,试制成功滚筒式晶体管独立式频道选择开关。80年代,接插件生产向轻按力方向发展,试制成功8档预选开关等一批新颖接插件元件。
该厂通过不断改造改造,全厂有62%以上的生产加工设备得到了改进和提高,50%的机床实现了半自动、全自动化。
1986年11月25日,成立以上海无线电九厂为骨干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四省一市共22家企业组成的卫星接插件企业联合(集团)公司。通过产品的联合开拓,配套发卖,形成数量和质量上的系列上风而盘踞市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2022人,个中技能职员204人。工厂占地面积1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219平方米,各种设备851台,固定资产原值1639万元。年产接插元件2627.7万只,分18个大类、118个规格品种。年工业总产值3700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厂
上海无线电十厂位于杨高路1400号,地处浦东开拓区,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点企业,专业生产塑封晶体管、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及精密模具。产品利用上斯牌牌号。
该厂前身为厚德灯泡厂。1965年7月1日,更名为上海无线电十厂。产品有接插件、玻璃粉末绝缘子、晶体管管座、塑封继电器封装底座、集成电路封装底座等电子配件。70年代后期,转产塑封晶体管。1986年,该厂引进塑封后道工序自动生产设备,形成技能前辈的塑封管生产线,年产能力近亿只。1988年,又引进片状塑封管自动生产线,年产能力可达1000万只,在海内处于领先地位。
1983年,该厂投资1900万元,从日本引进精密模具和塑封引线框架的制造技能和生产设备,以及局部镀金、镀银技能和设备与之配套,1987年竣工投产。该生产线具熟年产12副大型精密模具和2亿只塑封引线框架的生产能力,精密模具的寿命在1亿次以上,精密度高,10~15个工步连冲累计偏差在5微米以内,达到80年代末国际水平。同年,该厂又投资277万元,建立半导体器件业电镀中央,建造厂房,引进关键电镀设备,低廉甜头电镀生产线和完全的三废管理系统,形成具有镀镍、镀锡、局部镀金(银)的当代化电镀生产线。
1990年,该厂建成沪港合伙上海永华电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塑封晶体管,产品80%外销。而后又筹建沪港合伙上海惠亚电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电子电镀。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577人,个中技能职员92人。厂房占地面积2613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67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384万元。生产的塑封晶体管有80多个型号、100多种规格。年产晶体管1450.7万只,塑封引线框架1.8亿只,工业总产值1164万元,实现利润6.3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一厂上海无线电十一厂位于武夷路174号,是电声器件专业工厂,紧张生产各种扬声器和电容传声器等产品。1980年8月,以国营企业与集体企业联营的新模式,成立上海飞乐电声总厂。1984年11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又以企业、个人参股形式,试办了海内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并首次向社会发行股票,影响深远。
在1961年、1963年全国扬声器质量评比中,上海无线电十一厂生产的5种飞乐牌扬声器全部名列第一。飞乐牌扬声器,不仅在海内供不应求,而且出口到东南亚各国。为发展收音机配套须要,在60年代共开拓投产的产品有15个。70年代,随着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发展又进一步开拓出22个产品。飞乐扬声器形成“低频不糊、中频宏亮、高频不噪”的特色。1978年,为了促进音响产品的发展,开拓了单元扬声器、橡皮边扬声器、高频扬声器等3大类产品,知足了不同层次的须要。80年代,扬声器升级换代加快,产品进一步系列化。从1980年到1989年共有新品160个。1983年,该厂在橡皮边扬声器根本上,生产了各种复合边扬声器,包括泡沫边、布边、尼龙边扬声器等4个系列、18个品种。个中,承受功率大、频带宽、失落真小的新一代高顺性泡沫扬声器获1989年国家质量银质奖,并进入国际市场。1984年,研制成功的500瓦高音号筒扬声用具有功率大、灵敏度高、频响宽等特点,为军事装备作出贡献。
1960年,上海发话器厂并入上海无线电十一厂,连续生产传声器。1963~1967年,先后开拓成功台式动圈传声器、宽频带小型带式传声器等。1967年,又有多种压电陶瓷送受发话器投入生产。1970年,与同济大学互助试制成功新一代电容传声器,紧张为“701”工程配套。1975年,试制成功全晶体管化广播电容传声器,适应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戏院等场所广播录音和扩音用。同年,又试制成功海内第一只具有超声波发射功能的无线电传声器,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有线构造,大大扩展了传声的空间范围。1978年,试制成功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1990年末,该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具备生产电声器件、成套播控设备、报警系统、载波通信设备、电磁灶和汽车配件等6大门类、246种品种型号的股份制企业。拥有各种设备545台,紧张生产线10条,厂房占地面积4.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有职工2668人,个中技能职员238人。年产各种电声器件1026.6万只,工业总产值5804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二厂
上海无线电十二厂位于广东路50号,是海内电子元件行业的重点企业。1960年7月21日,由上海环球电器厂、大中原电阻厂为主改组而成,是海内最早生产电位器的工厂。
该厂初期产品有碳膜电位器、线绕电位器和线绕电阻器3个大类、13个型号、上千个规格。电位器产量虽占全国各种电位器总量的90%,但仍跟不上国家发展的须要。建厂后一手抓老产品改型,一手抓新品种开拓。1963年7月,试制成功的小型碳膜电位器,被大量用于晶体管收音机,补充了海内空缺。1965年,改型后的小型碳膜电位器,在全国电位器评比中名列榜首。60年代后期,在膜片制造方面作了多次专题研究和改进,取得明显效果,受到第四机器工业部的重视。1973年,膜片采取印刷工艺。1979年,自行设计制造2条自动装置线和1条环形流水装置线,在行业中引起较大反响。1983年,该厂引进玻璃釉膜电位器关键设备,配以其他一些技能改造项目,不仅使玻璃釉膜电位器可靠性达到6级,且促进同年产量、产值、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记录。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899人,个中技能职员119人。厂房占地面积6423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289万元。年产电位器1957万只,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20%~50%。年工业总产值2188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三厂
上海无线电十三厂是海内最早专业从事电子打算机研制、生产的工厂之一。其前身由上海无线电仪器厂6401新产品试制小组演化而成,厂址在胶州路397号。1966年6月1日,建立上海无线电十三厂。1970年迁至南京西路1486号,1980年更名为上海电子打算机厂。是长江打算机(集团)联合公司的骨干企业。
在建厂当年就造出了第一台每秒3万次的晶体监工业掌握机,命名为TQ—1机(即图强1型机)。同年,还试制成功每秒2.5万次的X—2型晶体管通用数字打算机,率先在发电监控和航空丈量等领域运用。1969年,小批量生产海内最早的J—101型集成电路打算机。1971年,试制成功TQ—5机,并投入批量生产,对国防培植和发展空间技能起了很大浸染。1973年,研制成功TQ—16中型通用打算机,并批量生产,是该厂产量最大的机种之一。1974年,试制成功每秒100万次的TQ—6大型通用打算机,先后生产15台,是海内唯一批量生产的大型打算机。
1975年,试制成功DJS—131小型多功能通用打算机,该机功能完善,软件丰富,系统稳定性好,产品生产寿命延续10余年之久,并于1985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为中国打算机工业首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并多次代表中国打算机行业参加国际展览。1981年,设计试制了DJS—054微机、DJS—220中型机。1983年,TQH—100汉字智能终端、TQH—Y汉字译报机等先后投入市场。该厂在引进、消化、接管的根本上,跟踪国际微型打算机发展趋势,于1986、1987、1989年分别推出0520、0530、0540系列微机,利用东海牌牌号。1990年,东海0530B微型打算机获全国质量评比一等奖和国家质量银质奖,又获全国用户信誉金奖。同年,开拓生产了东海WS—386型32位微机工程事情站。东海系列微机广泛运用于工业、交通、金融、邮电、国防、科研、教诲等领域。为适应打算机技能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该厂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前辈水平的通用微机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并自行设计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形成了年产万台微型打算机的生产能力。
1966~1990年,该厂先后研制生产大、中、小型打算机731台,微型打算机15083台,打算器50余万台。上缴利税累计25142.67万元,相称于1990年该厂固定资产原值的3.8倍。自1984年以来,该厂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前辈企业、文明单位、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产品可靠性事情前辈企业。1989年获中国电子工业质量管理奖。1990年,该厂得到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495人,个中技能职员609人。工厂占地面积17881平方米,建筑面积22990平方米,有各种设备861台(套),固定资产原值6501.5万元。年产小型打算机25台、微型打算机4205台、外围设备1315台,工业总产值15157.9万元,发卖收入12026.2万元,实现利润510.2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四厂
上海无线电十四厂位于龙华东路795号,紧张生产场效应晶体管、CMOS集成电路及组件模块、整机,产品利用双岭牌牌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点企业。
该厂成立于1960年7月21日,由一亚电工厂和交直电工厂合并而成。建厂初期,确立了以硅材料半导体为出发点,硅器件紧张包括整流管、稳压管、高压硅柱、可控硅。随着平面技能的运用,又确立了发展MOS器件的主导方向,生产的场效应管有范例产品23种,个中MOS型、结型、光敏、氢敏场效应管,运用于通信、航天、仪器仪表、自动检测、广播电视等领域,使该厂成为海内紧张的场效应管生产厂。
该厂主导产品MOS集成电路,形成了多工艺、多品种、多系列的特色。推出PMOS系列、CMOS通用系列、微处理器及接口电路、仿照电路,并大力开拓专用电路,至1990年底,累计产量为3340万块。
该厂通过引进改造,先后完成了后道生产线、制水设备、直径75毫米硅片前道生产线、场效应管生产线、CAD设备和技能等项目,个中CAD项目达到3微米/2400门的水平。各引进项目外汇总投资1144万美元。
1988年9月6日,该厂与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伙创办中外合伙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其投资占总额的60%。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210人,个中技能职员365人。厂房占地面积7524平方米,建筑面积13669平方米,有前道生产线、封装生产线、测试筛选生产线、CAD设计制版线共6条,固定资产原值4486.6万元。年产晶体管143.4万只,集成电路143.2万块,工业总产值1726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五厂
上海无线电十五厂位于打浦路90号,前身由上海仪表电讯机器修造厂机箱车间演化而成。1956年12月单独成立上海无线电机箱厂。1965年4月,改名为上海无线电十五厂,紧张产品以钣金为主。
该厂建厂初期,为扩音机、示波器、一样平常仪表、电讯设备等生产配套机箱。后扩大品种,又为电子打算机、微波中继机、雷达、色谱仪、工业电视、电讯成套设备生产配套机箱。为改变设备迂腐、工艺掉队的状况,该厂低廉甜头25~75千伏点焊机、铝型材断料机、薄板半自动折弯机等设备。70年代,该厂承担援外的“七五项目”、“中罗军工科技协作项目”。1974年7月,该厂试制成功太阳灶。1978年开始,该厂自行设计开拓了科学、技能、文化、部门的图书资料设备,以及系列换衣箱等钣金用具。1982年9月,从上海无线电二十四厂接转喷塑工艺设备和工人,建立了塑料粉末静电喷涂车间。1984年10月,成立了静电粉末喷装研究所,研制成功金燕J100—1型喷涂设备及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粉末涂料。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321人,个中技能职员35人,厂房建筑面积6807平方米,有机床设备203台,固定资产原值312万元。年产各种机箱6.9万套,工业总产值643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六厂
1960年6月20日,上海无线电十六厂由上海联合灯泡厂的一个车间、大众玻壳厂、五昌五金厂等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厂址初在龟龄路56弄11号,紧张生产钮子开关、胶木和瓷质管座,以及接线架等一样平常接插元件。1979年,工厂迁至延平路175弄71号。
1969年开始,该厂致力于高频系列接插件的研制。同年,射频同轴连接器运用于东方红一号卫星。此后,又设计研制成各种微带插头座、连接器等产品,共16个系列、100多种规格,提高了产品的配套能力。该厂根据航天工程的哀求,及时完成了耐辐照、气密封、打仗可靠性、电压驻波比等精密技能特性的连接器研制,先后为20多项重大军工任务配套。
1978年12月,电子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四次高可靠性会议,上海无线电十六厂被指定为“七专”(国防工程军事系统所需电子元器件专门批的哀求,即专批、专技、专人、专料、专检、专卡、专机,简称“七专”)产品科研生产定点企业。在实行“七专”产品生产任务中,进一步占领了耐堕落、高空低气压环境下的抗电强度等技能难题,不断为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精密仪器仪表工业、家用电器生产配套作出贡献,多次受到中共中心、国务院和国防科工委、机器电子工业部的奖励。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982人,个中工程技能职员118人。紧张产品有射频同轴连接器、电视机用元配件、共用天线、开关等7个大类、97个系列、960个规格品种。厂房占地面积4808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77万元。年产各种接插件2442万只,工业总产值2468万元,实现利润61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七厂
上海无线电十七厂位于董家渡路175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骨干企业,是生产二极管、三极管、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的半导体器件专业工厂,产品利用宝石牌牌号。
该厂成立于1966年6月23日,由上海联合灯泡厂晶体管生产部门组成,厂址北苏州路659号,紧张生产整流管、稳压管。1966年9月迁往现址。同时,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的四车间及三车间部分并入。
建厂后,该厂产品构做作了多次变革。60年代,二极管采取台面合金构造,金属外壳封装。70年代初,二极管改用环氧贯注封装,平面构造的器件代替了台面和金属构造。70年代中后期,二极管采取玻璃纯化封装。80年代往后,通过引进,产品构造形式多元化、系列化,有平面构造、台面构造;有塑料封装、玻璃纯化封装、玻壳封装等各种功能的二极管和三极管。产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考察,二极管生产在海内处于领先地位。1988年,二极管产量名列全国第三名,达0.56亿只,个中2CN41硅快开关二极管,不仅1985年得到了国家质量金质奖,而且是海内通过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的第一只二极管产品。
80年代,该厂先后引进3个技能改造项目,总投资公民币3160万元,个中922.768万美元。1981年,从瑞典引进玻封二极管生产线的关键设备。1986年,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喷鼻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进DO—41塑封、DO—35玻壳二极管技能和设备。在引进瑞典线后工序关键设备后,用本厂原有生产设备与之配套成龙,联成了一条新的生产线,当年引进,当年投产,仅两个月就收回了全部引进投资。该项目1984年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引进技能改造现有企业单项奖”。引进线投产后,稳压、开关二极管年生产力达2.15亿只。1984年,在全国半导体器件业中第一家获电子工业部质量管理奖。1984、1985年两次获电子工业部经济效益前辈单位称号。1989年被付与上海市前辈企业称号。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385人,个中技能职员167人。厂房占地面积10687平方米,建筑面积1319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958.9万元。产品有整流管、开关管、稳压管等13个大类、67个品种。年产晶体管4299.67万只,工业总产值2478万元,发卖收入2198.7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八厂
上海无线电十八厂位于零陵路332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骨干企业。紧张生产电视机、电话机、微波炉,产品利用飞跃牌牌号。
该厂前身是云北电工电讯器材厂,紧张生产继电器、变压器和仪表、电子管扩音机。1966年10月更名上海无线电十八厂。同年,研制成功全晶体管扩音机。1970年10月,该厂从浙江中路486号迁至零陵路322号原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址,该校108名教职员工并入后,扩音机等播音设备产量增至19981台,并远销斯里兰卡、越南、喷鼻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72年,该厂研制成功23厘米黑白电视机,1973年投产。1975年11月,由国家投资630万元、面积为18266平方米的电视机装置大楼投入利用。1977年后,该厂陆续将变压器、扩音机转给外单位生产,先后并进了上海电讯器材厂和上海国光口琴厂电视机车间的技能职员,电视机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1979年,该厂电视机产量达到194266台。9D3型、12D1型、19D1型电视机在全国第二届黑白电视机质量评比中均获一等奖。
1980年,该厂把“飞跃目标——天下前辈水平,飞跃精神——统统为用户着想”定为企业方针。1982年,生产星火牌电视机的上海公民无线电厂并入上海无线电十八厂。至1983年底,该厂黑白电视机形成系列,共研制了36个新品种,批量生产的有24种。当年,该厂荣获上海市质量管理奖和全国工交系统经济效益前辈单位称号。此后,为了迅速办理产量大幅度增长与生产园地极度紧张的抵牾,一方面抓紧内部技能改造,另一方面在上海松江县九亭和江苏太仓等地建立黑白电视机生产厂。1985年,两条低廉甜头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投入利用,使该厂彩色电视机实际产量打破10万台大关。
1986年1月,该厂研制成功双画面彩色电视机并通过部级技能鉴定。尔后,又积极开拓电话机、收录机、电子琴、有源音箱、微波炉等新品。同年底,该厂获国家质量管理奖和国家企业管理精良奖。1987年,上海无线电三十四厂并入后,该厂又先后在上海虹桥开拓区和南市区分别建立微波炉和电话机生产车间。198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的名誉。1989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企业。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4284人,个中技能职员590人。工厂占地面积53219平方米,建筑面积75147平方米。有电视机装置线3条,微波炉装置线1条,电话机装置线2条,固定资产原值7030万元。年产电视机120.7万台,电话机18万部,电烤箱1.24万台,微波炉0.45万台,程控交流机0.1万台。工业总产值81940万元,发卖收入72892万元,实现利润2226.8万元,上缴利税4205.9万元。
上海无线电十九厂
上海无线电十九厂位于漕河泾新兴技能开拓区漕溪路258弄25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点企业,是海内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基地之一,专业生产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产品利用一九牌和领航牌牌号。
该厂于1970年11月3日由上海元件五厂五车间划出单独建厂,紧张生产TTL、HTL数字集成电路,是海内最早专业生产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的工厂。
1976年6月,该厂试制成功第一块由228只元件组成,相称于50个单门组成的多功能4位移位寄存器ST131。年底,试制成功168PROM,知足了主要国防工程及长沙工学院组装微程序打算机的哀求。同时,试制成功ST135函数功能发生器和ST036快速进位链,补充了海内空缺。1977年12月,第四机器工业部投资300万元,筹建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清洁车间6000平方米。1979年5月又增加投资60万元。1980年竣工。为适应海内空间技能和国防尖端武器的须要,1979年11月,国防科学技能委员会拨款80万元,在该厂建立中规模高可靠集成电路生产线,为大批量生产中规模集成电路打下根本。
1984~1988年,该厂引进美国LSTTL兼产黑白电视机电路生产线和日本集成电路后工序塑封生产线,年产能力和封装能力分别为500万块和2000万块,达80年代初期国际水平。1988年开始承接来料加工。截止1990年底,在引进塑封生产线上,为美国摩托罗拉、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元件五厂等单位加工的产品数量达290.85万块。1970~1990年,该厂生产各种系列产品达509种。累计生产集成电路4120万块,完成产值32505.8万元,实现利润14536万元。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957人,个中技能职员261人。厂房占地面积17998平方米,建筑面积11861平方米,具有集成电路后工序塑料封装生产线及LSTTL兼黑白电视机电路生产线各一条,固定资产原值3292.8万元。年产晶体管660.8万只,集成电路243.9万块,工业总产值2270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厂位于漕河泾新兴技能开拓区宜山路711号,是国家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专业生产印制线路板,利用普春牌牌号。1989年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民国20年(1931年)4月,留美硕士张惠康与同学数人,集资法币2万元,在普陀路153号开设亚光制造株式会社。1949年上海解放后,由于政府扶植,生产军用电话柄及电表外壳。1956年改名亚光胶木厂。1959年,国家投资32.5万元,从普陀路迁到现址。1963年,该厂采取上海无线电技能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开始兼产印制线路板。1966年更名为上海无线电二十厂。1975年专业生产印制线路板,年产印制线路板3.13万平方米。此后,该厂改造设备,并把单机联成生产线,建成了印刷堕落流水线、步进式金属孔化流水线、助焊剂涂复流水线,从手工转变为机器化连续化操作。产品从单面、平面发展到双面、孔化、多层等。
1980年2月,该厂从日本引进全套自动生产线及部分赞助设备,1982年3月投产。彩色电视机印制线路板严格按IEC标准组织生产,安全性获美国UL标准认可,先后获市、部优质产品称号。在全国同行业第一、二届质量评比中均名列榜首。1984~1986年,通过引进和翻版增加了3条生产线,印制线路板年生产能力达70万平方米,能加工录像机、电子调谐器等产品上利用的高精度、高密度印制线路板。
1986年,该厂同澳大利亚PCL公司互助开办普林电路板公司,生产为打算机、通信设备等配套的双面和多层印制线路板,部分产品出口。1990年起,该厂加速软性、碳质导电印制线路板新品投产进度,产品批量供应市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308人,个中技能职员153人。工厂占地29813平方米,建筑面积27042平方米,有流水生产线4条,固定资产原值4489.7万元。年产印制线路板48.2万平方米,工业总产值8300万元,发卖收入7807.86万元,实现利润759.62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位于江宁路631号,是海内示波器的主要生产工厂,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的骨干企业。产品利用新建牌牌号。
新建电仪器材商行于1951年11月创办,紧张从事示波器的制造。1952年8月,改名为新建电仪工业社。生产的示波器有103、105、113、115、125型等5个品种。1956年,新建电仪工业社改名为新建电子仪器厂。同年,在全行业公私合营时,新建电子仪器厂并进了精勤电器工业社等10余家小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始具有制造双踪、同步、脉冲等示波器的能力,在无线电行业中享有一定的荣誉。1960年,又并进华成烟厂,职工增加到1665人,生产园地进一步扩大。到1965年,成为海内示波器生产的骨干企业。1966年,改名为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
历年来,该厂生产的产品形成系列,有通用、同步、宽带、高灵敏度、影象、取样、矢量、数字存贮示波器,逻辑剖析仪,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等10大类、70多个品种。此外,还开拓了电子琴、广播电视仪器等产品。该厂曾先后引进美国100兆赫数字存贮示波器和100兆赫通用示波器,以及英国逻辑剖析仪的生产技能,使产品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由于在产品开拓、质量、品种、本钱价格等方面具有上风,个中示波器和图示仪产量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并有5种产品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5年,该厂获电子工业部质量管理奖。1988年,被评为上海市前辈企业。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676人,个中技能职员305人。厂房占地面积13840平方米,建筑面积3099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41万元。年产电子丈量仪器10000台,个中示波器9204台,图示仪796台,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9.9%和41.7%。此外,还生产电子琴4.8万台。年工业总产值3589万元,实现利润125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三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三厂位于眉州路431弄220号,是国家高空气候仪器的骨干企业。产品利用风牌和云飞牌牌号。
该厂前身由国际电话制造厂演化而成。1955年10月,工厂转产高空气候仪器,并改名为上海国际电讯器材厂。1956年6月,成为制造高空气候探空仪的工厂。1967年,定名为上海无线电二十三厂。
1968年,该厂试制成功第一台激光测云仪,淘汰了气球、弧光测光仪等测云设备。1978年,该产品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初,试制成功探测30公里以上大气气候要素的火箭探空仪。1978年,为国防科学事情委员会研制实时和延时遥测机任务,为中国第一颗极轨气候卫星配套。1974~1983年,该厂为合营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和发射同步卫星而研制的电子探空仪。
80年代,该厂采取前辈技能开拓气候产品,实现对探空数据甲机器自动记录器进行自动记录。1988年,生产了有6项气候要素、数据自动处理、监视网络的遥测自动气候站。同时,还开拓了激光测烟雷达、双向测风范等环境保护气候仪器。
1990年,该厂产品有转筒式和电子式两类探空仪,以及激光测云仪、列车警报器、温度湿度遥丈量控测试系统等产品。个中GZZ2—1型转筒式电码探空仪器于1981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90年末,有职工760人,个中技能职员131人。厂房占地面积1146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6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07万元。年产高空测候仪9.5万台,工业总产值836万元,实现利润31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四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四厂位于武昌路390号。前身是中国自动电讯器材厂,是海内早期的通信设备制造厂之一。1966年10月,上海无线电二十四厂成立后,由民品转向军品生产,发展了重叠式单路载波机、四线制12路载波机、6路数字终端机等产品。
从1964年到1967年,为增援国防工业培植,工厂经历了两次分厂,1964年在颛桥筹建黄浦仪器厂,增援工人和技能职员759人;1967年在安徽后方基地包建上海遵义器材厂,增援干部、技能员工246人。经由前后分厂调度,导致该厂技能物质根本的分散和削弱。
进入80年代,该厂在技能引进的根本上,开拓出袖珍式无线电话机、有线无线转接掌握台、微型音叉、无线电小型电台等一批新产品。1989年9月3日,该厂研制成功采取微型电子打算机和遥控技能的无线电力负荷掌握系统,补充了海内空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722人,个中技能职员162人。厂房占地面积3178平方米,建筑面积897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601万元。年工业总产值916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五厂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位于龙华西路525号,前身由创建于民国13年(1924年)10月的亚美无线电株式会社演化而成。该厂是海内微波仪器专业生产定点厂,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的重点企业。产品利用亚美牌牌号。
1952年7月,亚美无线电株式会社及修理部、制造厂与亚南制造厂和衷行合并,更名为亚美机电株式会社,下设亚美机电株式会社第一制造厂、第二制造厂。1955年9月,亚美机电株式会社第二制造厂改名为上海亚美电器二厂。公私合营后,上海亚美电器二厂从属第三机器工业部十局,转为生产电子丈量仪器的专业厂。1956年7月,开始研制、生产辐射仪,供野外勘探放射性矿藏之用,尔后,援建时期电子仪器厂。1959年建成投产后,遂将辐射仪和电子管毫伏计转移给该厂生产。
1957年5月,上海亚美电器二厂改名上海亚美电器厂。1958年,上海亚美电器厂和华东师范大学互助,研制成功3厘米微波波导丈量装置,补充了海内微波仪器的空缺。1959年,国家投资兴建金加工车间、新产品试制车间、电子部件车间、电子仪器整机装置及调试车间等。1966年10月,改名为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
1970年,该厂开始研制PX系列频率计,1972年投入生产。1974年,研制网络剖析仪,被称为微波丈量中的“万用表”。1977年,该厂为卫星地面站配套,研制成功固态全景频谱剖析仪。1983年,研制成功电视扫频旗子暗记发生器,用于电视调谐器生产线,效率提高10倍。GX2C数字小功率计于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这些测试仪器投放市场,不仅促进科学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国家节省外汇。该厂还利用技能上风,开拓了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164人,个中技能职员198人。厂房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80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223万元。该厂产品有数字频率计、电压表、波形参数测试仪、滋扰场测试仪、传输参数测试仪、广播电视测试仪、旗子暗记发生器和民用微波炉等9个大类,200多个品种。年产丈量仪器5972台,微波炉711台,工业总产值1164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七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七厂位于丹阳路60号,是国家电子元件行业重点企业,专业生产电讯变压器,产品利用双灯牌牌号。1989年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1990年获机器电子工业部质量管理奖。
该厂于1966年10月从上海无线电二厂划出成立。1972~1984年,经由4次扩建工程,厂房面积增加了6994平方米,增长了设备,改进了生产条件。
1972年,该厂试制成功自动添纸绕线机和小型线圈全自动绕线机。1973年,为了发展电视机部件生产,设计制造了四头帧包自动绕线机和行包自动绕线机,提高工效10倍。1978年,研制成功50吨三轴自动冲床,使冲制变压器铁心片的工效提高8倍,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自行设计光敏固化变压器浸渍流水线,提高工效14倍,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该厂生产的DB—32—446A型和DB—34—463型两种电源变压器,采取了阻燃塑料骨架和限温熔断器等前辈技能,1984年在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管理局组织的行业评比中,均被评为一等奖。1987年,该厂参照引进设备又制造了两条彩色电视机变压器生产线,以及有关的生产、测试设备,提高工效20%。
1985~1990年,该厂的DB—34—446(463)A电源变压器获国家质量银质奖、7种产品获部优质产品奖。产品销往全国11个省市,并出口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喷鼻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953人,个中技能职员138人。工厂占地面积9188平方米,建筑面积1386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15万元。年产电讯变压器321.05万只,回扫变压器109.82万只,偏转线圈65.76万只,工业总产值5153万元,实现利润389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八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八厂位于四川中路659号,专业从事线圈生产,产品利用美通牌牌号。前身由1950年景立的上海无线电线圈厂演化而成,后更名上海无线电仪器厂。1965年12月,将生产线圈部分从上海无线电仪器厂中划出,另组成上海无线电二十八厂。
60年代中、后期,该厂研制成功200型中频变压器和固定电感,使中频变压器进入到第二代。70年代初,新颖的中频变压器、行振荡线圈、行线性调节器、帧振荡线圈等产品相继问世,使中频变压器跨入第三代。1979年,LCT组合器件试制成功。1982年,自行设计研制成功DL亮度延迟线,技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1983年,该产品获国家经济委员会新产品证书“金龙奖”,并进入国际市场。
1988年,该厂在深圳特区设立通力电子有限公司和宝通电子工贸公司,利用本厂的产品、牌号、技能上风,扩展外贸业务。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650人,个中技能职员62人。厂房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84平方米,设备264台,固定资产原值1361万元。生产产品有固定电感器、中频变压器、延迟线、石英晶体、LC组件等5个大类、42个型号、320个规格品种,年产量2562万只,工业总产值1924万元,实现利润22万元。
上海无线电二十九厂
上海无线电二十九厂位于新肇周路1381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点企业,是海内专业生产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单位之一,产品利用红讯牌牌号。
该厂前身为新时期木器厂,1966年12月9日更名为上海无线电二十九厂。1969年9月转产半导体三极管。同年10月,生产出首批3AD6锗PNP低比年夜功率三极管,当年生产5.38万只。1970年,该厂全部转产半导体分立器件。
1970~1981年,该厂先后生产了锗PNP合金型低比年夜功率三极管、锗PNP合金型低频中功率三极管、锗PNP合金型低频小功率三极管、锗NPN型低频小功率三极管4大类。个中3AD35锗管为特色产品,功率可达50瓦。生产的3BX6锗管,是市内独家生产的NPN型低频小功率三极管。
1972年,该厂开始生产硅管,试制成功的3DD12三极管,办理了国产电视机质量中行管的难题,为民用电视机逐步向大屏幕发展供应了配套产品。同时,重点发展PNP型三极管,1973年产量为8.619万只,1977年增加到112.74万只。在硅管生产中,形成硅低频小功率、硅低比年夜功率、硅开关、硅高比年夜功率、硅高频小功率5大系列、50多个品种、500多种规格。紧张产品3DA150等,先后获市、部优质产品奖和国家质量银质奖。
1987年5月~1988年2月,该厂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引进外延炉、磨光减薄机、抛光机、扩散炉等设备和仪表仪器。其余,从美国引进晶体管PNP、NPN型三重扩散、外延平面管等7项制造工艺和粗铝丝焊线机,TO—220全自动共晶焊片机等设备,投资582.5万美元,海内配套设备投资400万元。同时,建成一幢5000平方米的晶体管生产大楼。仅此一条生产线,就具熟年产管芯1.5亿只,成品2700万只晶体管的能力。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054人,个中技能职员187人。厂房占地面积12341.9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709万元。年产晶体管870.3万只,工业总产值1877万元,发卖收入1994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
上海无线电三十厂
上海无线电三十厂位于漕河泾新兴技能开拓区田林路201号,是广播电视行业塑料件加工专业厂。有各种规格注塑机50台。紧张生产电视机、收录机等家电产品机壳和塑料配件等。
该厂前身为上海无线电塑料件厂,1964年8月成立,厂址中山西路913号。产品从旋钮、线圈管等小型大略件发展到晶体管收音机外壳、台式收音机面板等较大型零件。同时,自行设计制造了带安全门和螺栓升降机构的小型立式注塑机。1966年12月,易名为上海无线电三十厂,迁至万航渡路683弄34号。
1972年,上海电讯器材厂技工学校划归上海无线电三十厂。1973年,自行设计、生产了65、70型晶体管收音机机壳,并自行制造了带螺杆预塑的60克立式注塑机。1974年,该厂在兄弟单位协作下,建成一个配备专用打算机掌握22台注塑机的群控注塑车间,提高了塑料件生产自动化程度,并荣获1975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同时,还建立塑料电镀小组,承接了上海无线电二厂、三厂,上海一〇一厂及部分外地单位的塑料电镀加工任务,成为上海电子仪表系统塑料定点生产企业。
80年代,该厂为了适应电视机、收录机表面装饰工艺的须要,建造3080平方米的注塑机综合大楼,先后从日本引进4000克、7000克大型注塑机,生产电视机大型塑壳。同时,在塑料喷涂、烫印、丝印等表面装饰加工中采取了新工艺,自行设计制造一条塑料喷涂流水线,1988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989年,该厂从日本引进“一次注塑——转印”系统设备,提高了加工件的质量。
1988年初,该厂在田林路建造厂房4000平方米,1990年底竣工利用。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602人,个中技能职员50人,厂房占地面积10259平方米,建筑面积1189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258万元。年产塑料件703.9万只,天线8.7万支,工业总产值3627万元,实现利润129万元。
上海无线电三十二厂
上海无线电三十二厂位于光复西路2359号,紧张生产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黑白、彩色投影电视机和投影屏幕,兼产扩音机、环境试验设备、小型家用电器。产品利用友情、多菱、广得利、电理牌牌号。1988年获上海市前辈企业称号。该厂于1974年3月由上海试验设备厂改名建立。
1973年,上海试验设备厂研制成功友情牌40厘米全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在1979年第二届全国电视机质量评比中获同类产品第一名。与此同时,该厂在海内率先研制、生产黑白投影电视机和彩色投影电视机,成为海内独家生产从50~200英寸多种规格投影屏幕的专业工厂。1981年,从日本引进彩色投影电视机进行组装。1985年,从美国引进彩色投影电视机散件进行组装。
80年代后期,该厂生产的彩色投影电视机形成投射式、背透式、顶吊式系列,产品广泛运用于工业、科技、军事、航天、教诲、娱乐等部门。1986年JD35—32U型黑白电视机获上海市优质产品奖;1987年JD44—36U型黑白电视机获上海市优质产品奖;1989年JD44—47X型黑白电视机获机器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奖。从90年代起,该厂陆续开拓并生产了热宝、电暖气机、电子吸尘宝等小型家用电器。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816人,个中技能职员147人。厂房占地面积2202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9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78万元。年产黑白电视机84420台,彩色投影电视机50台,热宝42020台。工业总产值4753万元,实现利润2.8万元,出口创汇40.11万美元。
上海无线电三十三厂
上海无线电三十三厂位于南石二路曹杨八村落120号,因此电讯变压器为支柱产品的多品种生产厂家,产品利用双三牌牌号。
该厂前身为上海仪表电讯机器修造厂四车间,1975年1月分出建厂。建厂后,专业生产军用着陆探照灯车及其备品、配件。1980年,因军工订货大幅度低落,该厂遂向多品种发展。是年1月,生产各种电讯变压器。1986年,又与上海电力学院共同研制成功海内创始的ZCB型全自动触电保护器,并于次年正式投产。该产品在1987年4月第15届国际展览会(萨格勒布)上获名誉奖;1988年4月DB—20—14型变压器在全国首届收录机用电源变压器质量评比中获一等奖。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320人,个中技能职员33人。工厂占地面积11182平方米,建筑面积6968平方米。拥有变压器生产线2条,固定资产原值253.9万元。主导产品有电讯变压器、触电保护器2大类,137个品种,产量20.7万只(台),工业总产值299万元,发卖收入371.3万元,亏损114.1万元。
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
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位于斜土路630号,紧张生产电话保安配线设备、电视机、收音机、风帘、试模器,产品利用沪新、天下、新源、海鸥牌牌号。系集体所有制企业。1990年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该厂于1980年3月由沪新电讯器材厂和长空无线电厂合并建立。当年5月,两条收音机总装流水线和插件流水线建成投产,使当年收音机产量增加15万台,整年产量比上年增加42%。1981年,由上海无线电二厂援建的2条新型收音机总装流水线和3条插件线以及浸焊机、铣平机等成套设备安装竣工,投入运转,实现了一条龙生产。1982年5月,该厂被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为收音机生产定点单位。1982年第八届全国收音机评比中,该厂生产的天下牌301型收音机获一等奖。1983年,该厂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的品种共有11项。1984年4月,该厂与上海无线电四厂签订互助生产凯歌牌黑白电视机的协议。1988年2月,上海新源机器厂并入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1989年8月,该厂加工凯歌牌电视机累计达到100万台,天下牌收音机获1989年上海第二届全国部分家电商品消费者信誉奖。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404人,个中技能职员139人。厂房占地面积11572平方米,建筑面积16639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261台,流水生产线9条,固定资产原值956万元。年产电话保安配线设备62626只/2291546回线,收音机49.63万台,加工电视机24.8万台,低廉甜头电视机4100台,电子机器设备350台。工业总产值2899.9万元,发卖收入3078.1万元,实现利润357.3万元。
上海无线电三十六厂
上海无线电三十六厂位于中山南二路520号,是机器电子工业部定点生产天线的专业工厂,系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品利用T字、强力牌牌号。该厂由上海电视十六厂、上海电子管九厂、上海嵩山电子设备厂于1982年1月合并而成。
1984年,该厂从日本引进不锈钢拉杆天线生产技能和设备,1986年9月正式投产。生产从手工转为半机器化、连续化作业,形成年生产能力1500万支。拉杆天线按GE公司标准组织生产,安全性达到UL标准,TL9—220—Ⅲ拉杆天线先后获市、部优质产品称号和检测精良奖。1989年起,该厂开拓了大众桑塔纳轿车天线,产品小批量供应市场。当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0年末,该厂有职工1017人,个中技能职员77人,工厂占地面积408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有天线装置流水线7条,固定资产原值911.4万元。年产拉杆天线640万支,工业总产值2704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出口创汇21.2万美元。
上海无线电四十一厂上海无线电四十一厂位于永嘉路627号,专学临盆肆壹牌各种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史料来源:上海电子仪表工业志(1996年)
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老底子 诚意奉献!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37057.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