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06:57
从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里,可以看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对成本市场的意见。
近期,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官网上公开了致伯克希尔股东的一封信。信中表露伯克希尔2020年每股市值的增幅为2.4%,而标普500增幅为18.4%。2020年伯克希尔盈利为425亿美元。
而备受关注的伯克希尔持股名单上,有一家中国公司进入了投资者视野,那便是比亚迪。据表露,伯克希尔于2008年9月通过旗下的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mpany(中美能源控股公司,现更名为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H股。伯克希尔为此共花费2.32亿美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持有的比亚迪股票市值已达到58.97亿美元,比亚迪的投资上巴菲特得到了24倍的收益。而其在通用汽车的投资收益率要远远低于比亚迪。
比亚迪:从锂电池生产商到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
提及比亚迪,第一印象便是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在比亚迪刚成立时,其紧张业务并不是汽车行业,而是电池行业。
据比亚迪官网表露,其在2000年景为了手机生产商MOTOROLA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在2002年又成为了当时手机行业巨子NOKIA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
而与这两家当时手机行业巨子的互助,也让比亚迪古迹大涨,成功上岸港交所。
比亚迪于2002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根据其2003年年报来看,比亚迪2002年业务收入中有超过99%是来自于电池行业,包括锂离子电池收入占比为51.2%;镍电池收入比例为48.4%。
而比亚迪2003年1月22日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任务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汽车行业,而进入汽车行业第一年的2003年,其汽车干系的收入已经达到了营收总额的12.5%。
图片来源:比亚迪2003年年报
而到了2009年,比亚迪汽车干系的业务收入已超过了50%,达到了53%。值得把稳的是,比亚迪电池方面的业务收入比例在逐年低落,业务名称也在之后改成了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据其2019年年报表露,比亚迪表示二次充电电池紧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铁电池产品,紧张运用于手机、电动工具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同时,针对付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开拓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运用于电动商用车和电动乘用车领域。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公民币401.5亿元,于公司总收入的占比为31.43%,占公司汽车行业收入比例为63.46%。而从最近四年的情形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收入都是其汽车业务的重点,占比都超过了60%。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0年海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而根据比亚迪发布的发卖快报,2020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97万辆,占整年海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13.88%。而在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万辆,占整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的19.03%。
比亚迪从03年进入汽车行业,此后将发展重点着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一个手机电池行业的领导者转型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根据中汽协官网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仅仅为1.8万辆,而2020年已经到了136.7万辆,为2013年的近76倍。
而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海内汽车市场需求仍在连续规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估量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个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3月1日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海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环球第一,累计推广了超过550万辆。
肖亚庆还表示新能源汽车是环球汽车家当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大方向,也是我国汽车家当发展的一种计策选择。近年来工信部和其它国家部门,还有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他还表示只管海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不错的发展,还是有一些技能和其它方面的问题须要去占领。
根据EV sales官网的数据,中国近几年来一贯是环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环球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插电式稠浊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销量为324万辆,而中国为133.7万辆,占环球销量的比重为41.27%。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家当发展方案(2021—2035年)》,方案表示希望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均匀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发卖量达到汽车新车发卖总量的20%旁边,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运用。
除了中心确当局文件之外,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
上海市今年2月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利用新能源汽车履行办法》(下文简称《履行办法》)将从3月1日起开始履行。《履行办法》表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且个人用户名下没有利用本市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本市在非业务性客车总量掌握的原则下,免费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而在2月25日上海市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家当发展履行操持(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打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家当产值35%以上。
而海南省2月24日发布的《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2021年行动操持》提出2021年全省操持推广2.5万辆新能源汽车。除分外用场车辆外,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奇迹单位新增及改换的公务用车100%利用新能源汽车。
而在早前的2020年6月,海南官方就表示海南省到2030年将不再发卖燃油汽车。
上述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也在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铺好路,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让人看好。
向智能化转型,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来袭
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家当发展方案(2021—2035年)》表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能加速领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家当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在能源方面的减排,新能源汽车也融汇了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能,推动汽车从纯挚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根本举动步伐改造升级。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仅再是从燃料的清洁和低排放为主,而是要转向更智能和自动化方面,这就须要技能方面的加持。
3月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环球富豪榜》上,马斯克首次成为天下首富。而马斯克和特斯拉的成功让很多科技企业眼馋,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来袭。
提及跨界造车,今年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苹果了。
在去年12月,据传苹果正在美国设立汽车组装厂,并开始与环球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互助洽谈,估量2024-2025年,“Apple Car”就会正式亮相。乃至苹果操持在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首款Apple Car,比原来方案至少提前了两年韶光,乃至Apple Car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后面又屡屡爆出苹果或将与当代汽车互助。目前双方正处在会谈阶段,双方希望共同研发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据韩国媒体宣布称,苹果公司与当代汽车已经达成共识,双方将于2021年3月份之前就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互助签署干系协议。
除当代之外,又传苹果将向起亚汽车投资4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与该韩国汽车制造商互助生产电动汽车,两公司可能在2月17日签署协议。宣布称,双方操持在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生产苹果汽车,将力争在2024推出苹果汽车,初步年产量目标是10万辆。
而马斯克早在2016年就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
本身苹果便是一家科技巨子,在软件、智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上风,而马斯克则深知苹果的科技实力能够让苹果在造车上能够有着巨大的上风。
而除了苹果之外,英国的戴森也曾涉足造车,但是这家无绳吸尘器和吹风机制造商末了的造车之旅也不明晰之。就连日本的索尼也在2020CES上推出了一辆纯电动观点车Vision-S。
而对付中国科技企业来讲,跨进造车也开始兴起。
早在2015年,百度的carlife计策就对外发布,并在2015年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而在后来又成立了智能汽车奇迹部。
其官网表示,百度智能汽车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办理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向汽车制造企业,Tier1厂商,芯片厂商以及做事供应商在内的互助伙伴供应L3自动驾驶软件做事,汽车联网办理方案,以及汽车大数据做事,让驾驶更安全,舒适,经济。
而百度不仅仅知足于给汽车生产商供应软件做事。在3月2日,吉利汽车与百度组建的合伙公司已注册成立,新公司名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集度汽车”)。个中,夏一平担当集度汽车的CEO,同时也是该公法律人代表。夏一平曾任菲亚特克莱斯勒亚太区智能车联奇迹部卖力人。这次加盟集度汽车也算是强强联合。
富士康也有着造车方面的动作,3月1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联合高瓴创投完成对AutoCore.ai的投资。AutoCore.ai属于奥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据企查查显示,奥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从事车联网技能、智能车载平台、高等驾驶赞助系统ADAS/自主无人驾驶AD平台的开拓;供应基于多种车规芯片、搭载最新人工智能算法的自动驾驶系统平台。
而小米也彷佛也没打算放弃造车这块“肥肉”。2月19日,据传小米也决定造车,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而小米则发布公告称,公司一贯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干系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该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小米的这段声明解释了小米一贯在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造车或许也会是迎刃而解。
而海内另一家科技巨子华为则又在重申不造车。
据传华为操持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正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开展互助。而关于这次传闻,华为官方回应称:“华为对付智能汽车办理方案的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能,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北汽蓝谷也对此作出回应:目前与华为的互助仅仅在技能层面,不涉及代工。
华为表示自己更多的是做一个为智能汽车供应办理方案的供应商。而在未来是否会涉及造车,也不得而知。
而海内另一家老牌科技企业复兴通讯也开始明确要进军新能源汽车家当链。复兴内部人士透露,复兴通讯将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并将设立汽车电子团队,从属于系统产品技能方案部,其定位是卖力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方案和经营。
不过和华为一样,复兴也是会做一个为智能汽车供应软件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后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付减排、发展绿色能源是大势所趋,而现在新能源汽车对自动化、智能方面的哀求也越来越普遍。新能源汽车或者说全体汽车行业也面临着转型,科技企业不断加入,让全体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更加百花齐放。特斯拉的成功也让更多科技企业“眼馋”,或许在将来中国也会涌现自己的“特斯拉”。
风险提示 : 成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统统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源自成本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55947.html
上一篇:小学生电子手表偷拍女生下体!网友:现在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