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58:37
“这个昌宁核桃的产品包装简洁大方,富有内涵,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结合的设计特色非常明显。”在昌宁县电子商务做事中央一楼综合展厅里,边参不雅观边向做事职员理解情形的外地客商周云平一直地夸奖。
近年来,昌宁县捉住城乡领悟发展、村落庄振兴、全国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创建等一系列重大计策机遇,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把造就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发展屯子经济的新引擎,不断引发内天生长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人增收和屯子发展。
做法:创新引领 多样发展
2016年来,昌宁县每年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扶持屯子电商发展、电商根本培植和企业贷款贴息等,有效促进了电商行业遍及化、规模化和集群化的多样化发展。
全县13个州里均成立电商办,由州里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卖力,确保电商发展“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匆匆”,并形成了“政府勾引、部门履行、行业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商示范村落镇,探索形成“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落”“一店带多村落”等电商扶贫模式。同时,按照市场需求,抓好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地理标志性产品 “三品一标”网货的生产,为每件农产品配备“身份证”,强化产品资质,实现网货优选;着力造就一批市场前景好、诚信度高、实力雄厚的网品生产企业,为“农货进城”供应保障。目前,该县已有正强嘎薄、昌宁红、雪兰、黄家寨古树茶、恒盛、康丰、江沅等多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入驻淘宝、苏宁易购、彩云优品、邮乐购等电商平台。
昌宁县还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互助协议,启动屯子淘宝项目,共同打造覆盖“县、乡、村落”三位一体的屯子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培植了屯子淘宝做事中央和昌宁县菜鸟物流中央,并交付阿里巴巴利用,有效推动了屯子淘宝项目在昌宁的开展,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如今,一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落已实现屯子淘宝做事站全覆盖。
该县全力推进电商聚拢园区培植,方案培植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总投资200多万元的电子商务做事中央、屯子淘宝做事中央及创业孵化中央,吸引县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为企业进行家当聚拢、抱团发展供应条件。形成集研发、运营、支付、认证、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体验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家当链,使电商聚拢园区真正成为昌宁本土的创业孵化器。
昌宁县电子商务发展3年多来,累计交易总额超过9.13亿元,实现农产品线上交易4.7亿元,带动一批栽种村落走上致富路,帮助一批穷苦户实现精准脱贫。变革:示范带动 彰显特色
2017年8月,昌宁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项目,这对昌宁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劲的东风,推动昌宁电商家当驶向更加广阔和更具潜力的“蓝海”。
借着这股东风,昌宁县高位推进电子商务做事体系、物流体系、运营主体造就、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电商精准扶贫、人才造就、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大数据和溯源等体系培植,有效促进了昌宁电子商务家当康健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昌宁县提升改造完成1个县级做事中央、建成84个电子商务做事站点,占全县124个行政村落的67.74%, 个中穷苦村落做事点36个,占全县62个穷苦村落的58.06%,开展深度溯源企业3家、一样平常溯源企业11家,涉及溯源产品108个,培训达4000人次以上,涉及穷苦户983人,新增网店261家,电商从业职员达5127人。
昌宁县捉住大超过、大发展、大开放的机遇,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自主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面积约66.5亩的电商物流家当园培植,在县级创业孵化中央引进入住企业30多家,依托天猫、淘宝和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产品发卖活动,上线的茶叶、核桃、野生菌、冬早蔬菜、热带水果等农产品,以及苗绣、彝绣、傣绣等具有昌宁特色的文化产品很受欢迎。同时,整合品牌、营销等资源,加强产销对接,实现企业深度互助,提高农产品上行率,办理农产品生产技能缺少、发卖困难等问题。“昌宁红茶”和“昌宁核桃”两个品牌便是昌宁与省内外电商企业积极对接,就县域农特产品的策划、包装、宣扬、品牌造就磋商互助的成果。
成效:点击千里 沟通天下
借助互联网经济,昌宁县正搭建起对外联通的桥梁,电商家当处处亮点频现,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7年,全县屯子淘宝实现交易额2400多万元,累计为村落民节约生产生活开支400余万元,累计订单数22万多单,累计做事村落民超过50000人次,“村落小二”月均收入2650元,“双十一”期间天猫优品GSV村落均超过27000元,在全体华南六省170个县域中排名第一。2018年,全县实现电商交易额51228万元,个中线上发卖额达26177万元,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13万元。
昌宁县主动把全国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培植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子,建立做事中央、做事站点+电商企业、互助社+穷苦户的电商扶贫机制,培植“新农业扶贫栽种示范基地”,立足通过帮扶机制的建立和基地培植,起到示范引领,带动穷苦户参与,帮助穷苦户增收致富;2018年以来,正强嘎薄、江沅、整天茶业等电商企业和互助社,通过帮助穷苦户发卖滞销核桃、石斛、咖啡等农特产品,实现发卖额达1000多万元。
在示范培植、网内网外宣扬带动下,电子商务把农特产品交易这个路边经济“小摊位”升级为全国市场“大平台”。互联网让本来有价无市的昌宁农特产品真正走出了澜沧江大峡谷,快步走上了电商这条“快车道”。
购物不出村落、生活不出村落、发卖不出村落、创业不出村落,电子商务为昌宁屯子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点击千里、沟通天下”。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71713.html
上一篇:电子产品“过保维修坑爹”谁来管?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