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2:07:00
他是事情上的“冒死三郎”
他2012年6月毕业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能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能专业,2013年11月开始担当永州工务段永州桥隧车间易江桥工区副工长,在周围熟习他发展经历的许多同事看来,邓俊能在如此短短一年多韶光内就开始发展为一名工区业务骨干,无疑与他在事情上敢于拼搏,吃得苦和蔼于学习是分不开的。
图为邓俊正在体例造业操持
他是学习上的“带头小哥”
除了事情上爱“拼”,不服输,邓俊在学习上同样不甘于掉队,从菁菁校园走出来的懵懂青年,深知光有一股拼劲还远远不足,必须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的学习与提升,他在紧张劳碌的事情之于,挤韶光学,理论上常常自学到深夜,实际操作上一有空就缠着车间技能员和工区老同道,向他们客气请教业务上和管理上的难点、疑点问题,由于他的“拼劲”和“钻劲”,在2019年度段举行的职业技能竞赛中,他以理论和实操第一,取得永州工务段桥隧专业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带头学习研讨业务技能的精神,传染着工区每一位职工,特殊是工区刚分配入路不久的青年大学生,在他的影响下,纷纭拿起书本,加入到学技练功的行列……
有了拼劲和韧劲还不足,要当好一名工长,还必须带好团队,当好“带头大哥”,这是邓俊的工长履历,他见告笔者,记得初当工永劫刻,由于短缺管理履历,常常头疼不已,后面在工长这个岗位干久了,逐步明白一个道理,自己一个人干活随意马虎,只管往前冲,做好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就行,而来管理一个工区,要不一个工区的拧成一股绳,还必须学习关心关爱职工,在生活上做他们的“带头人”。工区老职工卢向群今年五十多岁,年轻职工周佳俊才20多岁,面对这些年事相差悬殊,地域文化差别较大的职工要因人而异,常常与他们谈心、交心,及时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如饮食方面,工区有2个老家来自东北的青年大学生,很不适应南方的生活,为使大伙吃得好,住的舒心,他多次向车间还有段职能部门申请办理改进工区食堂和澡堂环境,他的这些举动让他赢得了大家对他的信赖。
图为邓俊正在巡查路基设备情形
他是媳妇眼中“最美的人”
刚到工区的时候,路不好走,特殊是一到晚上,孤单和寂寞就会悄悄爬上心头,邓俊常常会想家,想得眼泪都会出来,特殊是作为工长,一到逢年过节,值班就成为了常态,邓俊说,“不过现在好多了,每天晚上都可以和媳妇、孩子通过微信视频谈天,也可以和爸妈聊上几句。”
邓俊的妻子周满艮也是永州市人,她和邓俊小学就相识了,算得上青梅竹马。周满艮说:“作为家属,铁路工务人事情的苦脏累我还是有一些理解的,不知道当时是若何想的,莫名地喜好上了他,可能也正是由于看上他身上有着铁路人的倔强、诚挚与朴实吧”。
以前在邵阳上班的时候,从家里到事情的地方只能坐绿皮车和客运班车,单程至少要2个小时,但是周满艮只要有空就去陪他。
如今,小夫妻俩有了自己的车,在芦洪市见面看似更加随意马虎,但是现在正是铁路防洪的关键期间,为了不影响邓俊的事情,也只能等到双休日安歇时才能与他见上一壁。“由于常常见不到他,有时我和孩子确实很想他,尤其是进入汛期以来,有时乃至一个月夫妻之间都难见着人,或许是间隔产生美吧,在我眼里邓俊是最美的铁路人。” 周满艮时常骄傲而又幸福地与周围的亲朋好友提及她与邓俊之间的故事。
图为邓俊正在立岗接车
作为一名90后的工长,邓俊最喜好的一句话是:“干好每一件事,做晴天天的事情,才能当好工务人。”他始终坚信,安全生产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次标准化作业的落实。他一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名90后工长的青春华章和故事……(唐思贤)
来源:经济日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7427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