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报价 > 文章正文

科研长路上青年们的心声诉求有哪些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2:57:23

【科研者说】

内蒙古乌兰察布,科研职员在大棚里不雅观察马铃薯原原种苗成长情形。

科研长路上青年们的心声诉求有哪些

新华社发

重庆九龙坡区公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内,医护职员在进行检测。
新华社发

湖北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里,科研职员在睡莲科研池进行人工授粉。
新华社发

有趣的研究与有用的研究若何兼顾

讲述人:华南理工大学机器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袁伟

大四那年,家境并不富余的我原操持毕业后便事情赢利补贴家用,但父母武断地支持我读研。
事情后,科研、传授教化、培养学天生为我的三大主业。
凭借努力,我先后两次破格晋升,毕业当年评上副教授,32岁那年,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科研是一场修行,科研人要甘于寂寞,啃得了“硬骨头”,坐得住“冷板凳”。
这条路上,我经历过太多失落败,也时常被成功的喜悦包围。

还记得攻读博士时,由于实验楼拆迁,科研条件一度非常艰巨。
我和两位师弟长期挤在只有三四平方米的小实验室里,常常四处借设备,但大家还是挺了过来。
凭借努力,我还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优博创新基金帮助。

近些年,我的研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及干系领域。
随着这一行业的迅猛发展,我时常感到团队培植赶不上发展需求。
相应地,也产生过两大困惑。
好在答案在一直歇地实干中越来越清晰了。

第一个困惑是:到底该做“有趣的研究”还是“有用的研究”,是聚焦科学前沿还是瞄准技能难题?我带着团队一边坚持根本研究,一边冲在产学研领悟第一线,重点攻关生产运用中的“卡脖子”问题。
逐渐地,我深感,根本研究有力支撑着运用研究,而运用研究中的创造为根本研究供应了新的视角与灵感。
这正是科研界常说的:搞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不仅要盘踞科学高地,还要办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把书架上的东西放到货架上”。
现在,我们已为十多家行业领先企业供应技能支持,科研报国的信念越来越武断。

第二个困惑是:机器专业本身偏工程、偏技能,在从事机器、能源、材料多学科交叉课题研究时,我们常感到“先天不敷”,很多想法受限于专业和平台难以实现。
但经历了多年探索后,这个难题也基本办理了——在实践中,我们磨炼出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研究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持续创新的源头。

2013年年初,父亲因病去世,“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办公室里书柜一角,至今摆放着我和父亲游览植物园的合影,照片中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这份爱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现在,我已入选科技部和广东省领军人才,得到国家精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帮助。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将带着团队执着前行,走向更广阔的科研舞台。

面对“短平快”,希望我们都能说“不”

讲述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考验科年夜夫、第二临床医学院讲师陈良君

2017年,我结束了6年的硕博连读,正式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考验科事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团队成为环球最早创造COVID-19全基因组序列的三个团队之一。

疫情暴发初期,没有专门的检测试剂盒,只能用检测其他病毒的试剂盒或实验室自建的方法检测。
面对陌生的病毒,我心里也害怕,但还是当仁不让地冲了上去。
记得那年大年三十,我直到0点才结束事情回家;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突发聚拢性疫情时,我赶到北京增援了21天。
由于团队的突出表现,我们党支部得到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辈集体、前辈党支部名誉,我深感光彩。

让我颇感吃力的是,在我国,年夜夫面临着临床和科研的双重压力,特殊是在大型三甲医院,事情量本就“爆表”,两者很难兼顾。
是侧重个中之一,还是都不放弃?我选择了后者。
由于,临床和科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的事情正是在临床检测的一线关口,对我来说,实验室检测能力是把好传染病防控关口的关键。

读书时,导师见告我:“科研职员毕业后的‘第一桶金’特殊主要。
”“第一桶金”每每是第一个独立完成的项目,若何用好资金、做出成绩,是每个年轻科研职员都会面临的问题。
幸运的是,现在国家和地方对年轻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了。
在我们医院的支持下,我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了多项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还入选了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我想,青年如果能扛住压力,静下心来把项目做好,科研成果一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希望社会各界能留给我们更多韶光去发展、去探索,这样,面对“短平快”的研究方向,我们就更有底气说“不”,有底气去踏踏实实攻难关,发展为自己领域真正的专家。

“本领惶恐”如何破?唯有靠奋斗

讲述人:中国石油经济技能研究院石油市场所主任工程师、碳中和研究中央实行主任王利宁

说到能源,中国无疑是能源大国。
但长期以来,我国在世界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却始终比较弱。
比如,多年来,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情报署等国际机构,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国际大能源公司都在持续体例、公开拓布能源展望报告,受到各国重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声情形却不理想。

2015年,我所在的中国石油经济技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培植试点单位,致力于环绕能源与国企两大领域咨政建言、答疑解惑,而开展天下与中国能源展望研究、向外洋讲述中国方案,成为全院倾力投入的一项事情。
在这项事情中,院里非常重视为年轻人搭台子,鼓励我们挑大梁。

2017年8月,院里公开拓布《2050年天下与中国能源展望》,一贯参加此项研究的我被指定为主讲人作主旨报告。
申报请示结束后,有同行感慨:你们院给年轻人这样的机会,真好。
此后几年,我有幸在国际顶级研究机构组织的多个大型国际会议上分享能源展望研究成果,一步步实现着“向天下通报中国声音”的梦想。

我是幸运的——从事的事情和所学同等;平台很大,研究成果可以影响行业发展;事情环境对年轻人友好宽容。
但我想,只有不断增强本领,才能作出更大成绩。

去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作为紧张研究骨干参与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
但研究越深入,越以为自己看问题还不足系统全面,采取的方法还有待提升,提出的不雅观点建议还不足独到……我想,这种“本领惶恐”是我们很多青年科研职员都会面对的。
幸运的是,从党和政府到科研机构,都对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视和支持。
在越来越健全的机制系统编制下,只要我们自觉奋斗,就一定能不断增强“本领自傲”。

说到期待,我的确有个小心愿:我们的科研效果很难用传统评价体系去衡量,今后,希望能让大家的心血付出得到更有效、更客不雅观的评价,让我们沿着心中所爱更加笃定地走下去。
我相信,改变正越来越近。

在行动中破解科技特派员的“三大困惑”

讲述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当代农学院作物学科专任西席王洋

2016年,我成了一名科技特派员。
几年来,我从一个略带诗人气、对州里科技事情完备陌生的“新手”,逐步变成了“对派驻州里各村落各地都熟习,对庄家、企业主、州里干部都认识,有农业生产难题随时可联系”的“老手”。

我的专业是作物种子学,从事农作物种子和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我被派驻到浙江衢州衢江区云溪乡后,创造云溪乡交通便利、柑橘类果树栽种上风明显,我们报告的第一个省科技特派员专项是《葡萄柚引种与高效栽培示范》。
既不懂柑橘栽种管理,也不懂柑橘病虫害防治,我能为这个项目做些什么?

不懂,就在干中学。
于是,派驻第一年,我走遍了云溪乡每个村落,记录下各村落农业发展碰着的难题。
能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办理的,就现场答疑;非专业所长的,就带回去找对口的专家解答。

现在,我做事的衢江区雪康家庭农场已建成衢州市柑橘佳构果园、衢州市示范性家庭农场,造就的柑橘连续两年摘得全市佳构柑橘擂台赛综合类一等奖、二等奖。
今年,我们团队还有多个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审定,相信一定能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回望这几年的科特派生涯,满心感慨。
不瞒大家说,我也曾有过三个困惑——

基层真的须要我吗,农人朋友们能不能相信我?这是当初心里的第一个问号。
本日,这个迷惑已经烟消云散。
只要我们真正把特派员的职责放在心上,存心对待派驻州里碰着的每个小问题,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乡亲们建立朴拙的感情。

如何平衡社会做事和科研传授教化这两方面的精力投入?若何在做好科特派事情的同时,得到职称晋升所需的成果?毕竟,现在青年科研职员面对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我们在田间地头奔忙的成果,是无法作为考察依据的。
后来,我在老特派员、植保学科邓建宇老师那里找到了答案:他总能从办理农作物病虫害的实际问题出发,主动设计实验,研发植保新产品,并作出理论解析、揭橥论文。
我想,这也会是我的努力方向。

现在,我还剩第三个困惑没办理——我们帮助庄家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怎么才能转化成经济收益?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借助电商平台,举办科技特派员产品直播“特食汇”;帮助派驻州里的农产品进入学校、机关等单位的年货采购竞标……但是,奏效并不理想,毕竟我们不是“带货达人”,也不善经营之道。
期待社会各界供应帮助,和我们一起为乡亲们圆梦。

期待拓宽本土博士后的发展空间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央研究组长、研究员刘真

2010年,我考研进入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央/神经所,正式开展非人灵长类脑科学干系研究。
为了快速启动实验,我们租用了位于太湖中央的西山岛上一家猴场的实验空间。

比较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举动步伐完善的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央/神经所本部,我们在西山岛上的科研生涯可谓筚路蓝缕。
最开始,实验室是位于三楼拐角处的150平方米空间,宿舍是租住的镇上民宅,用饭靠大家轮流排班下厨,出行靠的是买来的几辆电瓶车,实验仪器举动步伐也不尽完善……

在环境偏僻、设备简陋的小岛上,我们一待便是近10年。
但物质条件的困难没有阻挡我们提高的脚步,在老师的辅导下,在互助者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我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揭橥了MECP2自闭症转基因猴模型的研究论文,为自闭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和干预手段研究供应了更加高档的空想动物模型。
这项研究还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给了我很大的勉励。

博士毕业时,我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揭橥了包括Nature、CellResearch在内的多篇主要研究论文,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科研新人发展为灵长类研究领域的学术新星。

毕业后,科研之路如何走?这是我当时面临的紧张问题。
一方面,去国外顶级研究机构做博士后研究的梦想近在咫尺,而这也彷佛是海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成才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留在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央/神经所无疑更适宜开展灵长类研究,也更有机会向困扰本领域二十年的难题——体细胞克隆猴发起寻衅。
没有太多犹豫和纠结,我选择了留在所里,连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全力占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8年,我们团队首次成功得到了两只康健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成果于当年2月作为封面文章揭橥在Cell杂志。
杂志主编夸奖这项事情是“生物技能领域近20年来的里程碑事宜”,国内外主流媒体都第一韶光对“中中”和“华华”做了大篇幅宣布。
体细胞克隆猴事情获评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研究成果入选“Cell2018年最佳八篇文章”和“Nature2018重大科学事宜”。

现在,我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持续在非人灵长类模型研究领域前沿探索。
作为新一代科技事情者,我时候告诫自己,要勇于肩负历史授予的重任,勇做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从自身经历出发,我对本土博士后人才的发展非常关注。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精良青年人才在海内发展成才,但他们求职时得到的机会和支持却每每不如留学返国职员。
因此,除了连续大力引进外洋精良人才之外,建议尽快完善本土博士后的发展渠道和上升空间,真正做到“不看出身经历,只看科研能力”。
相信这样,我国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刘梦王美莹张胜陆健吴春燕光明日报通讯员陈胜伟)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9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bj/89506.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