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一秒降温神器查询访问:成分含酒精、液化石油气能瞬间爆燃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3:54:53

有商家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纭推出降温喷雾,只需轻轻一喷,即可“一秒降温”,“切实其实是行走的空调”,不少商家直接打出此类广告语吸引大家把稳。
其身分到底有哪些?是否安全?北京青年报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秒降温神器查询访问:成分含酒精、液化石油气能瞬间爆燃

征象

清凉神器月销3万个,消费者试用“喷在身上火辣辣”

北青报把稳到,这类网红清凉神器和平时利用的补水喷雾在包装方面无太大差异,容量大多为250毫升和360毫升,利用方法也很大略,拔下喷头上的安全阀门,对准车内座椅、方向盘等高温部位喷射即可。
售价从10元到50元不等,流传宣传有降温因子的产品多数售价35元以上。

北青报在网购平台搜索“清凉神器”时,创造菜单选项中商家浩瀚,家居、汽车、数码等各个店铺都有发卖。
有店铺近一个月发卖量达3万件以上,普通店铺也有6000旁边的销量。

这些网红降温神器大多号称能够“连忙降温,零危害”。
北青报选取了某平台排序靠前的部分商户创造,第一家产品图上标注着能够“快速降温,瞬间冷却”。
当北青报讯问客服这款产品的紧张身分时,客服发来一张截图,上面显示紧张身分为“喷鼻香精、推进剂、降温因子”。
而对“什么是推进剂和降温因子”客服却谢绝回答。

第二家商户称自家产品是“夏日必备,液氮降温喷雾神器”。
客服先容称,他家喷雾的紧张身分为干冰、天然喷鼻香精、软化剂等。
北青报把稳到,商家在宣扬上都声称“瞬间清凉,再也不怕座椅烫屁股”“轻轻一喷,立时结冰”“大略一喷,即刻冰爽降温”……对付个中所含身分,部分产品先容则隐晦不明。
但大多有利用时须要阔别火源、严禁暴晒之类的提示。
对付“是否可以直接打仗皮肤”这个问题,商家则表示,对人体部位进行降温需保持30厘米以上间隔,且不可对同一部位持续喷射,以免涌现冻伤。

那么,这类产品真的有用吗?北青报联系到几位购买网红喷雾的消费者,成都网友小卡先容,看到不少人安利这款网红清凉神器,自己就买了一瓶,当时是在路边的扮装品便利店买的。
“本想买水雾型喷雾,结果拿错买成这个了。
喷在身上火辣辣的,喷了一次立时丢了,不敢再用。
”她表示。

另一位河南的网友熊熊见告北青报,他也是看短视频博主“种草”后才购买的,“夏天太热了,以是想在表面时能凉爽一点”,刚收到货就瞥见大家转发的存在动怒危险的短视频,有点迷茫,不知道该当如何处理它,“随意丢弃就害怕它危害性更大,倒是有网友建议我把里面的液体倒掉埋土里,再把瓶子扔掉”。

调查

降温喷雾含乙醇、液化石油气,利用后避免立即吸烟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消防支队的实验显示,将一种清凉神器的喷雾喷在碗里,用打火机去点燃时,明火刚一靠近就燃烧起来。
消防员表示,这种喷雾中存在LPG(液化石油气)身分,不仅易燃,长期放在车内还可能爆炸。

北青报从北京石景山消防接济支队首钢冬奥消防站站长黄之焱处获悉,视频中的网红清凉神器能够被迅速点燃,由于降温喷雾产品中紧张身分确实是液化石油气,化学性子易燃可燃,“我在网上也搜索了销量较高的几款降温喷雾产品,创造除了部分产品身分为LPG外,其他大部分的紧张身分为乙醇,俗称酒精,它的身分也是易燃的。

黄之焱还提示,乙醇之类的降温产品,实在是利用了这种东西的物理性子——挥发吸热形成降温浸染。
市民选购降温喷雾产品时,一定要仔细理解个中的详细身分,如果涉及乙醇、液化石油气这类易燃可燃的产品,利用时必须要阔别火源,“夏天车内经由暴晒,每每温度较高,以前大略单纯打火机放在车内涌现过动怒的案例,这种降温喷雾产品同样存在危险。
在车内利用过降温喷雾产品后,一定要避免立即吸烟等行为,防止涌现失火。
”黄之焱说。

提醒

充电宝、喷鼻香水等物品夏季千万别放车里

消防部门提醒司机们,不仅是这类降温喷雾神器有消防隐患,夏季高温时,私家车内千万不要放置充电宝、喷鼻香水、老花镜及碳酸饮料等。

消防部门阐明,充电宝属于电池类产品,这类物品永劫光放在温度较高的车里会发生鼓包,有爆炸危险,尤其是一些劣质充电宝,利用不合格锂电池或者改装电池,稳定性更差。

打火机不要放在车内,尤其不要放在仪表盘等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这是由于打火机中装有液态丁烷,温度超过55℃,内部压力就会随之增强,从而导致打火机爆裂,严重时可能会烧毁爱车。
喷鼻香水的紧张身分是喷鼻香精、酒精以及水分,酒精含量在40%至80%之间。
在车辆空间密闭、空气不流利的情形下,再遇上明火或者助燃的东西,例如点烟,就会发生闪爆。
老花镜、放大镜等凸透镜可以聚光并产生高温,韶光一长极易引发失火,这种物品一定要放到不受阳光照射的地方。
在高温照射下,气雾清新剂很随意马虎汽化,压力急剧升高,从而超过罐体耐压强度,发生爆炸。
此外,当车内温度过高时,碳酸饮料也很随意马虎发生膨胀,从而引起爆裂。
(董振杰、杨玲、葛佳琪)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088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