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惊喜变惊吓!宝石山捡回去的“栗子”回家后爬出了小白虫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20:57

近日,有网友在自媒体平台发出“戳心疑问”:平常爱爬杭州宝石山,捡到一堆形似栗子的果子。
在家里放了几天,果子里竟爬出了一些白色小虫子。

惊喜变惊吓!宝石山捡回去的“栗子”回家后爬出了小白虫

网友“支”捡的“栗子”。
(来自其小红书账号)

“本来以为是秋日的纪念,现在变成了秋日的惊吓。
欲哭无泪,希望其他人能避雷,不要乱捡拾秋果。

这个帖子下面,留言很多,爱捡果子回家的人不少,且有相同经历,“以前捡过,放阳台过几天全是白白胖胖的肉虫。
”、“嗯,使劲捡,然后你放袋子里一个月,就能收成一窝胖虫子。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那糟心的老公亲手捡的。

这是什么果?为什么会变虫子?

10月23日,潮新闻就此联系了杭州西湖景区植物园高等工程师王挺,一同解密秋日“栗子替人”。

“栗子”学名麻栎

加工后可以成为“择子豆腐”

“这并不是栗子。
”杭州西湖景区植物园高等工程师王挺一眼就看出来差异,图片中表皮深棕、外壳被绒毛覆盖的种子的学名叫做麻栎,或是栓皮栎的果实。

麻栎是其栓皮栎近缘种,叶片相对栓皮栎窄长一些,光滑,壳斗杯状,包裹坚果1/2。

网友“支”发在小红书上的图

更随意马虎理解的版本是,麻栎即是民间常提到的“橡子”,种子富含淀粉,动物会将其作为食品的一种。
当人类要去食用此“栗子替人”时,最好不要直接食用,一个是口感不似板栗般美味,其余,麻栎食用的主流办法是加工提取其淀粉,经由科学把关后,才会变成可以吃的“择子豆腐”。

“栗子替人”捡回去变成虫窝的缘故原由,王挺表示,是由于虫卵已经入驻进果实里,比如象甲一类的幼虫。
里面的虫卵,随着韶光推移孵化出来。

至于一个果子里白白胖胖的象甲幼虫数量到底能有多少?

这就全凭之前虫卵入驻的次数。

网友捡到的同款“栗子”

网友发的“栗子”里长出的白虫(以上截图都来自小红书)

但你要说麻栎招虫子,这个锅人家也是不背的。

麻栎是壳斗科,栎属,它本身并不是由于过于喷鼻香甜引发虫子产卵入驻,“是概率问题,其他的种子果实内,也可能涌现虫产卵入驻的情形。

王挺表示,如果担心虫卵,麻栎拿回去后,可以放进水里泡一下子,匆匆使幼虫更快钻出。

秋日果实纷繁

哪一颗你最偏爱

秋日的每一颗果实,是时令留下的最美印记。

走在林荫小道上,一起欣赏秋日风景,一起拾捡俊秀果实,是不少民气目种的秋日city walk最佳版本。
王挺说,杭州植物园的秋果繁多,很多果实都藏着千奇百怪的“小心思”,等待懂行的人创造。

果实和种子实在并不相同,“在植物界,只有被子植物才有果实,它们的种子是包被在果实里,受果实保护的。
与此同时,果实的构造也有助于种子的散布。
比如蒲公英果实上长有降落伞状的冠毛,是为了能够借助风力将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果实的类型有很多,按果皮性子来划分,有肥厚肉质的果实,称为肉果。
如果果皮干燥无汁,称为干果。
个中肉果又可分为浆果、核果、小核果和梨果。
”王挺说。

细心人在植物园一起走一起捡,能和很多秋果“撞个满怀”。

以前,杭州植物园曾梳理过秋日的果实,这里

无患子的果实。
资料图

无患子的果实。
资料图

譬如这颗黄果子,在植物园的分类区能找到它,它是无患子的果实。
在中药界,干燥后的无患子果,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珊瑚朴的果实。
资料图

珊瑚朴的果实。
资料图

这些小小的橙黄色或橙赤色的果子是珊瑚朴的果实。
别鄙视它,它的用途可大着。
它的果核可榨油,供制皂、润滑油用。

灰胡桃(原产美国)的果实。
资料图

灰胡桃(原产美国)的果实。
资料图

这颗绿色的果实,你一定很熟习。
它便是我们过年时常吃的美国山核桃。
这果子是植物园分类区内灰胡桃(原产美国)的果实。
除了它,植物园内还有其他品种的核桃树,你有空可以来找一找它们。

构树结的果实。
资料图

这颗赤色的有点像冠状病毒的果子,是构树结的果实,准确来说,它是一个果序,是由一个个小果组成的,也叫聚花果,可食部分实在不是它的果实,而是管状的花冠,红穗子顶端像芝麻一样的小粒才是它真正的果实。
就像我们常吃的菠萝蜜的果肉,实在来自它的花被片,它是很多鸟类喜好的食品。

栗子树的果子。
资料图

栗子树的果子。
资料图

栗子树的果子,我们常吃的板栗就被包裹在这多刺的壳斗内,当果实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
大家可以在植物园分类区找一找像刺猬一样的栗子壳,不过捡的时候要小心尖刺。

华紫珠的果实。
资料图‍

华紫珠的果实。
资料图

在植物园分类区内, 有一株灌木上结了很多的小果,汇聚成紫色的小球,成串挂在枝头,珠圆玉润,非常俏丽,犹如一串串刺目耀眼夺目的“紫珍珠”。
这是华紫珠的果实,具有很强的不雅观赏性。

普陀鹅耳枥果实。
资料图

普陀鹅耳枥果实。
资料图

这些绿色的果子大有来头,它们是普陀鹅耳枥的果实。
普陀鹅耳枥是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我们浙江特有的植物。
该种从最初创造时至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缘故原由遭到毁坏,现仅存1株原生母树,树龄约200年,被喻为“地球独子”。
在杭州植物园植物分类区、百草园、珍稀濒危植物区有引种栽培。

秋日短暂,哪一颗秋果是你喜好珍藏的呢?一起来拾起秋日小美好吧。

来源:潮新闻 章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38464.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