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嘉峪关的“烧壳子”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31:29

【开栏语】

食品最能抚慰民气。

嘉峪关的“烧壳子”

冬天里冒着热气的红薯,夏天冰凉的梅子酒,秋日里甜而蜜的葡萄……这些人生小而美的细节,使我们可以抵御统统外物。

藉由母亲的手,质料会变成暖锅子,会变成十三花一样的宴席,会变成切成米粒般大小的牛肉小饭,这是爱的味觉和体验。

我们曾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间隔我们很远,但谈到食品,它又是如此之近。

那些灶台边烟熏火燎,旷野中白气升腾,节气里眉开眼笑的——食品,经由岁月的验证,开始成为“非遗”的一部分,这是漫长农业文明中留存的暖意,铭刻在我们的DNA里,在某个时候,一触即发。

9月1日起,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央推出“寻味甘肃舌尖非遗”系列栏目,将目光瞄准散落在陇原大地上的非遗美食,它们那么详细而真切,而我们,卖力将它们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

该栏目由张子艺事情室出品。

嘉峪关的“烧壳子”

作者:瞿方业

嘉峪关和“烧壳子”,在我的影象里有着分外的意味,让我想起外婆,内心泛起乡愁般的感情。

上世纪80年代,我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困难。
包谷面是家常便饭,顿顿白面无疑于做梦,上学总是背着包谷面发糕或马蹄子(白面和玉米面相间的一种馍),吃多了胃酸,拿出来没面子。

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看到我家门口停了辆大卡车,一堆人在围着看热闹。
那个年月,村落里很少见到汽车,谁家门口停上一辆,那将是一件相称令人光彩和惊喜的事。

更令人骄傲和惊喜的是,二舅从嘉峪关来了,送来几百斤麦子、白面,还有一大包油饼子、烧壳子。

那是我第一次吃烧壳子。
从妈妈手里接过一个黄黄的烧壳子,和邻家堂弟一起分食,美美咬了一口,只记得又喷鼻香又脆,还有一种分外的暗香味儿,一下子觉得全体天下都亮堂了,连午后的天空都更加悠远而蔚蓝。

外婆一家几年前从兰州周边屯子搬到了嘉峪关,在河西走廊这个“粮仓”种上了大块麦田,过上了顿顿吃白面的好日子。
善做各色美食的外婆很快入乡顺俗,学会了当地的美食,烧壳子便是个中之一。

自此,烧壳子就像天外来物般,让我对嘉峪关产生了深深地留恋。
村落上人说,“嘉峪关,那是到了口外了”,仿佛远得到了天边,但是于我而言,那是外婆和舅舅生活的地方,是外婆和舅舅给我们送来白面和烧壳子的地方,使从小就在外婆家待惯了的我,开始愿望去嘉峪关。

这个欲望没多久就实现了。
有一天,妈妈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就到了嘉峪关,从此过上了每天吃白面的日子,还成为外婆做烧壳子的主要帮手。

农忙时节和年头节下,外婆就要和面做烧壳子。
烧壳子工艺分外,经由火里煨烤,水份含量少,不易腐坏,是农忙时节人们外出携带的吃食。
也因风味独特,成为赠送和招待亲友的美食。

烧壳子既然名字里面有“烧”字,自然就要在火里烧,而不是用水蒸、用水煮。
这种烧,不是直接纵火上烤,而是用麦草烧成一个火堆,保留火籽儿,将面放在鏊锅子里烧。
做烧壳子的时候,我的任务便是在后院烧火堆。

做烧壳子要用上等精白粉,净水和面。
嘉峪关当地面粉品质精到,做烧壳子的总要用品质最好的面。
当地水质也不错,过去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家家院子的井水,水质依然清纯甘咧。

冬天,外婆将和好的面盆盖上被子放在热炕上,夏天则放厨房自然发酵。
面团发好,添加食用碱,经反复搓揉,加入鸡蛋、清油,就像甘肃各地做花馍馍一样,抹上清油,撒上喷鼻香豆粉或胡麻,卷起来切成二寸来长的墩,做出花卷、百叶、石榴、桃子等花样不同造型,然后放进烧热的鏊锅子里。

鏊锅子用生铁铸成,算是古老的工艺吧,生铁热传导没有熟铁快,随意马虎保持热量,便于将食品逐步烘熟烘透却不至于烤糊烤焦了。
鏊锅子盖上有环钮,便于用棍子挑起。
接口处恰当地契合,防止灰进到里面。
放入面团之前,先将鏊锅子在火上烤热,放入面团后盖上盖埋在火堆里,锅子的高下旁边四面受热,烤得均匀。

由于烧壳子是埋在火堆里烧制的,刚烤熟取出时难免落有草灰,但只要轻轻拍打便会掉落了,用蘸了熟油的布将馍馍擦拭一番,立时黄亮刺目耀眼。
好的烧壳子讲究色、喷鼻香、味、形。
色哀求黄而亮,闻着暗香,吃着有味,形状受看。

烧壳子最提味的佐料是喷鼻香豆粉,这是河西一带屯子面食的独特用料,味道暗香无比,令人印象深刻。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成一方美食,表示出一方之人对当地物产的创造性开拓利用。

烧壳子喷鼻香而脆,是由于当地栽种喷鼻香豆子;追求不变质、好贮存,恐怕与人们适应荒原绿洲的生存环境有关,夏天保质期长,不易变质,冬天出门带上不会冻住,还不易破碎,这样的食品才适应荒原野外的自然环境。

关于烧壳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有人预测,其原创于甘肃泾川县的蓝家山,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
汉唐期间泾川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蓝家山的人用上等精白粉和当地独占的喷鼻香豆粉,以清洁山泉水和面烤制,发卖给来往于丝绸路上的商贾。

还有人根据烧壳子的特点,判断它可能是过去的军粮,或者从军粮演化而来。

这些说法都是预测。
不过饮食文化的演化发展,无论食材还是工艺都既有各地的互动互换,还有各种物产和工艺与各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成分。
饮食文化,总是表示人与环境的互动与适应,并在长期的适应中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致。

烧壳子便于长久保存、不易腐坏的特点,彷佛是荒原干旱环境地方面食的共同特点。
甘肃民勤的发面馍馍也具有这个特点,这种巨大的酸馍馍,不放碱却不易腐坏变质,便于长久保存,适宜当地农夫出外垦植时食用,尤其炎酷暑季的沙漠地区,这种馍馍能在高温下永劫光不变质,是相称了不起的传统工艺。
民间的聪慧每每寓于日常的细节中。
嘉峪关烧壳子和民勤的发面馍馍在此有相似之处,虽然味道不同,却都是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履历的积累,是民间集体聪慧的结晶。

离开嘉峪关好多年了,它依然是我梦里常回去的地方。
不再做烧壳子多年,它依然是外婆的味道,扎根于我的味蕾之中。
多少年来,嘉峪关之于我总会产生一幅非常浪漫的图景,我仿佛来到万里长城之畔,长城内外有一望无际的麦田,我和小舅的奔跑像慢镜头一样,垂垂展开,有绿草茵茵,有烧壳子的喷鼻香脆。

还想起二舅结婚那年,为大宴来宾,外婆带我们提前几天在做烧壳子的环境,那些天里,总是用羊肉汤泡烧壳子,至今令人回味。
​​​​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41808.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