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45:11
因景象晴好,海内大多数有名景点“十一”期间均迎来接连不断的游客。
理解到,节前以及假日期间,义乌市场上各种旅游商品迎来了一波采购高峰,内销订单明显好于往年,客商大多来自海内各旅游城市。业内人士认为,“十一”黄金周催热了义乌旅游商品市场。不过,鉴于义乌产品同质化征象较严重,产品设计、研发后期有待提升。
“一看便是从义乌进的”
“景点里卖的那些工艺品,一看便是从义乌进的,说不定还有我家的产品。”张庆玲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商户,昨日身在成都的她见告,外出旅游,到处都能见到“义乌痕迹”。
张庆玲的店主要经营各种旅游工艺品,牛骨发簪、东巴工艺品、牛皮手工钱包、民族娃娃、泰国工艺品等一应俱全。国庆期间,她选择暂时放下店内买卖,跑到四川给自己放松,九寨沟、峨眉山、成都等,一处也不落下。由于做生意许久,张庆玲喜好一边玩,一边察看各个景区的工艺品。几个景点逛下来,她创造义乌货已基本“盘踞”了各大景区。不过,各个景区所卖的工艺品、纪念品基本雷同。
今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在4.8亿人次旁边。关于义乌货对各大景区的“贡献”,也有网友戏称,景区千百个,特产竟“大同”,“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搜罗万象”。
旅游商品“十一”前后热卖
产品虽雷同,但仍有不少游客青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旅游旺季,纪念品热销,直接拉动了义乌各种旅游商品的销量。
“节前走得就不错,‘十一’期间,返单补货的老客户也不少。”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各种挂件、念珠等工艺品的蔡师长西席称,店内产品以内销为主,长假前一个多月,北京、上海、成都等旅游城市的客商,就开始批量采购。节日期间,一些先前备货不敷的客商,也会打电话哀求补货。总体而言,今年国庆订单量比去年高一成旁边。
义乌指数体例办监测显示,旅游商品中的民俗工艺品,近期表现抢眼。景象转凉,绣花靠枕、绣包挂件等产品发卖放量;绘画类、刺绣类民俗工艺品销势看好。除此之外,义乌的旅游产品还在抢占国外旅游景点,手工制作的挂毯类产品、民俗工艺灯饰以及竹编、草编、藤编等编结类产品,近期销势较好。
产品设计能力有待提升
量冲上去了,面铺开了,但一些游客对义乌产品并不买账。有网友吐槽称,同一块手绢在湖南叫“湘绣”,在江苏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格局是相同的,“换汤不换药”。
“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一定要根据游客需求来,不能千篇一律。”有专家称,义乌旅游产品对海内景点的大面积“盘踞”,从侧面解释了同质化征象之严重。
“现在以批发为主,针对某个景区的独特设计比较少。”蔡师长西席称,从长远看,旅游产品必须走本地化和个性化的道路。只有真正反响当地风土人情的产品,才能被更多游客当成纪念品带回家。
业界认为,义乌产的旅游产品要想提高附加值,商家应与景区在创意、营销、版权代理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互助。(任务编辑 季俊磊)
来源:浙中新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4272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