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20:08
近年来,二手平台交易日益茂盛。
但你知道,一部手机从转转买出来,立时再卖回去,会相差多少钱呢?
你别说,还真有网友试过。
前几天,网友猴大腕从转转的一家线下店,花3112元购买了一部手机,然后紧接着拿到转转的另一家店转卖,结果只卖了1990元。
啥也没干,同一个平台转个手就丢失了1100多元。
不服气的猴大腕想弄个明白,于是又花13610元买了三部手机进行试验。
结果他还是栽了,只收回来9567元,又丢失了4000多。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转转发卖手机时出具的质检报告显示手机没有问题,但同一部手机立时再找到转转回收时,却能查出“各种瑕疵”。
于是,愤怒的猴大腕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上,很快就冲上热搜,引来了浩瀚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纭责怪转转。
1 转转质检轇轕多 投诉居高不下
猴大腕的遭遇会不会是有时势宜呢?倪叔也和大家一样好奇,只是自己没有干系经历,于是就在网上进行搜索。
在第三方消费者做事平台——黑猫投诉上,倪叔创造,近30天内转转的投诉量为1485个。
在第一页就创造了买来很贵回收时却贱了不少的例子。
比如下面这个网友,1000多从转转买的平板,再回收时就变成了400。
当然由于投诉中没有提及细节,不能确实这位网友是和猴大腕一样只隔了半个小时,还是利用了一段韶光再回收。
但折去的比例高达6成,还是让人吃惊。
限于韶光缘故原由,倪叔粗略翻了前几页,创造质检报告不实、阴阳报告、报告与商品实际状况不符霸占非常大的比例。
个中,类似猴大腕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
比如下面这位网友反响自己从转转买的时候显示手机状况为无维修史的99成新,但等他转卖的时候,却被转转奉告检测为改换过外屏和外壳组件的7成新,而事实上他买来之后并没有维修过。
结果花4998元买来的手机,不到3个月就变成了2100元,险些砍去了6成,这可比猴大腕惨多了。
另一位网友也是在转卖时才创造转转给出的质检报告给自己埋了颗大雷。
后盖的细微磨损肉眼不易创造,在购买时的质检报告中有图片却没有笔墨表示,而转卖回收时却被轻松地挑了出来,并以此为由压价了500元。
买来又转卖的消费者终归还是少数。
更多的网友是收到商品后,创造实际状况远没有检测报告写的那么好,小磕小碰、镜头进灰这样还算是小事,乃至指纹失落灵、进水、换屏机当原装卖、充不进电、黑屏、型号不一致等也时有发生。
对转转验机不满意的不但是买家,还有卖家。
有用户反响在回收时遭遇到被故意浮夸瑕疵而压价的情形。
对付转转的验机报告不满而产生的投诉有多少呢?倪叔利用“转转 质检”这两个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可以搜索到2784条投诉,利用 “转转 验机”搜索,则有高达8431条。
二者相加,达到了11000多条,而转转在平台的累计投诉数量也不过74000多条,占比超过了15%。
换言之,在每7个转转投诉者中,就有1个人遭遇到质检干系的问题。
由此可见,猴大腕碰着的情形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征象,值得关注。
2转转教科书般回应,但回避核心问题
该当说,转转对付此事的回应很迅速。
猴大腕的爆料视频是11月28日18时11分发出的,转转官方在越日上午9点刚上班时就正式给予回应,效率之高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转转公关的回应不但很快,而且也非常得体,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
危急公关发生后,公众年夜众在第一韶光紧张看的是企业的态度。
由于事实可能须要子弹再飞一会才搞得清楚,而群体感情已经上了头。
以前有些企业在危急公关时总是小事化大,大事搞砸,每每便是在"大众年夜众看来态度不端正,缺少最少的诚意。
要么迟迟不予以回应,要么是回合时态度生硬,或者干脆否认三连,导致难以平息民意,反而引发新一波的舆论危急。
转转做得很好,在一开篇就直接先向当事人性歉。
接着解释调查情形,承认了事实的存在,阐明了两次检测报告不一致的缘故原由——存在着操作失落误,以及非标品检测中的主不雅观差异。
并表示这些不是借口,已然侵害了用户体验,就该当“立正挨打”。
末了给出理解决办法——所有门店实行“七天无情由退货”,无论是回收还是发卖,消费者都有权随时中止交易或哀求按原价退货。
道歉+情形解释+办理办法三段式,一次轻松搞定。
该当说,转转的回应显示出了高超的处理水平。
搪塞普通网友该当是足够了,以是回应一出,此事的热度迅速降温。
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个回应是有问题的。
不知道大家创造了没有?转转一贯利用的是“消费体验”,而不是更符合本义的“用户权柄”,人家可是实打实丢失了几千块。
明显有避重就轻的嫌疑,转转企图将侵害用户权柄的严重行为,淡化为侵害消费体验的小事。
最关键的是,转转并没有在回应中阐明阴阳考验报告发生的真正缘故原由,乃至只是淡化处理为前后不一致的小概率事宜,从而降落自己的任务。
纵然给出的办理办法也只是重申之前的保障政策,此前转转就宣告过推出“七天无情由退货”,这次只拿出新瓶装了一下旧酒而已。
要倪叔说,转转的回应很有公关技巧,看似态度诚恳、雷厉风行,但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搪塞之举,并没有真正彻底办理问题的想法和行动。
3 官方验咋成了买卖“不一样”?
既然转转流传宣传的是自己一贯致力于推动非标品检测的标准化,办理二手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全体交易流程公开、透明、有信用,那为什么猴大腕这四部手机购买时和回收时的检测报告相差如此之大,而且都是购买的鉴定价格比回收时高了30%旁边?
让我们先看看转转怎么描述自己的官方验机吧:全体质检过程包括了367道工序,针对3C产品的功能、成色等75大项进行细致的检测评估,终极形成一对一专属质检报告,让卖家可以做到透明交易。
这段话听着就非常专业、高大上。
如此专业严谨的考验体系,针对同一手机的两次检测报告,理应相差不大,顶多便是不同检测职员的些许主不雅观差异。
但现实中,猴大腕四部手机的检测报告,全部涌现了回收鉴定的手机状况远不如发卖时的征象,加上网上大批同类投诉事宜。
我们完备有情由推断,这统统不是有时,而是另有其因。
倪叔剖析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转转内部的检测标准实在并不严格,或者说检测标准自身可能很严格,但实际管理松懈;使得检测员主不雅观评判的自由度非常大,导致他们出具的检测报告常常不一致。
门店检测员完备有可能为了个人或小集体利益,故意在发卖时隐蔽故障或维修史,出具状况优秀的检测报告以提高售价;而在回收时出具状况较差的检测报告以压低本钱。
第二种可能,转转发卖和回收检测虽然共用一套检测体系,但是内部有两个不同的标准,发卖版更为宽松,而回收版的严格得多。
类似于旧社会地主利用的大小斗,收租是用大斗,而外借时用小斗。
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可以堂而皇之地低进赶过,牟取暴利。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的话,解释转转在内部管理上涌现了很大的问题,总部对门店无法形成足够的掌握力要知道。
现在转转的门店达到了300多家,拥有1000多名上门回收工程师。
规模越大,门店员工对消费者权柄的侵害就越层出不穷、越严重。
不过,从猴大腕四部手机发卖环节的检测鉴定价格均比回收时的高3成旁边来看,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倪叔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的一条热门评论,也从侧面支持了第二种可能。
这个评论者自称是转转的前上门回收工程师,他说“就算是客户手机成色很新,多多少少都要剖断点问题出来,不然公司复检会扣人为”。
如果这条评论属实,解释转转内部存在着故意从严回收检测标准的潜规则。
巧合的是,这条热评下的另一条留言,恰好解释了同一产品在两套标准产生的价格差有多大。
这位网友上传的截图显示,他2260元回收给转转的MacBook,被标价4058元出售。
二手商品的回收和发卖之间有一定的差价,实在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毕竟二手电商也是有本钱,须要养活从门店发卖、售后做事到行政财务等浩瀚职员。
转转为买卖双方供应了做事代价,赚取差价通情达理。
它完备可以采纳更加合理、公开的收费模式,比如在检测报告价格的根本打折回收,或按公开标准收取相应的做事费。
转转有一句slogan叫‘“真的官方验,买卖二手不一样”。
以前我们以为转转说的是它的做事和同行不一样,更给人以信赖感。
切切没想到的是,转转居然搞起了一明一暗的两套标准,玩起了大斗进小斗出的把戏。
如今看来,实际更是说在二手买卖两端搞“不一样”,是对它倡导透明交易的强烈讽刺。
末了倪叔想问一句,消费者权柄谁来保护,转转会改进吗?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5415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