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粮食价格变革(以江苏为例)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25:37

民国8年(1919年)前,苏州、常州、无锡米价每石在银元5~7元之间。
从民国9年起,由于自然磨难、战乱不断,加之贩子偷运出口等缘故原由,米 价开始上升。
到民国15年,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四地米价每石分别为 11.88元(银元,下同)、13.40元、13.15元和12.30元。

粮食价格变革(以江苏为例)

民国19年6月,南京、 苏州、常州、无锡四地米价,又分别涨至16.68元、19.00元、16.74元和 15.06元。
当年秋粮丰收,粮价回落,江苏省米价每石均在10元以内。
以 后连续多年收成较好,米价连续下跌。
民国25年,南京、苏州、无锡每石 米价为8.51元(法币,下同)、9.45元和8.87元。
这种粮价比较平稳的状况, 一贯坚持到抗日战役初期。

民国27年年底,江苏沦陷。
日伪统治者为了侵略战役之需,大量抢夺 粮食,粮价成倍上涨。
民国29年底,无锡梗米价每石达法币70.50元,次 年再涨至140元。
民国31年6月,汪伪政府禁用法币,涨风更炽。
民国34年 8月,利用伪币中储券38个月的无锡,每石粳米价由159元涨至90万元。

抗降服利往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加之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狂涨。
南京市每石中熟米价格,民国34年9月29日为法币2100元,11 月16日涨至7000元。
此后,物价上涨一发不可整顿。
至民国38年4月南京 解放前夕,中熟米每石已为金圆券132.50万元。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1949年5月到1950年2月,粮食市场价格仍 为私商操纵,江苏省粮价涌现过三次大的颠簸:第一次,1949年6月1日至8 日,市场上的黄金、银元投契活动,引起粮价上涨。
无锡市粳米每石由 5631元(旧公民币,下同)陡涨至1.9万元,南京、扬州、兴化等地的米价 也上涨2倍旁边。
第二次,1949年7月中旬前后,因大雨成灾,不法贩子乘 机造谣,粮价再次暴涨。
7月18日无锡粳米价格每石达4.8万元。
第三次, 1949年11月初到1950年2月尾,棉纱投契商掀起涨风,造成粮价猛涨。
短 短4个月当中,无锡粳米每石从3.81万元涨到25.42万元。

1950年3月,中心公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事情的决定》。
财政、贸易、银行等主管部门统一行动,多方面采纳方法,稳定 市场,稳定物价。
江苏省各地粮食公司从3月中旬开始,按照政务院《关于 统一国家粮食进出、保管、调拨的决定》,大力抛售粮食,有效地遏制住 市场粮价的涨风,并迫使其不断回落。
4月,无锡市粳米价每50公斤由16 万元降至14万元旁边。
往后,各地粮食公司通过积极的购销活动,逐步取 得了市场的领导权,粮价也趋于稳定。
无锡市粳米批发时价,每50公斤均 在12万元至13万元之间,与国家牌价大体持平。
这种状况一贯保持到1953 年12月。

1953年11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实施粮食操持收购(简称统购)和操持 供应(简称统销)的命令》,决定粮食由国家统购统销,取消批发环节,取 消粮食自由贸易。
江苏省粮食厅和商业厅于1953年12月26日对全省县城以 上市场的17种紧张粮种的统购统销价格作出详细规定。

1954年到1960年,粮价变动很少。
购价中粳稻降落5.38%,每50公斤 为8.00~8.90元(新公民币,下同);小麦降落3.58%,每50公斤为8.80~ 9.70元;玉米调高4.78%,每50公斤为7.10~7.30元;籼稻、糯稻有部分 产地价格虽有变革,但价格水平未动。
销价中除对个别销地在价格尾数上 加以取舍,以便于发卖外,均无变动。

1960年12月,江苏省公民委员会关照,从1960年起,对多供应商品粮 的生产队实施褒奖。
每人均匀整年向国家供应的商品粮,分别不同地区, 超过50公斤、75公斤、100公斤以上的部分,按统购价加价10%收购。

1961年,为了规复农业生产,江苏省粮食厅根据省公民委员会的关照, 于5月20日提高全省粮食的统购价格。

统购价格提高后,统销价格未动,米类已形成购销价格倒挂。

1962年,江苏省公民委员会决定停滞实行超购加价的规定。
1963年, 省公民委员会关照,从9月10日起,对屯子人口供应粮食的销价和对工商 行业的用粮价格(以前是实行统销价)提高到与统购价相平。

1964年,江苏省粮食厅两次发出关照,为衔接沪、浙价格,将糯稻统 购价由全省均匀每50公斤10.50元提高到11.50元,统销价由全省均匀每50 公斤14.09元提高到16.41元。

1965年,江苏省公民委员会关照,自4月1日起将供应城镇人口口粮的 统销价提高到与统购价相同,使城村落夫民口粮价格统一。
同时给职工每年 2~4元的粮贴,全省均匀2.70元(到1980年人为调度时停滞)。
同年9月, 省物价委员会、粮食厅决定规复超购粮加价褒奖的办法。
以生产队为单位, 每人均匀整年供应商品粮超过50公斤的部分(不含公粮),按统购价加价 12%。
这一年开始实施“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
对完成征购任务后的超购 部分,省粮食厅规定,苏南地区加价30%,苏北地区加价40%。

1966年,为了调度工农业产品比价,9月1日,江苏省粮食统购价再次 提高,同时取消超购加价12%的规定。

根据全省100个农业生产本钱调查点统计、汇总、剖析的农本资料, 1966年生产每50公斤籼稻、粳稻、糯稻、小麦、玉米的本钱、收益情形 (人工价格按每个标准劳动日0.80元打算)见下表。

这次全国性的粮价调度,江苏省统销价格未动,又造成购销价格倒挂。
按全国均匀价格打算,籼米倒差8.43%,粳米倒差10.06%,糯米倒差 13.63%。

1971年,粮食征购任务改为“一定五年”不变。
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关照, 从这一年开始,超购部分按统购价加价30%打算。
1979年,为增加农人收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又一次全面调高粮食统购价格。

上述调价方案中,还规定超购的粮食按新的统购价格加价50%。

根据全省60个县、122个农业生产本钱调查点统计剖析的农本资料, 979年生产每50公斤籼稻、粳稻、糯稻、小麦、玉米的本钱和收益情形 (人工价格仍按每个标准劳动日0.80元打算)如下表。

统购价格提高后,统销价格仍未调度,进销倒差的幅度扩大。
安全省 均匀价格打算,籼米、粳米、糯米分别倒差27.35%、24.57%和24.03%。
面粉的进销价格也倒差17.13%。

1980年6月,江苏省物价局、粮食厅发出关照,将部分地区的粳稻统 购价由每50公斤13.50元调度为13.60元,实施全省一价。

1980年起规复粮食的集市贸易。
这一年几个紧张粮种集市贸易的旺季 均匀价每50公斤为:籼米18.32元、玉米20.15元,分别比国家超购价赶过 5.29%和14.81%;粳稻19.65元、小麦20.92元,分别低于国家超购价3.68% 和12.36%。
同时,国家经营的粮食议购议销活动也开展起来。
1981年全 年议购粮食每50公斤的均匀价格为:籼稻18.34元、粳稻20.30元、小麦 23.53元、玉米16.88元;除籼稻高于超购价5.40%外,别的均低于超购价。

由于定购基数不断调度,超购加价比重逐年增大,1984年整年收购粮 食数量中的统购比重只占24%,超购比重已达76%。
按此比例打算,籼稻、 粳稻、糯稻、小麦、玉米每50公斤的实际购价应为16.00元、18.77元、 20.00元、22.31元和16.15元,比统购价赶过38%。

1985年,国家改革粮食收购制度,由统购改为条约定购。
国务院规定, 实施条约定购的稻谷、小麦和玉米,按“倒三七”计价,即:30%按统购价 打算,70%按超购价打算,不再对超过定购基数的部分实施加价。
江苏省 根据详细情形,将籼稻定为“倒二八”计价,小麦定为“倒四六”计价,别的 定购粮食品种均按“倒三七”计价。
定购比例价大体相称于1984年实际购价 的水平。

实施比例价往后,江苏省公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关照决定:国家供应 屯子缺粮人口的口粮,各种赞助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及其他用粮,其销 售价格都调度到比例价格水平,实施购销同价。

1985年集时价比较平稳,与1980年比较,还稍有低落。
每50公斤籼稻、 粳稻、玉米的旺季集时价分别为16.99元、19.68元和19.73元,只比定购比 例价高8.22%、3.58%和24.62%;小麦旺季集时价每50公斤为19.73元,还 低于比例价6.49%。
当年的议购价也是平稳的。
籼稻、粳稻、小麦的整年平 均议购价每50公斤分别为16.08元、19.36元和20.86元,都比1980年的价格低。
玉米整年均匀议购价每50公斤为17.30元,比1980年的价格高2.49%。

1986年到1987年,稻谷等定购比例价不断提高,小麦、玉米定购比例 价未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75955.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