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43:43
鸿海近年纪迹不佳,面临管理风格及管理架构的剧烈变革;郭台铭退居幕后的同时,鸿海转型路漫漫
68岁的郭台铭决定将鸿海集团董事长职务交给63岁的刘扬伟,7月1日起生效。他自己隐身于董事会,仅担当董事一职。
鸿海再次走到一个迁移转变点。郭台铭辞任后的鸿海,虽然从股份上看,掌握权仍在郭台铭手中,但他不会再亲力亲为鸿海的操作层面,后郭台铭时期开始了。
在郭台铭退居幕后的同时,鸿海正处于一个激烈变革的期间。从1974年一家塑料小厂,到2019年市值达1.06万亿新台币(约合2348亿公民币)的科技代工巨子,45岁“中年不惑”的鸿海正站在激烈变革的门槛上。随着智好手机市场增速不断下滑,鸿海的主营业务手机代工不断承压,在郭台铭操持中,鸿海已经在工业互联网、5G通信、聪慧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布局。
然而鸿海的转型面临诸多问题。从近几年纪迹不佳到大公司病,从一言堂的铁腕管理到9人委员汇合体领导,后郭台铭时期,鸿海面临诸多不愿定成分。
1 退休
在古迹下滑时“交棒”
6月21日,夏至,鸿海精密召开股东大会,这是郭台铭末了一次以董事长揭橥讲话。郭台铭表态决定“要淡出鸿海,公司将交给经营委员会九人小组”后,就以“另有要务”为由,提前离开。大会改由鸿海副总裁吕芳铭主持。
在过去18年里,郭台铭关于退休的安排有6次,每次都改变了操持。
第一次是2001年,鸿海市值打破1000亿元新台币的第二年,郭台铭对外放话希望在2008年退休。然而,在以32亿美元身价成为福布斯中国台湾新首富两天后,其妻子林淑如因乳腺癌离世,而内部呼声最高的接班人、郭台铭的弟弟郭台成2007年因病在北京去世。2008年,环球金融危急爆发,身心俱疲的郭台铭不得不推迟其退休操持。
2010年,郭台铭曾表示,要连续掌舵10年,将退休操持延迟到70岁。
与前几次有操持不同,这一次郭台铭交棒决定十分溘然,就在2018年6月,郭台铭还曾对外表示今后五年都不会考虑退休,由于鸿海正在转型,他表示看中的接班人是年事相差20岁的年轻人。但在2019年4月,郭台铭宣告参选2020年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决定辞职。
不屈常的是,郭台铭亲口宣告,经营权将下放给委员会,但刘扬伟曾对外阐明委员会的谈论会提交到六人董事会做决策,也便是说郭台铭仍有机会对决策产生影响。而且,过去连续七个月,郭台铭共增持了鸿海3.99万股,累计持有股票占比为9.6%,而其他董事股票持股比例合计仅为0.08%。不设实际掌握人的鸿海,郭台铭仍旧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酷暑之下,鸿海股价以每股76.80元新台币收盘,当日跌幅为1.16%。拉长至过去两年,鸿海股价已由高位的每股148.63元新台币下跌超过45%,其间最低价为每股67元新台币。2018年5月,鸿海历史上首次宣告减资20%,将成本从1730亿元新台币减少至1386亿元新台币,以现金办法退还股东,以期望提振股价。如今看来效果有限。
更主要的是,股价低迷和董事长人选匆忙交卸的现状,都不及财务古迹上的危急。2016年鸿海营紧缩水。另一方面,鸿海税前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同比下滑。郭台铭曾向股东为2017年净利润下滑道歉,但未能“刹车”,2018年再度同比下滑6.9%。
2 布局
继任者主抓半导体业务
6月11日,鸿海表露了一个由9个人组成的经营委员会,卖力接班鸿海的日常运作管理。刘扬伟先容,委员会包括四名董事候选人和各次集团卖力人。现在方案是,每个星期召开一次经营委员会,而重大议案三分之二委员赞许后,递交给董事会层面。
根据富士康表露的9人经营委员会名单显示,四名董事候选人中,吕芳铭将卖力5G中的运算和网络、卢松青将卖力车联网中的零组件和电动车、李杰将卖力工业互联中的大数据和AIoT、刘扬伟将卖力半导体中的IC产品和设计代工。
至于经营委员会其他5名成员包括前消费电子产品奇迹群总经理林忠正、曾任B次集团可携式垂直整合产品奇迹群总经理姜志雄、实行总经理林政辉、总财务长黄秋莲、财务部门主管黄德才。
对付为什么要成立经营委员会,刘扬伟表示,富士康产品线非常广,繁芜弘大的奇迹体须要多人对其卖力的奇迹体节制,须要适当的沟通折衷机制。过去富士康的运作,依罕有经营委员会的影子。各部门卖力人和董事长会开很永劫光的会谈论,但没有明确的组织。
目前来看,郭台铭继任者刘扬伟卖力的半导体业务最先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鸿海期望在半导体家当链的封装测试环节中发力异质芯片整合。外媒称,鸿海旗下封测厂讯芯-KY已得到集团资源帮忙,将成为鸿海得到5G和人工智能运用市场的主要布局。刘扬伟则在此前透露,半导体是关键性家当,鸿海一定会参与。
对付半导体,鸿海此前动作频频。2016年,鸿海旗下鸿腾精密已收购安华高旗下光纤模块干系奇迹后,已对讯芯扩大释出100G光收发模块SiP封测代工订单,并以此带动讯芯2018年纪迹大幅增长。2019年,讯芯更是进一步争取3D感测组件、光纤及光收发模块以及5G干系的SiP模块的订购单,古迹再度冲高。
另一条线,2017年3月,郭台铭明确表态正在竞购日本东芝的半导体存储业务,目的是为了应对人工智能等不断发展而涌现增长的数据中更新需求。
6月11日,分管电信业务的吕芳铭也对业务可能面临的变革做出回应。他表示,移动通讯技能从2G开始都有不同的标准,鸿海作为制造商也必须合营当地标准。“不管是哪一种技能,所须要的零件还是同等的”。他还透露,针对美国政府提高关税,鸿海2018年已作出相应调度,2019年估量可以看到数十亿美元的订单。
此外,郭台铭一贯期望将夏普的技能和品牌资源与富士康结合。在收购初期,为了减少本钱,鸿海曾将旗下群创光电产品与夏普合营发卖,而郭台铭曾亲自督导夏普大幅贬价匆匆销。这些变革虽然让夏普短期旋转了亏损的局势,但也侵害了其品牌。2018年下半年,夏普做出调度,开始重新聚焦中高端产品,回归技能本位。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新的竞争,夏普调度了日常管理模式。夏普建立了一个包括研发、供应链、产品、发卖、物流和售后等多个部门主管在内的经营委员会,卖力所有的政策和计策布局。这个经营委员会每个月召开两次会议谈论议题、作出终极决策,以及实行。
从目前的安排来看,鸿海将在9人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向操持中转型的各个方面进行井井有条的拓展。不过,作为郭台铭一手做大的代工巨子,鸿海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应对转型吗?
3 起身
从塑料厂到搭上苹果快车
1974年2月,郭台铭拿着母亲的钱与朋友合伙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最初这家公司只是加工生产塑料成品。1982年,鸿海精密成立,开始进入打算机家当。1985年,鸿海在中国台湾以外的市场时利用富士康的品牌。
与苹果的互助给郭台铭带来意想不到的收成。1999年,鸿海开始为苹果生产Mac框架。2001年,受益于苹果iPod的成功,鸿海业务额超过台积电。郭台铭曾透露,苹果将iPod和iPhone的生产都交给他,是由于“只有我能做”。
郭台铭与现任苹果CEO库克相识近30年。1998年,库克担当运营主管时,第一份事情便是整顿苹果的制造和发卖网络,办理本钱掌握和生产周期管理。双方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富士康想要收购东芝内存业务时,郭台铭曾表示,苹果会为收购出资。
前券商Macquarie剖析师张博凯2017年曾向业界甩出一份厚达226页的鸿海研报,报告中,张博凯绘制了鸿海在环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图,除了美国之外,为人所关注的是富士康在印度和中国的布局。在印度,鸿海2015年就签署了备忘录,操持投资50亿美元,到2020年将建成紧张用于智好手机生产的10到12家工厂。
目前鸿海在大陆的工厂覆盖超过46个城市。富士康科技集团官网显示,富士康2002年起位居中海内地企业出口200强榜首,2018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4.1%。同一年,富士康方案将其旗下业务分批打包,在不同成本市场钻营更大的代价变现。其将原来经营多功能机器人及周边配件的福匠科技重新包装成FII,发起设立富士康股份,包含直接和间接持有31家境内子公司和29家境夫君公司。
经由证监会特批特办,由中金公司一起保驾的FII迅速过审。2018年6月,FII以“工业富联”的名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开盘市值超过3900亿元公民币,成为当时A股市值排名第一的科技公司。然而,代工苹果的部分并未装入这家A股公司,而其工业互联网的观点也在上市后四个月开始备受质疑,市值一度缩水1200亿元公民币。
4 管理
强势创始人辞任,大公司病已涌现
2019年,鸿海迅速进入组织架构调度期。
郭台铭在接管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没有我的鸿海,将以联邦制管理、环球化供应链思考来应对天下变局。鸿海培养的人才中不会少于100位,在中小企业可以当董事长、总经理。其每个奇迹群总经理随时要背负两三千亿新台币的业务额。
从以往来看,郭台铭强势的个人风格对鸿海的影响甚广。多份关于鸿海管理的研究报告显示,郭台铭对鸿海进行军事化的管理,统统按表操课,员工对上级指示,尤其是郭台铭的命令,要绝对服从。郭台铭认为,面对环球化竞争,“实行力”的贯彻是胜出的主要法则。有人表示,郭台铭对朋友很交心,但如果角色变成店主与雇员,就会极尽所能地哀求。
这从富士康引入的多个外部高管的经历就可以看出端倪。为了发展手机,郭台铭曾先后找来毛渝南和骆建国,二人一个曾担当北电大中华区CEO,一个为前“经济部”技能处顾问。但前者只干了三个月,后者不到一年。曾任微软中国首任总裁和思科中国总裁的杜家滨,也在富士康仅干了一年多就离开。他曾对外表示离职的缘故原由是无法得到独立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曾期望将公司搬离深圳基地,招揽人才,外部扩展,但这些都没有得到郭台铭的支持。
中国台湾大学教授李吉仁曾在《耗费商业评论》撰文称,办理接班问题绝非只是要“找到下一个实行官”而已(这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是要思考如何在组织里,建构一个契合未来策略需求、镶嵌于营运循环的人才发展体系,从而建立自己的人才接班梯队,个中更关键的是,如何培养组织内高等经营主管所需的能力。
在李吉仁看来,创业时期的交棒更是难上加难的缘故原由包括,创业者的传奇实质难以复制,以及多数企业过去长期轻忽人才发展的制度需求。大公司病已经涌现。比如,绩效管理制度过于重视短期结果,培养跨领域领导能力的轮调制度难以在中国台湾企业内部履行等等。但更大的寻衅在于,许多企业面临接班问题,也正在面对转型的寻衅,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与物联网所带来的新商机。
此外,给苹果代工对鸿海而言是把双刃剑,带来可不雅观的收入的同时,古迹却受到苹果古迹的影响,尤其是利润率难以提升。港股上市的富智康集团2018年报显示,古迹已连续两年恶化,2018年净亏损高达8.57亿美元,比2017年多了3亿多美元。
工业互联网将带动鸿海管理的变革。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任务公司合资人杨继刚曾在知乎撰文称,让机器更智能、让机器自学习、让机器的算法更科学,就成为工业互联网时期传统制造企业的根本出路。
吕芳铭在日前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往工业互联网升级是必走的,关灯工厂效率提升了30%,库存降落15%。作业员减少了81%,他们变工程师、技能员。这须要成本支出,我们到本日终于看到一些成果。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要连续做。下一波AIoT、5G、高速电脑的需求,我们有根本,竞争有,我们想办法赢。
2018年,鸿海对外开放其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鸿海表露的数据显示,BEACON提升了30%的制造业务单元效率、15%的良率提升,缩短了18%的生产周期、26%的库存周转天数,降落了21%的本钱、20%的能耗。
郭台铭曾陆续提出八大生活、“八屏一网一云”、“云移智大物网+5G”等拓展方向,险些涵盖了所有当下最前沿的技能领域。在他的设想中,从2018年开始的五年期将会非常主要,而他原来并未操持退休。
吕芳铭表示,大家以为鸿海彷佛便是代工厂,但是鸿海不是。“过去几年我们都以为很委曲,我们在做转型升级,2017年我们提出了方向。2019年揭橥了技能产品,竞争的结果让各位股东有信心。我们过去几年以为委曲,但不能蒙在棉被里哭,只能往前冲。”
5 竞争
环球布局背后:鸿海站在激烈变革的节点
鸿海正在加大对更低人力本钱的印度的投资,估量2019年9月,印度工厂将开始为苹果新品供应装置做事,以环球化布局将办理鸿海未来几年面临的危急。
不过,麦肯锡高等合资人林康隽表示,快速复制在中国的生态系统是近乎不可能的,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现成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
与以往将紧张生产基地放在中国大陆不同,鸿海正在外洋建立新的生产基地。除了在印度大规模建厂之外,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投资也在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此前刘扬伟表示,鸿海过去一贯以实行力著称。如果有任何必要,我们都可以快速把生产链搬到须要的地方。他以iPad为例,成都工厂从0莅临盆,只用了90天的韶光。
刘扬伟还表示,过去二十年鸿海陆续在环球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产基地,并在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研发建制。目前,鸿海的总产能中有25%位于中国大陆以外的区域。鸿海表露,预期2020年底,在美国将有1500-2000名员工。
本钱在鸿海的优先级远不如坚持生产车间的运转。刘扬伟表示,现在最具本钱竞争力的仍是中国大陆,但之以是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是由于生产不但是算作本,还要考虑供应链和当地法规的综合考虑。调度会和客户一起决定,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本钱构造。事实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革,并不仅表示在股价逐日的颠簸,对企业而言须要降落可能的风险。
彭博此前表露的一份鸿海备忘录显示,该公司认为2019年将会是充满竞争和寻衅的一年,为了应对竞争与寻衅,鸿海准备减少200亿元公民币(约29亿美元)的本钱,并且操持再裁减10%的非技能职员。此时,刘扬伟接任的鸿海,并非是一个能够无为而治的大公司,相反,鸿海正处于各方面激烈变革的节点上。
新京报 梁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8184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