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先打电话谈谈不成就投诉投诉不成中兴诉”涉嫌敲诈的00后职业打假人打假之路走到头了?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55:12

2003年1月,陈之强出生在广东省徐闻县。
“00后”的他还未成年时,就将职业打假作为人生的目标。

“先打电话谈谈不成就投诉投诉不成中兴诉”涉嫌敲诈的00后职业打假人打假之路走到头了?

2021年1月度过18岁生日后,不到一年的韶光里,陈之强起诉商家索赔的案件达800多宗。

就在陈之强“犹豫满志”之时,2021年12月27日,徐闻县公民法院出具《民事裁定书》,认定陈之强“以向法院起诉作为手段,利用商家惶恐生理,迫使商家妥协,多次索取商家钱财,且数量极大”,已涉嫌敲诈打单。
目前,徐闻县公安局已对陈之强涉嫌敲诈打单备案侦查。

陈之强成为了舆论焦点。
“案卷等身”的骄傲,难抵一纸裁定书带来的惶恐,他担心警方随时会采纳逼迫方法。
陈之强的“职业打假人”之路,也走到了尽头。

2022年1月10日,陈之强到徐闻县公安局理解自己案件的进展。
新京报 聂辉 摄

初识打假

徐闻县县城边的一个村落庄里,陈之强一个人住在二楼的阁楼。
20平方米旁边的房间,既是寝室,也是他的打假事情室。

为了打假购买的茶叶堆在墙角,换洗的衣物扔在床边。
职业打假一年的案卷材料都用文件袋装了起来,码放在衣柜和书橱的最上方。
这是陈之强的“战果”,“我身高1.82米,材料加起来比我高”。

陈之强的打假之路始于2019年,那一年,他还未成年。

2019年1月,在网上看新闻时,陈之强留神到一条打假成功拿到赔偿的案例:当事人花一万多元购买咖啡,因产品不合格起诉,拿到了十几万元的赔偿。
高额的赔偿金吸引了陈之强,从此萌生了职业打假的动机。

高中抄录数学习题的条记本上,记录着陈之强的人生存划,“职业打假”是他成年后最主要的一项内容。

2019年,陈之强花920元网购了20斤蜂蜜,以产品未贴产品标签为由,向徐闻县公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10倍赔偿金。
父亲担心他被人报复,没等开庭就提出了撤诉。

陈之强搭进去920元零费钱,只得把蜂蜜送给了亲戚。

第一次打假失落败,并没有影响陈之强连续打假。

2019年一年的韶光内,他先后起诉了5家商户,但都主动撤诉。
陈之强的阐明是,未成年时到法院备案须要父亲协同,但父亲不支持他打假,“先好好学习,三年后再干也不迟”。

陈之强是家中宗子,母亲很少干涉干与他的事。
在表面与朋友玩耍,或带客人进出家门,陈之强的母亲都不过问。
陈之强的父亲则希望儿子能找一份正经事情。

陈之强与网友互换时言谈随意,网友责怪他唯利是图。
父亲劝议他以另一种办法与人互换,但陈之强不服。
纵然是在接管采访时,他仍旧多次与父亲争执,坚持自己的处事方法,“我都是成年人了”。

2022年1月10日,间隔陈之强家两公里的永恒生活超市。
新京报 聂辉 摄

一年800多场官司

18岁生日,是陈之强期待已久的日子。
在陈之强看来,过了那一天,他就能以成年人的身份走进法院,开始谋划已久的职业打假。
他提前一个月在朋友圈中倒计时。

2021年1月28日,身在校园的陈之强,在朋友圈中发了张图片庆祝自己“成年”。

成年后的第二天,陈之强就开始探求打假“猎物”。

他在徐闻县的永恒超市创造一款过期腊肉,售价不敷十元,陈之强分20单买了20包。
到第一家超市就找到了目标,陈之强 “以为中奖了”。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购买到不合格食品,消费者最高可以申请10倍赔偿,赔偿金额不敷一千元的,按一千元打算。
按照陈之强的打算,每单索赔1000元,20单就能得到2万元的收入。

这是陈之强成年后第一次以消费者的名义向法院起诉。

永恒超市老板黄如虎经营超市多年,这也是他第一次收到法院的传票。
黄如虎见告新京报,超市内临期商品会提前下架,但有时会错漏,并不是故意发卖过期食品。
顾客购买到过期食品,超市会退货退款。

永恒超市间隔陈之强家两公里,毗邻菜市场,店内顾客熙熙攘攘。
黄如虎把陈之强当作小孩,认为他是故意找茬。
黄如虎不愿招惹是非,安排员工联系陈之强,相安无事。

2021年2月7日,通过协商,永恒超市付500元赔偿,陈之强收钱后撤诉。

但陈之强说,第一单打假虽然成功,但并没赚到钱。
他以同样的情由起诉20次,撤诉后缴纳了500元诉讼费。

按照陈之强的方案,职业打假的第一年,赢利并不是紧张目标。
他操持打一千个案例,“案子多了,影响力大了,想做什么事都方便了。

根据徐闻县公民法院的统计,自2021年2月到2021年12月23日,陈之强在该院涉诉案件800余宗。

按照陈之强的说法,800多起案件中,有两三百个协商后赔偿,开庭的案件他都以败诉停止。
协商赔偿金额没有标准,几十元的商品,一样平常赔三五百元。

陈之强说,职业打假一年,虽然他拿到了近二十万元赔偿,但这些钱又都用于购买商品连续打假,“诉讼费交了十几万元”,到头来,反而还欠了两三万元。

2020年,陈之强就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范围一事信访。
新京报 聂辉 摄

“法律人”

从事职业打假不久,陈之强修正了网名,加注了前缀“法律人”。
一些网友联系他时,也称他为“状师”。

陈之强阐明说,他从事法律事情,帮忙写法律文书或供应法律咨询,但并不是状师,“法律人”的说法更准确。

从初中开始,陈之强就对法律产生了兴趣,还购买了法律书本翻阅。

报考中专时,他一度选择了法律专业,只是后来选择了普通高中。
同学高中毕业后进厂打工,月人为五六千元。
陈之强讨厌动手着力的事情,他的空想是当一名状师。
在他看来,当状师能挣更多的钱。

2019年考试测验打假,陈之强因未满18周岁进法院被阻。
陈之强开始信访,哀求给予纠正。
按照广东省各地市信访局网上的地址,陈之强向这些信访局发出了上百份材料。
徐闻县公民法院后来见告陈之强,未成年人可以进入法院,但须要经由批准才能进入法庭旁听。

熟习了信访程序之后,陈之强还帮助别人信访。

徐闻县的黄某,在一起交通事件案件中,法院剖断对方赔偿他30余万元,但十余年未实行。
2020年7月,陈之强帮助黄某信访,希望法院逼迫实行。
陈之强称,黄某曾答应,拿到赔偿后会向他支付用度。

2020年,陈之强又开始了另一起信访。
陈之强收到法院的受理案件关照书时创造,法院未在关照书中奉告当事人,哪些讯断文书会在互联网上公布。
陈之强通过信访哀求法院纠正。
徐闻县公民法院受理后整改,褒奖他两本法律书本。
陈之强向法院申请一万元现金褒奖,但被法院谢绝。

信访让陈之强成为徐闻县的“名人”,职业打假让他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除了自己亲自打假,陈之强还对别传播宣传,自己拥有丰富的打假和反打假履历,可以帮助别人维权。

2021年4月,陈之强网购咖啡打假,向客户索赔时遭到谢绝。
沟通过程中,商户自称在报培训班缴费后维权困难,请他帮忙讨回培训费。
陈之强以商户委托人的名义致电培训机构哀求退款,否则将向法院起诉。
培训机构退回了2000元,陈之强分得一半。

陈之强还以员工的名义,帮助超市老板“反打假”。
2021年6月,广西一位商户由于发卖不合格牛肉干,被职业打假者起诉索赔3万元。
商户联系到陈之强,花7000元聘请他以员工的名义应诉。
终极,当地法院认定对方为职业打假者,驳回了索要10倍赔偿金的诉求。

陈之强很感慨,他帮商户反打假成功,不是凭自己的本事,而是凭着法律的不支持。
在他看来,对方面临着和自己打假时同样的情形,“没审理牛肉干是否合格,就由于对方是职业打假,法院就给驳回了。

陈之强还创建了付费互换群,入群价格388元。
他向群友分享诉讼案例履历,辅导群友打假。
18岁的陈之强,成为打假圈子里的“强哥”。
在接管采访时,陈之强仍旧不断接到其他打假者的咨询,请教打假方面的问题。

建群近半年的韶光,陈之强只招收到了十余人。
对付招收打假学员,陈之强并不愿意多谈,“有点(法律)边缘了”。

2022年1月8日,陈之强保存的信访资料显示,他曾就一个问题多次信访。
新京报 聂辉 摄

打假“三板斧”

陈之强的打假领域,仅限于食品。
在陈之强看来,食品打假能申请10倍赔偿,以小博大,得到的“利润”也更高。

打假之初,陈之强一样平常都是通过当地超市购买食品,起诉索赔。
但陈之强创造,通过线下商超打假很难找到“猎物”。

2021年开始职业打假后,陈之强将“打假工具”定位在电商发卖的食品。

“第一,网络的猎物多;第二,考虑到人身安全,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把危险降落了。
”陈之强提及话来语速很快,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习气分条讲述。

在网上购买商品时,陈之强一样平常通过商批驳价,选择负面评价较多的商品为目标。

陈之强曾在网上购买了1000元的羊奶,商品没有任何标签。
他向法院起诉,终极经由协商,商家赔偿7000元。
“人生的第一桶金便是一大桶金,还赚了一千块钱的羊奶。

陈之强说,打假并不虞味着涉案食品不能食用。
2021年4月,他花900元从当地超市购买了六袋茶叶起诉商家,法院驳回了他的起诉。
陈自强将部分茶叶送给了朋友,一袋留作自饮。

陈之强还曾从网上花1000多元购买了鹅肉熟食,创造该商家的食品生产容许证存在“造假”。
收货后,他与商家协商,索要8倍赔偿遭拒。
陈之强见告对方,他要向工商部门投诉,“工商不是闹着玩的,等到惩罚那天,你再求我也没有用了。
”商户终极赔偿5000元。

在陈之强的想法里,打假索赔程序具有一定的套路。
除购买到不合格商品后直接起诉索赔外,陈之强还有着自己的“三板斧”:先打电话和商家谈,协商不造诣向监管部门投诉,投诉不成中兴诉到法院。

在网店店主李明明看来,陈之强的行为,便是借打假之名进行敲诈打单。
2021年7月,陈之强从她的网上店铺内购买了儿童零食奶酥,以产品没有入境货色考验检疫证明等为由,向徐闻县公民法院起诉。

李明明接到应诉关照书时有些蒙,她认为自己发卖的奶酥中没有入口质料,不须要入境货色考验检疫证明。
不久,陈之强电话联系她,索要1000元私了。
“他说自己是吃(打假)这碗饭的,如果不接管调度,就让我等着”。

2021年11月9日,徐闻县公民法院审理后驳回陈之强的诉讼要求,法院认为,“原告(陈之强)扰乱经营者正常的经营环境,给合法经营者造成困扰,并企图利用一些人对法律法规的不熟习而骗得钱财。

针对职业打假人利用惩罚性赔偿牟利或借机敲诈打单的征象,2017年5月,最高公民法院办公厅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时表示,不支持这种以恶劝善的管理模式。
法院会逐步限定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但食品和药品领域的除外。

陈之强自己也知道,职业打假的合理性存在争议,他熟习的职业打假者常被法院驳回起诉。
但打假胜诉的某些案例,又给了他希望。

山东职业打假者韩某某从超市购买红酒起诉索赔,被一审法院驳回,韩某某提出上诉。
2019年9月,青岛市中级公民法院推翻一审判决,剖断商户赔偿二十多万元。

“打一次假是好事,打十次假不可能变成坏事。
”青岛市中级公民法院在讯断书中的用语,常被陈之强引用。

2022年1月8日,陈之强存放在衣柜中的打假材料。
新京报 聂辉 摄

被警方备案

从“为了正义和金钱”打假,到涉嫌犯罪,完备在陈之强的猜想之外。

2021年12月27日,徐闻县公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称,陈之强“以向法院起诉作为手段,利用商家惶恐生理,迫使商家妥协,多次索取商家钱财,且数量极大”,法院认定陈之强涉嫌敲诈打单犯罪,并将陈之强涉嫌敲诈打单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新京报梳理发现,职业打假人的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是否合法,法律界尚无定论,各地公民法院讯断结果不一。

2014年,最高公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食品药品轇轕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轇轕,购买者向生产者、发卖者主见权利,生产者、发卖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旧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公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1年4月19日,广东的梁铭洲网购120瓶白酒,后以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由起诉。
商户以梁铭洲是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取高额赔偿,要求法院驳回其诉讼要求。
重庆市渝北区公民法院驳回了商户的抗辩,讯断商户退货退款并支付十倍赔偿金。

北京李某宇网购减肥保健食品,后以商品身分存在问题起诉索赔。
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认为,李某宇频繁购买标签或身分存在问题的商品哀求十倍赔偿,其对商品类似瑕疵的认知远远高于普通消费者,类似的商品瑕疵和毛病已不敷以对其形成误导,驳回其赔偿十倍丢失的要求。

北京中凯(上海)状师事务所状师杜鹏表示,合法的打假客不雅观上代表了消费者维权,具有公益诉讼的身分,有利于净化食品市场和促进食品安全,应该给予支持。
如果干系食品属于标签瑕疵问题或者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干系法院驳回原见告讼要求即可。

裁判文书网上的多份讯断书显示,徐闻县公民法院在审理陈之强知假买假案件时,并未穷究商户是否存在任务,均以陈之强属职业打假人为由驳回其起诉。

1月10日,新京报来到徐闻县公民法院,想就陈之强一案采访,该院宣扬中央事情职员以须要上级机关批准为名谢绝了采访。
新京报随后又联系到湛江市中级公民法院,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答复。

目前,徐闻县公安局已作出备案决定书,对陈之强涉嫌敲诈打单备案侦查。

陈之强聘请状师出具法律见地书,希望公安机关撤销对其备案调查。
1月10日,陈之强来到徐闻县公安局,想理解案情,但被谢绝。

办案民警向新京报表示,陈之强涉嫌敲诈打单一案尚处于刑事侦查阶段,详细情形不便透露。

多位被陈之强打假的商户表示,陈之强涉嫌敲诈打单被备案后,曾接到徐闻县公安局的电话,向他们理解涉案的细节。

2022年1月10日,陈之强来到徐闻县公民法院,沟通案件情形。
新京报 聂辉 摄

打假与“假打”

徐闻县公民法院2020年的事情报告显示,该法院整年受理的民商案件共计2186件。
按照这个数字,陈之强以“产品发卖者任务轇轕”为由在徐闻县公民法院起诉的官司就有800多件,险些占到该法院往年受理案件数的三分之一。

徐闻县公民法院出具的多份民事裁定书显示,如果支持陈之强的索赔诉求,将会给社会造成缺点的导向,导致该类诉讼泛滥,造成法律资源的巨大摧残浪费蹂躏。

杜鹏状师则认为,法律没有规定公民诉讼的次数限定,根据“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基本原则,不能由于陈之强起诉800多次,就认定其占用了法律资源。

到餐馆就餐时,陈之强称呼年轻的做事员为“小孩”。
陈之强很少与同龄人玩耍,不打游戏、不追剧。
他的日常联系人中,除了状师,大部分是从事打假的朋友。

海内有名“打假人”王海也曾被戴上“敲诈打单”的帽子,他也在关注着陈之强的情形。
1月6日,他与陈之强连线直播。
“假打是违法犯罪,故意瞎打也是假打”。
在直播时,王海表示,“如果定义他为职业打假,法院首先要承认存在制假售假”。

王海见告新京报,制假售假行为是对消费者权柄的危害,打假人的动机不影响打假的公益性,法院不能由于其职业打假驳回打假人的起诉。

王海说,如果打假人不理解干系法律法规,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形下,将制假售假者起诉至法院索赔,属于瞎打。
打假人故意瞎打次数多,索赔金额巨大,就存在着敲诈打单的嫌疑。

随着舆论发酵,陈之强由于打假涉嫌敲诈打单被备案成为社会热点。
陈之强说,他被断了财路,打假之路也走到尽头。
如果这次能顺利落地,他会连续读书学习法律,或者给状师做助手。

“都是成年人了”,是陈之强的常用语。
涉嫌敲诈打单被警方刑事备案后,陈之强不肯望因此事影响家人,乐意自己承担全部任务。
如果须要向商户赔偿,“只能先欠着,可能出狱后打工还钱。

新京报 聂辉 编辑 袁国礼 校正 赵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85679.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