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8:35: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焚喷鼻香、点茶、挂画、插花并称为四般雅事,在诸多雅兴之中,尤以焚喷鼻香为最。在各种喷鼻香器中,大漆喷鼻香器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博识技艺与审美追求,处处透露出古人喷鼻香事中的风雅意趣。
古人常用的焚喷鼻香工具有喷鼻香盒、喷鼻香盘、喷鼻香匙、喷鼻香箸、喷鼻香壶等,熏喷鼻香用具则有喷鼻香炉、喷鼻香筒、熏球、熏炉以及随身佩带的喷鼻香囊等,配套家具如喷鼻香几、喷鼻香案、座屏、插屏、立屏等品类繁盛。经大漆髹涂后的喷鼻香器如玉般光滑温润,同时,漆膜还具有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附着力强等材料上风,可与制作喷鼻香器所需的木胎、铜胎、瓷胎、玉石胎、竹胎、皮胎等紧密结合,依形制、功能配以髹饰效果,将喷鼻香器的美学代价展现得淋漓尽致。品赏历代传世大漆熏喷鼻香用具中的经典之作,可以从代表性髹饰工艺中领略其独特魅力。
明代剔彩漆携琴探友图大喷鼻香盒
喷鼻香盒:典雅华贵显雕工
喷鼻香盒,在古代又有“喷鼻香合”“喷鼻香筥”“喷鼻香函”之称,指用于盛放喷鼻香料的小型带盖容器,盈手可握,亦是喷鼻香案、居室的饰物,深受文人雅士的喜好。为防止喷鼻香气走散,喷鼻香丸、喷鼻香饼、天然喷鼻香木等须要密封干燥储存且便于取用,各种盛喷鼻香之器应运而生。相较竹木、象牙、金属、陶瓷、玉器喷鼻香盒,漆器喷鼻香盒具有密封、轻巧、精细、美观等特点,造型多为扁平的圆形、方形、多边形、花瓣形、动物形以及果实形等,汇聚了雕漆、螺钿镶嵌、描金、百宝嵌、戗金等诸多工艺。个中,雕漆喷鼻香盒尤显崇高典雅,自宋代开始成为存放喷鼻香料的至臻选择,其制式也堪称典范,沿用至今。
从传世的宋代雕漆喷鼻香盒来看,多为圆平直扁的蔗段式或蒸饼式造型,以木、夹纻、金银和少量的锡为胎,多采取剔红和剔犀工艺,一样平常刻锦纹为地,花纹图案突出,雕工藏锋清楚,纤细精细。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剔红桂花喷鼻香盒”,为木胎蔗段式盒,在盖面周详的锦地纹上雕刻有风雅的折枝桂花,侧壁刻有回字纹。另如“宋代剔彩牡丹双凤纹大喷鼻香盒”,属双色雕漆,上层剔犀雕刻凤纹与花卉,下层剔红刻锦纹,层次井然,剔刻精良。元代雕漆喷鼻香盒在宋代根本上渐臻完美,题材除了花卉、鸟兽,还增加了追求生活意趣的自然景物以及精细细腻的几何锦地。
五代《浣月图》
明代雕漆喷鼻香盒的题材紧张为花卉图案。如明代早期两件分别以剔红、剔黑工艺制作的“牡丹花卉纹喷鼻香盒”,盒盖隆起,唇边子母口相合,花肥叶茂,花叶密布无锦地,髹漆颇厚,用刀较深。所雕牡丹造型写实,不见刀锋,细节均推光处理,处处憨实圆润。再不雅观以剔犀云纹、蔓草纹等图案为范例装饰的几何纹喷鼻香盒,如明代早期“剔犀快意云头纹喷鼻香盒”,纹饰简约,盖面及器壁雕有快意云纹,红黑相间,漆层肥厚,刻画博识,器表光滑莹润,光可鉴人。此外,在大量表现文人雅士散逸生活题材的喷鼻香盒上,或探友或对弈的人物常现于庭院林间、山石古树旁,三种锦地纹分别代表天、地、水不同空间,增强了立体感,侧壁均雕有几何纹样。
清代雕漆喷鼻香盒以更加看重多漆色利用的剔彩工艺为盛,且刀痕显露不打磨。在“雕彩漆秋虫喷鼻香盒”中,绿、棕、黑、黄、红五层色漆层层堆涂,雕刻过程中再逐一显露,层次饱满。许多寓意吉祥的喷鼻香盒更是富丽富丽。因质料华贵,雕漆喷鼻香盒逐步成为贵族喷鼻香事者的案台饰物。
清代朱漆描金喷鼻香几
喷鼻香炉:奇异残酷溢华彩
喷鼻香炉是熏喷鼻香必备的用具。自宋代开始,许多文人雅士参与喷鼻香事,喷鼻香品研制日趋繁多,因此也涌现了大量小型喷鼻香炉,质料紧张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珐琅及玉石等。个中,漆制喷鼻香炉多以木胎、铜胎为地,造型常见方形、圆形、六角形、花瓣形,多有置盖,可熏喷鼻香,也可作为案头清玩。漆制喷鼻香炉中又以薄螺钿镶嵌工艺为代表,尽显残酷奢华。
薄螺钿镶嵌工艺最早涌现于宋代。与唐代盛行的钿片质地厚实、色彩单一的厚螺钿镶嵌不同,薄螺钿多取自夜光螺、珍珠贝、鲍鱼贝等海洋螺贝,剥取珠光层,依形磨制,厚度常加工至0.5毫米以下,可折射出如霞似锦的七彩光芒,又有“软螺钿”“七彩螺钿”之称。镶嵌时,将薄螺钿切割成点、丝、片等各种形状,一点点地镶嵌于黑漆地上,罩漆磨显出风雅图案,造就出漆与贝的天作之合。以明代“大漆嵌螺钿花瓣形喷鼻香炉”为例,该炉呈五瓣梅花式,圆口薄唇,鼓腹丰满,腹以上渐收,随形浅足,炉身为木胎髹漆,胎质坚实,内有铜制容器盛放喷鼻香料,炉盖圆鼓为纯银体例并以铜饰缘。炉身通体嵌薄螺钿,腹部中央为山水人物图,周围嵌周详螺钿锦纹,如绣球纹、龟背纹、菱形纹等,交错纵横,在繁缛中透出几分规整,文雅可不雅观。在黑漆的映衬下,可见螺钿光彩斑斓,精细莹润。
明代剔黑牡丹花卉纹喷鼻香盒
喷鼻香几:浓淡成晕描金纹
古代焚喷鼻香置炉的家具——喷鼻香几,常陈设在厅堂、书斋供人不雅观赏,上置喷鼻香炉、喷鼻香瓶、喷鼻香盒等。喷鼻香几的几面形状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方形、多边形、梅花形等。上等几类用料讲究,采取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等硬木制成,抑或以漆加饰,尽显雅趣。在以漆为饰的喷鼻香几中,尤属描金工艺繁而不俗。
描金,别号“泥金画漆”,即在推光后的漆地上用金胶漆描述花纹,待将干未干时敷以细金粉,常表现山水、人物故事图景,或绘寓意美好的龙凤纹、花卉纹等。描金工艺始于战国初期,发展至清代达到壮盛。故宫博物院至今收藏有清宫数十件大小不等的描金喷鼻香几,从其档次之高、品质之精可窥见当时喷鼻香事的繁荣。清代中期“黑漆描金山水图菱花式喷鼻香几”便是个中代表,通体黑漆地描金,菱花式几面绘山水图,金色浓淡成晕,纹饰描述较为写意。面下束腰处及托腮上均绘缠枝卷草纹,牙板膨出,牙头与肩部雕作快意云头造型。三弯式几腿上舒下敛,四足端外卷,落于随形托泥之上,托泥下承四快意足,牙头、牙板、四腿及托泥均饰描金花卉纹,绮丽不俗,疏密有致。描金喷鼻香几中黑漆地最为常见,其次是朱漆地或紫漆地。在五代传世绘画《浣月图》中,便描述有一件朱漆描金喷鼻香几,几面方形绘四方菱花纹,鼓腿彭牙束腰,间饰回纹及卷草纹,腿足向内微收,足端马蹄内翻回落于托泥上,造型纤巧。在清代中期“朱漆描金喷鼻香几”上可见漆彩风华的延续,该喷鼻香几几面为圆形,束腰镂空雕刻花卉纹,牙板及腿部以描金满工绘制金色云纹装饰,画工流畅,与圆几线条相得益彰。历经岁月磨砺,虽部分描金图案已斑驳陆离,但尤可想见当年的辉煌隽美之态。
明代剔红牡丹花卉纹喷鼻香盒
古往今来,喷鼻香文化与漆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喷鼻香器与漆器相互交融又“独立成章”。灿然生辉的大漆喷鼻香器不仅展现着东方独占的造物聪慧与生活美学,也让人们从中窥见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天下。
明代大漆嵌螺钿花瓣形喷鼻香炉
清代雕彩漆秋虫喷鼻香盒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21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197975.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