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问吧精选|朱文秋:纸质书有没有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9:01:10

【编者按】

问吧精选|朱文秋:纸质书有没有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发展与遍及,电子书、数字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传统出版会有若何的转变?纸质书还有没有未来?作为出版行业从业者常常会收到大家这样的问询。
前不久,我们约请了几位出版社的老总做客澎湃问吧,从不同角度回答大家有关出版、图书、阅读的问题。
以下内容是上海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社长朱文秋关于纸质书的未来与领悟出版,回答澎湃网友的问答整理。

朱文秋

如来弹指:叨教社长,贵社名称为什么要加“文献”二字?

朱文秋:上海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的前身是上海市科学技能编译馆,1962年划归上海科学技能情报研究所。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出版哀求,上海市科学技能委员会正式申请成立上海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5月得到批复,当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构似为“国家出版奇迹管理局”(未及细细考证)。
上海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在科学的春天里出身”了。

上海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原来的出版定位便是科学技能文献,1995年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学技能情报研究所合并,出版社的出书范围更延展到社科人文领域,近年来在古籍整理和近代文献的出版上也有新的发展。

澎湃网友mimYRb:为什么国外的书比海内贵了十倍?

朱文秋:中外书价不同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事实了。
十年前,国内外书的定价数值是差不多,币种不同,以是经由汇率换算,绝对值是有5~10倍的差异。
但到了2020年,很多书国内外书价快持平了,至少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了。

中外书价差异,既有汇率成分,也有本钱构造成分,还有图书品类不同定价模式的成分。

①汇率,不展开。

②全天下的纸张价格是差不多的,很多国外出版社的书放在深圳印刷,可能很多书的印刷本钱也差不多。
但是国外的人工贵,作者版税、设计费、营销推广用度、出版社的固定本钱等等都要比海内贵。
中国的作者和编辑收入都太低了,这也是影响书价的一个缘故原由呢。
纸张和印刷本钱在国外书的定价中占的比例相对小,而在海内书的定价中占的比例就高。

③大众读物、脱销书现在国内外书价差距已经不大了,但是学术著作的差距每每还比较大。

千斤蚂蚁:个人认为电子类书本对纸质书本最大的冲击紧张表现在两点:1.便携性,一部手机或者Kindle可以装下的书本数不胜数,方便随时随地阅读,而随身带一本纸质书却有诸多不便,而且相较于国外,彷佛海内的书本(非科技类)很少利用那种较轻的纸张;2.易获取性,虽然人们都知道买书读书的潜在收益巨大,但是显然如果能以免费或廉价的办法获取书本,谁不肯意呢?虽然海内的电子书做事商逐渐走向正规,电子书价格逐步上涨,但是目前来看,普通民众在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如微信心书中的分享免费读等活动)免费获取电子书。
相对来说,纸质书的羊毛就没那么随意马虎薅了。
以是,不知道贵社或者海内的出版行业有没有干系的举措来应对这些问题?

朱文秋:最好的举措便是坚持深耕优质内容,激情亲切拥抱新技能。

元畅:好的作品,自己认为可以收藏或当做礼物送与他人的,就会买实体书。
电子书方便携带,但在意识上总会有它是数字化的东西,以为虚无。
看到喜好的作品时,会去买纸质书收藏。
其余,没有电子版的书,想看,也要去买或者图书馆借阅。
这大概便是纸质书的意义和未来吧。

朱文秋:“数字化的东西以为虚无”有同感耶。
电子文档真的可能消逝的……纸质书除非着火、淹水或者带出门弄丢,一样平常不会凭空消逝。

水晶透明:现在都用电子设备,纸质书还有未来?您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

朱文秋:这次谈论的主题是:关于纸质书的未来。
这个主题我以为是开放的,现在恐怕不适宜断言纸质书是有未来还是没有未来。

钱菁菁:我还是比较喜好纸质书,看起来比较有觉得。

朱文秋:电子书有电子书的好呀,可以搜索、条记可以导出、交叉拜会方便、出差带着也方便……“适宜”最主要。

熊:往后买一本纸质书读是一种奢侈?

朱文秋:大概算。
大量的资讯类、情节类读物都非常适宜阅读数字版,大概可以算快消品。
以是纸质书便是奢侈品了。

Sei la mia luce.:为什么现在的纸质书越来越贵?

朱文秋:跟很多条记本(空!
白!
的!
)比较,书实在不贵。
书的装帧设计所须要的创意绝对不亚于条记本;书更加个性化,如果不是脱销书,也就三五千起印;更何况,书有那么丰富的内容,有时候是作者几十年的积累,还有编辑的劳动。

我们有时候自嘲,出版是高定、手工行业,SKU又极为繁芜,成千上万的品种都不同样。
出版行业不太做广告,由于并不像洗衣粉、饮料之类,广告只要宣扬某个品牌。
广告如果宣扬了一本书,并不能带动起其他的书。
当然出版社品牌很主要,现在读者也越来越重视出版社和书系了。
但是再好的出版社,不同的产品也还是有高下之分;再好的书系,详细品种也是多姿多彩的;再好的作者,不同的作品便是不同的产品,未必都合同一位读者的口味。

以是与代价比较,书根本不贵,作者的稿费也很低,编辑的含量在书价中更没有得到表示。
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书一开始定价就这么低……大概是由于书是文化产品?

至于大家为什么买书以为贵,买咖啡奶茶不以为贵,用饭饮酒不以为贵,我以为缘故原由可能是:韶光压力和空间压力,由于书买回来要读,要花很多韶光,屋子贵,没地方放书;咖啡奶茶、用饭饮酒,消费完就没了,不须要额外的韶光和空间,没什么生理包袱。

Kindle电子书(图片来自网络)

澎湃网友UZveIv:我现在看纸质书一年没有一本,基本上是电子书和有声书为主,纸质书未来在哪里?

朱文秋:很多支持纸质书的不雅观点,主要论据都是纸质书的阅读体验。
由于手握一卷,可以闻到淡淡的墨喷鼻香,可以摩挲纸的质感。
这种体验对付一部分人来说确实非常主要,但是数字原住民可能根本不在意这种体验。
由于数字阅读带来的轻便、互动、拜会与链接的便捷,以及数字阅读与音频、视频的领悟全然是其余一种体验,这两种体验没有可比性——不是说一种体验高于另一种体验,而是这两种体验基本上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不可比较。
也因此,这些论据支持性不强。

纸质书的长期存在,有其内在的逻辑。
我认为是韶光上的共时性、空间上的延展性以及形式上的工艺性。

共时性表示在读者可以同时打开一本书的多个页面前后翻看或比对,也可以打开多本图书,切换页面的方便程度远远大于电脑屏幕——事实上无所谓切换,人看纸质书的时候视野是很广阔的。
虽然电脑上我们也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还可以进行某些文档的精确比对,但是切换和比对的直不雅观程度却低了很多。
共时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是常常要用到的。
比如一本小说,看了开头有时按捺不住,想翻翻后面的进展,看到后面有时想想翻翻前面的伏笔。
我想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便是一本书打开两三个地方,前后翻看。
一贯利用Kindle的朋友知道,Kindle的功能设置一开始是未便利前后翻页浏览的,现在可以实现,但还是没有纸质书方便。
当然,电脑也可以开多个窗口并同时呈现,但自由程度远不及目光扫来扫去。
我乃至有时在处理多个文档的时候开两台电脑,一台用于直不雅观呈现须要的文档,一台用于开多个文件切换窗口拷贝粘贴。

延展性表示在纸媒介在空间上没有太大的局限。
电脑屏幕再大,面积还是受限。
它基本不能呈现对开报纸的版面,也就表达不了版面设计所传达的意味,表达不了大幅图片或大字标题所供应的冲击力。
当然,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动画、音响效果等其余的办法表达冲击力,我不是比较两者的高下,只是想解释,纸媒体,至少在目前有无可替代的地方。
又比如舆图,当然数字舆图供应了检索、设计线路等传统舆图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它无法展开为大尺寸。
随着导航越来越智能,开车的人基本都不看舆图了,也越来越不认识路。
导航永久只供应前方,而大舆图同时呈现全局和细节,俯瞰视角所供应的全局不雅观和方向感,是数字舆图无法替代的。
但像我这样有看舆图癖好的人可能不多,舆图濒危彷佛已经实锤了。
其余我见过一幅“古典音乐大师”示意图,该图用树的形式展示了古典音乐各大师之间的流派、师承关系。
这种构造也是电脑屏幕很难呈现的。

共时性和延展性是纸媒介不同于数字媒体的最内在的两个特点。
两个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发生重大新闻事宜后,常有人比对各大报的头版,这个时候几张报纸一摊,看得清清楚楚。
纸媒体的这种便利,既可以从共时的角度也可以从延展的角度去理解。

从外在的方面看,纸媒介还有工艺性。
这个很随意马虎理解,比如一件艺术品,看原作、看仿作和看印刷品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出版界有“中国最美的书”和“天下最美的书”评比,入选作品,件件都可称为艺术品,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我个人预测,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纸质书的工艺性会越来越强,成为既可以阅读又可以把玩的艺术品。

2015年2月27日,澎湃揭橥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伴随电子阅读器终年夜的00后更爱纸质书?对,你没看错》,谈论到影象办法。
电子书的呈现是流式,内容在屏幕上的呈现可能是千变万化的。
但纸质书内容的涌现是在固定的地方,版面设计本身也能通报更多的信息。
读者的影象,除了内容本身以外,还有位置、呈现办法等其他信息,这种认知也是更加直不雅观的。
似有研究表明,位置等附加信息有助于理解与影象。

以是纸质书有没有未来,我们拭目以待吧。

想起来还有《S.:忒修斯之船》这种游戏书。
当然电子游戏肯定更丰富,但未来社会越来越个性化,这种形式的书纵然小众,也会存在。

《S.:忒修斯之船》(图片来自网络)

子非鱼呀:记得《S.》刚出的时候,好多人说它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纸质书的激情亲切。
但我总以为它是被数字时期招抚的结果,更倾向互动和沉浸。
本身不算纸质书范例,又怎么能唤起对纸质书的挽救。
您以为《S.》这样的书会是纸质书的未来吗?

朱文秋:绝对赞许,不是纸质书范例。
这样的书不会是纸质书的未来,但在未来它们比较可能幸存(嗯,变成非遗也未可知)。

我以为轻阅读、消遣性阅读、资讯型阅读大部分会转为数字形式(包括有声书),但是比较厚重的内容,坚持纸质等实体形态的韶光会长一些。

至于听书,每个人的学习模式不同,有些人是视觉型的,有些人是听觉型的,深奥一点的内容须要专注的思考,很难一边做饭(或者跑步之类)一边听透。

胡文生:您好,我个人比较喜好纸质书,比较电子书它能给我带来更多的阅读知足感和自满感,不同于电子媒体所带来的“不务正业感”。
但是实际情形是由于电子设备的泛滥化,我的电子阅读量要远远高于纸质书,这令我无法从纸质书的阅读中得到好的感想熏染,您有什么建议吗?

朱文秋:重点是读什么,而不是从哪里读。
我以为您可以为自己大量的电子阅读感到自满,并不是只有读纸质书才是阅读。

澎湃网友mimYRb:哪里能买到最便宜的纸质书?

朱文秋:我们首先把问题表述的意思明确一下?我想问题可能有这两层意思:

①同一本动销的纸质书哪里的价格最便宜?

②不管是什么书,哪里能买到最便宜的?

我考试测验回答:

①估计现在在直播间搞活动的时候,其次是电商双十一、六一八;电商匆匆销时叠加直播间该当最便宜吧……

②如果不问品种只问价格,买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MagicWaltz:您好,小时候一贯看纸质书终年夜,以是对纸质书常常以为怀旧,每次看纸质书就会以为回到小时候。
不知作别人是否也会有这种想法,如果大家都有,是否纸质书象征着当代人在电子时期的思乡之情,对付当代性具有反思的精神意义。
您怎么看?

朱文秋:您的剖析让我以为好有道理。
但我是个大略的人,我没有从纸质书的角度想过这个问题。
有太多的学说和理论对当代性进行反思。
我关心的是内容的组织办法和呈现形式,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数字化的。

RyoZhang:能不能像游戏卡带一样,把纸质书做成仪式感、收藏感强一点的,然后也附赠电子版?

朱文秋:是个很好的创意,重点是内容要够吸引人,或者设计真的别出心裁,叫人看着有入手的意愿。

丶一乂刂:漫画书,字画书,我都买纸质书。
最近,故宫立体书,我也买了。
叨教,纸质书还有哪些硬核实力,吸引读者?

朱文秋:我以为您说得很好。
其他也不外乎这些吧,我在第一个回答里说到,纸质书有韶光上的共时性、空间上的延展性和工艺性,以及版式设计带来的形式对理解和影象的帮助。

Chole_1228:想叨教一下书本如果进行领悟出版的话,一样平常会放到哪些媒介渠道上?领悟出版须要做哪些方便的事情呢?

朱文秋:我理解的领悟出版,那就不是“书本”的领悟出版,而是内容的领悟出版,因此形式上可能包括纸质书、有声书、电子阅读,也有可能结合课程(线上线下)、短视频(或者长视频)、动漫等等,以及IP的开拓,大概是影视,发挥一下想象力的话,游乐园也可以。
因此相应的媒介渠道都可以。
至于须要做哪些方面的事情,我以为简短的笔墨不敷以回答了。
课程开拓、互联网公司等等,他们做的事情可以参考。

thisnightfall:叨教现在数字时期的图书编辑所做的事情,和以前有何不一样呢?

朱文秋:在上海市编辑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我有一个发言,题目是“编辑的角色转换”。
当时发言的大意是中国传统上对“出版”观点的理解一贯是“编辑、复制、发行”,但如果这样理解数字出版,就会造成逻辑混乱,使家当得不到发展。
数字出版一开始就具有互联网的气质,不能分开互联网理解,以是数字出版时期的编辑必须培养互联网气质。
在这个发言里,我对转型期的编辑角色进行了三个猜想:从守门人到见地领袖;从策划编辑到产品设计师;从审读编辑到深度加工编辑。

当时想法还比较模糊,用了“产品设计师”这个观点,现在说便是产品经理了。
这三点我后来看到在知网有人引用,在一次编辑年会上也有同行作了进一步的展开。
这三个方面纯笔墨说不太清,PPT会比较有效。
10年过去了,该当说当年的猜想正在变成现实。

如果要对未来再作猜想的话,我只想说“事情模式剧变,专业精神永恒”。
作者永久是作者,内容家当不可能离开编辑。

Sun:目前实体书店大致分为,老式书店,个中紧张是学校旁卖教辅材料,以及新式书店,这种书店装修精良,地段繁华,活动繁多,但是喝采不叫座,每每书都卖不了多少钱,只能依赖文创用品或饮品来创收。
前者能赢利但可能会被大势所抛弃,后者紧跟时期却陷入了困境。
在电商低价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未来该当在哪?

朱文秋:我很在意书店的形式与书店的灵魂的关系,一家兼卖咖啡的书店和一家有书的咖啡店是不同的,一家具有外在形式之美和一家对选品有专业追求的书店,哪怕它店堂拥挤、门面简朴,也不可同日而语。
什么样的书店是有灵魂的,爱书民气中自有标准。

关于实体书店,我有很多话想说,须要一点韶光整理。
大家先来说说各自心中的好书店是什么样的好吗?

nshshui:实体书店未来怎么发展?

朱文秋:随着电商和内容数字化的发展,我们确实会常常思考实体书店的问题,实体书店的意义是什么?未来实体书店是否还能生存?实体书店若何才能活得更好?实体书店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形式?

实体书店经营维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舍得实体书店从生活中消逝,由于实体书店有它的意义。

曾经,当网络书店兴起时,我们欣慰书店的“空间”终于可以无限扩展,囿于坪效而不得不在实体书店下架的长尾书终于可以在网络书店遇见它的读者、实现发卖了。
然而,现在打开购书网站,读者立即陷入“算法”的推举中,乃至自己都没故意识到。
我不知道大家在电商的浏览页面上会今后翻多少,反正我翻三五页就没有耐心了。

写到这里我走了个神,去电商测试一下自己翻页的耐心有多久,结果遇见开学满100减50的活动,用218.90元买了代价418.90的6本书。
这6本书中,3本是在书展现场看到拍了照片记录,3本来自于平常留神到的图书信息;这6本书中,5本是在网站搜索而得,1本确实是在电商科普类推举区看到因而触发了购买动作。
这次实际的购书行为,彷佛印证了我的一个猜想——在电商平台实现的发卖每每是通过搜索,电商网站为顾客筑起的是一个“信息茧房”,并不利于“创造图书”。

而实体书店,只管空间有限,但它的空间是展开的。
读者是“逛”书店,“逛”的最大乐趣是会有意外的创造。
当然条件是这个书店选品有道。

钟书阁杭州店

这样就牵扯到了其余一个问题,即书店的形式之美与灵魂之美。
这些年“最美书店”在氛围营造、创意陈设、文化活动、严密做事方面确实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吸引了很多人走进书店,延长了读者在书店的逗留韶光,增加了读者创造书、与书相遇的机会,也可能培养了一批新的读者。
“最美书店”在阅读推广上自有其浸染,但是我更爱的是分类有序、选品独到的书店,出色的选品会带领我去探索、创造,这样的“逛”书店会有满心的欢畅,乃至会有惊喜。
这样的书店,哪怕拥挤、逼仄,也是一家有灵魂的好书店。

我认为未来实体书店仍旧为读书人所须要,但是实体书店若何才能生存、并且活得好一点,确实是一个难题。
一个猜想是经营好实体书店可以产生品牌溢价,由于书店天然带有文化属性,而文化是可以给其他产品带来附加值的,诚品书店是一个精良的例子——当然诚品从前的坚持不是每一个书店能做到的。
其余一个可能便是创新的经营模式,只管我构思不出,但我相信会有聪慧的头脑设计出多赢的模式。
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实体书店或许是一家体验店,大概复本比较少,看好可从网高下单,书店像一个分销商,获取佣金,背后是统一配送;或许是体验店、展览馆与图书馆的结合,作为公共做事,通过政府拨款和理事会筹款而坚持存在;也或许,便是主题咖啡饮品店,主题可以是哲学的、文学的,也可以是硬核科技的,或者生活美学的;再或许,会不会和电影院结合呢?电影院大厅的空间那么大,发卖电影主题的书该有多么得当……

大家一起来开脑洞吧,说说我们心目中的未来书店……

任务编辑:顾明

校正:施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206369.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