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德国的模式到底好不好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4 23:17:32

大略来说,德国模式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有三个明显的特色:

首先是房价稳定,大家有房住。

德国的模式到底好不好

其次是技能领先,工业壮大。

末了是电子商务不遍及,实体店还能生存。

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自驾德国三次,走遍了南北东西,研究了许多资料,借此机会分享一下我对德国的见地。

普通的德国人生活

我在德国住过多家民宿,包括一位名叫“老罗”的主人家,他们住在靠近瑞士边疆的一个小村落里,村落中最古老的屋子建于1681年。
站在老罗家附近的山丘上,可以看到远处闪闪发光的草地,平坦得就像地毯。
虽然环境田园诗般,但交通不便利,开车到最近的大城市斯图加特须要一个小时。

老罗曾是一名护士,干了20多年后,历全心坎的挣扎,决定辞职去加拿大学习木屋建造技能,返国后,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建造了一座木屋。
对我们这些普通中国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仿佛电影中的情节。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我平淡的生活形成光鲜比拟。
他们的家,从客厅到屋内的细节,展示了德国普通人高超的审美水平。

谈及中国近年来的“全国禁伐”,我好奇地问老罗:“这些木材是从哪里入口的?”

“这些都是本地的,来自不远处的Schwarzwald(黑森林)。
”老罗回答。

这些木材直径大约60到80厘米,树龄至少40年以上,他用了大约200立方米的木材建造自己的家,弗成思议一个如此发达的国家竟然许可如此规模的伐木,这也表明德国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曾经,我非常倾慕老罗和Lisa的生活,他们的日子叫“生活”,而我的只是“活着”。
但随着年事的增长,现在转头看他们的生活,只管屋子大环境好,人际关系大略,但老罗也有他的隐忧:虽然看似富余,却只缺钱。

和许多德国男性一样,老罗是个天生的DIY高手,家中的水管、木工、电工、泥瓦事情,他都能亲手办理。
这一方面解释德国家庭园地大,工具完好,每个人都好手工制作;另一方面,如老罗自述,紧张是由于没钱请工人。
这意味着他的时薪并不比普通水监工高。

老罗的女儿曾想去美国留学,但成绩一样平常,未获奖学金,担心包袱不起高额学费,终极放弃了。
在中国,“卖房帮助子女留学”是常见的故事,但在德国这险些不可能,由于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屋子可卖。

Lisa常常来中国出差,每次到上海、深圳,都像创造了新大陆,她的Facebook上充满了中国的繁华景象。
但老罗和女儿都未曾来过中国,当问及缘故原由时,老罗半开玩笑地说:“机票太贵了。

老罗喜好汽车,看到我们租的新款Opel INSIGNIA时,他面前一亮,连连夸奖。
实际上,在中国,Opel INSIGNIA也便是普通的别克君威。
而老罗仍开着一辆十年车龄的旧大众高尔夫。
这不是由于德国人天生爱低调,而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根据我的体验,德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国家:经济发达、环境幽美、没有996的疲倦、社会阶层差距小、对分外群体更加原谅。

在德国,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要负责事情,就能享有体面的生活。
住大屋子,前有草坪,后有花园,养条狗,生两个孩子,开辆二手宝马5系,周末去意大利……

当然,别指望德国的生活能有中国那样的便利:快递越日投递,深夜街头的烧烤摊,高速的高铁网络,手机一点通达——在德国,这些都属于奢侈。

生活质量是一个非常主不雅观的观点,有人喜好田园般宁静的生活,有人则偏爱热闹的都邑氛围。
就我个人而言,德国这样的国家住一个月是享受,两个月则以为勉强,三个月便感到苦闷。

如果你喜好安逸和慢节奏的生活,追求自由,对金钱无太大欲求,不喜好繁芜的人际关系,希望拥有宽松的生活环境,德国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你偏好快节奏的生活,追求新鲜事物和多元化的环境,希望有便捷的社交办法,憧憬更多的机会,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生活压力,那么中国会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G7的成员国和欧盟经济的领头羊,德国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德国有着良好的起步和坚实的根本,只管现在依赖历史积累过日子,但其生活质量还是相称不错的。
关于德国的未来,即便德国人本身持悲观态度,但许多中国人却非常看好。

德国的经济和社会根本非常坚实,

这是一些国家难以比拟的。

老罗家附近的黑森林。
德国的城市中央可能比中国的脏,但大环境确实更为宜人。
十年前,许多人出国旅游时自嘲去“洗肺”,如今这样的说法已经很少听到了。

先谈资源。
像老罗这样的普通德国人,能够利用海内生产的数百立方米的大型原木来建造自己的家。
如果在中国也要推广这样的生活办法,环球的森林恐怕都要遭受巨大影响。

德国的面积为350,000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万,面积相称于浙江省的3.5倍,人口却仅相称于浙江的1.2倍。
德国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除了南部有一些山区。
德国的高速公路以其“不限速、免费”有名于世。
确切地说,德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3,000公里,个中约7,000公里是不限速的。

我三次自驾德国,险些走遍了其东南西北。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险些没有隧道,大型桥梁也很少见。
如果德国的地形像贵州一样多山,那么它绝不可能拥有如此发达的高速公路。

诚笃说,德国可能是欧洲几个大国中风景最单调的一个,德国的地形和食品一样“平淡无奇”,但同样非常“实用”。
此外,德国险些没有冻地皮带、沙漠,也没有人迹罕至的高原,全境险些所有地区都适宜人类居住。

德国的地形非常适宜发展工业和农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德国以其工业有名,但实际上,德国的农业也非常发达。
德国农业有几个特点:

首先,地皮面积广阔。
德国35%的地皮用于农业,年产值达到500亿欧元。

其次,产量高。
在二战期间,每位德国农人可以养活10人,而现在由于科技进步,一个农人可以养活142人。

第三,出口量大。
德国是天下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约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由于农业的发展,德国在邻国英国和法国中保持了人口规模的上风。
在第一次天下大战前的1913年,德国本土人口为6506万,英国为4565万,法国为4146万。

当一个国家的国运上升时,各种有利条件常日能形成良性循环。
德国的良好地皮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人口数量,为工业供应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支持了农业机器化,从而为农业供应了物质根本。
经由一百多年的良性循环,如今的德国,在农业领域事情的人口仅有一百万人,但每位农人的人均产值高达5万欧元,约合6万美元或38万公民币。

比较之下,中国有近5亿人生活在屯子,2020年,中国农业GDP为7.7万亿公民币,这样算来,中国屯子的人均产值不到3000美元。
粗略估计,德国农业人口的人均产值是中国的20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德国彷佛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然而,一战之前,德国拥有工业化早期最关键的资源——鲁尔区的煤矿和洛林的铁矿。
依赖这两种资源,形成了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这也是德国两次天下大战的物质根本。

鲁尔工业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身,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诸如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那个以钢铁为主的时期,德国鲁尔区相称于现在的美国硅谷,代表着当时天下上最前辈的生产力。

我相信地理环境决定论:美洲古文明在天文打算上非常精准,却未发明车轮;撒哈拉沙漠以南险些没有值得称道的古文明;当代工业文明则出身在英吉利这样的岛国……这些看似有时的背后,都有地理环境的一定成分。

德国本身的地理条件优胜,且靠近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英国。
近水楼台先得月,德国借鉴了英国的履历,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在1887年,英国对德国的这种模拟行为感到愤怒,通过了《牌号法改动案》,哀求所有进入英国的德国产品都必须标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起初,“Made in Germany”标识是作为仿制品的标志。

但德国人保持不懈,承受着仿制品的污名,稳步前行。
不到百年的韶光,他们就将“德国制造”变成了天下有名的品牌。
现在中国也被称为“山寨之国”,但我们不应畏惧。
我们应学习德国人的坚持,走自己的路,终极会让天下别无选择。

从1870年德国统一开始,不到50年的韶光内,德国的工业产值就超越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天下第二大工业国。

由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性,德国极其重视教诲。
凭借工业化的先发上风,德国率先遍及了根本教诲。
从1818年到1846年,普鲁士的国民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了近一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82%,到了1860年代,这一比例提高到了97.5%。
由于人口本色的提高,纵然在两次天下大战中遭受重创,德国也能迅速规复,再次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总的来说,德国模式的核心并非仅仅是所谓的“德国精神”,而是它的早期起步和有利的地理位置。
1831年,德国开始仿效英国进行工业化。

桐庐的农人,早期投身快递业,如今的“三通一达”已经成为“国际快递第一集团军”。
但现在,无论是农人还是返国的美国MBA,再创立一家快递巨子险些是不可能的。
成功的桐庐农人和德国人一样,得益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只要站在时期的浪尖上,纵然是条件一样平常的参与者也能取获胜利。
德国恰逢其时,顺应了潮流。
如今时期变迁,德国模式还值得借鉴吗?

今日德国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德国,曾经严谨的形象逐渐变得模糊,社会效率逐渐降落。
德国的一些问题越来越显著。

第一,德国铁路的神话已变成耻辱。
德国铁路DB曾以超高的准点率为荣:在高峰期,95%的列车定时。
但现在,准点率大大低落。
据《德国之声》宣布,2018年德铁的准点率目标是82%,但实际上仅为69.8%。
这意味着每三列火车就有一列晚点。
现在的德国铁路在速率上不及法国,在准点率上不及瑞士。

至于中国的高铁,已经达到了德国人仰望的高度。
2019年7月8日,天下银行发布《中国高铁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高铁的出发和到站准点率分别为98%和95%,而“复兴号”更是达到了99%和98%。

第二,社会效率低。
在德国,银行和政府机关周末不开门,平日开门韶光不一,有的中午就关门。
无论是办理大事还是小事,都须要提前预约。
因此,到德国的中国人首先学会的德语可能便是“Termin machen”(预约)。
有朋友在德国感冒,约到的年夜夫一周后才能见面,等到见面时,普通感冒已经变成病毒传染,然后全体月都在咳嗽。

第三,政府效率更低。
例如“斯图加特21”项目,是斯图加特的一项铁路工程,操持在2021年前完成翻新中心火车站并新建57公里铁路。
这个操持1994年启动,标榜为“年夜志勃勃”。
然而,这个小型的铁路工程竟须要17年的韶光,这在德国已算是非常“年夜志勃勃”的了。

简言之,“斯图加特21”工程包括1个火车站和57公里的铁路,操持在2021年完成。
但1994年只是梦魇的开始,目前估量工程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完成,而且这还只是估量,到时很可能还会延期。

至于造价:起初预算为25亿欧元,现在已经上升到187亿欧元。
1997年,工程预算约25亿欧元。
到了2009年,预算翻了一倍,达到50亿欧元。
2010年,联邦环保局的评估估量工程将耗费110亿欧元。
时隔一年,再次翻倍!
涨幅超过了中国的房价。
2019年,工程延期至2025年底,部分评论认为造价可能达到187亿欧元。

187亿欧元,相称于1400亿公民币。
而京沪高铁全线长1318公里,总投资也不过2209亿元公民币。

特斯拉在德国的工厂

自2019年11月埃隆马斯克宣告在德国建立超级工厂以来,已经由去了22个月,超过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培植工期的两倍多,而落成之日仍旧遥遥无期。

工期耽误的缘故原由多种多样,个中最荒谬的是当地的蜥蜴保护问题。

根据《金融时报》的宣布,因“野生动物”问题,特斯拉德国工厂不得不等待更永劫光。
德国的两个环保组织哀求法院逼迫特斯拉移走蜥蜴种群。
详细来说,特斯拉须要在当地动物开始交配时令之前,完成园地培植并临时迁移其他当地动物。

环保活动,虽然是一项神圣的奇迹,但有时已经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攻击德国特斯拉的环保组织很可能是由德国大众汽车资助。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是中国根本培植能力的铁杆粉丝。
他曾在自己的推特上转发了“龙岩火车站9小时完成改造”的新闻,并发文感叹中国在根本举动步伐方面的进展速率是美国的100多倍。

他还评论道:“更高的安全标准、环境哀求和劳动力本钱,只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缘故原由。
真正的根本缘故原由是,效率低下和贪婪的私人顾问行业通过利益驱动来最大化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的本钱。

与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德国也变得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对付发达国家而言,这是一种“富余病”,而对付贫穷国家来说,则是一场灾害。
最范例的例子是南美的一些曾经富余的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他们没有发达国家的命运,却患上了发达国家的病症。

第四,新经济根本举动步伐很差。

当代数字经济的根本是通信网络,但德国却培植了一个充满漏洞的通信网。

前段韶光,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德国的《商报》宣布称,目前中国深圳的5G网络已拥有4.6万个基站。
与此同时,德国成熟的5G基站只有850个。

中国的进步受到了精确的记录,但也有不少对德国不利的宣布被忽略。
为了验证的真实性,我特意查阅了德文资料,确实属实。

德国《商报》的文章标题是:“为什么深圳的5G基站比全体欧洲都多?”文中提到,在成熟的5G基站方面,德国的表现非常糟糕,全国只有850个,而仅深圳一座城市就有46,000个。

我用翻译软件详细阅读了这篇文章,数据非常详确,作者对德国的掉队表现感到咬牙切齿。
一方面,中国全力投资5G网络;另一方面,德国在5G根本举动步伐培植上严重滞后,投资不敷,而德国电信对股东的年夜方却大手大脚。
文章的阅读量低得可怜,险些没有引起任何关注。

在西方天下,一贯以来,当中国处于掉队地位时,中国人常日非常谦逊地仰望西方,尤其是德国。
回忆过去,青岛的德国下水道传说被广泛传播,家喻户晓。
而当德国在某些方面掉队于中国时,关于中国的正面宣布却无人问津,乃至变成了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

与此同时,丑化中国的文章和视频成了流量的担保,就像德国版的“财富密码”。
近年来,德国的反华界呈现出不少“人才”,个中最有名的是Adrian Zenz,他通过抹黑中国名声大噪,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德国+Adrian Zenz”。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德国人对中国的反感也在增加。
只假如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各大媒体和网络红人都会蜂拥而上,评论、转发、点赞。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就彷佛到了别人家里,不关心客厅,只喜好盯着垃圾堆,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

国际有名的民调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天下各国对中国的反感度急剧上升。
例如,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好感度从52%跌落到15%,反感度从40%飙升到81%。
而德国对华反感度从2002年的37%飙升到2020年的71%。

大多数德国人生平中可能从未去过中国,乃至没有与中国人交谈过,对华反感度的飙升只能归咎于媒体的影响。
德国乃至全体西方对中国的反感,实际上是一种“自卑感、优胜感和虚荣心”稠浊而成的感情。

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在西方看来,就像是地主家的一个远房贫穷亲戚,曾经在地主家打杂,混口饭吃。
这个亲戚虽然穷,但勤奋、好学、有上进心,不久后离开地主家自主门户,几年后变得富有,在城里买了屋子,开上了豪车,孩子也考上了重点中学。

地主看着自己的孩子还在后院玩泥巴,自己开的老旧车子也褴褛不堪。
你说,地主的心态能不崩溃吗?

面对这样的情形,地主有两个选择:

第一,负责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陷。

第二,千方百计地挑剔,证明那个穷亲戚过得还不如自己,首先疑惑他的钱是不干净的,到处散布谣言,说他雇佣童工。
然后,证明这个人虽然有钱了,但还是被人看不起,例如,衬衫扣子扣到最上面,皮带系到胸口,牙齿上全是烟渍……

如今西方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

2007年,德国的GDP是3.4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增长到了3.8万亿美元,过去13年间,德国经济规模增长了12%,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原地踏步乃至有所退步。

与此同时,中国在2007年的GDP险些与当时的德国相称,约3.5万亿美元,但到了2020年,中国的GDP达到了15.2万亿美元,是德国的4倍。

以前的德国模式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如今的德国,虽然仍旧富余,但已失落去了昔日的进取和严谨。
只管如此,德国的经济和社会根本依旧坚实,能够承受一些颠簸。
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担忧是没有德国的秘闻却患上了德国的病,就像巴西、阿根廷那样——曾经的前车之鉴。
因此,不应轻言学习德国模式,首先要有相应的根本。

中国正在走自己的道路,既学习德国的优点,比如经济实体化,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上风;也借鉴美国的履历,鼓励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比如芯片和航空家当,补充中国制造的末了几个空缺。

想到这里,溘然可以理解西方天下的歇斯底里。
一个弘大、勤奋、上进的竞争对手在东方崛起,人口数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
他们怎能不感到恐怖呢?

#深度好文操持#德国的模式,到底好不好?

眞视之眼

2024-06-23 19:10江西

关注

最近,在各个领域我们看到了许多泡沫分裂的征象,从互联网、房地产到金融、教诲补习和白酒行业……接连不断的政策调度加上最近高端制造业尤其是半导体的关注度上升,许多剖析家断言: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正向德国模式转变。

大略来说,德国模式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有三个明显的特色:

首先是房价稳定,大家有房住。

其次是技能领先,工业壮大。

末了是电子商务不遍及,实体店还能生存。

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自驾德国三次,走遍了南北东西,研究了许多资料,借此机会分享一下我对德国的见地。

普通的德国人生活

我在德国住过多家民宿,包括一位名叫“老罗”的主人家,他们住在靠近瑞士边疆的一个小村落里,村落中最古老的屋子建于1681年。
站在老罗家附近的山丘上,可以看到远处闪闪发光的草地,平坦得就像地毯。
虽然环境田园诗般,但交通不便利,开车到最近的大城市斯图加特须要一个小时。

老罗曾是一名护士,干了20多年后,历全心坎的挣扎,决定辞职去加拿大学习木屋建造技能,返国后,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建造了一座木屋。
对我们这些普通中国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仿佛电影中的情节。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我平淡的生活形成光鲜比拟。
他们的家,从客厅到屋内的细节,展示了德国普通人高超的审美水平。

谈及中国近年来的“全国禁伐”,我好奇地问老罗:“这些木材是从哪里入口的?”

“这些都是本地的,来自不远处的Schwarzwald(黑森林)。
”老罗回答。

这些木材直径大约60到80厘米,树龄至少40年以上,他用了大约200立方米的木材建造自己的家,弗成思议一个如此发达的国家竟然许可如此规模的伐木,这也表明德国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曾经,我非常倾慕老罗和Lisa的生活,他们的日子叫“生活”,而我的只是“活着”。
但随着年事的增长,现在转头看他们的生活,只管屋子大环境好,人际关系大略,但老罗也有他的隐忧:虽然看似富余,却只缺钱。

和许多德国男性一样,老罗是个天生的DIY高手,家中的水管、木工、电工、泥瓦事情,他都能亲手办理。
这一方面解释德国家庭园地大,工具完好,每个人都好手工制作;另一方面,如老罗自述,紧张是由于没钱请工人。
这意味着他的时薪并不比普通水监工高。

老罗的女儿曾想去美国留学,但成绩一样平常,未获奖学金,担心包袱不起高额学费,终极放弃了。
在中国,“卖房帮助子女留学”是常见的故事,但在德国这险些不可能,由于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屋子可卖。

Lisa常常来中国出差,每次到上海、深圳,都像创造了新大陆,她的Facebook上充满了中国的繁华景象。
但老罗和女儿都未曾来过中国,当问及缘故原由时,老罗半开玩笑地说:“机票太贵了。

老罗喜好汽车,看到我们租的新款Opel INSIGNIA时,他面前一亮,连连夸奖。
实际上,在中国,Opel INSIGNIA也便是普通的别克君威。
而老罗仍开着一辆十年车龄的旧大众高尔夫。
这不是由于德国人天生爱低调,而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根据我的体验,德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国家:经济发达、环境幽美、没有996的疲倦、社会阶层差距小、对分外群体更加原谅。

在德国,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要负责事情,就能享有体面的生活。
住大屋子,前有草坪,后有花园,养条狗,生两个孩子,开辆二手宝马5系,周末去意大利……

当然,别指望德国的生活能有中国那样的便利:快递越日投递,深夜街头的烧烤摊,高速的高铁网络,手机一点通达——在德国,这些都属于奢侈。

生活质量是一个非常主不雅观的观点,有人喜好田园般宁静的生活,有人则偏爱热闹的都邑氛围。
就我个人而言,德国这样的国家住一个月是享受,两个月则以为勉强,三个月便感到苦闷。

如果你喜好安逸和慢节奏的生活,追求自由,对金钱无太大欲求,不喜好繁芜的人际关系,希望拥有宽松的生活环境,德国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你偏好快节奏的生活,追求新鲜事物和多元化的环境,希望有便捷的社交办法,憧憬更多的机会,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生活压力,那么中国会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G7的成员国和欧盟经济的领头羊,德国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德国有着良好的起步和坚实的根本,只管现在依赖历史积累过日子,但其生活质量还是相称不错的。
关于德国的未来,即便德国人本身持悲观态度,但许多中国人却非常看好。

德国的经济和社会根本非常坚实,

这是一些国家难以比拟的。

老罗家附近的黑森林。
德国的城市中央可能比中国的脏,但大环境确实更为宜人。
十年前,许多人出国旅游时自嘲去“洗肺”,如今这样的说法已经很少听到了。

先谈资源。
像老罗这样的普通德国人,能够利用海内生产的数百立方米的大型原木来建造自己的家。
如果在中国也要推广这样的生活办法,环球的森林恐怕都要遭受巨大影响。

德国的面积为350,000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万,面积相称于浙江省的3.5倍,人口却仅相称于浙江的1.2倍。
德国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除了南部有一些山区。
德国的高速公路以其“不限速、免费”有名于世。
确切地说,德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3,000公里,个中约7,000公里是不限速的。

我三次自驾德国,险些走遍了其东南西北。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险些没有隧道,大型桥梁也很少见。
如果德国的地形像贵州一样多山,那么它绝不可能拥有如此发达的高速公路。

诚笃说,德国可能是欧洲几个大国中风景最单调的一个,德国的地形和食品一样“平淡无奇”,但同样非常“实用”。
此外,德国险些没有冻地皮带、沙漠,也没有人迹罕至的高原,全境险些所有地区都适宜人类居住。

德国的地形非常适宜发展工业和农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德国以其工业有名,但实际上,德国的农业也非常发达。
德国农业有几个特点:

首先,地皮面积广阔。
德国35%的地皮用于农业,年产值达到500亿欧元。

其次,产量高。
在二战期间,每位德国农人可以养活10人,而现在由于科技进步,一个农人可以养活142人。

第三,出口量大。
德国是天下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约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由于农业的发展,德国在邻国英国和法国中保持了人口规模的上风。
在第一次天下大战前的1913年,德国本土人口为6506万,英国为4565万,法国为4146万。

当一个国家的国运上升时,各种有利条件常日能形成良性循环。
德国的良好地皮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人口数量,为工业供应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支持了农业机器化,从而为农业供应了物质根本。
经由一百多年的良性循环,如今的德国,在农业领域事情的人口仅有一百万人,但每位农人的人均产值高达5万欧元,约合6万美元或38万公民币。

比较之下,中国有近5亿人生活在屯子,2020年,中国农业GDP为7.7万亿公民币,这样算来,中国屯子的人均产值不到3000美元。
粗略估计,德国农业人口的人均产值是中国的20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德国彷佛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然而,一战之前,德国拥有工业化早期最关键的资源——鲁尔区的煤矿和洛林的铁矿。
依赖这两种资源,形成了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这也是德国两次天下大战的物质根本。

鲁尔工业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身,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诸如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那个以钢铁为主的时期,德国鲁尔区相称于现在的美国硅谷,代表着当时天下上最前辈的生产力。

我相信地理环境决定论:美洲古文明在天文打算上非常精准,却未发明车轮;撒哈拉沙漠以南险些没有值得称道的古文明;当代工业文明则出身在英吉利这样的岛国……这些看似有时的背后,都有地理环境的一定成分。

德国本身的地理条件优胜,且靠近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英国。
近水楼台先得月,德国借鉴了英国的履历,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在1887年,英国对德国的这种模拟行为感到愤怒,通过了《牌号法改动案》,哀求所有进入英国的德国产品都必须标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起初,“Made in Germany”标识是作为仿制品的标志。

但德国人保持不懈,承受着仿制品的污名,稳步前行。
不到百年的韶光,他们就将“德国制造”变成了天下有名的品牌。
现在中国也被称为“山寨之国”,但我们不应畏惧。
我们应学习德国人的坚持,走自己的路,终极会让天下别无选择。

从1870年德国统一开始,不到50年的韶光内,德国的工业产值就超越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天下第二大工业国。

由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性,德国极其重视教诲。
凭借工业化的先发上风,德国率先遍及了根本教诲。
从1818年到1846年,普鲁士的国民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了近一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82%,到了1860年代,这一比例提高到了97.5%。
由于人口本色的提高,纵然在两次天下大战中遭受重创,德国也能迅速规复,再次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总的来说,德国模式的核心并非仅仅是所谓的“德国精神”,而是它的早期起步和有利的地理位置。
1831年,德国开始仿效英国进行工业化。

桐庐的农人,早期投身快递业,如今的“三通一达”已经成为“国际快递第一集团军”。
但现在,无论是农人还是返国的美国MBA,再创立一家快递巨子险些是不可能的。
成功的桐庐农人和德国人一样,得益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只要站在时期的浪尖上,纵然是条件一样平常的参与者也能取获胜利。
德国恰逢其时,顺应了潮流。
如今时期变迁,德国模式还值得借鉴吗?

今日德国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德国,曾经严谨的形象逐渐变得模糊,社会效率逐渐降落。
德国的一些问题越来越显著。

第一,德国铁路的神话已变成耻辱。
德国铁路DB曾以超高的准点率为荣:在高峰期,95%的列车定时。
但现在,准点率大大低落。
据《德国之声》宣布,2018年德铁的准点率目标是82%,但实际上仅为69.8%。
这意味着每三列火车就有一列晚点。
现在的德国铁路在速率上不及法国,在准点率上不及瑞士。

至于中国的高铁,已经达到了德国人仰望的高度。
2019年7月8日,天下银行发布《中国高铁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高铁的出发和到站准点率分别为98%和95%,而“复兴号”更是达到了99%和98%。

第二,社会效率低。
在德国,银行和政府机关周末不开门,平日开门韶光不一,有的中午就关门。
无论是办理大事还是小事,都须要提前预约。
因此,到德国的中国人首先学会的德语可能便是“Termin machen”(预约)。
有朋友在德国感冒,约到的年夜夫一周后才能见面,等到见面时,普通感冒已经变成病毒传染,然后全体月都在咳嗽。

第三,政府效率更低。
例如“斯图加特21”项目,是斯图加特的一项铁路工程,操持在2021年前完成翻新中心火车站并新建57公里铁路。
这个操持1994年启动,标榜为“年夜志勃勃”。
然而,这个小型的铁路工程竟须要17年的韶光,这在德国已算是非常“年夜志勃勃”的了。

简言之,“斯图加特21”工程包括1个火车站和57公里的铁路,操持在2021年完成。
但1994年只是梦魇的开始,目前估量工程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完成,而且这还只是估量,到时很可能还会延期。

至于造价:起初预算为25亿欧元,现在已经上升到187亿欧元。
1997年,工程预算约25亿欧元。
到了2009年,预算翻了一倍,达到50亿欧元。
2010年,联邦环保局的评估估量工程将耗费110亿欧元。
时隔一年,再次翻倍!
涨幅超过了中国的房价。
2019年,工程延期至2025年底,部分评论认为造价可能达到187亿欧元。

187亿欧元,相称于1400亿公民币。
而京沪高铁全线长1318公里,总投资也不过2209亿元公民币。

特斯拉在德国的工厂

自2019年11月埃隆马斯克宣告在德国建立超级工厂以来,已经由去了22个月,超过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培植工期的两倍多,而落成之日仍旧遥遥无期。

工期耽误的缘故原由多种多样,个中最荒谬的是当地的蜥蜴保护问题。

根据《金融时报》的宣布,因“野生动物”问题,特斯拉德国工厂不得不等待更永劫光。
德国的两个环保组织哀求法院逼迫特斯拉移走蜥蜴种群。
详细来说,特斯拉须要在当地动物开始交配时令之前,完成园地培植并临时迁移其他当地动物。

环保活动,虽然是一项神圣的奇迹,但有时已经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攻击德国特斯拉的环保组织很可能是由德国大众汽车资助。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是中国根本培植能力的铁杆粉丝。
他曾在自己的推特上转发了“龙岩火车站9小时完成改造”的新闻,并发文感叹中国在根本举动步伐方面的进展速率是美国的100多倍。

他还评论道:“更高的安全标准、环境哀求和劳动力本钱,只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缘故原由。
真正的根本缘故原由是,效率低下和贪婪的私人顾问行业通过利益驱动来最大化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的本钱。

与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德国也变得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对付发达国家而言,这是一种“富余病”,而对付贫穷国家来说,则是一场灾害。
最范例的例子是南美的一些曾经富余的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他们没有发达国家的命运,却患上了发达国家的病症。

第四,新经济根本举动步伐很差。

当代数字经济的根本是通信网络,但德国却培植了一个充满漏洞的通信网。

前段韶光,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德国的《商报》宣布称,目前中国深圳的5G网络已拥有4.6万个基站。
与此同时,德国成熟的5G基站只有850个。

中国的进步受到了精确的记录,但也有不少对德国不利的宣布被忽略。
为了验证的真实性,我特意查阅了德文资料,确实属实。

德国《商报》的文章标题是:“为什么深圳的5G基站比全体欧洲都多?”文中提到,在成熟的5G基站方面,德国的表现非常糟糕,全国只有850个,而仅深圳一座城市就有46,000个。

我用翻译软件详细阅读了这篇文章,数据非常详确,作者对德国的掉队表现感到咬牙切齿。
一方面,中国全力投资5G网络;另一方面,德国在5G根本举动步伐培植上严重滞后,投资不敷,而德国电信对股东的年夜方却大手大脚。
文章的阅读量低得可怜,险些没有引起任何关注。

在西方天下,一贯以来,当中国处于掉队地位时,中国人常日非常谦逊地仰望西方,尤其是德国。
回忆过去,青岛的德国下水道传说被广泛传播,家喻户晓。
而当德国在某些方面掉队于中国时,关于中国的正面宣布却无人问津,乃至变成了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

与此同时,丑化中国的文章和视频成了流量的担保,就像德国版的“财富密码”。
近年来,德国的反华界呈现出不少“人才”,个中最有名的是Adrian Zenz,他通过抹黑中国名声大噪,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德国+Adrian Zenz”。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德国人对中国的反感也在增加。
只假如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各大媒体和网络红人都会蜂拥而上,评论、转发、点赞。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就彷佛到了别人家里,不关心客厅,只喜好盯着垃圾堆,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

国际有名的民调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天下各国对中国的反感度急剧上升。
例如,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好感度从52%跌落到15%,反感度从40%飙升到81%。
而德国对华反感度从2002年的37%飙升到2020年的71%。

大多数德国人生平中可能从未去过中国,乃至没有与中国人交谈过,对华反感度的飙升只能归咎于媒体的影响。
德国乃至全体西方对中国的反感,实际上是一种“自卑感、优胜感和虚荣心”稠浊而成的感情。

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在西方看来,就像是地主家的一个远房贫穷亲戚,曾经在地主家打杂,混口饭吃。
这个亲戚虽然穷,但勤奋、好学、有上进心,不久后离开地主家自主门户,几年后变得富有,在城里买了屋子,开上了豪车,孩子也考上了重点中学。

地主看着自己的孩子还在后院玩泥巴,自己开的老旧车子也褴褛不堪。
你说,地主的心态能不崩溃吗?

面对这样的情形,地主有两个选择:

第一,负责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陷。

第二,千方百计地挑剔,证明那个穷亲戚过得还不如自己,首先疑惑他的钱是不干净的,到处散布谣言,说他雇佣童工。
然后,证明这个人虽然有钱了,但还是被人看不起,例如,衬衫扣子扣到最上面,皮带系到胸口,牙齿上全是烟渍……

如今西方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

2007年,德国的GDP是3.4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增长到了3.8万亿美元,过去13年间,德国经济规模增长了12%,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原地踏步乃至有所退步。

与此同时,中国在2007年的GDP险些与当时的德国相称,约3.5万亿美元,但到了2020年,中国的GDP达到了15.2万亿美元,是德国的4倍。

以前的德国模式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如今的德国,虽然仍旧富余,但已失落去了昔日的进取和严谨。
只管如此,德国的经济和社会根本依旧坚实,能够承受一些颠簸。
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担忧是没有德国的秘闻却患上了德国的病,就像巴西、阿根廷那样——曾经的前车之鉴。
因此,不应轻言学习德国模式,首先要有相应的根本。

中国正在走自己的道路,既学习德国的优点,比如经济实体化,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上风;也借鉴美国的履历,鼓励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比如芯片和航空家当,补充中国制造的末了几个空缺。

想到这里,溘然可以理解西方天下的歇斯底里。
一个弘大、勤奋、上进的竞争对手在东方崛起,人口数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
他们怎能不感到恐怖呢?

#深度好文操持#德国的模式,到底好不好?

眞视之眼

2024-06-23 19:10江西

关注

最近,在各个领域我们看到了许多泡沫分裂的征象,从互联网、房地产到金融、教诲补习和白酒行业……接连不断的政策调度加上最近高端制造业尤其是半导体的关注度上升,许多剖析家断言: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正向德国模式转变。

大略来说,德国模式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有三个明显的特色:

首先是房价稳定,大家有房住。

其次是技能领先,工业壮大。

末了是电子商务不遍及,实体店还能生存。

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自驾德国三次,走遍了南北东西,研究了许多资料,借此机会分享一下我对德国的见地。

普通的德国人生活

我在德国住过多家民宿,包括一位名叫“老罗”的主人家,他们住在靠近瑞士边疆的一个小村落里,村落中最古老的屋子建于1681年。
站在老罗家附近的山丘上,可以看到远处闪闪发光的草地,平坦得就像地毯。
虽然环境田园诗般,但交通不便利,开车到最近的大城市斯图加特须要一个小时。

老罗曾是一名护士,干了20多年后,历全心坎的挣扎,决定辞职去加拿大学习木屋建造技能,返国后,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建造了一座木屋。
对我们这些普通中国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仿佛电影中的情节。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我平淡的生活形成光鲜比拟。
他们的家,从客厅到屋内的细节,展示了德国普通人高超的审美水平。

谈及中国近年来的“全国禁伐”,我好奇地问老罗:“这些木材是从哪里入口的?”

“这些都是本地的,来自不远处的Schwarzwald(黑森林)。
”老罗回答。

这些木材直径大约60到80厘米,树龄至少40年以上,他用了大约200立方米的木材建造自己的家,弗成思议一个如此发达的国家竟然许可如此规模的伐木,这也表明德国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曾经,我非常倾慕老罗和Lisa的生活,他们的日子叫“生活”,而我的只是“活着”。
但随着年事的增长,现在转头看他们的生活,只管屋子大环境好,人际关系大略,但老罗也有他的隐忧:虽然看似富余,却只缺钱。

和许多德国男性一样,老罗是个天生的DIY高手,家中的水管、木工、电工、泥瓦事情,他都能亲手办理。
这一方面解释德国家庭园地大,工具完好,每个人都好手工制作;另一方面,如老罗自述,紧张是由于没钱请工人。
这意味着他的时薪并不比普通水监工高。

老罗的女儿曾想去美国留学,但成绩一样平常,未获奖学金,担心包袱不起高额学费,终极放弃了。
在中国,“卖房帮助子女留学”是常见的故事,但在德国这险些不可能,由于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屋子可卖。

Lisa常常来中国出差,每次到上海、深圳,都像创造了新大陆,她的Facebook上充满了中国的繁华景象。
但老罗和女儿都未曾来过中国,当问及缘故原由时,老罗半开玩笑地说:“机票太贵了。

老罗喜好汽车,看到我们租的新款Opel INSIGNIA时,他面前一亮,连连夸奖。
实际上,在中国,Opel INSIGNIA也便是普通的别克君威。
而老罗仍开着一辆十年车龄的旧大众高尔夫。
这不是由于德国人天生爱低调,而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根据我的体验,德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国家:经济发达、环境幽美、没有996的疲倦、社会阶层差距小、对分外群体更加原谅。

在德国,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要负责事情,就能享有体面的生活。
住大屋子,前有草坪,后有花园,养条狗,生两个孩子,开辆二手宝马5系,周末去意大利……

当然,别指望德国的生活能有中国那样的便利:快递越日投递,深夜街头的烧烤摊,高速的高铁网络,手机一点通达——在德国,这些都属于奢侈。

生活质量是一个非常主不雅观的观点,有人喜好田园般宁静的生活,有人则偏爱热闹的都邑氛围。
就我个人而言,德国这样的国家住一个月是享受,两个月则以为勉强,三个月便感到苦闷。

如果你喜好安逸和慢节奏的生活,追求自由,对金钱无太大欲求,不喜好繁芜的人际关系,希望拥有宽松的生活环境,德国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你偏好快节奏的生活,追求新鲜事物和多元化的环境,希望有便捷的社交办法,憧憬更多的机会,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生活压力,那么中国会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G7的成员国和欧盟经济的领头羊,德国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德国有着良好的起步和坚实的根本,只管现在依赖历史积累过日子,但其生活质量还是相称不错的。
关于德国的未来,即便德国人本身持悲观态度,但许多中国人却非常看好。

德国的经济和社会根本非常坚实,

这是一些国家难以比拟的。

老罗家附近的黑森林。
德国的城市中央可能比中国的脏,但大环境确实更为宜人。
十年前,许多人出国旅游时自嘲去“洗肺”,如今这样的说法已经很少听到了。

先谈资源。
像老罗这样的普通德国人,能够利用海内生产的数百立方米的大型原木来建造自己的家。
如果在中国也要推广这样的生活办法,环球的森林恐怕都要遭受巨大影响。

德国的面积为350,000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万,面积相称于浙江省的3.5倍,人口却仅相称于浙江的1.2倍。
德国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除了南部有一些山区。
德国的高速公路以其“不限速、免费”有名于世。
确切地说,德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3,000公里,个中约7,000公里是不限速的。

我三次自驾德国,险些走遍了其东南西北。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险些没有隧道,大型桥梁也很少见。
如果德国的地形像贵州一样多山,那么它绝不可能拥有如此发达的高速公路。

诚笃说,德国可能是欧洲几个大国中风景最单调的一个,德国的地形和食品一样“平淡无奇”,但同样非常“实用”。
此外,德国险些没有冻地皮带、沙漠,也没有人迹罕至的高原,全境险些所有地区都适宜人类居住。

德国的地形非常适宜发展工业和农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德国以其工业有名,但实际上,德国的农业也非常发达。
德国农业有几个特点:

首先,地皮面积广阔。
德国35%的地皮用于农业,年产值达到500亿欧元。

其次,产量高。
在二战期间,每位德国农人可以养活10人,而现在由于科技进步,一个农人可以养活142人。

第三,出口量大。
德国是天下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约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由于农业的发展,德国在邻国英国和法国中保持了人口规模的上风。
在第一次天下大战前的1913年,德国本土人口为6506万,英国为4565万,法国为4146万。

当一个国家的国运上升时,各种有利条件常日能形成良性循环。
德国的良好地皮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人口数量,为工业供应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支持了农业机器化,从而为农业供应了物质根本。
经由一百多年的良性循环,如今的德国,在农业领域事情的人口仅有一百万人,但每位农人的人均产值高达5万欧元,约合6万美元或38万公民币。

比较之下,中国有近5亿人生活在屯子,2020年,中国农业GDP为7.7万亿公民币,这样算来,中国屯子的人均产值不到3000美元。
粗略估计,德国农业人口的人均产值是中国的20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德国彷佛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然而,一战之前,德国拥有工业化早期最关键的资源——鲁尔区的煤矿和洛林的铁矿。
依赖这两种资源,形成了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这也是德国两次天下大战的物质根本。

鲁尔工业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身,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诸如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那个以钢铁为主的时期,德国鲁尔区相称于现在的美国硅谷,代表着当时天下上最前辈的生产力。

我相信地理环境决定论:美洲古文明在天文打算上非常精准,却未发明车轮;撒哈拉沙漠以南险些没有值得称道的古文明;当代工业文明则出身在英吉利这样的岛国……这些看似有时的背后,都有地理环境的一定成分。

德国本身的地理条件优胜,且靠近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英国。
近水楼台先得月,德国借鉴了英国的履历,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在1887年,英国对德国的这种模拟行为感到愤怒,通过了《牌号法改动案》,哀求所有进入英国的德国产品都必须标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起初,“Made in Germany”标识是作为仿制品的标志。

但德国人保持不懈,承受着仿制品的污名,稳步前行。
不到百年的韶光,他们就将“德国制造”变成了天下有名的品牌。
现在中国也被称为“山寨之国”,但我们不应畏惧。
我们应学习德国人的坚持,走自己的路,终极会让天下别无选择。

从1870年德国统一开始,不到50年的韶光内,德国的工业产值就超越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天下第二大工业国。

由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性,德国极其重视教诲。
凭借工业化的先发上风,德国率先遍及了根本教诲。
从1818年到1846年,普鲁士的国民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了近一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82%,到了1860年代,这一比例提高到了97.5%。
由于人口本色的提高,纵然在两次天下大战中遭受重创,德国也能迅速规复,再次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总的来说,德国模式的核心并非仅仅是所谓的“德国精神”,而是它的早期起步和有利的地理位置。
1831年,德国开始仿效英国进行工业化。

桐庐的农人,早期投身快递业,如今的“三通一达”已经成为“国际快递第一集团军”。
但现在,无论是农人还是返国的美国MBA,再创立一家快递巨子险些是不可能的。
成功的桐庐农人和德国人一样,得益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只要站在时期的浪尖上,纵然是条件一样平常的参与者也能取获胜利。
德国恰逢其时,顺应了潮流。
如今时期变迁,德国模式还值得借鉴吗?

今日德国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德国,曾经严谨的形象逐渐变得模糊,社会效率逐渐降落。
德国的一些问题越来越显著。

第一,德国铁路的神话已变成耻辱。
德国铁路DB曾以超高的准点率为荣:在高峰期,95%的列车定时。
但现在,准点率大大低落。
据《德国之声》宣布,2018年德铁的准点率目标是82%,但实际上仅为69.8%。
这意味着每三列火车就有一列晚点。
现在的德国铁路在速率上不及法国,在准点率上不及瑞士。

至于中国的高铁,已经达到了德国人仰望的高度。
2019年7月8日,天下银行发布《中国高铁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高铁的出发和到站准点率分别为98%和95%,而“复兴号”更是达到了99%和98%。

第二,社会效率低。
在德国,银行和政府机关周末不开门,平日开门韶光不一,有的中午就关门。
无论是办理大事还是小事,都须要提前预约。
因此,到德国的中国人首先学会的德语可能便是“Termin machen”(预约)。
有朋友在德国感冒,约到的年夜夫一周后才能见面,等到见面时,普通感冒已经变成病毒传染,然后全体月都在咳嗽。

第三,政府效率更低。
例如“斯图加特21”项目,是斯图加特的一项铁路工程,操持在2021年前完成翻新中心火车站并新建57公里铁路。
这个操持1994年启动,标榜为“年夜志勃勃”。
然而,这个小型的铁路工程竟须要17年的韶光,这在德国已算是非常“年夜志勃勃”的了。

简言之,“斯图加特21”工程包括1个火车站和57公里的铁路,操持在2021年完成。
但1994年只是梦魇的开始,目前估量工程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完成,而且这还只是估量,到时很可能还会延期。

至于造价:起初预算为25亿欧元,现在已经上升到187亿欧元。
1997年,工程预算约25亿欧元。
到了2009年,预算翻了一倍,达到50亿欧元。
2010年,联邦环保局的评估估量工程将耗费110亿欧元。
时隔一年,再次翻倍!
涨幅超过了中国的房价。
2019年,工程延期至2025年底,部分评论认为造价可能达到187亿欧元。

187亿欧元,相称于1400亿公民币。
而京沪高铁全线长1318公里,总投资也不过2209亿元公民币。

特斯拉在德国的工厂

自2019年11月埃隆马斯克宣告在德国建立超级工厂以来,已经由去了22个月,超过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培植工期的两倍多,而落成之日仍旧遥遥无期。

工期耽误的缘故原由多种多样,个中最荒谬的是当地的蜥蜴保护问题。

根据《金融时报》的宣布,因“野生动物”问题,特斯拉德国工厂不得不等待更永劫光。
德国的两个环保组织哀求法院逼迫特斯拉移走蜥蜴种群。
详细来说,特斯拉须要在当地动物开始交配时令之前,完成园地培植并临时迁移其他当地动物。

环保活动,虽然是一项神圣的奇迹,但有时已经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攻击德国特斯拉的环保组织很可能是由德国大众汽车资助。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是中国根本培植能力的铁杆粉丝。
他曾在自己的推特上转发了“龙岩火车站9小时完成改造”的新闻,并发文感叹中国在根本举动步伐方面的进展速率是美国的100多倍。

他还评论道:“更高的安全标准、环境哀求和劳动力本钱,只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缘故原由。
真正的根本缘故原由是,效率低下和贪婪的私人顾问行业通过利益驱动来最大化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的本钱。

与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德国也变得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对付发达国家而言,这是一种“富余病”,而对付贫穷国家来说,则是一场灾害。
最范例的例子是南美的一些曾经富余的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他们没有发达国家的命运,却患上了发达国家的病症。

第四,新经济根本举动步伐很差。

当代数字经济的根本是通信网络,但德国却培植了一个充满漏洞的通信网。

前段韶光,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德国的《商报》宣布称,目前中国深圳的5G网络已拥有4.6万个基站。
与此同时,德国成熟的5G基站只有850个。

中国的进步受到了精确的记录,但也有不少对德国不利的宣布被忽略。
为了验证的真实性,我特意查阅了德文资料,确实属实。

德国《商报》的文章标题是:“为什么深圳的5G基站比全体欧洲都多?”文中提到,在成熟的5G基站方面,德国的表现非常糟糕,全国只有850个,而仅深圳一座城市就有46,000个。

我用翻译软件详细阅读了这篇文章,数据非常详确,作者对德国的掉队表现感到咬牙切齿。
一方面,中国全力投资5G网络;另一方面,德国在5G根本举动步伐培植上严重滞后,投资不敷,而德国电信对股东的年夜方却大手大脚。
文章的阅读量低得可怜,险些没有引起任何关注。

在西方天下,一贯以来,当中国处于掉队地位时,中国人常日非常谦逊地仰望西方,尤其是德国。
回忆过去,青岛的德国下水道传说被广泛传播,家喻户晓。
而当德国在某些方面掉队于中国时,关于中国的正面宣布却无人问津,乃至变成了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

与此同时,丑化中国的文章和视频成了流量的担保,就像德国版的“财富密码”。
近年来,德国的反华界呈现出不少“人才”,个中最有名的是Adrian Zenz,他通过抹黑中国名声大噪,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德国+Adrian Zenz”。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德国人对中国的反感也在增加。
只假如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各大媒体和网络红人都会蜂拥而上,评论、转发、点赞。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就彷佛到了别人家里,不关心客厅,只喜好盯着垃圾堆,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

国际有名的民调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天下各国对中国的反感度急剧上升。
例如,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好感度从52%跌落到15%,反感度从40%飙升到81%。
而德国对华反感度从2002年的37%飙升到2020年的71%。

大多数德国人生平中可能从未去过中国,乃至没有与中国人交谈过,对华反感度的飙升只能归咎于媒体的影响。
德国乃至全体西方对中国的反感,实际上是一种“自卑感、优胜感和虚荣心”稠浊而成的感情。

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在西方看来,就像是地主家的一个远房贫穷亲戚,曾经在地主家打杂,混口饭吃。
这个亲戚虽然穷,但勤奋、好学、有上进心,不久后离开地主家自主门户,几年后变得富有,在城里买了屋子,开上了豪车,孩子也考上了重点中学。

地主看着自己的孩子还在后院玩泥巴,自己开的老旧车子也褴褛不堪。
你说,地主的心态能不崩溃吗?

面对这样的情形,地主有两个选择:

第一,负责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陷。

第二,千方百计地挑剔,证明那个穷亲戚过得还不如自己,首先疑惑他的钱是不干净的,到处散布谣言,说他雇佣童工。
然后,证明这个人虽然有钱了,但还是被人看不起,例如,衬衫扣子扣到最上面,皮带系到胸口,牙齿上全是烟渍……

如今西方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

2007年,德国的GDP是3.4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增长到了3.8万亿美元,过去13年间,德国经济规模增长了12%,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原地踏步乃至有所退步。

与此同时,中国在2007年的GDP险些与当时的德国相称,约3.5万亿美元,但到了2020年,中国的GDP达到了15.2万亿美元,是德国的4倍。

以前的德国模式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如今的德国,虽然仍旧富余,但已失落去了昔日的进取和严谨。
只管如此,德国的经济和社会根本依旧坚实,能够承受一些颠簸。
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担忧是没有德国的秘闻却患上了德国的病,就像巴西、阿根廷那样——曾经的前车之鉴。
因此,不应轻言学习德国模式,首先要有相应的根本。

中国正在走自己的道路,既学习德国的优点,比如经济实体化,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上风;也借鉴美国的履历,鼓励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比如芯片和航空家当,补充中国制造的末了几个空缺。

想到这里,溘然可以理解西方天下的歇斯底里。
一个弘大、勤奋、上进的竞争对手在东方崛起,人口数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
他们怎能不感到恐怖呢?

作者 真视之眼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23113.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