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2:15:49
宋金之际,是我国早期火器发展的主要阶段,出了多种铁质爆炸弹的利用和大规模的生产以外,管型火器也于战役中萌发,比如我国南宋军事家陈规,其人知德安府期间,曾经于绍兴二年打退过一起叛军对德安城的围攻,并记录在其著作守城录中,内容载“绍兴二年六月十三日,桑仲余党知邓州李横,号九哥哥领襄阳府、邓、随、郢州所管军马,及逐州百姓,共约五六千人内正兵约四千人”,近万人的叛军在德安城附近扎寨,并制造天桥进攻德安,这种攻城东西“脚长六丈以上,阔二丈,高三丈五尺以上,近及四丈,上阔一丈以上。当头自下至上斜高向前约一丈。以上中下三层当面并两边及顶上皆用牛皮厚毡毯棉被挂搭”,陈规为此得地准备了火牛三百余以及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撞枪、钩镰各数条用以搪塞,这种长竹竿火枪便是一种原始的竹质管型火器.须要两个人互助利用,紧张以喷射药焰以点火攻城东西,由于形制和材料问题,不适宜单兵利用也无法媲美像金属铳的耐久度。
终极在德安军民的奋力抵抗以及陈规的精确辅导下,叛军的攻城操持以天桥被焚毁的结果告终,史载城外叛军“其贼大败当夜遁去”金军飞火枪
同样于火器方面颇有成绩的金军,也发展出了一种用黄纸制造的管型火器,金史列传五十一所提到的有关守城的内容,谈及蒙古人畏惧金军二物,一个是震天雷,另一个便是飞火枪,即“又飞火枪,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大兵唯惧此二物云”解释飞火枪的攻击办法也是药焰灼伤为主,射程十多步,约20多米。而汴京被攻破后,退到河南的金国,也曾有450名忠孝军,在普查官奴的率领下,携带飞火枪,将潜入周围的蒙古军营,在杀掉哨卡的卫兵后,利用飞火枪点火蒙古军营,是役,蒙古人“大溃溺水去世者凡三千五百余人”根据金史记载“枪制以敕黄纸十六重为筒长二尺许实以柳炭铁滓磁未硫黄砒霜之属以绳系枪端军士各悬小铁罐藏火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药尽而筒不损盖汴京被攻已尝得用今复用之”相对付前文提到的陈规火枪,这种火枪要小巧许多,单兵配有铁管装有炸药,归根究底金军在单兵火器的进步以及将领大胆的利用火器突袭敌营的计策,为这次的胜利奠定了根本
突火枪
宋史兵志中提到一种火器“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砲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即突火枪,也会被文书成为突火筒,景定建康志中便提及了这种火器的原有库存三百三十个,后增长五百零二个
只管突火枪远没有铁火炮那样动辄上万的产量和更加常见的实战记录,但也标志这管型火器的成熟,为今后金属管型火器的时期现行供应了抽芽
表 1 突火枪复原(注一些学者认为,按照“大者曰炮”的标准,突火枪利用巨竹制造,有可能在口径上更倾向于炮)
只管笔者没有找到关于突火枪的确切作战记录,但是史估中却有一例记录显示,襄阳被围困五年时,清泥河处军民曾制造‘轻舟百艘’并招募去世士三千,由民兵部将张顺 张贵率领,前往增援襄阳,在武备方面,“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这里的火枪该当便是突火枪
癸辛杂识中炮祸一则中提及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扬州一炸药武器库中,由于事情职员欠妥心生出了火花,导致了仓库爆炸,史载“光焰倏起,既而延燎火枪奋起迅如惊蛇方玩以为笑未几透入炮房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文中的火枪即管型火器,但材质不明,不清楚是否为金属管型火器。
二 元代管形火器
元代西安铜铳
1974年8月,西安市东关景龙池巷南口的建筑工地进行根本工程时,在一个长方形池塘中创造一批古代遗物,个中就有一领火铳
表 2西安铳
铳长26.5厘米,重1.78公斤,分为前膛,药室,尾銎三个部分,是比较范例的元代火铳,在铳上带有六道圆箍以加固铳身,药室前部三道,药室后部一道,铳口和銎口各一道,并且该铳的銎口有一个出土火铳非常普遍的设计,銎口直径向外便逐级增大,整体呈上窄下宽,便于安顿木杆
表 3铜铳的前膛最长,而尾銎每每呈喇叭状
由于附带的出土物纹饰与元代安西王府类似,元朝第一代安西王忙哥剌,至元九年才(1272年)封王出镇长安。忙哥刺去世后,其子阿难答于至元十七年)袭封,是为第二代安西王。但是其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因罪被诛,除爵。直到至治三年(1323年)月鲁帖木儿被封为安西王,然而不久即被流放云南,从此未再置王,以是就安西王府的建造韶光推断来看,有学者认为这门铜铳最晚在大德十一年就制造了,即十四世纪初
值得一提的是,这门火铳内部居然保有炸药,由于铳口被泥沙堵塞,而使得一小撮元代炸药得以保存,经由测试,该炸药只有硫磺木炭 硝石三种材料,配比为硝石6,硫磺2,木炭20,标志这中国古代炸药配比的进步
元代有铭文铜铳炮综合
铭文相对付无铭文火器,更能够直接确定火器所在的时期背景。比如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一领元大德二年(1298年)所造的铜炮。该炮全长34.7厘米,重6.210千克,铸造而成,铳的口部略呈碗形,口外径10.2厘米,内径9.2厘米,壁厚约0.5厘米,膛深27厘米。炮上刻有铭文“taydey qoyar jil di’ere dur chaqlan burin nayan”翻译成汉文为“大徳二年于迭额列数整八十”,对付我们认识元代火铳的制造年限具有重大意义,解释元朝至少在大德二年就把金属铜炮纳入了官方作坊以批量生产
表 4 大德铜炮
其余有幸,周肇祥师长西席也曾于1935年受暂居北京西南郊白带山麓的云居古寺的溥儒师长西席约请中,于北京西南郊白带山麓的云居古寺中意外创造一领至顺三年所造的元代铜炮,该炮在年限上晚于大德铜炮33年,但二者形制极为相似。其通长35.3厘米,炮口内径10.5厘米,炮膛与药室深约28厘米,尾銎底口径7.7厘米,重6.94公斤。
表 5 至顺三年铜炮
其铭文为“至顺三年仲春吉日,绥边讨寇军,第叁佰号,马山”。制造数量上达到三百门,由工匠马山制造,其余王育成指出该铳旁边两侧各有一径约2厘米的方孔。安顿在一种木凳上固定。
表 6 铜炮复原图
这两门铳内径均达10cm,比较口径普遍在2到3cm的单兵铜铳要大大超出,按照“大者曰炮”的标准是为两门火炮,这种火炮前膛顶部成碗装,被文献称为碗口铳(炮),但由于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以是碗口并不特殊明显
由于这种火器在明代依然存在利用,以是我们可以根据明代保存的文献记载推测这种火器的制作理念,兵录记载‘碗口镜 用凳 为 架 , 上 加 活 盘 以铣嵌入两 头 打过 一铳又打 一 铣 放 时 以铣 口内衔 大石弹’再结合出土碗口铳的布局,可以创造,碗口铳的设计理念在于,直接把炮弹的存放位置设置在前膛前部,并利用药室的炸药将石弹炸飞。以是须要设置一个巨大的碗口,而无需将炮弹通到前膛底部,而且由于铳体本身比较短小,故而在射速上存在好处,其余至顺三年铜炮的引火口实际上在前膛后部,以是这门铳的炸药量实在非常大,以助于更好的把炮弹推出。而这种布局在今后的制作中更加凸显,张家口出土一例碗口铳,其碗口更加夸年夜(如图所示)
其他单兵铜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其余一领由工匠马山所造的铜铳,但却刻有所谓和平三年造的铭文,元朝无此年号,是为假造,这门铳通长31.2厘米,铳口外直径4.5厘米,内直径2.8厘米,可能是于至顺铜炮同年制造
表 7 马山铳
至正佳构铜铳和元史中的火铳利用记录
至正佳构铜铳
该铳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益都的苏埠屯被创造,1951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1958年调归中国公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通长43.5厘米,口径3厘米,重4.75公斤,形制规整光洁,精铜铸制,是出土元铳中制造相称精良的一款,膛身和铳口共分布四道圆箍,外壁刻有一段铭文前端是“射穿百札,声动九天”,中部铭作“神飞”,尾部刻“至正辛卯天山”。该铳制于至正十一年,而在至正二十四年,元军有过一则明确的利用铜铳成规模作战的记录,根据元史记载,至正二十四年,元爆发内乱,史载“孛罗帖木兒拥兵京师,而皇太子出居于外”面对危急,达礼麻识理与塔世帖木兒及时调动各方元军,“约束东西手八剌哈赤、虎贲司、纠集壮年苗军,火铳什伍相联,一旦,布列铁幡竿山下,扬言四方勤王之师皆至”,火铳能在四处征调的援军中以什伍相联形象涌现。并被特殊表明,解释铜铳该当已经作为援军成规模的体例武器
三 元末明初火器
明王朝出身于元至正年的战火之中,早在至正十九年仲春,朱元璋部将胡大海进攻张士诚部将吕珍所在的越城围攻战中,便已经涌现了火器利用记录。保越录记载,胡大海部进攻稽山门时,越城守军“以石炮火筒击之其先锋应手而毙二人”这里的石炮火筒,该当便是上文提及的各种碗口炮与火门枪。三月十二日,守军军官马俊等人“以先锋持击壮士延河而进以火筒合时并发”,四月七日,胡大海部再攻稽山门,守军“以火筒射而仆之”将攻城部队击退,四月九日,城外部队企图封锁越城城的昌安门,守军将领包玉等率军阻击,史载“火简炮石之声昼夜不绝”
而多次提及的火筒笔者以为就利用记录来看,被小部分守军带出城外突击利用,那么该当是类似出土的各种元单兵火铳,而火筒该当是继承了宋代用语(参考景定建康志),但火筒并不特指单兵火铳,也可以称呼碗口炮所用(现实中有铭文可考)
值得一提的是胡大海部在遭到守军多次火铳打击和攻城失落败后,也于五月十四日集中火力总攻越城,保越录载“大军列阵于门外飞矢如雨又以火筒火箭铁弹丸射入城中”
明史对付作战细节描写并不多见,但就保越录的记载却充分解释了各义军对金属火器的利用。早在至正十九年的一场攻城战中,双方就已经涌现了利用火器的部队。同样在至正二十三年四月到七月,朱文正邓愈所部在过去朱元璋中陈友谅手中所攫取的龙兴地方(攻占后改为洪都)展开的攻防战中,邓愈也同样率领火铳部队像越城的吕珍部队一样平常击退了攻城的陈友谅军,史载至正二十三年丙寅“陈友谅攻抚州门其兵各戴竹盾如箕状以御矢石极力来攻城坏三十馀丈”卖力防御此处的将领邓愈“以火铳击退其兵”并在敌军暂时撤退后在遭到毁坏的城墙周围暂时搭建木栅暂时阻挡敌军,在此与陈军拉锯“敌争栅硃文正督诸将去世战且战且筑通夕复完”
而朱元璋部在至正二十三年于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的决斗中,则将火器的利用进一步引向了水战层面,国初群雄史略记载,“上亲领舟师往征衣甲铠仗旗帜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这里所列的火器名单中就已经存在大小管型火器,而朱元璋舟师利用火器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作战中取得了巨大战果,在舟师的作战体例和战术上,明史纪时本末“乃命舟师为二十队火器弓弩以次而列戒诸将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即将舟山分为二十队(明史为11队),装备各种管型火器和球形爆炸火器与传统弓弩,依次在靠近敌军的过程中以火器和弓弩焚毁毁坏敌舟再以近间隔登船为跳板进行白刃战,俞通海便靠着远间隔的管型火器(推测为碗口铳)设计击沉了陈友谅大批战舰 明史载“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数十”
元末明初期间的各种记录,标志这我国古代火器主力从宋金期间的铁质爆炸弹向金属管型火器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我国早期管型火器形制和战术的萌发期,金属管型火器将会随着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大规模胜利的洪武明军得到全方面的各项发展与完善与推广,终极在明代中后期形成传统发展火器再更近一步发展的形制并吸取西人技能且与大规模仿造的外来火器形成一个更加壮盛的局势,并大幅度改变中国传统军制和战术的构成,当然我们将会在今后的篇幅中见到许多有着相称火器占比和相应战术的军队。
干系文章
鸟枪换炮——晚清、民国的民间火器
震天霹雳——中国古代早期炸药武器探微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77002.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