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 > 装修设计 > 文章正文

20件形态互异的“微自然”装配在上海新寰宇快闪出现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3:11:22

图说:作品“X PULSE城市脉动” 新民 孙中钦 摄(下同)

20件形态互异的“微自然”装配在上海新寰宇快闪出现

  新民讯( 张钰芸)他乡风情的“热吻丛林”由绿色环保材料阿鲁克邦打造,色彩多样凸显了微型景不雅观的当代感;“天下上末了一朵花”灵感来源于阿多尼斯的诗《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打造一个兼具休憩、冥想和社交的空间。
从昨天开始到10月16日,“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 2022 在上海新天地免费向公众年夜众开放,探索上海新公共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今年的设计节上,20件形态互异的“微自然/微公园”将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新天地全域快闪涌现——通过利用可自然降解的新型环保材料、将花植与建筑相结合等办法,在资源花费最小的情形下,把自然元素带到城市中,更倡导人们走向户外,探索散落在都邑各处的设计佳构,在城市溜达中捕捉更多创意灵感。
  在新天地广场坐落了《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和间筑设计互助的大型装置“DECO MAISON-间园”,它会将不雅观众引入一座“微公园”,设计师借园地原有动线划出代表“家”的3个体量,同时引入“缘侧”这一日本传统建筑中的空间,以连续、过渡的边界,让“家”和“公园”相遇。
S&S Studio则将带来他乡风情的“热吻丛林”,全体作品由绿色环保材料阿鲁克邦打造,色彩多样凸显了微型景不雅观的当代感,娓娓诉说了在经由疫情的压抑与不安之后,逐渐唤醒的久居城市的人们对付自由丛林的感官。
由 team+ design 与交互设计团队 of course 互助带来元宇宙自然装置 MENA,以自然、虚拟、互动为原则,希望引发大众对自然和人之处境的思考,用大略的技能手段让大家感想熏染一只舞动的蝴蝶,感想熏染与蝶群的亲密互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自我的身心。
宇合光年将携“治愈系-12生肖微公园”让大家找回童趣,以精神疗愈的想象力,让人们在现实天下里找到一丝抚慰。

图说:Puzzle Lab 团队的“植觉”设置了不雅观众靠近便会触发的感应装置

  新天地石库门街区保留了上海石库门建筑外不雅观的特色,Puzzle Lab 团队的“植觉”设置了不雅观众靠近便会触发的感应装置,叶片尖端将膨大卷曲,仿佛要通过手语与人互换。
8877设计事务所这次展出的“童寻”采取超现实的手腕,将植物形态放大、扭曲、变形等办法改变其常规形态,进行视角对调,从而引发人们换位思考。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资人洪东涛作为马当路12年原住民、石库门重度痴迷者,他以金属板、老砖创造出的悬浮空间,以石库门的天井来展现“一方天地”。
木月建筑设计事务所和花植艺术家羊头将通过“X TREE”探索关于永恒的生命、爱与自然的主题。
姜平事情室携“微缩自然”打造自然与人工的双重性,诠释东方建筑的意境,给人们带来奇幻的沉浸式体验,形成引发街区活力的公共艺术交互空间。

图说:洪东涛以金属板、老砖创造出的悬浮空间

  在新天地时尚I,侯正光老师爱慕打造的“遇园”将与大众惊喜相遇,其造型来自《芥子园》画谱里面的石谱,选取了水墨石头的轮廓作为螺旋堆叠的基本型,之后便产生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巨石,所谓“心远地自偏”,随遇而安,心中有园。
基准方中这次展出的“结庐自然间”,通过材质与空间的两重维度,营造出“庐”这一物质观点。
奥妙地组织其内部的空间序列,以东南西北不同的日照方向呈现出装置内部四季更迭的景致。
大宛设计带来的奇趣“听雨器”,约请人们在用循环再生材料(聚碳酸酯)制成的装置中共造自然,当人们在这个浓缩了公园气息的装置上玩耍时,装置内部的种子会与构造碰撞,发出类似下雨的声音。
MUDO 墨度建筑将呈现“丘亭”,项目灵感来源于新天地广场中一些常见的物件,包括室外遮阳伞、临时植栽盆、节假日装置布局等,使装置变身城市尺度下的一组大型城市盆景。
  GID 格瑞龙国际设计带来的“天下上末了一朵花”灵感来源于阿多尼斯的诗《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该艺术装置具有包裹感又同时有通透性,表达虚空天下与真实天下交织,打造一个兼具休憩、冥想和社交的空间。
蔡岳峰、卢智旸两位设计师带来的“原宇宙”装置,借助作品探索个体与集体、集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呼吁不雅观众关注真实社会,戴德当下。
有客设计将带来“小戏院微驿站”,将视线聚焦在框景中,装置通过管道结合镜面与电子屏幕的办法,考试测验让人们在繁杂的天下中捕捉那一框之内的景象。
更新设计展出的“大艺SHU家” 由大小不一样的正方体组合而成,整体造型上像一棵抽象的艺术树,在此根本上加入了意见意义的图文元素,装置的每个面都会给参不雅观者带来不同的新鲜感。
  今年是上海新天地与设计上海互助的第六年。
六年间,“设计上海”和上海新天地已陆续向公众呈现了100余件设计艺术装置,致力于让设计走向大众,让设计力量传遍全城,用文化互换打造一处没有边界的社交目的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lz/zxsj/93923.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