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燃气灶 > 文章正文

单干卖家自述:从公司裸辞后我本以为自己做亚马逊会很潇洒……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03:47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故事,欢迎留言联系

以下内容由卖家口述,百佬汇

大家好,我是梁。
15年进的亚马逊,18年初自己单干,紧张还是做美国站。

单干卖家自述:从公司裸辞后我本以为自己做亚马逊会很潇洒……

初入亚马逊,从跟卖和铺货开始

我进亚马逊的时候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做亚马逊的加上我只有三个人,个中一个还是主管。

紧张做铺货和跟卖。
我的事情便是在阿里巴巴上面找一些便宜的并且可以小量采购的产品,记录下来,再在亚马逊上看看需求如何,能跟卖就跟卖,不能就自己东拼西凑写点内容上传listing,就开始卖。

最多的时候一天上传三十多个产品,当然现在想想并不是什么值得夸奖的事情。
觉得自己便是个没有感情的上架机器,产品出单也是佛系,能出单出单,不能也就那样。
反正每天上班都是打开阿里巴巴,找产品,找有没有卖同款的,跟卖,或者上传亚马逊。

那个时候亚马逊的中国卖家没有那么多,老外又大都认为跟卖没所谓,以是没什么技能含量。

每天跟个流水线的工人一样,也学不到什么技巧,9个月后拿了年终奖我就离职了。

离开铺货公司,收成listing撰写技巧及选品思路

虽然这家公司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少,但我还是悟出了很主要的两个点:

一个是选品的技巧,大量铺货让我对产品有一个很奇妙的觉得,很多老手该当也会有这种觉得,便是看一个产品,大概就能知道它价格在哪,能不能多出单,值不值得卖。

另一个是listing的撰写技巧,一天几十个练出来的手感可不是虚的。
并且很多时候我都会去比较一下人家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算是我在上班比较空闲又不能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个技能学习吧,多多琢磨之后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投入亚马逊公司,开启技能和资源累积之路

之后我去了一家专门做亚马逊的公司,我因此运营的身份进去的。
公司规模算很大,分工很细,运营卖力的内容便是listing的撰写和后续的亚马逊出单运营。
跟产品不挂钩。

我的撰写技巧就这么用上了,但在跟进了几款新品之后创造自己之前真的是对亚马逊一无所知,listing的埋词,关键词布局,乃至刷单都没有用上,更不要提广告策略,关键词排名,关联创造,站外推广。

公司前辈险些是手把手教我的,也给我很多教程和资源,让我自己去打仗。
在这两年里面,我真的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关于亚马逊的知识,有自己一套完成的体系,有自己的稳定的资源,有公司的资源扶持。

以是也像一块海绵一样,有点膨胀了,把所有的成绩当做自己的成绩,以为那时候的事情真的是特殊无趣。

厌倦公司束缚,逐步升起单干野心

实在无趣是真的。
除非你在推新品,不然一天的事情韶光真的一半就足够搪塞亚马逊的事情。

并且分工很细导致的结果是,你的沟通如果跟不上,那么问题会更大。

我们公司选品联系供应链运营出图都是分开的,选品我们做不了主,拿到的产品就让我们体验几天再写listing,卖点有时候要自己发掘,毕竟生产商和买家的思维还是有差异的。

至于做图,能够找到一个诠释产品灵魂,表现产品利用场景和诠释心情的设计师,真的太难了。
韶光花费太长了。

各类情形凑在一块,加上我本身的膨胀,干了两年多之后,我就决定辞职自己干了。

带着我自己的运营技巧,自己之前的选品眼力和各种资源,我离开了这家公司,开始了单干之路。

单干开始,创造各种差异性障碍

讲到这里才进入故事的主题单干,实在我也不想,由于前面的事情,公司亚马逊的销量和利润,自己的运营成绩,让我以为自己大概真的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我开始动手测试我之前看重的两个小品类,我在公司的时候就一贯在看,也用了点公司的资源,盯了大半年,准备自己干的时候我就已经选好了产品。

第一次问供货商拿货的时候因此测样的名义,供货商很高兴,给了50个货,价格算是可以,直接用的FBA。
2个星期后,单量就稳定了,一天有十几单,竞争也不大。

第二次去问供应商要货的时候他的最低量就涨到500了,还说之前是测样,如果还是50,那么价格每件要上涨5%的价格。

由于量小,人家也看不上我这小单。
计算了一下,按这个出单量还是可以的,于是咬咬牙贷点款应了下来。
拿了800个,还是发FBA。

这里就暴露了微型卖家和大卖的差异,大卖有资金有口碑实力,供应商给的价格都是很低的,由于要的数量多并且后续互助机会多,再不济,也能给工厂打个口碑,以是价格和样品数目让利都很大。

并且他们玩得起,压点钱压点货没紧要,小卖家可能就一下子破产了。

困难相继,各种尴尬迎面而来

第二次要货我的运气也还是挺好的,做了一次秒杀,爆了近两百单,一下子冲到小类目第一。

后面单量也很稳定,一天三十多单,小类目排名前八,态势看上去还不错。

但是在还剩末了两百个货的时候,我开始发海运降本钱,噩梦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了。

被跟卖,差评也来了,还被买家开了AZ,虽然疑惑是竞争对手所为,但是也没有证据。

实在分工太细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便是你可能只专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面。
我就拿跟卖举例好了,大家都知道有品牌可以赶跟卖,但是公司是有专门的团队在处理这种情形的。
我知道里面的事理,也知道里面的门道,但是毕竟没有真正操作过。
如果对方不接管,或者亚马逊不予处理,真的就束手无策。

差评也是,手上有几个模板,知道如何操作,知道事理,但是毕竟很少实操,各种突发情形你就不能避免了。

并且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卖垄断,新品层出不穷,我这两百多个产品直接变成了库存,欠了不少钱,各种尴尬……

心境变革,创造亚马逊并没有那么大略

产品没能长久发展,人的心境也发生变革。
一个人挺难坚持的,挫折自己承担,成功也没人分享。
自己单干,跟谁都是网友,每天对着电脑。
一开始犹豫满志,想了多少个操持,每天给自己安排各种事情,末了也被一点点消磨,由于稳定下来,你基本就没啥事了,很孤独。

听起来是当老板,实际还不如打工。
试过去旅游,但心里一贯惦记着账号,玩也不大尽兴。
得失落都是自己的,变得特殊琐屑较量,生活上买卖上都是这样。

总结履历,单干路上当心翼翼前行

这几年的经历里,我学到了很多,收成了很多,这是我自己在亚马逊上履历,别人夺不走。
但是很多东西,平台很主要,资源很主要,资源里面,资金支持很主要。
太多亚马逊运营可能会被账号上的单量成绩蒙蔽了,创造不了环环相扣的资源网带来的强大支持,这是我现在所担心的。

单干并没有让我像传说中的那样发财致富,走上人生顶峰。
我仍旧在苦苦挣扎,但随意率性惯了,我也觉得我很难回到公司里。
目前只希望尽快清完手头的库存,套出资金来投入新品。

如果你想单干或者想分开现在的岗位,还是奉劝各位三思而后行。
(来源:百佬汇跨境电商同盟)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不雅观点,不代表雨果网态度!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有任何亚马逊问题,请关注微旗子暗记【cifnewspayoneer】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132754.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