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27:44
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期,伴随着外资汽车品牌在中国的落地,一批外资零部件公司也相继进入,以合伙互助的办法开始在中国布局,海拉便是个中的一员。
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体量小、车型少,全国汽车销量只有100多万辆。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家当政策的逐步放开,中国汽车家当发达发展。到2010年时,全体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800万辆,到2013年时打破2000万辆,2018年更是达到2800万辆。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期,海拉电子上海工厂也驶入快车道:2004年在上海成立电子研发中央,2006年研发中央和制造基地合并,2011年南京分公司成立,2015年上海工厂年产量打破4500万个,2017年上海工厂开始第二次扩建,2020年发卖额破40亿元公民币。
2021年,上海工厂成立25周年之际,与老厂房相隔不远,同样位于上海川沙的新厂落成。随着新产线的投入利用,上海工厂的生产面积和产能均实现了翻番,工厂总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员工人数也将在3年内从1600人增至2200人。
海拉上海电子工厂成立25周年,实现产能翻倍
上海工厂成功发展的背后,一方面源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销量增长,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汽车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新技能需求,这对付有着丰富电子产品履历的海拉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早期,上海工厂的产品以传统零部件为主,包括转向传感器、加速踏板传感器、电子真空泵等,这些产品经由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尤其加速踏板传感器的市场霸占率为海内第一,也是目前上海工厂的拳头产品,已经做到第五代。此后,随着客户需求的扩大,更多电子产品被引入,包括车身电子、车灯电子、雷达传感器、能源管理系统、动力转向技能等。
聚焦新能源和自动驾驶
从1996年到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发展期,如今时期红利已经褪去,中国汽车工业也已进入新时期。我们看到,自主品牌已经崛起、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汽车生态圈正在重构……尤其,随着中国政府双碳目标的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哀求。那么对付海拉来说,如何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充分且不断变革的市场中,连续保持领先?
海拉亚太区电子奇迹部实行副总裁、海拉集团电子奇迹部实行董事会成员白彬毅
对此,海拉亚太区电子奇迹部实行副总裁、海拉集团电子奇迹部实行董事会成员白彬毅表示,变革不仅是行业趋势,也是海拉未来发展的关键词。着眼于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数字化等市场趋势,海拉将推出更多创新电子产品和前沿理念,未来发卖额增长的紧张驱动力将来自于新能源和自动驾驶。
从政策来看,根据《新能源汽车家当发展方案(2021-2035年)》,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20%旁边,估量为500万-600万辆。至于自动驾驶,2020年发布的我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计策》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运用。
海拉供应各种新能源电子产品办理方案
应对市场的这些新变革,海拉正加速产品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海拉致力于在电气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为客户供应全系列的电子产品办理方案,包括适用于微型稠浊动力(启停系统)的智能电池传感器、用于轻型稠浊动力的48V DC/DC转换器和动力电池包,以及用于插电式稠浊动力和纯电动车的高压电池管理方案等。
在自动驾驶方面,海拉的产品包括高性能雷达传感器、转向系统、路况传感器等。在该领域,海拉下一阶段的重点产品是77GHz雷达。据悉海拉首款77GHz雷达传感器已经于2020年春季投产,首先运用于商用车。第二代产品采取了最新的天线和芯片技能,增加了射程、扩大了视野,进一步提高了近间隔丈量精度,能够为自动驾驶系统供应更准确的决策方案。第二代77GHz雷达操持于2024年批量生产,面向乘用车市场。
海拉77GHz雷达
伴随着自动驾驶技能的发展,消费者对付数字化需求也不断扩大,而海拉的智能车辆进入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舒适性和道路安全性。目前海拉智能进入系统有基于蓝牙和超宽带(UWB)技能的不同运用,终端用户无需手动即可实现车辆的解锁和闭锁,并启动发动机。此外,作为转向掌握模块的领先供应商,海拉将进一步扩展其定位,可靠的全冗余掌握单元能够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功能的实现,还可以运用于线控转向系统。
白彬毅表示,在电气化和自动化趋势之下,软件正变得越来越主要,软件将定义未来的汽车。对此,海拉的策略是软硬件两手都要抓。据悉,海拉已经在德国柏林成立了环球软件中央,专注于嵌入式软件领域,涉及雷达传感器、电池、转向电子设备和照明掌握的功能开拓,以及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的探索。
直面本土化寻衅和机遇
以新四化为方向,汽车技能正在快速迭代中,而新冠疫情、芯片荒、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成分,又令家当的未来充满不愿定成分。但寻衅的背后也是机遇,面对技能变革所带来的新一轮市场需求,海拉已经提前布局。据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Tomas Novak先容,上海工厂在原有上风产品的根本之上,近年来已陆续推出与车身电子、能源管理、自动驾驶/驾驶赞助干系的产品和技能。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Tomas Novak
以电池管理为例,海拉于5年前推出了一款适用于纯电和插电式稠浊动力车的高压电池管理系统,上海工厂已经为这一产品的本土化落地做好了准备,第一个中国量产项目估量将于今年年底启动。此外,基于高压电池领域的专业知识,海拉也开始了低压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首款产品估量2024年夏季投入量产。届时,海拉将与一家中国电池生产商互助,为一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供应由电芯和干系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电池包。
针对中国市场,海拉雷达产品也进行了多年的本土运用开拓,基于海内的繁芜工况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在交通密集与高架桥下滋扰较多等繁芜路况的场景,可有效识别出主要的目标物体并稳定追踪,对行人和两轮车等目标物体能有效识别。
“中国市场对付新技能有强烈的需求,尤其本土品牌制造商勇于考试测验新技能。为此,扩大中国产能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也是海拉电子下一步发展的重点。”Tomas Novak说道。目前海拉中国电子奇迹部共有4个研发中央,而上海工厂的研发中央是个中最大的,有438名研发职员,约占工厂总人数的1/4。未来,随着创新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本土研发和本土创新将是海拉中国计策中的主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项主要的工艺是表面贴装技能,也便是将芯片安装或焊接到电路板上。而海拉电子上海工厂在这项工艺上已经做到了环球领先,5年前成为海拉表面贴装技能的环球领导工厂。海拉最新的技能常日会率先在上海工厂运用,待技能标准化后,再推广至环球其他市场。从欧洲技能、中国运用,到中国研发、环球推广,上海工厂的这一变革,也表示了中国市场的转型。
走过25年进程的海拉电子上海工厂,已经制订了下一个5年的发展目标:发卖额翻番。相信,随着本土化培植的持续推进,新能源和自动驾驶业务的不断积累,以及与佛吉亚合并之后所带来的新的业务机会,上海工厂的未来值得期待。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140631.html
上一篇:湟中职业教诲中央招生简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