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燃气灶 > 文章正文

司法人士教科书式维权:网购到48元包邮“三无”产品 举报获赔500元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22:05

封面新闻 田之路

网购到“三无”产品你该怎么办?由于价格便宜放弃?选择退货?还是嫌麻烦忍气吞声?近日,成都邑民秦策(化名)就碰着了这样的事儿,购买到48元包邮的健身器材,却创造是“三无”产品。

司法人士教科书式维权:网购到48元包邮“三无”产品 举报获赔500元

而他选择了“较真”:通过查询该电商的资质,联系到属地市场监管局,将售卖“三无”产品的商家举报。
当地市场监管局和消协受理后,责令商家整改。
而后,商家赔偿秦师长西席500元。
作为法学专业人士的秦师长西席,讲述教科书式维权的经历,希望给广大消费者供应维权的精确办法。

网购三无产品商家拒不承认 打印无章“合格证”被看破

2019年8月尾,秦师长西席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名为HL运动旗舰店的发卖商处,以48元包邮的价格购买了一套运动器材(内含:臂力器和拉力器)。
在收到快递包裹之后,秦师长西席创造购买的两个器材均无合格证书、解释书等任何笔墨性解释标识。

秦师长西席立时与客服联系,而客服并不承认其售卖的健身器材是“三无”产品。
秦师长西席多次与HL运动旗舰店的售后客服联系确认,该发卖商发卖的产品均不供应合格证书或解释书等标识材料。

秦师长西席提出商家按照干系法律规定赔偿500元,对方谢绝,并供应了一份“合格证”发给秦师长西席,却被秦师长西席一眼看破。
“客服供应的合格证是假的,一看便是自己打印的。

多次沟通无果后,作为法学专业人士,秦师长西席决定维权。
他认为,买到“三无”产品消费者有权掩护自己的利益。

“教科书式”维权 联系干系部门参与 责令商家赔付500元

首先,秦师长西席找到商家的在线下对应的公司名称。
“在电商平台上,商家发卖产品一样平常是不会显示公司名称,这个时候我们要先在企业资质里面找到在线下其对应的公司,根据HL运动旗舰店在天猫公示的企业资质显示,该发卖商的企业名称为永康市SJ工贸有限公司,住所地为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而后,秦师长西席找到该公司对应的市场监管局。
根据公司的住所地去确定区县一级的市场监管局,永康市SJ工贸有限公司的监管部门为永康市市场监管局。

秦师长西席在政府网站上未找到永康市市场监管局的联系办法,但是找到了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的联系办法,通过电话联系确定了对方的收信部门及地址。

第三步,他向市场监管局邮寄反响商家发卖三无产品的投诉信或者举报信。
信件内容应写清楚购买产品的事实,注明该商家名称、商家对应的公司名称。
“最好还提交证明商家发卖三无产品的谈天记录及干系证明材料。

第四步,便是等待市场监管局的调查结果,同时与商家和电商平台的客服进行沟通。
秦师长西席认为,对付是否属于三无产品的认证结论,是在全体维权过程中最主要的证据,“只要行政主管机关认定是三无产品,再进行民事诉讼的话基本算是赢了。
”大约过了两周的韶光,市场监管局给秦师长西席发来短信回答称经备案调查,投诉的商品确实属于三无产品。

末了,秦师长西席拿着市场监管局的调查结论向厂家所在地消协投诉,要求消协进行调度哀求商家给予500元的赔偿。
同时,再跟商家沟通知布告知其市场监管局的调查结论以及已经向消协投诉的情形。
“这个时候商家一样平常都会让步,从最开始不承认发卖三无产品到现在乐意赔偿三倍价款。
但是被我谢绝了,哀求他们赔偿500元,否则不谈。

终极,商家赞许按照《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赔偿500元。

履历:维权要耐心 千万别放弃

经由1个多月的维权,秦师长西席终达到了自己的诉求。
回顾全体维权过程,他也很有感触。
“作为消费者不用走到末了的法律程序就能得到赔偿是非常幸运的,毕竟法律程序本钱太高,只能作为末了的维权手段。

他总结道,消费者首先要知道维权路子,由简到繁分为三种。
第一是直接与商家折衷哀求赔偿,这种办法本钱最低,但是获赔的希望最小;第二是通过消协及淘宝平台等第三方参与哀求赔偿,这个的好处是有一定公信力,处理也比较快,本钱也很低,但是仍旧有被拒赔的可能;第三是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手段掩护自身权利,这是本钱最高但也是最刚性的救援办法,只要法院讯断哀求商家支付赔偿金,消费者肯定能得到获赔。

其次,消费者购买到三无产品或者不合格产品后,在维权过程中千万不能浮躁,处理轇轕时要有耐心,不能由于短韶光没达到预期就放弃自己权柄,助长不良商家的嚣张气焰。
同时,维权须依法进行,所有的主见都该当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作为支撑,以及干系的证据材料应该完好。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供应商品或者做事有敲诈行为的,应该按照消费者的哀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丢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管做事的用度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敷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三十六条的规定,产品质量应该考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伪装合格产品。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应有产品质量考验合格证明;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利用哀求,须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紧张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174760.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