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8:52:39
来源:6Q教诲
作者:6Q苏玉婵
从1973年摩托罗拉员工马蒂•库珀发明了第一台移动电话开始,到后来的大哥大、现在的5G智好手机,手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并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电子通讯设备。
不可否认,手机越来越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便利;
但更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智好手机正在不断得侵蚀我们的大脑,导致越来越多人“心智残疾”!
我们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便是看一看手机;睡前最依依不舍放不下的,还是手机。
你有留神过,我们一天花在手机上的韶光究竟有多少吗?
根据统计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调查报告显示:
超过半数的人,每天累计在手机上投入5个小时的韶光;最夸年夜的是26%的人,乃至玩手机超过7个小时。
二、我们都在用手机干什么?1、事情须要
手机除了传统的电话和短信沟通功能外,随着社交app的开拓,各种事情群、事情云会议都可以借助手机实现。
乃至手机是部分人坚持生存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媒体运营、网络发卖、网红带货等。
2、生活须要手机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是变革性的,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可以在手机上迅速实现,而疫情下须要借助大数据的我们,更是离不开手机。
3、娱乐须要游戏、短视频、新闻资讯搜罗万象,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休闲娱乐光阴。
三、智好手机是怎么导致我们“心智残疾”的?
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中显示:
中国移动网民每天花在各种app上的总时长是4.2小时:
个中在社交网络app上逗留的韶光超过2.5小时;
不雅观看网络视频的韶光靠近30分钟;
其余还有获撤消息资讯、进行网络购物、玩手游等,也花了不少韶光。
斯坦福大学的纳斯博士,通过研究数字时期的人类行为创造: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把稳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研究创造,多任务切换事情的人,会导致把稳力长期分散,他们会启用更多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而无法把任务持续下去。
这种的情形便是“心智残疾”。
大脑一旦习气了随时分心,纵然在自己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习气。
利用手机的过程完备符合纳斯博士所说的“多任务切换”。
由于手机的方便快捷,我们利用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多,随时可以拿起手机,随意切换不同频道。
我们不仅在排队、走路、坐车等无聊光阴多了很多低头族,很多人在事情中也养成了时时时查看信息的习气。
我们的韶光逐渐被碎片化,把稳力也正在被分散,更随意马虎走神分心,我们很难专注干事。
四、如何合理利用手机,避免“心智残疾”?
每当一天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开始感叹一天的韶光过得太快,彷佛什么都没有做,韶光就过去了。
回顾一下也便是点了几个朋友圈的赞,回了多少条信息,又或者是看了多久的短视频……
手机让我们生活更便捷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困扰着我们。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气了机不离身,生活彷佛也逐步地被手机统治了。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想,不想心智被侵蚀,我不玩那么多手机不就行了吗?
就像很多人“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生平”一样,我们都知道道避免“心智残疾”最好的方法,便是少用手机,而绝大部分人却不是知道了却做不到,便是做到也坚持不了。
怎么办?
1、要意识得手机问题的严重性,逼迫放下手机。
有一天我和闺蜜回宿舍午休,走的时候我看到她特地把手机锁在了办公室。
我当时都惊呆了,这个时期还能有手机离身的人?
一问才知道,原来闺蜜每天午休时都会刷手机,不知不觉午休韶光就过了,光顾着刷手机没有好好午休的闺蜜,一全体下午的状态都会是懵的。
所以为了更好地午休,让自己有一个好状态,干脆就把手机锁办公室里了,眼不见为净。
听完后,我对她的决心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没有行动的决心,逼迫自己实行,光知道也是无济于事的。
2、设置“专注力保护”韶光,保护我们的把稳力。
想办法让手机尽可能少的打扰我们,比如放远一点、取消一些信息的关照声音,或者直接将手机设置静音,这样就算有进来,也不会发生发火声音提醒自己去看手机了。
或者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专注力保护”韶光。
例如在有主要事情、须要较永劫光完成的时候,就可以把手机锁起来,或者直接关机,在一个或两个小时以内,不要拿起手机。
不症结怕会错过什么主要信息,相信我,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没那么主要,迟一两个小时回答也不会怎么样。
这样我们就能在一定韶光内专注事情,久而久之专注力也会有所提升。
普通人一天能专注深度事情的韶光是四个小时,大家可以测试一下自己能否做到?
3、重新认识8小时外的空隙光阴
8小时事情韶光,被我们认为便是一天,而放工后的韶光被认为是生活赠送的,可以拿来随意挥霍。
以是很多人就上班时元气满满、放工立马“葛优躺”,恨不得原地躺下不中兴来。
而“葛优躺”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利用手机的高峰期,追剧、短视频、游戏、网购等等轮番上场,根本停不下来。
《深度事情》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不雅观点:人和人的差别从来都不表示在八小时当中,而是在8小时外的16小时中。
内特的《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一书中也有类似的不雅观点:更好的做法是把剩下的16小时算作是“一天中的一天”。
正常8小时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累,累的是强制自己做不喜好的事情。
而8小时外的16小时是你自己的韶光,何不为自己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事,进入享受的状态呢?
刷手机看似轻松,但刷后留下的空虚和怠倦感,却是久久无法肃清的。
除了刷手机外,我们可以做其他自己喜好的事情,例如看看喜好的书,做做运动,或者便是出去走走,让自己更享受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20361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