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0:13:51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0万吨,开辟“新绿途”
早在2006年,海航已开始履行绿色发展之路,赴以色列航空等国际上节油成绩出色的航空公司调研互换。2008年,海内首家引进国际航协燃油效率差距剖析项目,通过对关键的耗油环节项目进行深入阐发,优选出一批重点节能减排管理项目,并成立公司级的专项事情组予以重点推进。自2010年开始,海航投入培植翱翔数据集成运用系统,实现了对耗油数据和紧张影响耗油成分的全面网络监控,为推进节油管理供应了数据支持。2015年,海航成为中国民航首家得到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的航空公司,为民航业的绿色发展开拓“新绿途”。
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操持》明确指出要“推广地面电源替代飞机赞助动力装置(APU)”,这是民航局“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推进项目,也是海航节能减排的核心事情。根据地面动力装置(GPU)“运用尽用”原则,海航通过制订并完善GPU管控方案、对各机场GPU属地化管理、组织现场监察、建立机组GPU非常利用实时反馈机制、逐班追责等管控手段进行细化管控,项目开展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海南航空因该项目节油近4万吨。
图 海航旗下西部航空飞机连接地面动力装置(GPU)
环绕提质增效的目标导向,海航履行节能减排举措近30项,从地面运行、空中运行、飞机瘦身等方面实现空地全流程燃油风雅化管控和绿色环保乘机,为乘客打造了一条低碳环保的“空中绿途”。其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水洗设备、引进绿色飞机787与A320neo、电子翱翔包(EFB)的投入利用、机上用品减重、全机队单发滑入及生物航油载客翱翔等项目的履行为促进绿色发展开拓了“新思路”,让乘客更加低碳轻盈翱翔。
海航旗下都城航空、天津航空、西部航空、祥鹏航空等充分将管理节能与技能节能相结合,深入开展航路优化、APU替代举动步伐利用、鲨鳍小翼飞机选装等项目,同时看重“结果和过程”考察,切实落实燃效提升项目任务制,持续提升燃效水平。据统计,仅都城航空2019年吨公里油耗较2018年低落3.6%。2019年整年海航旗下航司实现节油约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70万吨,相称于2.6万亩森林一年的二氧化碳接管量。
“碳抵消”修复红树林50余亩,倡导“新绿行“
低碳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全民保护环境的共识,海航坚持升级乘客出行体验,持续完善民航绿色做事流程。当前,海航已在海内51个机场、2条国际航线启用无纸化登机做事,做事覆盖率居海内航司前列。乘客仅凭电子登机牌及有效登机证件即可在机场办理全流程通关手续,不仅有效节省出行韶光,还践行了低碳出行的理念。
图 海航乘务员参与航空节能环保知识宣扬
2016 年,海航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开展“绿途 碳抵消”东寨港碳汇林公益项目, 启动碳积分补偿操持,勾引乘客购票时志愿进行“碳抵消”,这也是海内航空公司首次推出以抵消碳足迹为形式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为乘客建立了绿色足迹数据库,图形化展示绿色出行及碳抵消足迹。乘客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以用现金或者翱翔里程积分抵消乘坐航班衍生的碳排放,搭客捐赠的资金将用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截至目前,项目已修复退化红树林面积达到50余亩,规复和重修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为鸟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昆虫等供应良好的生存环境,坚持了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海航快速相应海南“禁塑”法规,操持对空地近20项产品进行更换,并在2020年12月前完成海南地区出港航班、地面做事及保障单位的非生物降解袋类及一次性餐具产品更换,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节约的绿色生活理念,助力海南培植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荣获环球能源管理领导奖,引领绿色航空新潮流
伴随节能减排的新技能、新造诣,海航也收成了系列认可和名誉,先后得到“海南省节能减排十大功绩企业”、联合国环球左券中国网络“中国企业十大绿色行动”奖,民航局“无纸化”便捷出行示范单位,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 “跨太平洋航线燃油效率”研究中排名第一,2019年度中国“景象领袖企业”称号,旗下西部航空从天下紧张的125家航空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德国环保组织Atmosfair“天下最清洁航空公司”奖。2020年7月,海航荣获联合国能源管理事情组(EMWG)“2020年度环球能源管理领导奖”,成为环球唯一获此殊荣的航空公司。
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操持的收官之年。海航将始终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核心着力提升“蓝天幸福感”,持续推进从空中到地面的全方位节能减排事情,加快培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航空企业,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民航家当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俏丽中国培植贡献海航力量。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40906.html
上一篇:揭秘中国海关电子产品退运进口政策:跨境电商若何应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